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10 個回答
小约翰
2018-12-14

曹操不稱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雖然曹操多次說自己甘做漢臣,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要說他一輩子沒想過稱帝,那誰都不信。可是曹操為什麼沒稱帝呢?

因為功業不建。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曹操想要的功業,是統一天下,事實上,他曾經無比接近這個目標。

統一天下,則名正言順,天下人皆心悅誠服,代漢是理所應當。後世李唐代楊隋,劉宋代東晉,都是走的這個路線。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廢三公,自任丞相,率大軍南下荊州,荊州官兵畏懼,不戰而降。此時的曹操,佔領了整個中原地區和荊州,普天之下,只有西涼馬騰、江東孫權、西蜀劉璋、漢中張魯和被打的丟盔棄甲的劉備沒有被剿滅,天下沒有任何人敢跟曹操爭鋒。

實際上在這個時候,曹操已經無比接近統一天下的目標了,只要他採取正確的戰略。

西川的劉璋,是出了名的慫包,數次向曹操示好。如果曹操此時西進益州的話,不用打,嚇也能把劉璋嚇死。如果曹操佔領荊州、益州,在加上中原之地,那東吳的主戰派,估計就根本不存在了。

可惜,曹操選擇了東進東吳,赤壁一戰打的大敗虧輸,斷送了統一天下的良機。

難道曹操從此以後就沒有統一天下的機會了嗎?

倒也不是。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幾年以後(公元215年)曹操征服了西涼馬騰和漢中張魯,佔領了四川的門戶——漢中。

漢中是益州門戶,被人稱作“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是劉備的必爭之地,曹操佔領此地,也就是為了繼續南征四川做準備。可惜曹操佔領漢中以後,在遼東和合肥都爆發了大戰,曹軍沒有進一步行動。

果然,三年之後,公元218年,劉備帶著全部兵力傾國而來,經過兩年的爭奪——曹操退出了漢中,四川門戶封死。

漢中之戰對三國意義非常重大,漢中之戰如果劉備輸了,則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劉備為了打贏漢中之戰傾盡所有)。如果曹操輸了,則三國格局定鼎。

從此以後,東吳和蜀漢完成了地形閉環。東吳依靠長江天塹,蜀漢依靠秦嶺大山,兩國佔據了中國最堅固的兩種地理優勢,從此以後,曹魏統一天下的機會微乎其微。

再接連打擊之下,曹操稱帝的心被按下了。

在失去漢中的同一年,關羽在荊州發起了攻勢,曹操親自指揮救援樊城,結果遭遇關羽水淹七軍,曹操甚至想要遷都避禍。

接連的戰爭,在後期是接連的戰敗,他們不斷消耗曹操的精力,也讓曹操明白,自己此生是不可能統一天下了。

關羽死時,曹操已經病入膏肓,一個垂暮之年的老人,他的精力和志氣都支撐不起稱帝這麼大的政治運動了。

所以曹操決定把這件事交給他兒子去幹,他說“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才當上天子,你們要勸進,勸我兒子吧。

另一方面,曹操不稱帝,也是為了噁心一下劉備和孫權。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劉備以忠臣自持,可是咱們都知道,劉備一直有帝王理想,後來也的確稱了帝,孫權亦然。他們在等什麼?

等曹操篡漢。

只要漢朝亡了,劉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扛過大旗稱帝,孫權也可以擺脫漢臣的名分稱帝。可是曹操偏不!

只要漢獻帝還在許昌坐一天,你劉備就一天不能稱帝。

熬,我也要熬死你!

