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10 個回答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2019-04-05

衡量一個將領的能力,得看他的對手是誰?

而韓信之所以能一路開掛,除了本身的能力外,還與韓信的對手非常弱有關,而正是由於韓信的對手弱,而讓韓信得以施展計謀,一路收穫經驗,一路開掛,越戰越強。

趙括的對手是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而趙括本人卻是初出茅廬的新手,白起身經百戰,頗有才能,對付一個新兵蛋子的趙括,白起綽綽有餘。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馬謖的對手是張郃,張郃是當時魏國五子良將碩果僅存的良將,當世名將,身經百戰,從軍三十多年,而馬謖呢?只有軍事理論,沒有軍事實踐,再加上馬謖在戰場上犯了很大的錯誤 ,馬上被張郃抓住機會擊敗。

而韓信的對手呢?首先是魏豹。

魏豹是原魏國的貴族,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依靠借來的數千士兵,佔了原來魏國的一些地區,魏豹基本就是牆頭草一樣的存在,劉邦強就投靠劉邦,項羽強就投靠項羽,你要說魏豹多麼有才能,恐怕誰也不會相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破魏豹用的就是聲東擊西之計,把重兵陳與一處假意要渡河,然後以奇兵從另一處渡河,魏豹就上當了,然後大敗被擒。

韓信的第二戰是陳餘。

陳餘是什麼人?陳餘是原六國中魏國的名士,性格高傲,最初與張耳為刎頸之交,參與秦末農民大起義,成為趙國的上將軍,後來因為鉅鹿之戰未主動救援鉅鹿城與張耳鬧翻,兩人互相攻擊。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陳餘身上有很多戰國時期的貴族行為,例如陳餘認為正義之師不用奇謀詭計,死記硬搬照抄兵書的計謀,不是說陳餘是個庸才完全沒有能力,只能說陳餘有一定的侷限性,至少陳餘不如李左車。

韓信破陳餘是用背水列陣、奇兵易幟擊敗陳餘的,陳餘完全沒有察覺韓信的計謀,因此大敗丟了性命,如果換做李左車,估計韓信就不一定能贏了。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計謀的使用是要看對手的,從不否認韓信確實是天下奇才,善於使用計謀,但韓信運氣也確實好,遇到的對手都是一些超級弱的對手,如果韓信遇到白起和張郃這樣的名將,聲東擊西和背水一戰,能成功嗎?我看不能,在名將面前,那些計謀可能根本就施展不了。

不是人人都能使用背水一戰取勝的,計謀的使用還要看對手和當時的環境,不能照搬硬抄,韓信是謀戰派的傑出代表,和別的武將不同,不會出現在戰場上和你硬拼的,韓信總是使用各種各樣的計謀來取勝,想想看,如果韓信遇到一個精通計謀的名將,這些計謀如果被看穿,那麼韓信如何取勝呢?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打龍且也是這樣,不跟你力戰,而是使用半渡而擊的計謀,如果識別不了韓信的計謀,基本上就會失敗的。

韓信就是這樣靠計謀一步一步打出經驗,一步一步一路開掛,再加上韓信遇到的對方都不夠強,才讓韓信成就了千古名將,如果把韓信放在三國時代那個人才輩出、名將如雲的時代,韓信能不能取勝就難說了。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就是在楚漢戰爭中,重大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劉邦領導的,如還定三秦,是劉邦領導的,彭城之戰,也是劉邦領導,另外劉邦是在正面戰場對抗強大的項羽,而韓信則是偏師,對付一些弱小的對手,如果一開始就讓韓信去打項羽,很難說韓信打得能比劉邦好多少,因為對手太強了。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成就英雄是需要時勢的,當然了英雄本身也要有強大的能力,韓信能夠成就軍事大的巨大聲望,一是本身能力出眾,二是對手太弱,時勢對韓信有益,原來的六國各自為戰,也是讓韓信一一擊破的原因。

