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陳雲樵是陳玄禮的孫子。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10 個回答
吾与吾国
2018-09-02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馬嵬兵變發生後,唐玄宗已然成為唐朝可有可無的人,權力已經從他的手上悄悄溜走了。

陳玄禮對李隆基的忠心毋庸置疑,他在馬嵬坡發動兵變說到底還是因為想要保護李隆基,他更希望的是李隆基能在這場兵變中幡然醒悟。馬嵬兵變在我看來,它的含義可以分成三層,對於在場的士兵而言是一場軍隊譁變,對於陳玄禮而言是兵諫,對於太子李亨而言則實實在在是一場兵變。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馬嵬兵變究竟是誰的陰謀?

陳玄禮乎?

李亨早在李隆基逃出長安前便已經暗中聯絡過陳玄禮,對陳玄禮進行了勸說或者說“策反”。安祿山是以什麼旗號造反的?安祿山說了,李隆基寵信奸臣楊國忠,國將不國,所以我安胖胖要起兵清君側!如果我們在李隆基逃跑的路上解決了楊國忠,看他安胖胖還有什麼理由造反,到時候他還造反的話我們便可以佔據大義號召天下有識之士共誅安祿山!陳玄禮越想越覺得很有道理,到了馬嵬坡之後,禁軍也開始鬧情緒了,皇帝陛下寵信奸臣,致使君不君,國不國,我等請誅楊國忠!

陳玄禮也趁機勸諫李隆基,皇帝呀,這楊國忠怕是不能留了,軍心不可失呀!李隆基想了想,揮淚點了點頭,於是楊國忠命喪黃泉。楊國忠死了,這事到這本來也應該結束了,可是陳玄禮想了想,當年的皇帝雄心萬丈,氣吞山河,如今卻日夜醉酒笙歌,肯定是因為迷戀楊玉環的美色!楊玉環也不能留,所以陳玄禮仍然沒有制止軍隊譁變,繼續以什麼“楊玉環不死、軍心難安”之類的理由,請誅楊玉環。李隆基想了想,死一個是死,死兩個也是死,死別人總比死自己好,所以又點了點頭,楊玉環也死了。

陳玄禮以為沒了楊國忠和楊玉環,那個氣吞山河的雄主李隆基總該回來了,結果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他驚恐不已。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李亨乎?

李亨忽悠了陳玄禮配合自己發動兵變,兵變成功後,最高興的肯定是李亨了。李隆基在馬嵬兵變中可謂是君威盡失,陳玄禮對此也有所料,但是在他的想法中是李亨和他輔佐李隆基重新收拾人心,恢復盛唐雄風。然後,在李隆基百年之後再將唐朝交給李亨,可是他沒想到的是李亨實在是太猴急了,根本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馬嵬兵變後李隆基繼續逃往四川,李亨則趁著此時李隆基威望大損趕緊在靈武先斬後奏地登基當了皇帝,然後遙尊遠在四川的李隆基為太上皇。李隆基這時處於前所未有的低谷中,他能怎麼辦?帶兵去打李亨?沒幾個人聽他的。所以,李隆基只能接受這個事實,他被自己的兒子給奪位了!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李隆基回長安後為什麼沒有治陳玄禮的罪?

李亨還是很陰的,在陳玄禮護送李隆基回到長安後,立刻封陳玄禮為蔡國公,這是擺明了要告訴所有人,陳玄禮有功於我李亨,什麼功呢?馬嵬兵變!沒有馬嵬兵變的話,李亨不知道還要等多少年才能當上皇帝呢。

這時候的李隆基雖然回到了長安,但卻早已經是太上皇了,沒什麼權力。李世民讓李淵當太上皇,給李淵權力了?李亨讓李隆基當了太上皇,當然也不會給他權力。中國這麼多個朝代,活著的時候當太上皇的沒幾個人,當了太上皇仍然手持大權的卻只有乾隆,只因為乾隆是主動選擇當太上皇,其他人都是被逼迫的。這時候的李隆基說白了只是個寂寞孤獨的富家糟老頭,拿什麼治陳玄禮的罪?為了突出李隆基的過錯,李亨更不會允許李隆基治陳玄禮的罪。

人老了最怕寂寞啊,陳玄禮是一路跟著李隆基走過來的,兩人的君臣之情、朋友之誼還是很深的,如果真將陳玄禮治罪了,恐怕就真的成了孤寡老人了。

陳玄禮是李隆基最後的忠臣!

Mer86
2018-11-23

馬嵬驛兵變的背景大家都知道,哥舒翰兵敗靈寶後,唐玄宗一看叛軍氣勢洶洶而來,明白長安要丟,於是表面上號稱要親征,暗地裡卻擺了文武百官和京師百姓一道,趁夜色帶著三千多人,包括重要的禁軍宿衛兵、高官和皇子皇孫皇妃,一溜煙的跑路了。結果玄宗的御駕隊伍逃出長安還不到百里,就發生了馬嵬驛兵變一事。關於這場兵變,史料有詳細記載。但是史料只記載了前後的事件經過,很多細節上經不住推敲。比如發動兵變的人,都是玄宗的親兵,而兵變之後唐玄宗卻跟沒事人一樣,依然讓這些親兵護送自己到了千里之外的蜀地。

那麼為什麼玄宗在事後不追究呢?後人對此普遍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猜測:

第一種猜測是兵變由唐玄宗本人策劃,目的是為了甩鍋,陳玄禮忠實的完成了玄宗交給他的任務,何罪之有?