事實上,這個政策差點就成功了。曹丕代漢以後,劉備立刻稱帝,但兩年之後就病死在了白帝城。如果曹操再多挺哪怕三年,劉備也會跟曹操一樣,頂著“漢臣”的名分過一輩子了。

Mer86
2018-12-13

曹操確實想過當皇帝,並且也有稱帝的計劃流程。如果他再能多活五至十年,說不定就稱帝了。但關鍵是曹操他很得意,他認為自身的優勢太大,代漢之事可以緩緩圖之。豈不料在他的生命晚期,連續遭遇了漢中之戰和襄樊之戰對他的政治打擊。因此,最後曹操也就沒能夠稱帝。而稱帝這個事,就交到曹丕手上了。

先列一個大事年表,簡述曹操為了稱帝所做的準備工作: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戰,曹操敗歸。這一戰對曹操一統天下的野心,猶如是破一盆冷水。

公元209年

曹操下詔徵辟豫州、揚州名士,藉以擺脫曹氏集團對以荀彧為首的潁川派的依賴。同年曹操下令訓練水軍,並征討孫權,收復了被孫權攻佔的淮南地區。

公元210年

曹操休整一年。當年,他發佈了《讓縣自明本志令》,從輿論上對孫權劉備抨擊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的言論進行了迴應。當然了,曹操心裡在想什麼,其實大家都知道。他這麼做,只是在掩耳盜鈴而已。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公元211年

輿論攻擊的風頭散去,曹操封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其它三子也一應封侯,曹操的野心開始顯露。但是由於當年西涼的馬超、韓遂叛亂,曹操便將立國一事延後,由他親征關中。到了年底,馬超、韓遂退回涼州,曹操留夏侯淵屯長安。

公元212年

外患以除,曹操班師回鄴城,顯露出他想封邦立國的野心。在遭到荀彧的反對後,他最終逼死了荀彧。朝野因此震動,沒有人再敢跟曹操較勁。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公元213年

在掃清了反對派後,曹操稱魏公。這是曹操為了稱帝而走出的第一步!從這開始,東漢內部正式分為兩派:漢臣派和魏臣派。而掌權的多是魏臣派。漢室名存實亡。曹操的兄弟夏侯惇甚至揚言:“恥為漢臣”。

公元214年

曹操幽禁伏皇后,漢獻帝徹底淪為傀儡。但由於劉備得益州,曹操只得南下揚州,與孫權大戰。他這麼做其實就是為了減輕外患壓力,逼迫孫權投降。(因為曹操認為孫權的威脅大於劉備,只要打服了孫權,劉備便不在話下)

公元215年

曹操征討漢中。年底,曹操班師回鄴城,留夏侯淵屯漢中,沒有乘勢攻益州。至於不攻蜀的原因,當時並沒有人知道。曹操對此只說了一句:“人若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公元216年

曹操火急火燎趕回鄴城的原因真像大白,因為他要趕回去稱王。當年四月,曹操稱魏王!這是漢朝至王莽篡漢之後,第二個逼迫皇帝封王的。

公元217年

曹操為了自己稱帝做準備,他再次率大軍再徵東吳,孫權望風請降,曹操得意而歸,稱帝一事看似水到渠成。於是德勝之後的曹操設天子旌旗,設十二旒,車馬等。一切都與天子的規制相同。同時曹操冊立曹丕為王世子。他想稱帝的野心,小孩都看出來了。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公元218年:

劉備集益州之力,全力攻討漢中,這是一件對曹操聲望打擊巨大的事件!因為這件事情嚴重拖了曹操稱帝的計劃。為了穩定軍心民心,當年七月,曹操親自率軍征討劉備。大軍至長安時,傳出宛城侯音叛亂的消息。曹操又不得不分兵去平叛。

公元219年:

非常重要的一年。當年正月,宛城叛亂雖被平息,但夏侯淵卻在漢中戰死!於是曹操不得不離開長安,親自到漢中陽平關與劉備決戰。到了五月,曹軍的糧道被截斷。曹操被迫下令班師,十多萬魏軍如喪家犬一般朝斜谷道爭相逃命,曹操主動放棄了漢中。

此後,曹操將稱帝一事再次擱置。他率大軍駐關中,與劉備在漢中形成對峙局面,意圖奪回漢中。當時在荊州的關羽乘機攻打襄陽、樊城二城,打算從戰略上逼迫曹操從關中撤軍,以減輕漢中的壓力。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豈不料關羽的進攻居然反客為主,全殲了曹操派去增援襄陽的于禁七軍。同時,鄴城的魏諷叛亂,宛城的反曹勢力也起兵,最終造成了宛洛大震,曹操一時想遷都的結果。