如果把韓信放在三國時期,那麼韓信就有可能只是三國名將之中一員,成就不了大的事業,因為時勢不同。

庄呕
2019-04-05

我就不信這些司馬遷的忽悠。縱觀古今軍事家履歷,從來就沒有從基層小幹部一躍成三軍統帥。即使戰神霍去病靠裙帶關係起家,也是在戰場上用業績換來的驃騎大將軍,白起,李牧,王翦,周亞夫,曹操,李靖,蘇定方,岳飛,哲別,伯顏,徐達,常遇春,藍玉,多爾袞等名將,哪個不是從基層開始。所以,韓信肯定在哪個時代已經戰功累累,只是不得志,又靠三寸之舍使得劉邦,蕭何的認同才成為三軍統帥。否則一個小屁兵,啥都沒有,突然成大帥,劉邦小弟不反啊?將士能認同嗎?要知道戰爭將帥意志和指揮藝術固然重要,但士氣和團結更重要,劉邦如果連這個都不懂,還打屁江山。

刚日读史
2019-04-16

韓信一開始打動蕭何確實是靠紙上談兵,但他之所以不像趙括、馬謖一樣,是因為他有真才實料。

畢竟有能力的人是不用開掛的。 一開始沒有人會相信這個看倉庫的能當上大將,所以聽說劉邦要登臺拜將時:

“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淮陰侯列傳》)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是誰?此人又沒有輝煌的履歷,也沒用過硬的後臺,現在的職務也是個看倉庫的。何況他還差點被劉邦處死過。

要不是對著監斬官夏侯嬰喊那一嗓子:

“漢王不想爭奪天下了嗎?為什麼殺壯士!”

早就人頭落地了。 韓信對治粟都尉這個職務肯定是不滿意的,蕭何就在這時發現了他。但是劉邦不肯重用他,於是就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這樣一出歷史喜劇。

拜了大將的韓信,告訴劉邦“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並且用實際行動表明他不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坐談客。

在破代,趙,燕,齊之戰中,韓信靈活用兵,率軍東向2000餘里,從東、北兩面完成了對楚軍的戰略包圍,牽制、分散了楚軍,減輕了漢軍正面戰場壓力,同時也獲得了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為劉邦獲得楚漢戰爭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做到了“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

之後以十面埋伏之計,逼得項羽自刎烏江,為劉邦贏得了天下。 從結果上看,不得不佩服蕭何毒辣的眼光。

他通過觀察、交談了解了韓信的能力,並且對這隻“潛力股”做出了正確的判斷,真的做到了“識人之明”

趙括和馬謖是歷史上兩個紙上談兵的典型人物。他們和韓信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他們都是世家子弟,年紀輕輕就擁有了很多人一生都不能擁有的東西,屬於年少成名。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這樣的環境造成了他們眼高於頂,自以為是的性格。趙括和父親談兵法,經常能讓趙奢詞窮;馬謖的很多建議也受到諸葛亮的肯定。所以他們非常自負,總認為別人不如自己,聽不進不同意見。

韓信是從底層屌絲一步步走上來的,他的性格中有著堅忍的特性。這種性格正是一個指揮官所必須的。

趙括面對的,是殺神白起;馬謖面對的,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相比之下,他們的對手太強大了。對付兩個初出江湖的雛兒,白起和司馬贏得不要太輕鬆。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的對手是項羽,勇則勇矣,但在戰略戰術上,項羽差白起、司馬太多。這是韓信不同於趙括和馬謖的客觀因素。

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能力。後人對韓信的評價是

“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人物誌•捲上•流業第三》說韓信“膽力絕眾,才略過人,是謂驍雄,白起、韓信是也。”

而趙括和馬謖被證明沒有這種能力。戰爭不是開玩笑,也容不得吹牛皮,能力不夠就是不夠,失敗就是在所難免。

所以韓信的成功,固然有偶然因素,最主要的還是自身的能力;趙括、馬謖之敗,固然有種種客觀因素,最根本的還是能力欠缺。

爱吃辣条的巴哥
2019-04-07

韓信在歷史上是一個軍事天才,與旁人不同,他似乎沒有經過歷練,從名不經傳的投靠者,到一躍成為大將軍,差的只是一個蕭何的推薦。但是事實上,蕭何也只是與韓信聊得過來,認為韓信是個大才,這個時候韓信根本沒有證實自己,所以一開始劉邦根本就不在意。在歷史上,韓信的前期和許多人都很像,比如趙括,比如馬謖,但是韓信與他們不同的是,韓信做到了活學活用,而其他兩位只能死讀兵法。