第二種猜測是唐玄宗在兵變後醒悟,不再痴心於權力,對太子自立為帝都予以默認,陳玄禮那點事就不提了。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先說第一種猜測,也就是唐玄宗策劃了馬嵬驛事件。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有兩個依據。一是唐玄宗並非善類,殺自己兒子,搶自己的兒媳婦,什麼齷齪事都乾的出來。他再殺楊貴妃和楊國忠,也沒什麼不可能得;第二是楊國忠這個人威脅太大!逼得唐玄宗不得不殺掉他

關於唐玄宗心狠手辣,這裡不細說了。下面只說說楊國忠為什麼對玄宗的威脅很大。

首先,安祿山發動叛亂的理由就是:奉密詔討伐楊國忠。唐玄宗殺了楊國忠,就跟當年漢景帝殺晁錯一樣,可以拔掉叛軍清君側口實,以瓦解叛軍舉兵的合理性,削弱叛軍軍心,揭露安祿山個人利益意圖。

其次,非常非常重要!唐玄宗離開長安,走的非常匆忙,他只帶了三千人,估計士兵也就一千多人。這也就是說,唐玄宗的警衛力量是不足的。而唐玄宗所要去的蜀地,是楊國忠起家的地方。楊國忠早年在蜀地從軍起家,截止玄宗逃跑前,他一直遙領劍南節度使一職。在他遙領劍南節度使之前的兩任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鮮于仲通也都是楊國忠一黨的成員。整個蜀地貌似變成了楊家的私人領地。

備註:當時的正牌劍南節度使崔圓,只是代理身份,而且代理了三年都未能扶正。這是因為崔圓非楊國忠一黨,私下與楊國忠無私交。玄宗出逃前,先是把楊國忠的遙領劍南節度使給擼了,讓自己的兒子擔任。然後任命崔圓為劍南副節度使。玄宗回長安後,正式轉正為節度使。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並且,楊國忠之所以敢跟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對抗,也是因為他自己的身後也是有一方軍區支持的,這就是劍南道蜀軍。或許楊國忠早就盤算好了,蜀中遍佈都是楊黨,只要他退到了蜀地,就有自己的地盤了。有地盤有軍隊,何懼安祿山?

因此在潼關失守後,楊國忠極力向唐玄宗鼓吹入蜀避難。不知道有沒有叵測之心?後來玄宗逃出長安,楊國忠又擅自燒燬便橋,名義上是隔斷叛軍的追擊,為唐玄宗跑路爭取時間。但背地裡是不是想斷玄宗的退路,這也是值得推敲的事!

基於以上論述,我們有理由懷疑唐玄宗當時對楊國忠的態度轉變。或許他是察覺到了楊國忠的威脅,不想再讓楊國忠跟著自己,否則恐怕到了蜀地,就會被楊國忠所挾持,淪為楊家人的傀儡。

那麼既然唐玄宗不信任楊國忠,他幹嘛不自己-賜死他呢?我感覺可能正是因為蜀地遍佈楊國忠的黨羽,若他本人被玄宗賜死,也許會刺激到蜀地楊黨對玄宗的戒心,很不利於玄宗入蜀後的穩定與安全。所以玄宗需要借刀殺人,以示自己並未對楊黨失去信任。也就是說,殺楊國忠,錯不在他,是別人殺得。這個別人,就是陳玄禮。

關於陳玄禮這個人,說他說玄宗鐵桿,一點都不為過。因為根據他曾參與玄宗早年發動誅殺韋皇后的宮變記錄來算,他追隨唐玄宗至少有四十五年。馬嵬驛兵變時,陳玄禮任禁軍龍武大將軍,正二品,屬於直接對皇帝安全負責的禁軍最高統領。作為當時護送玄宗入蜀的禁軍指揮官,陳玄禮可以算作是唐玄宗身邊第二親信(僅次於高力士)。所以借用輿論的力量殺楊國忠,陳玄禮是最合適的人選。

後來陳玄禮親自操刀主持了馬嵬驛兵變,他先殺楊國忠,又再向玄宗請殺楊貴妃。唐玄宗開始想挽留,爭取楊貴妃不死,以測試禁軍將士的底線。但看到實在是不行了,便賜死了楊貴妃。待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召見了陳玄禮等禁軍負責人。陳玄禮首先率眾請罪,玄宗表示沒關係,不僅沒追究,反而好言安慰。這或許也證明了馬嵬驛兵變就是玄宗本人策劃的吧。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再就是第二種猜測,也就是唐玄宗在馬嵬驛兵變後幡然醒悟,不再痴心於權力。至於這場兵變是由誰在幕後策劃的,主流觀點認為是太子李亨,陳玄禮只是執行者。後來唐玄宗不追究李亨,連他自立為帝的事情都予以默認,陳玄禮乾的那點事逼宮殺妃的事,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這種猜測,主要是基於人性思維。因為唐玄宗此前一直醉心於權力,身上包袱太重,幹出了一些比較抓狂的事情。比如他重用李林甫和楊國忠,讓他們兩人黨爭,維護自己的皇權,結果就是苦了天下老百姓;再比如安史之亂,就是因為他重用安祿山造成的;還比如在天下大亂後,他連殺封常清和高仙芝兩員大將,自毀長城,導致軍心盡失;還有哥舒涵兵敗後,他又偷偷的帶著老婆孩子溜出長安,把滿朝文武和老百姓都耍了。

