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10 個回答
历史杂货铺
2019-02-15

山東人闖關東被記載進了歷史,記得小時候還專門看過一部關於這個的電視劇,名為《闖關東》,大家都好奇為什麼山東人一定要去東北呢?東三省之前被稱為滿洲,這裡也曾是旗人的發源地,在滿清入關之後,滿族人將這裡定為了龍興之地,並且還專門下了一個規章制度,非旗人不得入內墾殖。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山東人闖關東,第一個原因就是東北當時人少地多,山東人去了那裡不缺地種,只要是願意出苦力,願意去開荒,山東在民國的時候是人口第一大省,其實如果追溯起來的話,在清朝的時候山東的人地矛盾就很尖銳,再加上戰爭原因,在逃荒的時候,他們肯定要找一個能吃飽肚子的地方去,東北很明顯很適合,他們去了就有地種,他們也肯出力。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山東人闖關東是逃荒,既然是逃荒那肯定是要找一個比較熟悉的地方,找一個能夠沾親帶故的地方去,山東人在明代的時候就已經向遼東移民,在清朝初期的時候,清朝又掠奪了49萬的山東人為遼東包衣,因此山東和東北那邊或多或少都是有一點沾親帶故的關係。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正是因為有這種淵源,清末民國山東人才開始闖關東,一開始是一家一戶去,後來發展到了一個村子都闖關東,最後人來越來越多,最後規模甚至達到了上千萬人,最誇張的是,在山東當時有的縣還舉縣搬遷。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人都會有從眾的心理,山東人都去東北,當時東北到處都是山東人,山東人肯定都是去那,人際關係都還在,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理位置罷了,並且當時東北沒有完善的行政機構,他們去了之後沒有那麼多的壓迫。至於為什麼不去富裕的南方,他們去了南方做什麼呢?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有地種,去了南方可沒有這個條件。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往事随风LE
2019-02-07

我祖籍就是山東,我爺爺就是闖關東去的黑龍江,當時的山東土地貧瘠,人口眾多,老百姓只能走出去自謀生路,為什麼不去富裕的南方,一方面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在一個是當時南方並不富裕。在當時東三省土地肥沃,森林,煤炭,金礦,鐵礦資源豐富,在民國期間東北是全國最發達的地區,據統計1945全國工業總產值東北佔85%.臺灣佔10%.其他地區總體佔5%.可見當時東三省的經濟比重,甚至超過現如今的北上廣,所以老百姓闖關東在當時,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萨沙
2019-02-07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第一,南方人口飽和。

山東人闖關東,比較理想的地方是相對富裕的地區,比如江蘇的南部,上海,浙江北部。

然而,這些地方的人口非常多。除了太平天國時期的濫殺導致這裡人口減少,但恢復也非常迅速。

而闖關東的都是山東農民,主要技能就是種地。

而江浙一帶的耕地,尚不滿足當地人自己種,哪裡能夠容納移民。

相反,東北地廣人稀,1740年東北總人口數不到40萬人,到了1840年東北人口也就300萬,有的是土地。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第二,南方很多地區還在戰亂。

山東周邊,河南和安徽的捻軍橫行,清朝花費20多年才徹底剿滅。

江浙皖又有太平軍,反覆攻殺10多年。

戰亂影響了人民的遷移。

相反,東北雖然土匪橫行,但在庚子事變之前,並沒有大規模的戰爭。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第三,從山東去東北很方便。

膠東人去東北,基本都是坐船。

只要上船從山東沿海厲害,一二天就可以到達遼寧沿岸的港口,非常便捷。

相反,如果從山東到江浙,必須走陸路。

當時沒有鐵路,僅僅江蘇省南北寬度就有接近500公里。在古代,拖家帶口在陸路走500公里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第四,東北的山東老鄉多。

闖關東的大部分是河北和山東人。從民國38年間開始有史料統計記載,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至東北留住的山東人達到800萬之多

他們基本都是破產以後才被迫離鄉背井。

這些人大多是赤貧,去了外地首先就得投靠親友。

而山東人闖關東有很長久的歷史,東北的山東後裔很多,新來的很容易找到親友。

宝妈说事谈养儿育儿
2019-04-10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在山東人看來山東到遼寧還是很近的,他們一般通過水路坐船從山東直接到大連,然後再通過陸路找到自己的落腳地。在清朝末年山東連年自然災害,人們實在無法生存了,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路費和乾糧支撐他們走太遠的路到南方。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另外,清朝末年南方太平天國起義,連年的戰爭讓人們苦不堪言,南方人多地少,雖然富裕但是連年的戰爭讓人們連飯都吃不飽。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東北地區雖然也有盜賊出沒,但是相對南方的兵患還是要好很多的。所以當初很多山東人動選擇嚴寒的東北三省。現在假如你去東北出差,很多當地的東北人老家都是山東。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我有個朋友生意做得相當大,公司都上市了,自己也是人大代表,他每年回山東老家兩趟上墳,他說自己的祖宗都在山東,父母年紀大了很難回趟老家,只能他去給祖宗們上墳了。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東北菜很多都有滷菜的風格也是這個原因,東北有一般也上都是山東過去的,他們的根在山東,他們的做事風格和行為都是山東人的風格,豪爽,大氣,善良。