韓信影視形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因此,對於韓信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為什麼後期打仗卻那麼厲害,小編認為正是天賦加努力。韓信幼年時家貧,甚至一度還依靠洗衣服的老婆婆施捨,但是儘管如此,他還是苦讀兵書,這樣他日後才有機會折服蕭何,才有機會一展才華。所以在成功之前,他寧願承受胯下之辱,也不肯動手反抗。

馬謖影視形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比趙括和馬謖幸運,因為他有很多機會改變或者實行自己的戰略。比如他在拜將之後的首戰,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並以此打敗了原秦國老將後來被項羽封在關中之地看牢劉邦的章邯。這既證實了韓信的能力,也證實了蕭何的眼光。小編也不得不說,韓信就是一個天才,而且天才得很沒道理。

而趙括呢,他面對的卻是秦國戰神白起,而他本人並沒有單獨率軍打仗的經驗,甚至他的父親也在兵法上不如他,但是他卻毫無帶兵經驗,第一次率大軍單獨作戰就遇到了白起,這是何其不幸。可如果但凡他有一點真正的統兵打仗能力,他又何至於讓秦國坑殺40萬趙卒。同理,馬謖也是一樣,論兵法不輸於蜀國的很多人,不然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也不會讓他鎮守街亭,可惜他只是死讀兵法,說說還行,但是並不會利用兵法。放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很多帶兵打仗的將軍都是軍校出身,可最後還是敗給瞭解放軍,甚至還有人不服氣說解放軍不按規矩打仗,這就是死讀兵法的壞處。而恰恰,韓信並非是死讀兵法的人。

趙括影視形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綜上,我認為韓信在兵法上也未必會比趙括和馬謖這樣的失敗者強多少,只是他能夠做到活學活用。其實,這些人的事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是存在著一些不能以常理理解的天才,但更多的人次還是要經過歷練,不然驟然得到高位,只能是害了他們,比如趙括,比如馬謖。如果他們能夠得到很好的歷練,一個何至於兵敗身亡,一個何至於被待他如子的諸葛亮含淚斬首。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在今天企業或者組織用人時,即便是一些在開始就展現出才華的人,也要認真培養從而給予他們鍛鍊的機會,另外也要給予他們犯錯誤並且還有能改正的機會。

这些历史要读
2019-04-06

題主也不看看韓信一開始遇到的對手是誰,趙括一開始遇到的對手又是誰!

小編在這就不討論馬謖了,因為他的失敗完全是自找的,不怪別人。但趙括不同,他的失敗不能全怪他的紙上談兵,畢竟他一開始面對的就是一個神級的對手,實在是打不過啊!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首先,趙括也並非真的只是紙上談兵之輩;

實際上,當初廉頗的固守之策,雖然能擋住秦軍的進攻,但卻把長平之戰拖入了更為煎熬的秦趙之間的國力消耗戰。這對於國力更弱的趙國來說,無疑就是一步死棋。最終,在長期固守的情況下,趙國內部的糧食很快就被消耗殆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更可怕的是,由於長時間的被動防守和缺糧,使得趙軍不論士氣還是補給,與秦軍的差距都不斷在拉大,局面對趙軍是越發的不利。因此,等到趙括統領趙軍時,趙軍已經錯失了從軍事上擊敗秦軍的機會了。也就是說,長平之戰中,趙括其實是替廉頗背黑鍋的!