這個時候的曹操內外交困,他的稱帝之心也就只能再次被擱置了。

後來孫權上書曹操,孫、曹聯合夾擊關羽。

當年閏十月,徐晃破關羽,呂蒙出兵,取得了荊州。

年底,關羽被殺。

一個月後,曹操逝世。他的稱帝夢,徹底的告吹了。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十個月後。曹丕代漢自立,漢朝滅亡。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從時間表上看,曹操他哪裡是不想稱帝?他最後沒有稱帝,只是因為他要臉,想在稱帝之前把事情做全了。讓別人沒有辱罵他的理由。當然了,曹操本身也有很多其他的事得去做,最後把他給累死了。

那麼,曹操在稱帝前要做哪些事呢?

一方面,劉備孫權的威脅還存在。他自己絕不能亂,否則只會便宜劉、孫。

另一方面,朝廷的保漢派要剷除。而剷除這些人只能智取,否則天下大亂!

第三點,漢獻帝也要妥善處置。絕對不能直接廢了他,否則也是天下大亂。

第四點,他要解決儲君的問題。偌大的家業要交給誰?自己身邊這些一起征戰多年的猛將謀士,他們一個個的態度如何,到底支持哪個兒子?他都要弄清楚。

正是因為曹操的事情太多,所以曹操才沒有強行稱帝。而是選擇了溫水煮青蛙,一步一步的來。

公元212 年春,他取得了如蕭何一般的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待遇。這一年曹操58歲。

公元213年五月,曹操稱魏公,建魏國。這一年曹操59歲。

公元214年三月,漢獻帝授予曹操位在諸侯王之上的待遇。這一年曹操60歲。

公元216年五月,曹操進公爵為魏王,這一年曹操62歲。

公元218年,劉備攻漢中夏侯淵,曹操出兵救援無果,最終夏侯淵被殺。次年,曹操退回長安,這一年曹操65歲。

以上便可以看出,曹操已經做了所有的稱帝準備。豈不料中間殺出了劉備、關羽,嚴重攪亂了曹操的計劃。如果不是劉備在關鍵時刻給他來的這個沉重一擊,他很有可能就於公元219年左右稱帝了!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總的來說,曹操不稱帝,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自認為無需天子名義,也一樣終身是大漢帝國大部分疆域的實際控制者。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在搞定了朝野大臣的站隊問題和外患問題後(孫權請降),他是真的想當皇帝。只是他的命還不夠厚,沒有熬到那一天罷了。

至於曹操說的那句不願稱帝的言論:“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那是曹操在臨死前說的話。這話說了沒幾天,曹操就病死了。

张野禅
2018-03-29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野禪認為:

一,不是皇帝的職位,享受著皇帝的待遇,沒有必要引起別人的反感!

二,曹操年輕時候就想著做個忠臣,一直想要墓碑這樣寫:漢徵西大將軍曹操。內心還是希望歷史上留下點好名聲吧!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三,猜測:天下沒有統一,曹操不願意當個不完整的皇帝吧

四,漢獻帝是自己女婿,老丈人不好意思搶女婿的位置吧

五,年輕時候沒能力當皇帝,年老沒必要當皇帝。把機會留給兒子,讓兒子有足夠的資本(所有人都有從龍之功,可以都可以得到封賞)去籠絡人心。

你覺得還有什麼原因呢?歡迎評論。

瞭解更多三國曆史,請關注:張野禪

历史学斋
2018-03-29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在《三國演義》中更是被塑造成了一個大奸臣的形象,但這也並不能否定他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可就是這樣一位極具才能的“大奸臣”即便到後來已經成了魏王,卻依然沒有跨出那最關鍵的一步——稱帝。