微史春秋
2019-02-14

首先要理解“闖關東”的含義及其階段。

清廷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頒佈禁關令,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成千上萬破產的山東農民不顧禁令,冒著被朝廷懲罰的危險,非法“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歷,到了清末清廷解除了禁令,這時候的“闖”意思就變了。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大量山東人“闖關東”到東北謀生,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644年清軍入關至康熙六年(1667年),這時期清廷為了發展東北,充實人口,尤其是解決糧食問題,主動招攬漢人移民進入東北。

1653年,順治帝開出了史無前例的優惠政策來吸引關內人去東北。規定移民東北的農戶,每人每月補助一斗糧食,每開墾出來一晌土地,另獎勵六升糧食。如能夠號召他人隨行,還授予官職。

受此影響“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

這其實是延續了後金起兵反明以來的不時擄掠漢人百姓去發展東北的一貫政策。

第二階段:康熙七年(1668年)至咸豐十年(1860年),東北糧食問題解決,為維護滿人生計, 康熙下令停止“遼東招民”,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

這時候是“闖關東”就是百姓冒著殺頭危險,去東北尋求活路。

第三階段:咸豐十年(1860年)以後,清廷開禁,“移民實邊”,廣招漢民,出關開墾。

其次我們在分析山東人“闖關東”而不去江南的原因。

一、經濟因素

東北地廣人稀,是非開發的處女地,而江南土地人口飽和,開發空間狹小

山東人之所以背井離鄉去“闖關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破產的農民需要就是土地,而東北由於長期的禁墾,大量土地處於閒置狀態,而且那裡人口又少,這無疑是巨大的誘惑,所以他們不顧禁令也要“闖入”東北。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而江南雖然富饒,也沒有嚴寒天氣,但是人口早已飽和,土地被充分利用幾乎沒有閒置的,去那裡農民沒有生存的空間,成為流民或乞丐的機率很大。

對於移民來說,東北就是未開發的處女地,這個巨大的誘惑一直持續到新中國建立後仍在東北墾荒。

二、文化因素,東北臨近山東,離“根”較近

地理位置上,遼東山東很近,有著天然的血緣聯繫和文化聯繫,在明朝的時候,遼東都司隸屬於山東布政司,遼東的土地、人口也在統計中劃歸山東,這種管理方式更是強化的兩地之間的親密聯繫。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因為這個因素,古人“安土重遷”,背井離鄉都是實在迫不得已,遼東離山東較近,這是情結上的一個因素。

此外由於歷年不斷向東北遷移,那一帶有很多老鄉存在,去那裡謀生有老鄉相互幫襯,也是一個情結上的因素。

三、政策上的因素

清初就有招民入關墾殖的政策,清末再次解除禁令准許入關,奉系張作霖時期也招攬百姓去開發東北等,這些有國家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蒙山沂水老汉
2019-02-07

我是蒙山沂水老漢。

曾經回答過類似的闖關東的問題。闖關東本身指得就是闖到了山海關以東,搬遷去了東北地區。去富餘的南方就是南下了,呵呵。這是題外話。作為一名山東臨沂人,個人覺得,山東人闖關東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東北地區地廣人稀。東北地區廣袤的土地資源是吸引山東人去的首要原因,有了土地,就有了資源,有了勞作的資本,去的原因本身就因為人多地少,生活水平低,去的重要目的就是有田耕,讓耕者有其田。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第二,比較相近的生活習慣。東北人的很多飲食習慣,山東人更容易接受,東北菜跟魯菜口味都比較重,甚至有些接近或者大同小異的地方,去了東三省,對山東人來講,更能適應這是山東人比較容易接受的。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第三,勞動人民的勞動特點。山東人去是勞動,耕作,不是去進工廠上班,所以,對農民來講,還是希望去種地,去勞作,有地可種就是最大的心願和滿足。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第四,親戚朋友的帶動作用。自古以來,山東跟東北就交往頻繁,很多山東人去了之後,感覺生活舒適,動員家裡的親戚朋友繼續去東北,一家帶動兩家,三家,去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一家之言,一孔之見,不當之處,歡迎關注討論交流。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蓝风破晓
2019-02-19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俗話說得好,人挪活,樹挪死。

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為了能夠生存,“遷移”成了一種重要的選擇,也成了一種常態。山西人“走西口”,南方人“下南洋”,山東人“闖關東”,這都是近代有名的大遷移。