試問這麼一個混賬玩意,他那還有臉待在皇位上?所以唐玄宗一直很怕,也就是很怕別人追究他的責任。

但是該發生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當大家逃到馬嵬驛時,軍隊突然失控了。金吾衛士兵認為,我們大唐帝國有今天的慘狀,到底是誰弄出來的?還好,沒人敢把矛頭指向唐玄宗,於是楊國忠就成了撒氣對象。問題是如果責任追究到了楊國忠頭上,那麼距離追究到唐玄宗頭上,還能有多遠呢?

再後來三軍將士向唐玄宗攤牌,不殺楊貴妃是不行的。唐玄宗一再表示楊貴妃從來沒有參過政、幹過政,帝國現在的責任,無論如何也不能追究到貴妃身上。但是三軍將士表示,我們殺了楊國忠,楊貴妃活著,是不能讓人信服的結果。

唐玄宗作為一個資深的政治家,雖然深愛楊貴妃,但是終究知道哪頭大哪頭小,所以他為了楊貴妃做了簡單的辯解後,就下令處死了楊貴妃。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處死了楊貴妃,馬嵬驛兵變告一段落。但是大唐和唐玄宗的危局並沒有解除。什麼危局?就是平定安史叛軍和皇權問題。安史叛軍這個問題,可以先放一放。唐玄宗要先考慮自己的皇位。因為他不考慮也不行了!

畢竟楊國忠這個帝國宰相死了,但命令並不是唐玄宗這個皇帝下的命令;而是憤怒的軍人先斬後奏、強迫皇帝追認合法性。

比宰相之死更可怕的是,軍人居然逼死了皇帝最心愛的女人。而且還是大家脅迫皇帝做出的相關決定,軍人不敬畏皇帝了。

如果一個公司老闆連自己的媳婦和總經理都保不住,這個老闆當的還有啥意思?

緊接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唐玄宗在做出繼續入蜀的決定後,太子李亨居然出來反對自己老爸的戰略轉移決定,拒絕和自己一起向南行動。太子是啥?帝國儲君!是最有登基合法性的人。如果太子脫離了皇帝單獨行動,後果是什麼?

唐玄宗心裡很清楚這個後果,可是他無法阻攔太子的決定。因為太子有一個法寶,就是民意基礎!李亨表示,不是我要單幹,而是老百姓要我留下來。我能怎麼辦?而且因為現在帝國處於危急存亡之際,我們連敵人的影子也沒有看到,就逃到蜀地。這麼窩囊,天下之人怎麼看我們皇家啊?!

所以,唐玄宗可以入蜀,但是皇家之人必須要留一人在北方領導抗戰。這個人,當仁不讓的就是太子了。

唐玄宗心裡很白的很,太子顯然是想趁亂奪權了。面對太子這種行為,唐玄宗自然是非常生氣。但是經過簡單的思考,唐玄宗還是接受了這個現實。因為從安祿山叛亂後,唐玄宗已然是一輸再輸,輸完了又輸了,輸到現在,他就如同臭狗屎一樣。老百姓不擁護他,軍隊也反對他,他還不如放手讓太子去幹,起碼太子還是自己的兒子,是李唐皇家的血脈。江山讓給太子,也比讓給安祿山那傢伙強萬倍。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是的,唐玄宗在昏庸了一段時間後,此時已經清醒了、更能以大局為重了。

之前,他之所以會做出那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腦殘弱智行為,主要就是因為他手上抱的罈罈罐罐太多。他捨不得自己的權力,顧慮太多、私心太多。而當他手上抱著的罈罈罐罐突然全部被打碎後,他的顧慮就少了,私心也少了。又恢復了一個作為大政治家本應該有的本色。

所以當他聽到太子擅自北上的消息後,並沒有追究太子的相關責任,相反還對太子這種行為給予了適當的肯定,並且又給太子送過去兩千兵馬。這兩千兵馬,看起來好像不多。問題是唐玄宗是偷溜出長安的,他的身邊兵馬本來也沒有多少,這兩千多人是他當時能拿出來的所有家當。從這層意義上,唐玄宗幾乎是把自己的力量都送給了太子。

再後來,當唐玄宗聽到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並遙尊自己為太上皇的消息後,依然是默認了這種事實,並馬上追認它的合法性。

試問唐玄宗連皇位都不稀罕了,一個策動兵變的陳玄禮,他又有什麼必要追究呢?

並且陳玄禮從誅殺韋皇后就跟著自己,他的忠誠不容置疑。殺楊國忠這個事,陳玄禮確實先斬後奏了。但是楊國忠必須殺,否則責任就要追究到唐玄宗頭上。最終一個死掉的楊國忠承擔了所有責任,玄宗並沒有受影響。從這一點來看,陳玄禮把事情辦的還不錯。唐玄宗也沒有必要再追究他的責任了。

最後,作為讀者的你們,更傾向於哪一種猜測呢?