這又是為什麼呢?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一、名譽上的考慮

起兵之初的曹操為了招攬人才,打的是匡扶漢室的旗號,處處以漢室忠臣而自居,以此來收買人心。如果他自己廢了漢獻帝,那麼無異於打自己的臉,也讓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聲譽灰飛煙滅。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二、政治上的考慮

曹操由弱變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手裡把持著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讓他吃到了甜頭。“天子號令”這杆大旗能夠讓他時時事事都處於道德的制高點,也讓他收攬了許多還忠於漢室的能人。在魏國陣營中,確實存在著許多仍忠於漢室的朝臣,這其中就有曹操的首席謀士之一——荀彧。由此也能夠推測出,當時一心向著漢室的百姓也必然不在少數。而且袁術稱帝后,天下皆反對的浪潮也給曹操提了個醒。所以曹操明白一旦稱帝,那麼他在政治上相對於孫劉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而且自己的內部也很有可能分崩離析!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三、長遠的考慮

既然自己稱帝已無可能,那麼還不如安心做好自己名義上的漢臣,畢竟自己已經成了魏王,地位也與皇帝不相上下,又何必去費力不討好呢?既然自己不能稱帝,那麼也可以為自己的子孫創造條件:可以逐漸改變百姓以及自己內部一些漢臣的思想,讓他們逐漸忠於魏國,至於那些頑固派到了自己子孫掌權的時候也會因為年歲的原因而所剩無幾,這樣子孫稱帝的時機也就會到來。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畢竟斯人已逝,其中的真實緣由我們已經不得而知,後世的猜測也只是茶餘飯後的笑談而已,畢竟歷史本就如此!


不知道各位朋友怎麼認為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我會在頭條號定期更新一些歷史文章!

牛耳历史
2018-11-16

我是牛耳歷史,每天為你解析歷史。歡迎閱讀、關注、評論。

孫權殺了關羽,害怕極了,於是想和魏國聯盟,共同對抗蜀國劉備,同時給曹操寫了一封“勸進信”,勸曹操登基為帝!

東吳的孫權殺了蜀國大將關羽後,十分害怕劉備會趁機傾全國之兵報復,於是,孫權心生一計:向魏國曹操俯首稱臣,派使者送了一封“勸進信”,信的內容大概是:我孫權向您俯首稱臣,曹操您已是天命所歸,趕緊稱帝吧!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軍師聯盟》孫權劇照)

這時候司馬懿抓住時機,立馬也向曹操勸進登基為帝,群臣看見曹操心腹司馬懿都這麼勸曹操當皇帝了,於是,群臣紛紛沿著司馬懿開啟的統一口徑,爭先恐後地發言,以表達對曹操發起最後一擊的大力支持。

侍中陳群、尚書桓階伏地啟奏道: "漢室自安帝以來,國祚已衰。王上功德巍巍,生靈仰望,故孫權在外稱臣,此乃天人之應,異氣同聲。王上應早登大魏皇帝,而即正統,復何疑哉?"

曹操笑道: "吾自事漢三十餘年,雖有功德,位至於王,於身足矣,何敢更望於外乎?"

歷來勸進的套路,總是群下拼命勸,權臣使勁推,非得有多個回合之後才能顯得權臣並非存心僭越篡位,實在是迫不得已才順應天命,登基稱帝的。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曹操)

其一,曹操年事已高,想讓兒子當皇帝。曹操並且自稱“周文王”(周文王沒有當皇帝,但是兒子是周朝開國皇帝周武王)

曹操越是推辭,群臣越是要勸進。曹操的親信大將夏侯惇也加入了勸進團隊,說:

"天下鹹知漢祚已盡,異代方起。自古以來,能除萬害為百姓所歸者,即生民之主也。今王上從戎三十餘年,功業卓著,天下投歸,理應順民應天,復何疑哉?"

