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氣勢恢宏,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好歌老哥
1/24 (蔡少亮、張秋蓮攝影、編輯)\n徽州古城,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總佔地面積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於秦朝,是古代徽州府治所在地,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國粹京劇、文房四寶之徽墨、巧奪天工的歙硯均源自於此。古城內古民居群佈局典雅,園林、長亭、古橋、石坊、古塔到處可見,猶如一座氣勢恢宏的歷史博物館。\n
2/24 徽州古城與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山西平遙並稱為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國家5A級景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的組成部分。
3/24 徽州府衙,建於元末明初。隋義寧年間(617-618年),越國公汪華即遷於此。宋紹熙年間(1191-1194),州衙毀於大火,隨後重建。明初,衛國公鄧愈改為行樞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復為府治。之後,正統、崇禎曾兩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清道光末年大修。
4/24 2009年在原址重修的徽州府衙。主要包括南譙樓、儀門、公堂、二堂、知府廨組群,整體建築氣勢雄偉,規模龐大,體現了徽派建築的精髓。\n
5/24 陽和門,又名東譙樓。府衙大門外東側就是橫跨中和街的陽和門。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年(公元1150年),舊稱迎和門。紅牆青瓦,重簷高脊。\n
6/24 譙樓。譙樓又稱滴漏臺、鐘鼓樓。它是古代用來觀望和擊鼓鳴鐘、打更報時的地方。世之築城,必建譙樓。此乃漢之遺風。譙樓內每懸巨鍾,昏曉撞擊,使臣民聞之而生儆惕之心。\n\n\n
7/24 許國石坊,在陽和門東側,又名大學士坊,俗稱\八腳牌樓\。立於明萬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許國石坊是許氏衣錦還鄉時在家鄉歙縣所立的牌坊。被譽為\東方的凱旋門\。\n
8/24 牌坊有八根柱子,橫截面呈“口”字型,是立體的結構,外部的四個面和內部的四個面都可以觀摩,柱腳有十二隻石獅坐鎮,上部的石雕精美絕倫。牌坊是封建社會為旌表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是最能詮釋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載體。而這樣造型的古牌坊在中國僅此一例,牌坊主人許國三朝元老的顯貴身份可見一斑。
9/24 徽州古城牆。作為我國古代著名城垣建築的古城牆,既是一座府城的重要象徵,更是一種固化的文化,是一段實實在在摸得著的歷史。一千多年來,徽州古城牆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古城內,成為歙縣徽州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n
10/24 徽州古城牆始建於隋朝末年(公元617年前後),起初城廓略小,在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擴建成後來的規模。後經多次的大修、修繕,形成現在恢弘氣勢。2017年, 歙縣政府啟動“徽州古城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程序,徽州古城牆有望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n
11/24 徽州街巷內有斗山街、大北街、打箍井街、中山巷等古街巷。\n這是斗山街。因形似北斗星狀而得名,建於明清時期。街長300多米,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於一體,濃縮了徽派建築的主要特色,以許、汪、楊、王四大家宅為主要代表,氣勢恢宏,造型古樸,雕飾精緻,自成一格,是古徽商的群居地。
12/24 中和街,曾叫大街、解放街,是古城歷朝歷代最繁華的一條主街,這條街上有很多我們這代人耳熟能詳的地名,街起始處有“建設橋”,在中段有“陶行知紀念館”、“工農食堂”,不遠處還有“八腳牌樓”。
13/24 陶行知紀念館位於城內中和街,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仿徽派建築。為傑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年就讀之所,內陳有陶行知遺物和遺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1984年,由崇一學堂舊址改建,由瞻仰廳、放像廳、書畫廳和5個大展廳組成。後於1991年、2003年擴建。
14/24 紀念館大門用青灰色水磨磚砌。門廳正中設陶行知全身漢白玉坐像,二樓為展廳,陳列陶行知生平介紹和有關文獻、實物,廳後為崇一學堂舊址。
15/24 曹氏二宅位於打箍井街,從許國石坊東邊的一條小巷穿過去便到了。小巷裡大都是舊宅,一色的徽派建築。曹二宅是徽商後裔曹庭鑫的宅子,建於清未民初。\n
16/24 精美的磚雕,高高的飛簷彰顯了主人的富貴。\n
17/24 目前,曹氏二宅已闢為徽劇紀念館。牆上展示的是關於徽劇的歷史,講述一段清未年間徽班進京的故事。徽班與後來進京的漢劇、崑劇等融合貫通一起,成為了中國的國粹--京劇。\n
18/24 打箍井街上還有中國近現代山水畫一代宗師黃賓虹舊居,現闢為“黃賓虹紀念館”。這裡館藏文物眾多,主要是黃賓虹晚期作品、生前用品、照片、及林散之、張仃等名人墨跡。\n
19/24 徽園,是在原徽州府衙一帶修建的仿古旅遊區。它是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絕\之大全;融磚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素有\徽州文化大觀園\之稱,佔地2公頃,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有:仁和樓、得月樓、茶樓、惠風石坊、徽園第一樓、得意樓、春風樓、 過街樓、古戲樓、蓮池玉帶橋、萬金靈龜、九龍九鳳壁,以及住宅樓房百餘間。
20/24 氣勢雄偉的仁和樓。\n
21/24 徽園第一樓古香古色。\n
22/24 造工精緻的繡球樓。\n
23/24 九龍九鳳壁的青石迪雕栩栩如生。\n\n
24/24 “源遠流長”牌坊巍然矗立。\n\n
2019-07-3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