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10 個回答
于左
2019-01-27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佔北京。四月,多爾袞得到消息後,決定出徵,親自率軍奔向山海關。此時山海關仍然有明軍據守,清軍此前已經走過別的路線,為什麼要走山海關?

我認為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從遼東出發,通過遼西走廊和山海關前往北京,是天然形成的最便捷、距離最短的一條路徑。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這一點,在今天看來已經不太明顯了,但是,看一看明朝的遼東地圖,便一目瞭然。明代遼東的長城,向北一直到開原,再折向東南,直到鴨綠江口,圍住遼東平原,但把女真各部排除在外。

遼東軍民前往北京,必走山海關,又近又好走。早期女真各部包括努爾哈赤入京進貢,也走這條路,對這條路非常熟悉。

第二,從更廣大的視野來看,從遼瀋出發,可以從多個方向進京,但路途要遠得多。

比如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的冬天,皇太極親自率領八旗軍,從龍井關、大安口等處突入長城防線,殺到北京城下。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天聰八年六月,皇太極率領八旗軍,殺到宣府城下,又到朔州、應州、大同等地,其實也可以從這些地方進入內地。

第三,其他路線的缺點和必備條件。

清軍選擇其他路線,路途遙遠,山路崎嶇,不方便攜帶輜重、糧草,只能輕裝前進,不利於展開重大的戰役。

最重要的一點,中途經過蒙古各部落,需要征服他們,或者與他們結成同盟,得到他們的協助與支援。皇太極能夠打到北京城下,就得到蒙古同盟者在後勤和人員上的大力協助。

而在薩爾滸大戰之前,明軍據守開原,配合北關,阻隔努爾哈赤向西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薩爾滸慘敗之後,當熊廷弼聽到開原丟失的消息,就知道遼東完蛋了,局面不可收拾了,一旦八旗軍和蒙古聯手,明朝北方防線的漏洞太多太多。

第四,多爾袞出兵之前,清軍早已經控制了錦州,吳三桂也剛剛放棄了寧遠,只差山海關這薄薄的一層窗紙了。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多爾袞三兄弟帶著三順王和八旗軍三分之二的兵力,於四月中旬趕到遼河一帶,仍然遲疑不定。在聽取洪承疇等人的建議之後,可以說是邊走邊打主意。

隨後接到了吳三桂的求援信,吳三桂的意思,是希望他像前幾次一樣,從薊鎮奔往北京。多爾袞當然不會由吳三桂擺佈,從錦州調運重炮,直奔山海關,因為他已經決心要角逐中原了。

这些历史要读
2019-01-29

其實,入關搶掠和入主中原是兩碼事來的,這一點大家還是先要區分開來。而如果大家能夠將兩者分開來討論,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清軍一定非得控制了山海關以後,才敢全面入關。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的確,清軍入侵關內的路有很多條,不一定非得從山海關過。在崇禎時期,清軍就已不止一次繞開山海關,直接從明朝長城防線中較為薄弱的關隘入侵,短時間內便能打到北京城下。但清軍這樣入關,只能幹些搶掠的事情,給明朝當局製造恐慌而已,卻無法讓他們在關內站穩腳跟,更別說是入主中原了。

因為山海關的位置實在太重要了,它剛好處於北京和瀋陽的中間,是明清對峙的最前線。山海關不僅地理險要,而且形成了堅固而完備的防禦體系。最關鍵的是,山海關裡頭還屯駐了明王朝最為精銳的邊軍——關寧鐵騎。因此,清軍要突破長城防線輕而易舉,但要攻下山海關,卻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而如果清軍不攻下山海關,就大規模進入到關內。雖然以其強大的野戰和機動能力,短時間在關內搶掠錢財和人口,攻奪京畿周邊的縣城確實輕而易舉,一時間如入無人之境。但時間一長,那其在關內的大軍與關外的後方之間的聯繫,就隨時都有被身後的山海關明軍切斷的危險。

而一旦清軍後方補給被明軍給截斷,而此時各地勤王之師又相繼趕到,來個關門打狗。到那時,即便清軍再能打,也分分鐘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啊。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所以,在沒奪下山海關,保障自己前線大軍與後方的聯繫無阻之前,清朝的統治者們是不可能把全部家當都投入到關內,去爭奪中原的統治權。他們當時的入關行動,其實都是短時性的軍事行動。其最主要的戰略目的除了搶掠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為了疲明。