曹操眼看群臣大規模的勸進即將蜂擁而至,急忙擺了擺手,阻止了他們,說:

"你們不要多說了。苟天命在孤,孤即為周文王矣。"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曹操)

曹操的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他並沒有掩飾自己想要取代漢室的野心,但他也明確提出了代漢自立的時間表。他本人是不會邁出那終極一步的,就像當年的周文王那樣,做好了一切取代商朝的準備,卻把最後一擊留給了兒子周武王。

在驚世駭俗之事上,模仿權威人物的做法,可以有效減輕當事者的心理壓力。司馬懿看懂了曹操的這一招,但他還是沒有想明白,像曹操這樣一個屢屢突破世俗底線,心理素質極其強悍的梟雄為什麼甘於採取如此柔軟和緩的做法呢?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曹操與曹丕)

多少人為了最後的登頂,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過一把皇帝癮? (比如袁術)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曹操如此自制,而拒絕了萬事俱備,且又近在眼前的終極誘惑呢?

司馬懿怎麼也想不明白這個問題。曹操所說的"苟天命在孤,孤即為周文王矣"這句話一直在他的腦海裡縈繞盤旋,直到二十多年,他自己身臨同樣的情境,才終於真正體悟到了曹操今日的心海波瀾。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司馬懿)

曹操,為何不當皇帝?

我個人認為在天時地利人和情境下,曹操還不稱帝的最大原因,是曹操他認為自己終究是個漢臣,不能揹負亂臣賊子的壞名聲,比如袁術稱帝后,別人罵他是奸臣賊子,終究每個好下場。

你們認為曹操不稱帝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評論。

刀刀开心
2018-03-30

謝謝邀請!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曹操個人不想當,那個時期不做皇帝更有利!就這麼簡單!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曹操不當皇帝最有利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誰能得到天下士族的支持,誰就能成就大業。

一、曹操被漢獻帝詔令享有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的特權,出入乘金銀車,駕六馬。虛名上已經擁有天子的禮儀,還擁有實權,二者兼有,如此以來還不至於激怒天下民心向漢的士族。

二、防止蜀吳聯合

曹魏雖然強盛,但真要同時面對蜀吳兩國,壓力還是巨大,稍有不慎,有可能滿盤皆輸。孫權曾勸曹操稱帝,想讓曹魏和蜀漢相爭,自己從中漁利。曹操看穿了其中問題所在,拒絕了孫權的"好意"。

三、從內部勢力來看,曹操稱魏王的時候遭到了極大的反對,最典型的就是被稱為王佐之才的荀彧!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從曹操自身角度

一、曹操重名節

曹操舉孝廉出身,朝廷對自己有恩,稱帝會破壞自己的名節!

二、從身體角度

晚年的曹操自知時日不多,一個將死之人,這些虛名沒有任何意義!

三、曹操務實不務虛

曹操講究實際,擁有實權勝過任何虛名!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曹操縱橫一生,對後世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雖說略有奸險,但不可磨滅其雄才大略!你們認為呢?