花開三朵,各表一枝,今天我們單說說山東人為什麼要“闖關東”。

東北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去了不捱餓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近代,山東人遷移,主要遷移地就是東北,大家稱這種行為為“闖關東”。

為什麼要用“闖”這個字?因為“闖”在這裡的意思就是出外謀生,為前程奔走。

中國古代基本上都是農耕社會,日子過不下去的也大多是農民,而關外的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因此農民去了就可以上手,吃飽是沒問題的,搞不好還能發家致富。

南方地區,雖然較為富庶,但耕地有限,南方人自己都不夠種,不要說遷移的人去種了。如果有本錢,要做生意,可能去南方更合適,但是要種地,再沒有比東北更合適的了。

而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往外遷移的,當然更多的就是農民了,東北自然成了第一選擇了。

東北的山東老鄉多,去了有照應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老鄉是個可以迅速拉近距離的“稱呼”,在東北,山東老鄉特別多,這讓山東人更願意去東北。

清初,清政府從政策上扶持百姓去“闖關東”,因為國家需要開墾更多的土地,需要有更多的稅收和糧食,這時期闖關東的風險最小,利益最大,去的都過上了好日子。

康熙中期,為了照顧滿族八旗子弟的利益,禁止大家“去東北”,但是,東北容易發家的消息,已經被前面去的人反饋了回來,於是,有些在山東等地過不下去的人就偷偷地往關外跑,有點像“偷渡”。無疑,這偷偷地跑,是有風險的。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又是賠錢,又是割地,國家國庫又緊了,老百姓的日子又難了。咸豐皇帝再次鼓勵大家去東北開荒,靠自己雙手掙錢,為國家的富裕貢獻點力量。於是,又有一批人去了關外東北。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這些前面去的山東人,無疑是嚐到了甜頭,也讓後來的山東老鄉闖關東有了目標,有了投奔的對象。

庚子事變後,國家大力支持山東等地民眾去山東,因此,人力輸出再次增加。著名電視劇《闖關東》就是庚子事變後去的一批。

張作霖父子先後掌權後,認識到人的重要性,大力歡迎內地人遷移東北,甚至有時火車免費運送。於是,大規模的山東人奔向了東北大地。

山東人願意闖關東,和老鄉居多有相當的關係。

早期內地戰亂多,而東北較為太平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亂世人,不如狗。戰爭時期,人的生命比狗還賤。

太平天國時期,南方到處都是戰亂,前後死亡人數以“億”計,捻軍起義,輾轉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死亡人數也是數量驚人;而稍晚一點的陝甘回亂,十年時間也是死亡近兩千萬人。

後面的中法戰爭,庚子事變等等,都是影響一大片的戰亂,每隔一個階段都有大量的人死亡。

這種情況下,國家貧窮,民不聊生,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剛好,此時遷移東北是被允許的,於是人口大省山東,開始向比較穩定的東北進行遷移,因為那裡能吃飽飯,而且戰亂相對較少。

地理位置上來說,山東遷移東北更為方便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人的心理,對離自己近的地方更容易認同。

西邊是去不了的了,太遠;南邊也是去不了,遠不說,地還少,人家自己都不夠種。所以,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東北是山東人最適合遷移的地方。

山東和東北距離較近,只隔了一個渤海海峽,坐船一兩天就到了;如果不坐船,走陸路,沿著海岸線,也是能夠到達。關鍵是,人家那地多還肥沃,就是冷一點,但冷怕啥呢?冬天屋內有火爐,睡覺有火炕,出門有皮大衣,習慣了就好了。

就這樣,山東人遷移,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更多選擇了東北。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山東人願意“闖關東”,而不是南下,原因就是因為東北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山東老鄉多,曾經戰亂少,地理位置近。

1370霍斯任
2019-02-07

這方面的知識不具備,我就是山東人,聽老人們在很多年前說過隻言片語,我們的老一輩人,闖關東是為了生計,據說東北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只要撒下種子,就能收穫,而且山東人在東北的人數佔50%不會因是外來戶受到欺負,而且荒地非常多,只要燒荒後,地就是你的,隨便種,所以,很多在山東老家沒地種的農民,拖家帶口的遷往東北,在那裡紮根,生活.繁延後代,從清朝一直到民國時期,彔續的不斷北遷,南方雖然富裕,但土地比山東還少,而且人口密集,從清朝到民國,中國人的生活一直是依賴農耕,沒有土地就沒法生活,中國的移民史,在世界上也算是奇蹟,沒有政府主導,補貼 ,自然移民上百萬,河北,山東兩大省的人,佔具東三省人口的70%以上,不能不說中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世界第一。