因為,明朝雖然當時已到了大廈將傾的地步,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明朝依舊坐擁關內,可不是清朝能在短時間內消耗得了的。這一點滿清的統治者們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們選擇通過入關滋擾京畿,給明朝施加軍事壓力,進而引誘儘可能多的明軍出城野戰,尋找機會將之消滅,達到不斷給明朝放血的目的,一步步削弱明軍的有生力量。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因此,我們都能看到,清軍在崇禎時期的入關行動,基本上都是搶夠了,殺夠了,就會直接北返,從來不在關內逗留太久。儘管清軍在關內屢屢吊打明軍,但始終都沒有在關內建立穩固的立足之地,這山海關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而等到吳三桂獻關投降時,多爾袞此時就確切的認識到,大清入主中原的真正時機到來了。一來,清軍入關的首要障礙山海關沒了不說,還獲得了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實在是如虎添翼;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二來,但是明朝剛剛覆滅,而大順又立足未穩,中原地區混亂不堪。如此一來,多爾袞果斷抓住了歷史賦予他們的機遇,率領滿清的全副家當——滿漢蒙二十萬大軍入關,進而定鼎中原。

seibu
2019-01-05

除了山海關,其他都是山路,

冷兵器為主的時代,行軍打仗

地形地貌對戰略戰術的選擇

影響大。

清軍擅長騎射,步兵弱於明軍,

而且明軍有火炮,即便命中率低,震耳欲聾的炮聲在山中迴響,

清軍馬匹必然在羊場山道上,

懸崖邊受驚亂竄。

因此,

兩軍對壘,清軍很難在山路上

揚長避短,

主力一旦在山中被拖困損耗,

山海關的明軍乘機進擊長春,瀋陽,清軍大本營可能淪陷。

另外、清軍遠征軍的死穴是糧草,

如以步兵護運,

以舉國賭國運的戰爭意圖,

預設長期戰,

運糧隊伍必然浩浩蕩蕩

拖累騎兵主力的進軍速度,

且極易暴露戰略意圖。

等於露短避長。

因此,

————————————

清軍將領如有戰略眼光

必然選擇

以騎兵為主力,

用速度省糧草,

用奔襲穿插應對明軍虛實堡壘

輜重,步兵則主要用於攻關守險。

戰場選在山海關,一旦攻下,

步兵固守山海關。

糧草暫屯關外。

騎兵繼續進擊關內

一馬平川,相比其他路徑,

由東南攻北京,明軍無險可守。

清軍騎兵更快施展,傷亡更少。

————————————

但是,

攝政王多爾袞選擇了山路,

調滿,蒙、漢兵,傾巢出動,

繞過山海關,由長城突進。

雖然明軍未必能對清軍

造成致命打擊。

但憑清軍的攻擊路線,糧草庫存

想讓大明滅國幾乎不可能。

多爾滾之所以有恃無恐

選擇山路進擊

源於:

1.情報網嚴密,人脈深入

策反了大量明軍將領

2.已從孔有德等那裡學來

火炮製造技術

3.自崇禎登基,11年中,

清兵4次入塞,

3次直逼北京城下。

有進犯經驗

4.皇太極對天下大勢作出了判斷:

“以朕度之,明有必亡之兆。何以言之?彼流寇內訌,土賊蜂起,或百萬,或三四十萬,攻城掠地,莫可止遏。明所恃者惟祖大壽之兵,並錦州、松山之兵,及洪承疇所領各省援兵耳,今皆敗亡已盡,即有召募新兵,亦僅可充數,安能拒戰?明之將卒,豈但不能敵我,反自行剽掠,自殘人民,行賂朝臣,詐為己功;朝臣專尚奸讒,蔽主耳目,私納賄賂,罰及無罪,賞及無功。以此觀之,明之必亡昭然矣。”

5.

一改以往掠奪財物女人的慣例,

戰略目的改為問鼎中原。

接受范文程、洪承疇的建議,

整肅軍紀,規定

“有抗拒者必加誅戮,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軍民秋毫無犯”。

6.