的確,趙括最後是戰敗了,而且還葬送了趙軍46萬將士的性命。但是趙括率領的趙軍,同樣也給不可一世的秦軍造成了二十萬人的巨大損失。而且,趙括在深陷絕境之時,依舊能統兵固守40多天而不亂,最終力戰而死。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須知道,趙括當時所面對的對手,可是秦國戰神、素有“人屠”之稱的白起,還有他手下的六十萬虎狼秦師。如此可怕的對手,就連身經百戰的趙國名將廉頗也打不過,更何況趙括呢。所以說,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將帥,趙括在長平之戰的表現,已經算很不錯的了。至少,不應該落得“紙上談兵”的評價。

至於韓信,算是得到上天的眷顧,畢竟一開始沒遇到楚霸王項羽;

其實,韓信比趙括要幸運得多了,他一開始沒遇上項羽和他的主力楚軍,讓他有機會不斷的在戰場上刷經驗。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實際上,在楚漢戰爭的四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劉邦的本部漢軍,在成皋滎陽一線與項羽的主力楚軍死扛。而韓信則率領另一支漢軍部隊北上,逐一消滅實力更弱的北方諸侯,進而完成對項羽的戰略迂迴。因此,這段時間裡,韓信更像是在打野升級,不斷積累作戰經驗。

而如果,讓韓信一出來就直接和項羽以及他所指揮的主力楚軍對決,那麼韓信還能如此輕易的還定三秦嗎?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當初,韓信憑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計,助劉邦走出巴蜀,一戰成名。但是,當時漢軍的對手可不是項羽的楚軍,而是雍王章邯、翟王董醫、塞王司馬欣。這三人過去是秦將,本來就是喪家之犬。而且他們投降後,眼巴巴看著項羽坑死二十萬秦軍,自己卻苟活於世,秦地百姓對他們更是恨之入骨。結果,項羽又故意把他們分封回秦地,讓他們備受煎熬。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因此,韓信所面對的章邯,早就不是往日的秦朝名將章邯了。加上劉邦先入關中,廢除秦國酷法,與百姓約法三章,而且“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這些舉措使得劉邦在秦地深得民心。也就是說,韓信能輕易還定三秦,其實也是建立在劉邦的民心基礎和對手的孱弱實力之上的。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實際上,韓信真正意義上擊敗項羽的戰役,就只有垓下之戰。在此之前,韓信基本上沒啥機會和項羽硬碰硬的對決。再說,韓信在垓下之戰中,也是依託漢軍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才能擊敗項羽。而如果楚漢兩軍兵力為一比一,估計韓信還是打不過項羽的。


本文作者:小賤賤

平说客
2019-04-19

趙括、韓信、馬謖,都精通兵法,為何前後兩者一蹶不振,中間那個百戰成名?

凡將將之術,在於知人善任。而將兵之術,在於因形成勢。是故任將多專斷,統兵常用眾。專斷者,多以權位與名利。用眾者,多以激勵與刑罰。是故,武裝組織是名器與物器的集中營。戰爭靠什麼?就靠名與物。有的將軍發號施令則萬眾服從,雖刀山火海而能衝鋒陷陣;有的將軍贈金賜銀而人心潰散,稍有差池即怨聲載道。名物之用異也。

題目中的三個人,無疑都是難得的將才。而結果所以異者,有內因與外因。

先來看外因。

1,上級統帥。趙括-趙王,韓信-劉邦,馬謖-諸葛亮。其中,只有韓信與劉邦幾乎素昧平生,劉邦對韓信沒有多少“背景資料”。而趙括繼承了其父趙奢的馬服子爵位,馬謖則是蜀中名門之子,二人均帶有“身份光環”,素為其帥所知名。這就存在“燈下黑”的情形-盛名之下,不見其闕。趙王本人毫無領兵作戰的經驗,根本不清楚考察一個將軍的要領。諸葛亮雖久處軍旅,但對馬謖這樣長期帶在身邊的參謀人員,則想當然地認為他已經胸中自有溝壑了。唯有劉邦,才會實打實地考察韓信的實操能力。

2,初戰對手。趙括初戰遇戰神白起,馬謖初次獨自統兵碰上名將,只有韓信運氣好,被拜大將之前早已從列兵升級執戟郎,又任治粟都尉,不但有作戰經驗,還有帶兵體驗。

再看內因。

三個人作戰的直接目的認識不同。

戰爭的直接目的是什麼呢?不是跟敵人拼命,不是跟敵人玩兒腦筋急轉彎,不是跟敵人比誰讀的兵書多,不是跟敵人比誰家人多馬壯,……戰爭的唯一直接目的就是勝利。

趙括的父親曾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名言,這次在趙國的速戰速決戰略方針指導下,趙括要作拼命三郎了。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進了虎口悔已遲。既沒有大兵團作戰指揮經驗又少有臨戰用謀能力的他,興沖沖地撞進戰爭的羅網,還沒出手就落入百戰人屠的算計之中。直到陷入重圍,他才深深地領悟到“兵者,死地也”,此前耍的那些嘴皮子統統沒用了。