萧晓四姑娘
2018-11-11

大唐的政變總是那麼頻繁且驚心動魄,而馬嵬兵變對於唐玄宗李隆基來說更是相當的憋屈,畢竟,從此他不僅被逼迫著做了太上皇,也失去了千方百計從兒子那裡奪來的楊貴妃。

作為一個皇帝,他守不住大唐江山,也留不住自己的天子身份;作為一個男人,他保不住自己心愛的女人。唐玄宗李隆基,他哪裡還有曾經發動唐隆政變、先天政變以及創造開元盛世的威武霸氣?他不過成了一個昏庸懦弱的老人罷了。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天寶年間,李隆基設下十大節度使,經過不斷的發展和改革,節度使逐漸成為尾大不掉的存在,其中,安祿山一人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統兵近二十萬。最終在755年舉兵造反,當然,安祿山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也就是清除李隆基身邊的寵臣楊國忠,兩人不睦已經很久了,而楊國忠權傾朝野胡作非為也已經很久了。所以在安祿山整合出十五萬兵馬攻向兩京的時候,很是順利。

李隆基聽信楊國忠的話,一次次做出錯誤的決定,最終導致兩京不保。72歲的李隆基害怕了,於是在756年的六月,他帶著部分妃子、兒女、近臣以及禁衛軍偷偷的“御駕親征”了,第三天就到了馬嵬驛。這一天對於李隆基來說是終生難忘的、刻骨銘心的。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當時跟著的禁衛軍又餓又累,心裡充滿憤怒,狼狽逃跑本就是很恥辱的一件事情。而太子李亨早已派心腹太監李輔國去找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希望得到他的幫助,發動兵變,誅殺楊國忠。畢竟,安祿山之所以造反,就是因為這個楊國忠。此時此刻的狼狽都拜楊國忠所賜,如果楊國忠死了,或許這場叛亂自動就結束了,陳玄禮一聽太子想誅殺楊國忠,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愉快的答應了。

而就在馬嵬驛這個地方,在大家停下來休息的時候,有二十多個吐蕃時節攔住了楊國忠,目的是從楊國忠手裡要點吃的。遠處看見的禁衛軍一哄而上,大喊著“楊國忠謀反”,然後箭就射了出去,楊國忠哪裡是這些禁衛軍的對手,跑了一會就被追上殺死了,士兵們又把楊國忠的屍體進行肢解,然後把頭顱掛到了馬嵬驛的西門上。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李隆基得知士兵們的所作所為,也是無可奈何,而陳玄禮覺得還不夠,還有一個楊貴妃。自從有了楊貴妃,李隆基明顯就不再是從前那個強悍霸氣的君主了,所以索性一起解決了楊貴妃吧。當時李隆基不同意,在他看來楊貴妃是無辜的(楊貴妃是無辜,但是在那時那刻,士兵們需要一個發洩的出口,而且,楊國忠被殺,留著楊貴妃,難保秋後算賬)。士兵們哪管無辜不無辜,總之她必須死。李隆基不得不讓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了佛堂,然後用繩子勒死了他。等陳玄禮確認過楊貴妃真的死了之後,立刻對李隆基表示了他的忠心。

在這個時候,李亨和陳玄禮的結盟已經不復存在,畢竟陳玄禮的目的就是真正的清除李隆基身邊的禍害因子,而李亨的目的卻並不這麼簡單。於是,在馬嵬驛,太子李亨和唐玄宗李隆基分道揚鑣。陳玄禮護送著李隆基繼續南下入蜀,而李亨帶著李輔國等人北上去了靈武(朔方節度使駐地)。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七月,李亨在李輔國的建議下登基為帝,即唐肅宗,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然後開始平叛,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大唐終於奪回了兩京。然後,李亨就迎回了遠在成都的李隆基,並將其安置在興慶宮。當然誰都知道,這不過是軟禁。陳玄禮和高力士依舊服侍在李隆基身邊。而且陳玄禮被封為蔡國公,食實封300戶。

760年,李輔國在唐肅宗患病期間將李隆基遷到甘露殿,可憐一代雄主被一個太監欺負。幾天後,陳玄禮被逼著辭官回家,很快,陳玄禮就病死了。而唐玄宗孤零零的在甘露殿又撐了兩年才去世。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回過頭來,我們看李隆基為什麼在回宮後沒有治陳玄禮的罪:

首先,陳玄禮被李亨封了蔡國公,而李隆基只是一個被囚禁了的太上皇,他是沒有權力處置陳玄禮的。

其次,陳玄禮一直對他忠心耿耿,即便是馬嵬兵變,陳玄禮也是為了李隆基好,最重要的是,馬嵬兵變是李亨設計的,沒必要責怪陳玄禮。

再次,陳玄禮是他的依靠。在李隆基做太上皇的時候,只有陳玄禮和高力士對他不離不棄,他們相依為命,只是後來,李輔國還是把高力士流放了,又逼著陳玄禮回家養老,李隆基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麦地传奇
2018-11-26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逼迫唐玄宗殺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楊貴妃以及宰相楊國忠。陳玄禮只不過是代表了大唐將士的想法,李隆基沉溺女色,又寵信楊國忠,弄得朝野烏煙瘴氣。唐玄宗回宮之後,為什麼沒有治陳玄禮的罪名呢?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一、唐玄宗心灰意冷,再也沒有當年天子氣魄