進軍路線則採納洪承疇的意見,

由薊州、密雲破邊牆而入,

避免頓兵山海關堅城之下。

改變歷史進程的轉折是:

1644年4月15日,清軍進至翁後

(今遼寧阜新附近),

多爾滾接到鎮守山海關的明遼東總兵

吳三桂以明朝孤臣的身份

送來的“乞師”書,

(三桂受國厚恩,憫斯民之罹難,拒守邊門,欲興師問罪,以慰人心。奈京東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王以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會,誠難再得之時也。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酧,不敢食言)

於是,立刻改道向山海關進軍。

(他給吳三桂回信:“伯雖向守遼東,與我為敵,今亦勿因前故尚復懷疑。……今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一則國仇得報,一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富貴,如山河之永也)

而吳三桂也不是

當時及後世一些人指責的

所謂“賣國賊”。

影響他政治,軍事判斷力的

主要有四點:

1. “當時,人們的意識還是

皇家天下”

大明皇帝上吊自殺,

國已亡,君已死,

無國可守

無君可保

2.自己留在京城的女人

被李自成的將領玷汙

家無可戀

(吳三桂所率遼東官兵一直忙於同清軍對峙,與李自成的大順軍並沒多大恩怨血仇,聽說京城不少明朝舊臣歸順了大順,吳三桂也曾有意投降,畢竟父母等直系親屬居住在北京已被大順政權控制,歸降或敵視大順政權必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命運。

大明也好大順也好、都是漢人江山,歸順新主 適用 識時務為俊傑 價值觀。

因而,他率領兵馬前往北京準備接受李自成的任命。3月26日左右,行至河北玉田縣,離北京已不遠,突改主意,由投降轉持敵對態度。產生這一急劇變化的原因在史籍中有三種說法:

一是吳三桂聽說他的父親吳襄被大順政權拘捕追贓,

二是從京中逃出的奴僕謊報吳襄全家被大順軍抄沒

三是吳三桂留在北京的愛妾陳圓圓被大順軍將領所掠,

北京傳來的消息使他疑竇頓生,猜測李自成的召見可能是騙殺,於是,帶領部下兵馬直奔山海關殺回馬槍,從背後突襲擊潰鎮守關門的大順守軍。

此時,吳軍在山海關有5萬將士,一隅之地難以籌措糧餉。

對外不足以抗清,對內無力對壘李自成,原地不動 空耗糧草,軍心不穩,左側是山,右側是海,前有狼,後有虎,腳下是虛土,地盤不足,自立為王是痴人說夢)

3.孤軍不敵李自成

生無可望

李自成、劉宗敏前往平叛的兵馬大約為近10萬名;吳三桂、高第的關、遼兵合計約為5萬;

4.遼東籍隨同將士的個人利益

死有其責

說到底就是

被自家漢人傷得“心如死灰”時,

求外援,

滿人拋來一根稻草。

多爾袞所統滿、蒙、漢軍隊大約為七萬精兵趕到山海關時,

關內漢人的內戰雙方共15萬人正打得慘烈。

三支軍隊中清軍戰鬥力最強;

吳三桂部是原明朝官軍中的精銳;大順軍是自崇禎1641年迅速擴展起來的隊伍,兵員素質不如清方,但是,他們紀律嚴明,有朝氣,

不像明朝官軍那樣腐敗。

擊破吳三桂、高第部原明朝關、遼兵是綽有餘裕的;

而介於順、清之間的吳三桂部則具有舉足輕重之勢:

降順則李自成的兵力約為來犯之清兵一倍。

降清則李自成的兵力處下風。

清軍到時,並未立即參戰,

在離戰場一公里外的威遠臺

先坐山觀鬥,經過幾天的使者往返和親身考察,

等雙方都耗得悽慘時,

多爾袞確定漢人內鬥無詐。

吳三桂處境和降清誠意洞然於心。

才投入兵力解救吳三桂,

他對吳三桂等官紳說道:“汝等願為故主復仇,大義可嘉。予領兵來成全其美。先帝時事,在今日不必言,亦不忍言。但昔為敵國,今為一家。我兵進關,若動人一株草、一顆粒,定以軍法處死。汝等分諭大小居民勿得驚慌。

清兵進關後,見大順軍從北山至海邊排列成一字長蛇陣,多爾袞令清軍沿近海處鱗次佈列,吳三桂軍排列於清軍的右邊,採取重點突破戰術。正值大風揚塵,能見度很低,清軍得以從容佈陣。

風止,多爾袞一聲令下,清軍呼嘯出擊,萬馬奔騰,飛矢如蝗。

強弱易形,大順軍兵員同吳三桂軍已鏖戰一晝夜,面對以逸待勞的清軍很快就被擊敗,大將劉宗敏負傷。李自成立馬小崗阜上見敗局已定,下令急撤。行至永平府範家店時,將人質吳襄(吳三桂父親)處斬。26日,回到北京,再殺吳三桂家屬34口。