馬謖算是一時失誤。如果對手也是個新手,他的佈置可稱“正面防守,居高臨下”,很可能駭退敵人,至少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或者他跟副將關係好,能多商量一下,妥善分配兵力,也不至於連個像樣的救應都沒有。可惜他運氣太差,這兩件都沒占上。

韓信的運氣明顯好過他們兩個。由於多次在基層參加一線作戰,又有機會接近統帥核心,所以在進入劉邦陣營之前,他就已經在戰略戰術上有獨到見解了。只是他碰到了項羽這樣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人家連亞父范增的話都不見得都能聽進去,怎麼會在乎你一個執戟郎的建議呢。多虧了劉邦手下見多識廣的蕭何,跟韓信小哥兒聊了幾句,知道這小夥子肚子裡有貨,才月下狂追。等到劉邦跟韓信直接對話的時候,韓信談兵論將,從士兵精良和勇猛、主帥的謀略與性格、戰場的形勢與前景,多方面分析下來,讓劉邦心下佩服。可見,韓信已經成長起來,只等被人發現了。

所以結論是:趙括和馬謖的失敗,固然有自身的因素,但主帥闇昧是主因。韓信固然神乎其技,但更見劉邦的洞察力。

渔耕樵读
2019-04-11

我非常不贊同有些答案說韓信遇到的對手太弱的看法,韓信面對過秦國名將章邯,也面對過千古名將項羽,怎麼就對手弱了?

韓信

有人說那是韓信在優勢兵力下包圍了項羽,那你怎麼不說在彭城之戰後,劉邦一敗塗地,韓信收攏了一幫殘兵敗將,經過京索之戰劉邦穩定了局面後,為劉邦制定了一個非常宏大計劃:“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這個計劃就是韓信通過消滅楚國周圍其它的國家,來包圍項羽。看到沒有,事實上垓下之戰從這裡已經埋下了伏筆,或者說是戰爭從這個時候已經開始了。所以說並不是韓信擁有比項羽多很多的優勢,而是韓信通過自己謀劃把弱勢變成強勢。兵法的精要就是強弱之勢轉換,難道韓信後來包圍項羽的的優勢是靠想出來的?人家是一步步做出了的。

趙括

我們再說一下趙括,有人說趙括背黑鍋了,其實這點我也不贊同。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秦強趙弱這是一個共識。面對弱勢的時候,韓信都沒有選擇硬碰硬,他總是一點點把弱勢轉為強弱再正面抗衡。趙括有選擇嗎?很顯然有。因為我們明白兩點,第一,秦國最終沒有能消滅趙國。第二,秦國和趙國一樣也拖不起。秦國也是舉全國之力來應對這場戰爭,徵調了全國年滿15週歲以上的男子,悉數調到了戰場。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秦國為什麼沒有能消滅趙國,當然是其他國家出手了。在秦國圍邯鄲的時候,楚國和魏國都派兵來救援了。其他國家不來救第一是懾於秦國的強大,第二是希望看著秦趙兩國兩敗俱傷,但是無論哪種原因,他們最終也不沒有坐視趙國的滅亡。所以趙括在沒有其它強弱轉換的妙計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拖,拖得越久,其它國家出兵救援的可能性就越大,別管什麼原因最後秦國是沒有能消滅趙國,那拖到最後趙國士兵一定還有退路,至少不會敗的那麼慘。

你可以說這是根據事後的推斷得出的結論,但是廉頗雖然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他至少選擇了一個最穩妥的方案,也是最接近這個結果的方案。所以秦國才不得不反間計,把廉頗給換走。如果這個方案不湊效,秦國何必廢那麼大力氣,一定要把廉頗調走呢?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所以不要給失敗找藉口,不是說你消滅很多秦軍,很能打,就用兵很好。最終還是要看你有沒有把勝利的天平一點點的傾斜過來。韓信就能在弱勢兵力的情況下,一步步的運用各種方法變成強勢。井陘口之戰他依靠地形,拖住趙國士兵,然後又改旗易幟,造成趙國軍心渙散,最後滅了趙國二十萬大軍。濰水之戰,他利用濰水,滅了龍且率領的二十萬楚軍。人家都一步步的謀劃好的,難道只有你認為的硬碰硬才算會打仗?