唐玄宗李隆基得了兒子的妃子楊玉環後,便已經無心朝政,大唐也由此開始走下坡路。馬嵬坡兵變之後,楊玉環被逼死。李隆基傷心過度,他對楊玉環是有很深的情感。如果他們是尋常人家,那絕對是一對神仙眷侶。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二、唐玄宗失勢被軟禁

李亨登基稱帝,這就是唐肅宗。李隆基也成為了太上皇,而後又被李亨軟禁起來。李隆基此時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權力,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更別說去處罰陳玄禮。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三、陳玄機對李隆基忠心耿耿

李隆基成為太上皇之後,曾經的親信一個個都離他而去,這時候陳玄禮卻時刻守衛李隆基左右。陳玄禮絕對是一位大忠臣,他對李隆基忠心耿耿。李隆基身邊已經無人可用,又怎麼能加罪陳玄禮?

史之策
2018-02-11

馬嵬坡之變很多人都聽說過,因為唐朝最美的女子楊貴妃在這裡被迫處死。逼死楊貴妃的人是跟隨唐玄宗一起出逃的禁軍統領陳玄禮。讓唐玄宗如此丟臉的行為,回朝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Δ陳玄禮

實際上的陳玄禮回朝後不僅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受到了重賞。最後陳玄禮因為重病而死!陳玄禮除了參加馬嵬坡之變,一生中總共經歷了兩場政變。

第一次是唐隆政變:李顯通過神龍政變復辟之後,對與自己共患難的韋后非常的放縱。韋后不但干預朝政,而且還想做皇帝。於是李隆基聯合陳玄禮、長平公主等人發動政變,推選李隆基的父親做了皇帝。成功之後,陳玄禮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

第二次是馬嵬坡之變: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帶領著太子,在①陳玄禮為首的禁衛軍保護之下,偷偷的逃出了長安城。當軍隊逃亡到了馬嵬坡的時候,陳玄禮聯合太子逼死了楊國忠。而作為楊國忠堂妹的楊貴妃,在陳玄禮的極力要求之下也被處死。但是在唐玄宗回朝之後,陳玄禮非但沒有受到處罰,反而給他加官進爵!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Δ馬嵬坡之亂

陳玄禮不是主謀

其實馬嵬坡之亂的主謀是太子李亨,說起太子就不得不提起楊國忠。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堂兄,在楊貴妃得寵之後,以及原來的宰相李林甫死後,於是拜楊國忠為宰相。做了宰相的楊國忠,平時飛揚跋扈,任人唯親。更重要的是威脅到了太子李亨的地位,所以李亨為了儘快除掉楊國忠,發動馬嵬坡之變。

為了讓自己無後顧之憂,同時還處死了與楊國忠有關的所有人。而作為禁軍統領的陳玄禮,考慮到唐玄宗沉迷女色,也贊同了太子李亨的建議。然而陳玄禮被太子李亨一直埋在鼓裡。馬嵬坡之變後,太子李亨也與唐玄宗兵分兩路。所以在整個過程之中陳玄禮都是棋子,回朝之後的唐玄宗也知道了其中的緣由,並沒有處罰陳玄禮。

相信陳玄禮

陳玄禮在很早的時候就是唐玄宗心腹,在陳玄禮第一次參加政變的時候,陳玄禮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那個時候開始,陳玄禮一直被唐玄宗重用。可以說自從發動了唐隆政變,陳玄禮已經追隨李隆基四五十年的時間。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Δ楊貴妃

而且在馬嵬坡之變後,陳玄禮曾經卸甲來請罪。早已經知道事情緣由的唐玄宗,就沒有處罰他。除此之外,在太子李亨試圖謀反的時候,本來一直與太子保持同一陣營的陳玄禮,突然反過來宣稱效忠唐玄宗,此舉也解決了唐玄宗的安全問題。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玄宗偷偷的逃離了長安。第二天大臣在上早朝的時候,才得知此事。之後長安陷入一片混亂,燒殺搶奪無人過問。

逃到咸陽的唐玄宗,自己身邊沒有人保護。自己的兒子李亨又帶領走絕大部分的精兵猛將,已經在靈武城登基稱帝。作為皇帝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太上皇。如果這個時候還把陳玄禮殺掉,自己身邊除了高力士之外將無人可用。這最後一點才是唐玄宗不殺陳玄禮的最重要原因!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Δ楊貴妃

一、如果在馬嵬坡之變中,陳玄禮成功逼死楊貴妃之後,沒有立刻向唐玄宗宣誓效忠,那麼陳玄禮在回朝之後也會被立刻殺死。可見陳玄禮內心還是非常尊重唐玄宗!

二、唐玄宗暫時之間還離不開陳玄禮,否則將性命不保。

這兩個主要原因才能夠讓陳玄禮活下來!