逃回北京城的李自成判斷殘餘兵力難以固守待援,

加上之前入城時大順將士燒殺搶掠,如今,城內居民親眼看到大順軍敗陣而回的狼狽樣,訛言四起。

於是決定29日稱帝即位後

迅速撤離北京。

離京前“分付闔城人民,俱各出城避難”,同時下令

放火燒城,焚燬明代宮殿和各門城樓。大順軍撤退時,“城中扶老攜幼西奔者絡繹不絕”。

多爾袞在薊縣獲悉大順軍已經撤離北京,命令多鐸、阿濟格和吳三桂等帶領精兵火速追擊,進一步重創大順軍,儘量截留被掠奪走的金銀財物。他自己率領部分兵力於五月初二日由朝陽門進入北京。

當時北京城裡的官紳士民並不清楚吳三桂已投降清朝,紛紛傳說吳三桂率軍殺敗大順軍,

奪回明太子朱慈烺,即將送回北京即位,因此準備了皇帝的鹵簿法駕出城迎接。

沒想到昂然而來的是清攝政王多爾袞,許多人大吃一驚偷偷溜走,少數官僚則將錯就錯地把多爾袞迎入劫後僅存的武英殿。

大明滿朝文武,明白人也不少,

為什麼,吳三桂的“賣國賊”罵名

廣為流傳?

一是因為,南明流亡政府的文宣。

二是因為,

亡國奴們需要一個最大替罪羊

為自己開責。

明朝滅亡後,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後即皇帝位,改元弘光。

天天講“討賊”、喊“中興”,報君父之仇,把主要危險和敵人看成是李自成和張獻忠,以全力防禦。

其實他們對北方的情況完全不瞭解,不知道威脅南明存亡的已不是農民軍,而是清政權。

六月間,史可法在《款清滅寇疏》強調:“目前最急者,無逾於辦寇矣。”事實是,農民軍已被清、吳軍擊敗,退到陝西后,一蹶不振了。

而清已據有北京及其畿輔地區,正在準備南下。

史可法及南明決策人不以為意:“但清既能殺賊,即是為我復仇。予以義名,因其順勢,先國仇之大而特宥其前辜,借兵力之強而盡殲其醜類,亦今日不得不然之著數也。”

他們把清軍入京看成是幫助明朝復仇,意淫與清議和,實行“聯虜擊寇”。

領兵南下的豫親王多鐸

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辛未,圍攻江北重鎮揚州。

督師江北的兵部尚書史可法率城中百姓抵禦清軍,最終揚州在被圍五天後淪陷。

清軍攻破揚州之後進行了10天屠殺,史稱“揚州十日”。

五月初八己丑,清軍自瓜洲渡江。攻克南京,多鐸命降將劉良佐帶清兵追擊弘光帝。

五月二十二日癸卯,總兵田雄、馬得功、丘鉞、張傑、黃名、陳獻策衝上御舟,劫持弘光帝,將其獻給清軍。

豫王多鐸命去鎖鏈,以紅繩捆綁。五月二十五日丙午,朱由崧乘無幔小轎入南京聚寶門,頭蒙緇素帕,身衣藍布袍,以油扇掩面,兩妃乘驢隨後,夾路百姓唾罵,有投瓦礫者。多鐸在靈璧侯府設宴,命朱由崧居於北來太子之下 。宴罷,拘弘光帝於江寧縣署。

弘光政權覆滅後,

東南地區先後又出現了兩個明政權。

邏輯上,滅乾淨南明殘餘勢力,

吳三桂才能洗刷 賣國罪名。

因為,以他本人的立場,

開山海關時,大明已亡,

輪不著他賣還是不賣。

所以,此後的歲月,

吳三桂成為剿滅南明勢力的先鋒。

1661年底

南明永曆帝被緬人交出,

1662年,永曆帝

被吳三桂絞死於昆明。

同年,

吳三桂被清廷晉封為平西親王,

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

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狡兔死,走狗烹

11年後的1673年,

康熙下令撤藩。

於是,吳三桂反清、自稱

周王、

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

興明討虜大將軍,

發佈伐清檄文。

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

1678年秋在衡陽病逝。

追諡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

其孫吳世璠支撐了3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刚日读史
2019-11-17

如下圖所見,清軍可以三路攻擊風雨飄搖的大明朝。但是山海關有吳三桂率領的遼東集團軍駐紮。

此時的形勢是,清軍坐山觀虎鬥。在關外正在觀看大明朝和內部的起義軍互相拼殺。

京師被李自成攻陷,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自殺。

這時候的吳三桂是有幾個選擇的:

一是投降李自成的大順。

二是自立,

三是做漢奸投清軍。

由於局勢緊張,吳三桂必須做出選擇了,不然清軍和李自成都會攻擊他。

作為一個軍閥集團老總,吳三桂當然考慮有利於自己的選擇了,

自立:背腹受敵,且後勤物資貧乏,不日即亡。

投大順:一樣是當遼東軍閥,與清軍拼殺。沒有任何好處。

投清軍:清軍屬於外敵,。可以假投清軍,借清軍之力幫自己打天下。得了天下,憑自己漢人身份登高一呼,就可以驅除韃虜。

所以當時風傳是李自成殺了吳三桂的家屬並強佔高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才投了清軍。其實我猜測這個理由是給吳三桂一個臺階而已。

吳三桂的投清,清軍入關將毫無障礙。一馬平川。

吳三桂帶引清軍由山海關入關。而不是繞道蒙古,或者海路。不必要那樣。此時清軍有監督吳三桂的遼東軍必要。吳三桂也要藉助清軍的力量打天下。所以吳三桂軍和清軍屬於不可分割的一路人,所以清軍主力不能從其他路進攻,所以只能從山海關入關。

清軍入關,使華夏文明倒退了200年,資本主義萌芽回到農耕時代。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我i北京
2019-11-17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我們認為更多的是地理位置的原因。清軍入關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道路平坦的地區,而在晴初,從東北到河北平原最平坦的路就是遼西走廊。這個走廊的兩端,一遍是遼寧錦州,一邊就是山海關。其他的道路的確有,但大多崎嶇,要考慮當時的地理環境,清軍入關不僅是將士,還有大批糧草。因此我們認為,地理因素是首要的,什麼吳三桂之說,沒有歷史根據。

军兔点评
2019-11-17

其實當年清軍入關最初並不是選擇從山海關進入中原的,而是選擇薊州和密雲的長城,破城牆而入的,這是洪承疇給皇太極的建議,因為出兵前山海關有明朝重兵把守,清軍根本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攻破山海關。但是當清軍出兵行軍到翁後時,碰到了吳三桂派遣的使者,使者向清軍表明了吳三桂的投誠之意後才果斷改變行軍路線,快速奔襲山海關。清軍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兩點,第一,吳三桂投降,清軍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山海關,還能收編數十萬的明朝軍隊。第二,當時中原除了明朝軍隊外,還有李自成的大順軍和張獻忠的大西軍,這兩支軍隊雖然是農民軍,但是人數龐大,戰鬥力並不弱,就算清軍從其他地方攻進了中原滅了明朝,也還要面對這兩個勁敵。而此時李自成的大順軍已經攻陷了北京,正和吳三桂在山海關進行戰鬥,這個時候清軍如果改道山海關,即可以收服吳三桂又可以給李自成的大順軍一個措手不及的打擊,一舉兩得。所以清軍就中途改道從山海關入關,輕鬆拿下了這個重要的關口,還給了大順軍致命的打擊,李自成在北京還沒坐熱屁股,就被清軍的八旗軍殺的大敗,沒多久就徹底倒臺了。所以,清軍從山海關入關並不是計劃中的,而是根據戰場形勢臨時做出的決斷,假如當時吳三桂直接投靠了李自成的話,清軍是絕對不會選擇進攻山海關,甚至能不能有清朝都難說了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為什麼當年在有其他路能通北京的情況下,清軍一定要從山海關入關?
空山新雨后19012193
2019-11-17

一是山海關外有後金重兵集結;二是吳三桂邀請後金軍隊由該處通行,並在此舉行結盟儀式;三是山海關外後金後勤保障完備;四是大順軍隊與吳三桂軍隊正在激戰,便於快速增援。

克拉玛依10
2019-11-17

其他路途太遠導致問題很多。

zxcg345234
2019-11-17

是因為走遼西走廊進入中原,後勤的壓力是最小的

追风板客
2019-11-17

其它都是山路,還路程遠,搞偷襲一把是沒問題的,清軍也做過,但要入逐中原,只能走大道,後勤保障人員物資不然沒法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