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8月28日晚,微信朋友圈突然被一波幼稚中夾雜著哲理的畫刷屏——原來這是騰訊公益的最新活動,只需識別畫中的二維碼,就可以1元的價格買下這幅畫,資助自閉症、腦癱、智力或精神障礙人群的關愛項目。他們是與正常人群年齡相仿的90後甚至80後,腦中的世界卻與我們迥然不同。不少人感動落淚,慷慨捐出1元錢。怎麼看這波網絡公益的刷屏?網絡公益有前途嗎?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10 個回答
行者大益
2017-08-29

今天一起床,發現這個項目刷了我的朋友圈,原本以為又是一輪公益圈自high,但是打開另外一個手機發現,很多與公益不相關的同學、朋友和家人也在轉載,才意識到這個項目已經成為一個現象級項目。

首先我來說說騰訊的公募平臺是否靠譜。騰訊公益是民政部首批公佈確認的合法公募平臺,目前能夠在騰訊公益上啟動的籌款項目,一般都由擁有合法資質的公募基金會對項目進行審核管理,並且要求項目執行人定期進行項目反饋,所以從程序上講,這個項目是合法的。據我這些年的工作經驗來看,騰訊本身不存在分成的問題,但是項目需要給支持其公募的公募基金會繳納一定的管理費(一般在3%-5%之間)是目前國內慣例,也是對於公募基金會資金監管和審計工作的認可與支持。

其次來說說這個項目本身的社會價值。其實國內對於自閉症藝術療愈的關注,在近些年已經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在這一領域深耕深掘的公益組織也有許多。我身邊有朋友家裡也面臨這一問題,從他們的生活中我看到了自閉症對於家庭帶來的毀滅性打擊,也看到了這些家長為了孩子不懈努力,尋找解決方法的決心與毅力,所以早上看到項目,我感同身受的成為了一名捐贈人。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其實藝術療愈本身不單是美術療愈,還包含音樂療愈、體驗療愈等,是一個複雜的體系。正所謂上帝為你關閉了一扇門,卻同時為你開啟了一扇窗,在與自閉症患者互動過程中,我看到了他們身上的特質,就是這些特質,讓他們在一些方面的天賦遠超常人,讓我為之動容。

最後聊聊這個項目為什麼會成功。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原本複雜的項目邏輯不斷做減法,讓每個看到的人馬上就能明白項目邏輯,加上互動性較高的用戶體驗和微信朋友圈公益廣告的力量,讓項目極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社會的關注。還有就是人對美好事物的關注與喜愛,讓這個項目有別於一般悲情化的公益項目,讓人看到了希望與未來。

至於說互聯網公益是否有前途,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目前互聯網公益已經佔據了國內很多主流基金會收入來源的半壁江山,互聯網的高互動性也讓很多小型的NGO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並且極大的推動了公益行業透明化公開化。

好項目需要更多的人關注,每一個人的關注都可以推動項目更加公開透明,也恰恰印證了人人蔘與才能推動社會進步的說法。

李老西
2017-08-29

我是個特教老師,之前工作於自閉症康復機構,但是特殊兒童及家庭打交道一直就沒斷過。其中這個群體裡就包含了自閉症。應該算是見了不少吧,雖然總的數量我也不明。經過媒體和這些公益活動的的宣傳,可能大家都覺得自閉症裡100裡有99個都能繪畫吧,我覺得真實情況可能應該反過來。可能的意思是:100個裡面有一個可能都有點多。

我首先為自己之前簡單粗暴的言論道歉,這句話來自於兩年前,正好經歷過我這邊的幾場自閉症兒童繪畫拍賣活動,瞭解到一些並不那麼讓人愉快的事,於是遇上這個電子書出品的採訪,於是說出了這句話。現在看來是有偏頗不嚴謹的,傷害到一些確實有此能力的人的話,對不起。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但是我的觀點不變:

1.反對以繪畫為基礎的自閉症相關的慈善活動。

2.此次活動的資金流向分配以及“藝術療愈”的問題。

3.有關於自閉症的慈善活動有更多嚴謹優秀客觀的形式。

這麼多人見過自閉症的畫,不知道有多少見過自閉症作畫?