国史拾遗
2018-11-14

其實不是唐玄宗不想殺陳玄禮,而此時他已經無能為力了,在經過了馬嵬坡兵變之後,唐玄宗已經喪失了對軍政的把控,其實應該往前更早一點,在他派出太子李亨去平亂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陳玄禮是太子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資料記載是有太子指使陳玄禮發動兵變誅殺楊國忠和楊玉環的,但是陳玄禮的這次行動是跟李亨彙報的,也就是說至少李亨是知道這件事並且默認了,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他下令的。

李亨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有兩個理由,第一個就是解決當務之急安祿山,因為安祿山造反用的理由就是誅殺楊國忠這個佞臣,所以百姓們並不怎麼抗拒安祿山的造反,可是現在提前解決掉了楊國忠,那麼如果安祿山還要繼續作亂的話,那就是名副其實的造反,百姓們都會成為安祿山的對立面,這對現在的局勢有很大的幫助。

而另外一個理由就是復仇。楊國忠和楊玉環為什麼能把控朝局,還不是因為有著唐玄宗的寵幸,有著這個天底下權力最大的人給他們撐腰,他們無所畏懼,但是唐玄宗已經老了,安史之亂的時候他都70歲了,指不定什麼時候他就一命嗚呼,而太子李亨跟楊國忠楊玉環向來不對付,所以很早開始他們就構陷栽贓李亨,李亨無數次半隻腳都踏進了鬼門關,唐玄宗可不是仁慈的主,他曾經就殺過一個太子兩個皇子,所以聽信楊國忠他們的話殺了李亨也不足為奇,而現在李亨拿到了大權,對於這樣兩個人他會怎麼處置是毫無疑問的。

史学达人
2018-09-13

馬嵬坡兵變的時候,禁軍將領陳玄禮逼迫唐玄宗殺了宰相楊國忠。楊國忠死後,迫於楊貴妃的淫威,怕楊貴妃日後會秋後算賬,為哥哥報仇平反。索性,全體將士又逼迫唐玄宗殺死了自己的妃子楊貴妃。

這是楊國忠,楊貴妃兄妹被殺的大致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楊國忠犯了什麼錯?為何陳玄禮兵變非要殺死他呢?

想說明這件事,就不得不說安祿山發動的安史之亂了,當時,安祿山的大軍從東北一帶,經過河北直接殺到洛陽,這一路,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阻擊。

這時候唐玄宗派了兩個大將,高仙芝和封常清去洛陽迎戰安祿山了,但是,由於朝廷派來的軍隊,大部分都是臨時拼湊的,基本上沒有任何戰鬥力,所以,封常清的軍隊一遇到安祿山的軍隊,就潰敗了。

要知道安祿山的軍隊都是當時天下最精銳的騎兵,封長清根本不是安祿山的對手。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面對這種情況封長清只能找到後方的高仙芝商議,這個仗我們不能打了,因為打也打不過。不過長安城外,最後一道防線是潼關,潼關以險著稱。只要防守住這個潼關,長安就安全了。

果然當高仙芝和封常清軍隊到了潼關沒多久,安祿山的大軍就殺到了。但是,面對這個險關,安祿山的大軍根本前進不了,哪怕是一里地的距離。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安祿山後面也出事了,河北,山東地區組織起來的義軍開始在他們後方鬧了起來。這弄得安祿山是腹背受敵,戰事似乎對他極其的不利。

可是,也是在這時候,高仙芝和封常清這邊出事了,當時他們的監軍是唐玄宗派的一個太監,因為高仙芝沒有把他這個太監太當一回事,對他不是太尊重。他回到朝中,唐玄宗的身邊,就把高仙芝和封常清給告了,說他們兩個消極怠工,還剋扣軍糧。唐玄宗也沒有調查,就把他們給殺了頭。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高仙芝和封常清死後,唐玄宗就派了大將哥舒翰繼續來守潼關。

哥舒翰當時有病在身,不想去,但是,朝中實在沒有會打仗的將領了,唐玄宗只好拜託他出馬。

哥舒翰是一名老將,常年征戰在祖國的邊疆西北一代,而且他還和安祿山是死對頭。

哥舒翰來到潼關之後,把潼關守的是紋風不動。若是戰事長期這樣堅守下去,安祿山內部肯定會出亂子,到時候他們必會從內部瓦解。

畢竟他們是叛軍,不得民心。

但是,事情的發展總是一波三折的。這時候宰相楊國忠出來了,楊國忠看到唐玄宗如此重用哥舒翰,就對哥舒翰生了嫉妒之心。

兩人直接交戰幾次,都是楊國忠敗陣了下來。

這時候楊國忠有除去哥舒翰的心了,恰好此時,安祿山那邊用了一個反間計,大意是想讓唐玄宗派哥舒翰出潼關和安祿山決一死戰。

唐玄宗也很想趕緊剿滅叛軍,就命令哥舒翰出去迎戰。但是,哥舒翰不去。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唐玄宗以為自己的策略出了問題,他找楊國忠問問,看看是不是讓哥舒翰出關。

楊國忠知道哥舒翰只要出關必死無疑。就忽悠唐玄宗一定要讓哥舒翰出關和安祿山決一死戰。

唐玄宗覺得自己的策略,得到了宰相的支持。現在的情況是二比一,所以,哥舒翰不得不出去迎戰了。

結果哥舒翰出關迎戰,戰敗,被自己人殺死,潼關失守。

潼關一失守,就表明長安不保了,這時候唐玄宗就帶著自己的親信出逃啦,逃到了馬嵬坡,就發生了兵變的事件。

大家都覺得是楊國忠禍國殃民,導致他們失敗,棄長安城而外逃的,所以,就逼迫皇帝把他給殺了。

兵變事件發生沒幾日,太子李亨就宣佈自己當皇帝了,這時候的唐玄宗就被迫升為了太上皇。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可以說這時候的唐玄宗已經沒有威望了,陳玄禮這個長有反骨的頭領,他也不敢處置了。畢竟那時候對於唐玄宗來說,保命最要緊。萬一他把陳玄禮給逼瘋,陳玄禮殺了唐玄宗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畢竟,整個安史之亂負主要責任的是他唐玄宗。陳玄禮沒有找他的事,就已經給足了他面子,這時候他只好借坡下驢,見好就收。

