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什麼不將海思芯片對外開放?

個人覺得如果華為將個人終端業務獨立分拆出去,再將海思處理器業務對外開放,是一個更有想象空間的做法!華為想靠手機業務賺取高額的利潤基本是不可能的事!蘋果能賺那麼多錢靠的事信仰和那個無與倫比的軟硬件閉環!三星能賺錢靠的是那無與倫比的全硬件能力!而這兩點華為都很難達到的!相比挑戰蘋果與三星,個人覺得華為在芯片領域挑戰高通是一件容易多的事,也是一件更有意義的事!華為為什麼不將海思芯片對外開放?華為為什麼不將海思芯片對外開放?
10 個回答
迷彩虎军事
2019-05-23

通過十幾年的發展,海思能夠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這其中有很多值得人深思的地方。2018年,海思更超越AMD,成為全球前五大芯片設計公司之一。除了堅韌不拔、獨立自主的技術研發精神,未雨綢繆的戰略規劃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對國際性重大變故時,能不亂陣腳應對自如,說明很早之前就已經佈局準備。

2004年10月華為創辦專攻芯片技術的海思公司,而它的前身就是最早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從此拉開了華為電子芯片獨立自主的研發之路。華為為什麼不將海思芯片對外開放?

芯片是一個高度垂直分工,講究上下游環節配套的產業。從概念設計、實體制造、到封裝測試,全球除了英特爾之外幾乎沒有集成電路企業能獨立完成。而海思芯片的堅強底氣就來自於長期的科研投入。到2017年,華為單年度的技術研發費用已經高達897億人民幣,遠超美國的蘋果和高通。十年間,華為投入研發的總費用更是接近4000億元。

所以說海思芯片的研發成果不是今天才冒然呈現出來的,而是華為30多年來各種積極要素綜合的結果。早在1995年,當很多中國電子企業還在樂於做外國的高級貼牌工時,華就在內部成立了專供技術突破的中央研究部和中試部,1996年成立了產品戰略研究規劃辦公室,更是為了 服務於技術創新和市場佈局的有效銜接,將二者的發展有機結合。從戰略規劃、技術研發到最後的商業化應用,經過20多年的總結積累,華為形成了嚴密規範的技術研發體系。到2016年,華為已在全球各地建立了15所國外研發中心,使得華為能夠整合全球的技術資源,以這些研究所為基礎吸納各類頂尖人才和相關技術。華為為什麼不將海思芯片對外開放?

華為今天能夠成為全球5G的領頭羊,其組織、人才、研發、供應鏈、國際化過程並不是寥寥數句就能講清楚的。更多人只是看到華為的技術優勢,但它的本質優勢是公司管理模式的健全和完善,與時俱進的用組織化、制度化的方式來打造現代新型企業。也只有這樣的企業,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巨大挑戰的時候能堅定的站在風口浪尖上應對歷史的考驗。

机智万象
2019-04-16

個人認為,目前華為在手機領域不對外開放還是比較正確的。第一,正如網間傳聞的一樣,麒麟9xx高端處理器的產能目前還不夠,華為自己還不夠用,而中低端的處理器對外開放意義不大,競爭力不如聯發科和高通;第二,產能不夠就意味著成本降不下來,對於其他廠家來說,性價比不高;第三,對於其他手機廠商來說,對於聯發科和高通處理器的適配已經很成熟了,如果要用麒麟處理器,還要重新適配,也會增加成本;第四,由於華為本身也是手機生產廠商,其他手機廠家,對用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會有顧忌,如同很少有手機廠家使用三星獵戶座處理器一樣;第五,目前海思麒麟處理器在性能方面,確實提升了不少,趕上高通高端處理器,滿足高端機型的性能需求沒問題,但是仍存在著不足,特別在GPU和基帶方面,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本人認為,之所以華為沒有力推自己處理器,還是有多種因素的,不過,本人認為,如果想要更快更好的發展國內的處理器芯片產業,各大手機廠家和處理器廠家,還是要多多聯合,共同推進。

凡人一个_1102
2019-11-29

題主願望是美好的,但是不符合商業邏輯。整個手機主芯片行業市場總規模300億美金,主要被高通、聯發科和展訊瓜分了。華為殺進這個市場必將引起價格大戰,估計市場總規模要降到240億左右,這個市場份額裡面華為能拿到多少?30%頂天了吧,可見的市場空間就72億美金。如果用自己的芯片做手機,手機的市場空間超過了4000億美金,即使只拿到15%,也有600億美金。對於一個希望五年內收入超過2000億美金的公司,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海思芯片的目標就是支持華為手機的發展,賣給其他手機廠家根本不在考慮之列。類似的問題還有‘’蘋果為什麼不把ios系統授權給其他廠家用?‘’。提問者都沒有考慮商業邏輯。