密探零零发
2019-02-15

闖關東是我國近代史上三大移民潮之一,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個人抗爭史和民族奮鬥史。狹義上的闖關東指的是19世紀中葉到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中原地區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在這次闖關東的移民大軍中主要以山東人為主,那麼,為何山東人不選擇去富裕的南方,而偏偏選擇嚴寒的東三省呢?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在清末這次移民大潮中,山東人之所以選擇東三省,而不是南方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滿清政府的政策導向,在清初滿清政府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而到了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為了抵禦沙俄對東北的侵蝕,清政府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此時又恰逢黃河中下游地區發生洪澇等自然災害,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百姓紛紛響應滿清政府的號召闖關東,去關外實現自救。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二是東三省地廣人稀,土地肥沃,雖然東三省是嚴寒之地,自然環境惡劣,但是當時百姓還是以土地為生,有土地就意味著有了活路。恰恰當時的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是當時逃荒的山東人最佳的移民地。相反當時的南方雖然富庶,但人口早已經飽和,土地無法養活這龐大的逃荒人口了。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三是地理優勢,山東近海,特別是山東沿海地區交通便利,百姓可以直接乘船去到遼寧的大連等地。因此,乘船過海也成為山東人闖關東最佳的方式。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四是東三省相對安定,清末南方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混亂不堪。相反此時的東北地區相對安定,也是促使山東人選擇去東北而非富庶的南方地區的一個重要原因。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山東人闖關東選擇苦寒的東三省是山東人綜合了各種因素後的最佳選擇。各位,你們認為呢?

珞珈山的猫
2019-02-14

清朝末年時期,因人多地少加上天災人禍、生存陷入困難的山東人為何選擇闖關東而沒有選擇去更為富庶的江南地區。其實這是跟當時的國情有關,看似富庶的江南其經濟情況並不比山東好到哪裡。人多地少的江南地區,此時正在進行著另外一場大規模移民——下南洋。而山東人也不可能向西走。因為此時的山西等西部省份也在進行著另外一場大規模移民——走西口!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而地廣人稀的東北地區,由於清政府前期以東北地區是滿清的龍興之地為由,不允許漢人東出山海關進入東北地區而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清朝時期全國人口的激增在前期並沒有影響到這片廣袤而肥沃的土地。因此在清朝中後期,全國人口不斷增加,山東等傳統農業大省,因為人口的激增而變的人地矛盾愈發激烈。再加上地主豪紳等不斷兼併土地。許多人留在山東已經無法滿足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因此不得不選擇帶著全家老幼遠走他鄉。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東北地區中的遼寧半島以及山海關外的熱河地區,氣候和文化本來就和中國北方各省份的文化十分相近。而且農業生產的耕種方式、方法也是相同的。而且,遼寧半島本來就和山東半島隔渤海海峽隔海相望。因此最早闖關東的人一般有兩條路線進入東北地區。

一條路線是經山海關出關後沿著海岸線向東北方向走。便可進入廣袤而無垠的東北地區。另外一條路線便是渤海海峽,從山東半島直接抵達遼寧半島地區。因此今天的遼寧半島的生活習慣和語言文化依然和山東半島的人保持著高度的相似性。許多遼寧人都有著清晰的族譜和家傳,記載著百年前自己的先輩是來自於山東半島的哪一個城市。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另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清朝晚年時期,清政府的統治者為了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管控和開發,開始允許是關內的百姓進入東北地區對肥沃的黑土地進行開發和生活。而且對於進入東北地區的關內人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而且當時東北有廣袤的土地是未經任何的開發和利用的,是沒有被任何地主階級實際佔領的地方。因此抵達這裡的山東人可以憑藉著雙手辛勤的勞作開墾土地,因此在山東原本毫無土地的貧苦百姓紛紛來到這裡,憑藉著雙手開墾出屬於自己的土地。徹底的改善了自己家庭的生活狀況。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而此時的江浙地區,其實人均土地比山東更少。倘若大量的山東人沿著京杭大運河南下。不僅不能夠在江南地區獲得生存的基本物資。反而會與當地的原著居民產生激烈的競爭和矛盾。畢竟江浙地區與山東、河南、河北地區一樣經過幾千年的開發。相對於土地承載力來說人口早已經飽和。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作為一個山東人,根據身邊老人提到的真實情況,可以得知,最早一批闖關東的人確實在抵達東北地區之後,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正是因此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山東人跟隨最早一批闖關東的人的腳步陸陸續續來到了東北。但是近些年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陷入困境。曾經富庶的東北地區在經歷了上世紀的輝煌之後。在本世紀初開始沒落。許多曾經闖關東的山東人的子孫後代又回到了山東定居生活,工作學習。

人口的變遷就是這樣,識時務者為俊傑。中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曾經煥發過生機。而我們中國人正是在一次次的危機中尋找生機。才有了今天龐大而又勤勞聰明的中國人。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