所以,也就更不可能殺陳玄禮了。

有书共读
2018-09-19

大家好,今天有書君帶大家跟著歷史的年輪迴到唐朝,瞭解下歷史上有名的馬嵬坡兵變:公元755年,安祿山以“誅奸相楊國忠”為藉口,突然在范陽起兵。

唐軍抵抗了半年多後無力再戰,潼關失守,長安不保。

唐玄宗李隆基帶著貴妃楊玉環、皇子等家眷和重巨倉皇而逃,向四川出發。

走到馬嵬坡時,六軍不發,以禁軍主帥陳玄禮為首的隨從將士們,請求誅殺宰相楊國忠,逼皇帝處死楊貴妃。

陳玄禮在馬嵬坡兵變,讓唐玄宗失去了宰相,更失去了愛妃?

回宮後唐玄宗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據有書君分析,有以下幾點:

一、兵變起因——直指楊國忠

安祿山造反的理由是“誅奸巨楊國忠”。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而促使安祿山羽翼豐滿、擁軍自重、甚至造反,與楊國忠脫不了關係。

楊國忠憑關係做了宰相後,專權誤國,貪汙受賄。

是讓他讓安祿山一步步高昇,由一鎮節度使變為兩鎮節度使,促使了野心膨脹的安祿山不斷擴軍,擁兵自重。

更讓人咬牙切齒的是,安祿山造反後,楊國忠在叛軍攻破洛陽圍困潼關時,進讒言殺了鎮守潼關的名將高仙芝;

在更換了年老帶病的哥舒翰為守將後,楊國忠看人家把潼關守得好好的受到重視,心生妒忌,便扇風點火逼迫哥舒翰放棄守城,出關與叛軍決戰。

結果是全軍覆沒,潼關失守,讓長安不再太平。

以陳玄禮為首的將士們都覺得是楊國忠禍國殃民,導致前線戰敗,不得不棄長安城出逃。

所以,他們集體逼迫唐玄宗把他給殺了。

唐玄宗出逃在外流離失所,自顧不暇,而這次兵變直指楊國忠,戰士們鐵心誅之,誅其在理。

唐玄宗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既然犧牲楊國忠兄妹能保全自己,又談何問罪?

二、成長路程——君巨相知

一路走來,禁軍統領陳玄禮的忠心相伴,唐玄宗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早在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時,陳玄禮就已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幫助唐玄宗登上皇帝的寶座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從唐隆政變起,陳玄禮一直被唐玄宗重用。

馬嵬坡之變後,陳玄禮曾經卸甲來請罪。

在太子李亨試圖謀反的時候,本來一直與太子保持同一陣營的陳玄禮,突然反過來宣稱效忠唐玄宗,此舉可見他的忠心不二,更保障了唐玄宗的人身安全。

三、兵變後果——唐玄宗升級

兵變事件發生後,唐玄宗有如驚弓之鳥,急忙逃到成都。

太子李主持朝政,從馬嵬驛一路收拾殘餘部隊北目,在靈武宣佈自己當皇帝,而遠在成都的唐玄宗,被迫升了太上皇。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這樣的升級,意味著失去了號令天下的權力,所有的光環都退去。

沒有了權力的唐玄宗,要問罪大將軍談何容易?

“唐家國破君不守,獨載蛾眉棄城走。……”開創了盛世後的唐玄宗,早已沒了勵精圖治的精神。

在經歷馬嵬坡兵變後,他深知自己的大勢已去,不想追究也無力追究過去的孰是孰非,只求平安度餘生。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8-07-10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以討伐奸相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叛軍勢如破竹,迅速攻陷洛陽,直抵潼關。

潼關是長安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潼關失守,安祿山將直接威脅長安,玄宗的帝位將岌岌可危。

此時的李隆基聽信奸臣之言,以“失律喪師”之名誅殺大將封常清、高仙芝。轉而啟用年老昏庸,體弱多病,長期賦閒在家的老將哥舒翰。

哥舒翰在戰事初期,採用正確的防守策略,一度讓安祿山無計可施。

此時,唐玄宗再次犯渾,聽信讒言,多次強令哥舒翰主動出擊,被早有埋伏的安祿山圍殲,全軍覆沒。

潼關就此失守。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唐玄宗和楊貴妃 )

唐玄宗得知消息後,思慮的不是如何吸取教訓,率軍反擊,而是精密籌謀如何逃走。

翌日晚,唐玄宗密令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以重金祕密集合禁軍六軍,挑選良馬數百匹,做好逃跑的準備。