不曉得這樣的自閉症作品你們會不會覺得很美,會不會願意花錢買: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這是一個我認識的老師模仿兒童的筆觸來畫的,起初只是覺得好玩隨手畫的,後來又個慈善機構覺得不錯要拿去一用,誰知是拍賣掉了。

首先結論--就是任何與自閉症這個群體有過長期接觸的群體,無論是特教老師,特殊兒童的家長,以及服務於機構的志願者們,都很難相信騰訊公益裡的作品是完整的出自自閉症之手,這些畫難度實在是太高了。當然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

說點正經的:

如果去到一個機構,如果這個機構裡有100個自閉症兒童,給他們一人一張紙讓他們作畫,那麼結果大概如下:大約10個人會隨機塗鴉一下,40-50人會把紙直接撕掉,約20人會去不停的摸這張紙,還剩下的人很可能會把紙放嘴裡。因為絕大多數的自閉症都伴隨著各種能力上的遲緩,其中也包括了精細動作,尤其是寫畫技能。亂塗亂畫其實是可以的,但是他們是不會自己換筆的,極有可能就是一隻顏色的筆從頭塗到尾,那些色彩非常豐富的畫作幾乎是不太可能出現的。“換筆”“換顏色”“構思線條走向”這些思維幾乎都是沒有的。

機構有舉辦過之類的兒童節之類的活動,孩子的作品都慘不忍睹,老師家長幫幫忙去完成,大家一起拍照個很開心。那屬於自己內部自娛自樂沒關係的。我可以一定程度上理解主辦方,因為我曾經也隸屬於機構。

如何獲得一副可以用來拍賣的“自閉症兒童畫作”?據我所知,以前的活動裡渠道有這麼幾個:1.請一群自閉症兒童塗鴉,挑選出尚可的作品,然後由家長和老師部分潤色完成畫作。當然得是一個機構裡能力最好的那幾個(能力差的孩子很可能拿不了筆,甚至不理解筆是什麼),畫的比較好的那幾張拿出來,這個時候畫一般都是單色的,要麼全紅要麼全藍,孩子完成的畫基本就是這樣的: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中午就被這個問題刷屏了,我下午上課給我一個還不錯的學生讓他隨便畫,這就是他初步完成的作品,我雖然給他一整盒的彩筆,但是他始終只用了一隻(與我推測一致)而且沒有那種畫一筆停一下然後構思下一步的過程,所以整個筆畫都是有一些相連。

2.由家長或者老師畫出輪廓,剩下部分由孩子來填充。因為線條構思走向非常難,但是“塗色”這個技能卻非常簡單。所以這個畫一般是這樣,空格部分是孩子來完成,但是整個方框卻不是孩子畫的。比如這種: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要注意的是:整個過程需要老師和家庭不停的給孩子去換筆(或者:指一指水草,水草要用綠色,去拿綠色的筆,對了,畫吧。這樣的全聲音提示),才能完成。不然這條魚和下面的水草就會全部都是紅色。

3.由作畫技能非常出色的畫家或者帶邊緣人格的作者(性格孤僻等)來完成作畫,也就是說給作者貼上一個“自閉症的”標籤或者他自稱,那麼這幅畫就是自閉症的作品了。我推測的話,比如這種: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我很難相信這是自閉症的作品。這麼豐富的構圖(多種顏色的切換)筆觸之間停頓的力度有這麼多的等級和變化並且恰到好處。而自閉症對於力道的把握感知是非常差的,哪怕是成年人和別人握手都不知道是該輕還是該重。

如果硬要說這些畫裡那一副是真的自閉症獨立所做的話,我認為可能是下圖: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因為完整的複製和臨摹是可能的,因為只需要理解“一樣的長度”“一樣的顏色”“一樣的方位”。但是依然要全輔助,也就是說督促和提示,這一副畫是有可能的。但是背景部分的螺旋形部分可能是與被臨摹的原圖有差異,畫出同樣大小弧度的橢圓應該是更為困難的。但是完全無提示,自閉症自己就拿筆安安靜靜的對著一幅畫照著畫出來依舊可能性不高。

以下是來自於這個組織的官網: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最後一段:我們在保證不修改原圖案的基礎上進行在(霧)加工,通過多種合作形式把智障人士的藝術作品呈現給大家。

也就是說:並不保證這些作品百分百的創作者原圖,據我推測可能是合作完成,也就是“潤筆”,因為道理上其實也說得通,確實是他們創作的。我不是說一定要暗示這個東西是假的,而是我也理解主辦方,如果是原圖呈現可能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了,可是這何嘗不是一種誤導呢。這僅僅只是我的無責任猜想。

-----------------------------------------------------------

看上面那個頁面的第一段:後期創意產品的一部分銷售額將以版稅形式回饋給殘障人士,探索一種新的就業可能。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然後下面是騰訊的Q&A截圖: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599269/answer/222323596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我翻譯一下:因為這些家庭都不差錢,所以---我們不給了。因為我們認為社會的接納對他們來說更重要。要拿這些錢來發展藝術療愈項目,改變他們的情緒,讓社會更容易接納他們。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說好的探索新的就業可能呢?

“他們的家庭需要的是孩子的病症通過藝術療愈得到好轉,通過藝術作品得到尊重?”

可是無論是自閉症還是智力障礙還是腦癱成熟的康復體系裡是沒有所謂的“藝術療愈”。也就是說,沒辦法去量化這個效果到底是如何,無法取得數據進行對比得到一個結果?康復體系根本就沒有啊,那麼多成熟的體系ABA,地板時光,丹佛模式,結構化,都是已知確定可以幫助到他們的,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社會化的。為啥要花在這個東西上呢?