明辨是非123
2018-03-30

曹操東漢末年,一位亂世梟雄。為什麼一生沒稱帝呢?本人認為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初期不想稱帝。2,中期不敢稱帝。3,不屑稱帝。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1,初期不想稱帝。曹操起兵的目的並不是稱帝,而是想匡扶漢室。他依仗忠於漢室,昭告天下,所以帳下人才濟濟。但其獨掌兵權,被各個軍閥大夫們詬病。曹操則稱:“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即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不得以為也。”大致意思就是說,自己離開權利,就會被他人所害。我死不要緊怕是漢室又處於危難中。揹負罵名也是不得已。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曹操迎接天子,被視為挾天子令諸侯。其實這時候曹操絕對不可以讓權,就算不被其他軍閥弄死,也會被皇上弄死。看看三國之前的歷史。戰國時期四大名將,白起戰神級別的人物,由於功勞過大,被秦襄王賜死。西漢開過國名將韓信,彭越,英布因功高震主,分分遭誅殺。還有西漢周亞夫等等……。曹操是何等的聰明,熟讀史書深知放權的厲害,放權後不但不能拯救漢室,反會遭誅殺。因為他已經功高震主了。事實也是如此。漢獻帝在無任何兵權時,都千方百計的想弄死曹操。這使得曹操更是不能讓權。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2,中期不能稱帝。天下未定,稱帝等於與天下作對,強敵環四。曹操乃是政治軍事天才,怎會不懂這個道理。看看袁術的下場便知。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3,初定三分天下。按理說稱帝已無大礙,但曹操自比周文王:“若天命在吾,我乃文王矣。”周文王一生也沒稱王,但千古留美名。曹操是想做第二個周文王,所以他不屑於皇帝寶座。在此期間不乏有多名漢臣聯名上書擁護曹操稱帝,但曹操都能找到各種理由推辭。他的理由也符合情理,例如:“孫劉兩家苦於出師無名,若稱帝限吾與於不義,孫劉就可趁機餘力。”實質上不稱帝,對曹操還是有諸多好處的,他手下還是有一群保皇派的。況且只想做的周文王,也就是為給兒子稱帝鋪平道路就可以,又會留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可能他認為作文王不比稱帝差。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換句話說,曹操的野心也好,篡權也罷。不如說是歷史倒逼出來的。試想一下例如:諸葛亮北伐中原成功,再打下江東,平定天下。你認為劉禪會不會懷疑他?甚至會不會殺了他?你認為他手下會不會推舉諸葛做皇帝呢?司馬懿最初也是忠心耿耿服保曹魏的不是嗎?結果呢?各人認為曹操不想做皇帝,篡權而是歷史所迫。

光明大先生
2018-03-31

220年,曹操死,曹丕繼位,廢了獻帝,自立為皇帝。漢亡,魏繼。

有人說:曹操拿獻帝做傀儡,當擺設,自己至死不稱帝,實在是假仁假義。也有人說:如果他做了皇帝,也要挨“篡逆”之罪,兩難。

曹操稱帝之事,就曹魏內部而言,意見始終就沒有統一。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荀彧是曹操身邊的大咖。這位謀士在曹操迎獻帝遷都許昌時就明確表示:“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因此時奉主以從民望大順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

213年,董昭等人勸曹操進爵魏公,跑來跟荀彧協商,荀彧則主張維持劉漢正統,這是出於對當時政治形勢的考慮,貿然稱帝,後果會很嚴重。於是荀彧對董昭說: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好一個不易如此啊。曹操心眼不大,知道荀彧反對他稱魏公後,“由是心不能平”,竟逼迫這位後世贊為苟或先生的大才子服毒自殺。

可以說,荀彧的意見代表了曹魏很大一部分人的意見。曹操不是不想做皇帝,心裡很癢癢的,但形勢所逼,他不敢做。

而外部情況呢?孫權假裝“稱臣”,仍獨霸江南,你不犯我,我就裝慫。劉備已入成都,自封益州牧,219年又佔漢中,自稱漢中王。這時一旦稱帝,曹操將會失去“奉天子以令諸侯”的絕對優勢,道義上陷於大被動,必然會招吳蜀聯合討伐,這是很危險的。

後來,又有人上書拍馬屁,勸進曹操主張稱帝:“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期運久已盡,歷數久已終”。且今曹魏“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漢,群生注望,遐邇怨嘆”。

曹操裝叉反對:“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最後,還是夏侯惇懂得老大哥的心思,說“以為宜先滅蜀,蜀亡則吳服,二方既定,然後遵舜禹之軌,王從之”。