书生即朮生
2019-04-05

趙括的敗局是必定的,知道為啥換下廉頗不?就是因為廉頗知道趙國實力不濟,兩個直接剛正面打不贏,所以廉頗跟白起打消耗戰,秦國補給沒得趙國快、充足,廉頗是在等秦軍士氣低落,人疲馬乏之後去打秦軍。沒想到趙王那傻逼中了范雎的離間計,以為廉頗不行了,而且大軍出征糧草消耗很大,趙國也快負擔不起了,就派愣頭青趙括當主帥,趙括知道趙王換下他的意思就是主動出擊,所以就去跟白起剛正面了。趙軍哪是秦軍的對手嘛!加上白起身經百戰,熟練使用兵法地理就幹掉了趙括和他帶領的主力部隊。趙括一死,十多萬人群龍無首就投降了。紙上談兵與其說是趙括的愚蠢,不如說是趙王的愚蠢。趙括至少還是一個少年英雄,他在強大的對手面前至少沒有退縮,畏懼。長平之戰罪不在他一人,或者說錯的最多的是趙王的昏庸,趙括只是他的替罪羔羊。趙括要是遇上的不是秦軍和白起,加上趙王不催戰。隨便換成哪一個勢均力敵的國家都不會有長平之敗。

321梦回历史
2019-04-04

劉邦曾說: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劉邦首先就是開了掛的,以其超高的情商能拉攏這麼多文臣武將為他效力。

韓信開始的落魄也絕不是簡單的草根,身掛佩劍也不是草根的裝備,很可能是祖傳的,也許他是某貴族的後裔,家道中落,淪落至此,無論文武都有些底子。

然後進入項羽集團開始了深造,雖沒被項羽重用,但耳濡目染也是大有長進,後又跳槽進劉邦集團,受蕭何賞識,被推薦給劉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凡事偶然中也存在著必然,

所以任何一點一滴的收貨都是為將來打基礎啊!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宁彩臣
2019-04-09

趙括第一對手太強,第二國內空虛,要求他必須加緊用兵,選擇少。正因為這樣,才中了白起的計。趙括本身還是有一定實力。

馬謖是實實在在的理論家,之前沒有實戰經驗,只是觀摩了不少。加上主要馬謖為人自視清高,覺得自己不比諸葛差。如果諸葛不說當道設防,他也許就當道設防了。正因為諸葛說了,他覺得只是按照諸葛說的顯示不出水平,才腦洞大開,說要居高而下,一次錯誤直接掛了,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韓信比兩個人最大優勢是雖然沒有大仗經驗,但是小時候受了很多苦,做事情不會盲目,這種受盡白眼的善於揣摩對手心思,而且很能忍。胯下之辱就是不願為了沒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陷入困境,而馬謖為了虛名不聽諸葛的。

之後韓信在項羽賬下,屢出奇謀不被採納,這時候他也會經常揣摩戰術打法。韓信的主要能力是任務分配能力強,而不是自己衝鋒陷陣。所謂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就是說再多的人,韓信都可以讓戰鬥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韓信不計較一城一池得失,與項羽正面交鋒也被打敗過,但是不影響大局,反而給了項羽一個四面楚歌。韓信用兵,攻心為上。對陣陳餘以十分之一兵力就是出其不意加攻心戰。這點與韓信早年經歷分不開,趙括和馬謖出身名門,生活一直比較好,揣摩別人心理能力要差一些。

趙括臨陣指揮不差,被圍斷糧仍然能組織有效突圍。馬謖臨陣指揮不行,應變能力也不行,需要實戰歷練,可惜就一次最關鍵的時候反了大錯,就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