第二天拂曉,唐玄宗帶領楊玉環及太子李亨,在陳玄禮的保護下,棄其他皇親國戚於不顧,從延秋門倉皇逃竄。

隨後,守城將領邊令誠將整個皇宮拱手獻給了安祿山。

唐玄宗帶領著一行人,急急如喪家之犬,數日後逃到馬嵬坡。

禁軍將士又累又餓,疲憊不堪,內心恐懼。加上在途中楊國忠飛揚跋扈,眾人因此拒絕前行。

陳玄禮對楊國忠的倒行逆施早已看不慣,於是便聯合太子李亨,夥同吐蕃使者一道,誅殺了楊國忠,將他的屍首肢解,懸掛他的人頭於西門。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陳玄禮劇照)

隨後,陳玄禮帶領眾將包圍驛站,跪於唐玄宗面前,請求玄宗誅殺楊貴妃,否則,拒絕繼續前進。

玄宗無奈,只得命令太監高力士勒死了楊貴妃,將屍首交由陳玄禮。

這就是史上著名的“馬嵬坡兵變。”

此後,玄宗和太子李亨分道逃亡,玄宗逃亡成都。李亨逃到靈武后宣佈即皇帝位。

至德二年,隨著“安史之亂”的終結,唐玄宗回到了長安,為太上皇,封陳玄禮蔡國公。

為什麼陳玄禮在馬嵬坡以下犯上,逼死楊貴妃,唐玄宗回宮後居然沒有問罪於他呢?

一,陳玄禮對李隆基有大功。

陳玄禮參與了兩次政變,李隆基都是受益者。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馬嵬坡兵變)

第一次政變發生在唐隆元年,陳玄禮助李隆基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滅韋氏族人,擁立李隆基為太子,史稱“唐隆政變”。後李隆基順利登基。

第二次政變就是“馬嵬坡兵變。”在這次事件中,雖然陳玄禮最終逼死了玄宗的寵妃楊玉環,但保護了玄宗和李亨,沒讓他們死於安史之亂,還一路護送玄宗入蜀。

這兩次政變,玄宗對陳玄禮是心存感激的。

二,唐玄宗自知理虧。

即位初期的玄宗,不失為一代明君,開創了唐朝的鼎盛時期“開元盛世”。但後期因寵信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迷戀楊貴妃,導致“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創傷。

如果沒有陳玄禮的忠心輔助,很有可能早就沒有了李唐天下。玄宗心知肚明,即使陳玄禮在馬嵬坡以下犯上,誅殺楊國忠,逼死楊貴妃,但真正的凶手並非陳玄禮,而是他自己。

三,玄宗非嗜殺之人。

李隆基一生雖也有如“三庶人事件”(玄宗親手殺死自己的三個兒子),“先天政變”(誅殺太平公主)等狠心殺人的時候,但他並不嗜殺。只要不威脅到他的皇權,他不會輕易地舉起屠刀。他對功臣還算是仁慈的。

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楊貴妃之墓)

四,陳玄禮很忠心。

陳玄禮從“唐隆政變”開始,幾十年如一日地追隨玄宗,對玄宗可謂赤膽忠心。即使後來太子李亨稱帝,陳玄禮也沒有棄玄宗而去,依然忠心耿耿地守護著他,直到玄宗重返長安,安享太上皇的生活。

對於這樣的一個功臣和忠臣,玄宗是沒有理由治罪的。

梦露居士
2018-09-20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馬嵬兵變的真相是什麼,幕後主使人是誰。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馬嵬兵變,起因看似是一場意外:吐蕃使節二十餘人攔住楊國忠的馬,向他要食物。結果士兵們喊:“楊國忠與胡人謀反!”將其殺死,又殺了他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及御史大夫魏方進等人。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很耐人尋味了,士兵們圍住了唐玄宗的驛館,要求他殺死楊貴妃。萬般無奈之下,唐玄宗賜死了楊貴妃。

士兵們為什麼要殺楊貴妃?我認為這是有人在背後指使和謀劃,而殺楊貴妃是為了打擊唐玄宗。

試想,如果一個男人,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不住,甚至不得不親手殺死自己的女人,他還有什麼資格做男人?更別說繼續做皇帝,領導將士們對抗安祿山了。

唐玄宗惹出了安史之亂,自己倉皇逃出長安,本就顏面掃地,人心不穩。現在他又在士兵的逼迫下殺了楊貴妃,徹底失去了作為皇帝的尊嚴,沒有人會服他了。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這就是為什麼士兵殺了楊國忠之後還要逼唐玄宗殺死楊貴妃。殺楊國忠看上去是意外,皇帝事先不知道,不會太丟面子,而殺楊貴妃則沉重打擊了玄宗的尊嚴。

所以,士兵們殺楊國忠是幕後策劃者設計好的,殺楊國忠正是為了逼死楊貴妃,從而使玄宗威風掃地。

玄宗威風掃地,得利的是誰?當然是太子李亨。馬嵬兵變後,玄宗徹底失去人心,成了一個可憐的老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李亨則眾望所歸,拉走一支人馬去了靈武,接下來就是靈武登基,遙尊玄宗為太上皇。

所以李亨是馬嵬兵變的幕後策劃人,而陳玄禮是具體的執行者,士兵們只是一枚枚棋子。

陳玄禮敢這麼做,自然是有他的理由:唐玄宗在賜死楊貴妃的那一刻,就已經失去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又怎能秋後算賬懲罰陳玄禮呢?陳玄禮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回宮後為什麼沒有以犯上之罪問罪陳玄禮?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