所以說,曹操不稱帝,對於當時的歷史形勢來說,是對自己有利的。

何惜一笑逆滄桑
2018-03-30

汝南的許劭,向來有知人的美名,曹操曾專門拜訪,再三盤問,許劭送給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黃巾勢大,各路豪傑因勢崛起,少帝繼位,外戚掌控,後宦官作亂,董卓趁機進京,逼少帝退位,獻帝上臺。曹操與袁紹會盟討伐董卓,名義上是匡扶漢室成單逆賊。但心底都打著小算盤。不然最後咋會不歡而散,這時期,曹操心底還是忠於漢朝的,畢竟年輕嘛,一腔熱血,滿身文武衣,效忠帝王家,畢竟人家當初到某地就職,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有犯禁者,皆棒殺之”。最後“京師斂跡,無敢犯者”。他熱血豪邁,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洗清官場黑暗,滌清世間清白。他認為他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做的更好!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隨後袁紹被呂布所殺,(三姓家奴名不虛傳)值此,群雄割據,公孫策,孔融,馬騰,李傕,呂布,孫堅等等,正是這個時期,東漢不說名存實亡,但整個天下實際上東漢已經掌控不住了。隨著曹操的成長,閱歷與現實的疊加,你想想,一路逃亡,人家呂伯奢殺豬磨刀招待自己,自己疑神疑鬼殺人家全家,末了還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種話,腹黑,自我,霸道,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敢向董卓獻寶刀的少年郎了。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四海沸騰,朝廷的腐朽,官僚的不作為,自己的政治抱負屢次遭受打擊,是心灰意冷退隱,還是隨波逐流浪蕩,他選擇的卻是抗爭,誓叫日月換新天。打破一切,從頭來過。曹操已不再是那個一心報國的單純少年了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自古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背景下,中原就代表神州最繁華的地帶,像什麼宋明的蘇湖熟,天下足,在當時是不存在的。中原雖經歷了董卓、十常侍、李傕、郭汜,之亂,但他還是當時的經濟中心啊,畢竟大漢幾百年定都於此,肯定優先發展了。事實證明,挾天子以令諸侯拉起虎皮還是挺能唬人的,天子還是天子,諸勢力沒人把天子當回事但最還是要聽,當時人人想擴大地盤但都不敢亂動,為什麼呢?因為你前腳剛出成,回個頭指不定城牆上插的就是別人家大旗了。但有了皇帝的詔書那就不一樣了,我是站在大義的一方,我是站理的。你們不能打我。你們打我天子會出兵討伐的。你們就是逆賊。雖說扯起虎皮好辦事,但這也是個枷鎖,你帶照顧好人家天子,天子出事了,諸侯肯定第一個上去扯碎曹操,你丫的拿著天子嚇唬我們很驕傲嗎?這時期曹操挾持著天子幹著自己以前想幹卻幹不成的事情,他是曹操,他是魏王,他統一北方,實行屯田制,安撫流民,消滅群雄,奠定曹魏政權的基礎,開創建安文學,提倡薄葬。他把一輩子給了北方,給了他轄下的百姓。你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各勢力四處征伐,流血漂櫓,伏屍百萬。匈奴前期還來打個秋風。(東漢至三國時期的人口數量變化諸位看官有興趣可去查閱下)。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呢?愚下之見,他把一生給了北方,他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當不當皇帝都沒什麼的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難不成再來個殺天子當皇帝,後世史書一定把他噴個狗血淋頭的。同時他也老了,如果他能在活個50年,東漢應該會被他親手終結!
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

四爷148225557
2018-03-30

漢獻帝如果落到其他的諸侯手中,估計下場更慘,說曹操後來專權,有點,更多是逼出來的,一部分漢獻帝手下,在皇帝落難時,束手無策,被曹操安頓好了,發展好了穩定了,就跳出來攛掇漢獻帝奪大權摘果實,這讓誰都不舒服,甚至要曹操命,過河拆橋嘛,不專權,交權,曹操及九族都會死無葬身之地,作為能臣,權臣,天下是曹打下的,廢帝都說得過去,但曹操能不篡位,不殺獻帝,還嫁女給皇帝,一則保命計,二則清除內鬥之患,三則顯示其心胸之闊,有理,有利有節,古之權臣能有幾人?對漢獻帝對漢家王朝應該是莫大功臣,至於後來,那是曹操後人的事,水到渠成的事,說不上誰對誰錯,人算不如天算,只可惜曹操後人天不給壽,魏國時名將名臣燦爛,那個不是曹操提抜的,曹操死後,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即使晉代魏,司馬懿還不是曹操提抜起來的,其用人眼光,心胸,千古無二,假如曹操交權,估計天下大亂持續更長時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