如果其他行業的用戶來買海思芯片,我估計海思還是歡迎的。

刻骨51952495
2019-05-19

華為芯片很難向外銷售,應該與他的股權結構造成的,再就是手機業務並不是華為主業,設計芯片是因為華為具有先天的設計優勢專業人才充足,股權結構註定單獨核算芯片設計研發加人員成本很高(因為員工持股分紅加工資)導致單項目成本很高無法單項進入市場競爭,但它可以通過努力佔領技術和專利制高點,這才是華為真正想要的

傳說哥1980
2019-03-26

首先你這個問題就不對。海思芯片一直都是對外開放出售的,除了手機端的一款麒麟芯片是自己在用。第一,海思半導體不僅僅只做一個麒麟芯片,目前在家電,通訊,監控方面海思都有芯片出售,而且市場份額很大,何來不對外開放一說;第二,手機端的麒麟芯片不對外開放,這個關鍵的問題就是華為自己是手機商,芯片是手機的核心競爭所在,無論麒麟芯片的技術能力和市場上的高通,聯發科最新的產品對比如何,起碼要搞清楚一點,高通,聯發科都僅僅是單一的芯片商,而不是芯片及手機商為一體的,他們的芯片出售不會和市場上的手機商形成產品競爭。同理,包括蘋果,三星,華為在內的這三家目前全球前三的手機商,都是自己的核心芯片,恰恰是他們都不會將自己的旗艦芯片對外開放,因為這個是自身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存在,和所謂的產能短缺沒有任何關係。

尘世中的红尘
2019-07-09

首先,說海思不對外銷售跟產能有關的都是扯,生產的都是臺積電和三星又不是海思自己生產,海思只是研發。

海思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巨大戰略意義。是為擺脫高通三星聯發科制約。

做生意的都應該理解,都是儘量避免和同行做同一個品牌的產品,

否則最終只能走向拼價,誰也沒有贏得利益,這是一點。

一旦對外,價格就透明。競品增多,會加大華為品牌溢價的透明度。這可不是華為想看到的。

再一個,不能說華為不在乎處理器的利潤。但是賣配件引起的煩心事對比自己賣整機的省心相比,那點利潤也並不可觀,說利潤不可觀還是海思技術有待繼續提升,提升的的空間很大,當大到華為可以拋棄主機業務時,華為就真的成為一個intel 或者微軟一樣的領域獨裁者了。

可爱花生米
2019-09-03

這跟華為的戰略有關。據說當年成立集成電路研究就是被別人卡脖子,海思是後來成立的。海思的作用就是高端緊跟,低端降本。

華為海思戰略是很高明的。第一,犯不著為了一點小錢得罪一大批人如:高通、聯發科等。第二,有討價還價的本錢。量大了萬一高通不給貨咋辦?或就地加價咋辦?海思就是後備,有備無患。第三,可以佔先機,華為在研發麒麟芯片時整機就跟上了,比其它廠商拿到高通芯片再研究透要快。比如最新的麒麟970就用在Mate10上,先人一步,搶佔市場先機。第四,華為本身發貨量就不少,可以大幅降成本。

战神67988372
2019-11-26

看來沒有幾個人瞭解真正的原因,現在手機芯片主要被高通和聯發科等壟斷,華為處理器一旦上市,將對他們形成很大沖擊,必然導致他們不爽,而華為很多芯片依然需要高通和聯發科供應,他們反過來打壓華為,那華為的損失將更大,所以華為在等一個成熟時機,等國產半導體成熟,不再完全依賴高通時,就可以對外開放了

雨雪雹11530647
2019-11-23

華為海思的手機芯片第一代K3,是對外銷售的,客戶只有幾個山寨機(好像還有步步高),最後賣的並不好,競爭不過聯發科,做不下去了,那時華為終端還沒有做品牌機,只做運營商定製機(就是那種充話費送到手機)。從第二代手機芯片K3V2開始,不再外銷,只用在自己手機上。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K1820197
2019-01-24

華為為什麼不將海思芯片對外開放?

究其原因,第一,是國內噴子太多了。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發和改進,海思芯片的品質已經跟上市場的主流節奏。可偏偏有些噴子啥也不懂,只會覺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

第二,有可能是海思芯片的產量跟不上。華為公司下的兩個手機品牌每年的出貨量也是常年排在第一,這麼多的出貨量,勢必要用自己的芯片啊。可每年產量就這麼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第三,競爭力的原因。海思芯片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技術方面深耕細作,一直沒有注重營銷造勢這一塊。現在如果對外使用,在市場上大量投放,勢必不會收到多大的效果。反而會因為跟其他品牌的手機優化系統不契合而導致手機卡頓,到時候肯定會招來噴子們的各種無腦噴。這種市場反饋,是得不償失的。

但是也不要心急,相信到了合適的時機,或者再過一段時間,華為準備在手機處理器這一塊決定收割市場的時候,肯定會對其他友商開放,畢竟手機處理器,手機儲存這樣的手機芯片領域有巨大的蛋糕。
華為為什麼不將海思芯片對外開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