大家願意花錢來支持一下,表達一下愛心這是沒問題的,但是希望大家花錢之前還是要問問這個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1塊錢不算多,但是大家掏錢支持的想必大多數是支持的作者的屬性(自閉症以及其他障礙)以及作者的作品。覺得他們還不錯而不是去支持這個機構以及根本不瞭解的“藝術療愈”。

這種事不是國內才有:

李老西:如何評價 4 歲自閉症小女孩 Iris Grace 的畫作?

兩年前我就對這個事發表了看法,其實是如出一轍的。我搜遍全網都找不到這個孩子作畫的過程(油管上最長3分鐘的一段車庫塗鴉,全程甩墨並且不換筆)。另外就是“自閉症”這個標籤是可以隨便加的,特別是一個成人,說我自己是自閉症或者說我原來是自閉症,其實是很難證偽的,因為自閉症診斷本身就是一個主觀行為。

把QQ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裡簽名是“自閉症”的人都找出來應該可繞地球一圈。

但是自閉症的典型特徵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的,也就是說以前非常堪憂的能力並不會因為長大就直接改善掉,很多人說我見到的自閉症都是小孩,不具備這個能力,但是畫作者是成年自閉症。如果是輕度智力障礙或者是腦癱等不影響精細能力的人士的話,繪畫技能其實是不受影響的,也就是說畫得非常好存在這種可能,杭州的特殊學校裡就有。但是典型自閉症的話則是難於登天。

好的那如果你們如果想了解成年典型自閉症的話建議你們可以去看一下電影和紀錄片,比如來自於沈可尚的《築巢人》或者《海洋天堂》。瞭解一下自閉症的特徵,片子裡都是百分之百成年如假包換的典型自閉症,如果連劇中人都無法代表自閉症的話,我相信這個畫家更不能代表。所以你們可以看完再判斷下劇中人能畫出什麼程度的作品。劇中人的大動作和精細能力可是連獨立穿脫套頭衫都比較困難的呢。可能與他們相關的活動和媒體卻非常少,明明這些人才是主流的大部分。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既然要用自閉症這個招牌來營銷,那你起碼也要照顧一下絕大多數根本就不能繪畫的能力不高的孩子以及家長的感受吧。其實我在康復機構工作的時候繼續每個月都要接待熱心的志願者,這些志願者離開的時候談一談感受,出現最多的詞彙就是:這和我想的真的不一樣,我以為他們都很安靜,沒事畫個畫做個題發個呆什麼的。很多的家長被旁人問起你孩子繪畫是不是很厲害之類的,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才好。其實完全可以這樣:把作者的屬性去掉這樣做就不會傷害到固定群體的感情了,也很難誤導到其他人了。

直接聲明“此次公益作品均為自於本機構的特殊群體所做,這個群體包括XXX,XXX,XXX等”。

自閉症真的就沒有擅長於繪畫的嗎?可能有。可能是我接觸的孩子都年齡都太小,或者是樣本不夠大不夠廣。或許我就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我主要想表達的就是:繪畫對於自閉症來說是一個特別特別特別困難的技能。真的沒有必要當成一個主要用來宣傳的特徵。

但是我的觀點依舊是:我不喜歡這個活動,更不喜歡這個活動所傳遞出的信息。同時討厭一切容易讓人誤解自閉症的公益活動。包括這個答案也都是我的主觀臆斷。要說我沒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和傾向性,確實也有。就是每次和人介紹我的職業時,總有人和我說自閉症有些繪畫能力很高算術很厲害,輕描淡寫間彷彿並不是影響很大的東西,雖然他可能根本沒有見過自閉症。但是我真的是有點煩躁,每次都要先花一段時間去解釋這個東西。真心希望持類似觀點的人少一些。真的有空去看看,7歲以下都在康復機構,7歲以上都特殊學校或者社會公益團體。只要是城市基本都有。你們只有見過了,才會對這個群體有一些基礎的感知,起碼不會去盲信一些事。

我不是一個無私公正不會出錯的人,但是我也想努力傳達出自己的聲音,就像這些公益組織的活動硬幣的正面,而我就是反面。我覺得真實而全面的信息更為重要,哪怕他們真的不夠美,他們的畫也很爛,他們做的蛋糕也很難吃。可他們是真實的有人喜歡有人討厭。大家聽到了這些公益方的聲音,也應該聽見我的“一面之辭”。

既然是針對特殊群體的公益組織,難道不應該把幫助這些大孩子放在第一位嗎?他們獲得經濟收益了嗎?沒有。他們通過“藝術療愈”拓展社交了嗎?不明。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類似公益活動裡經濟效益最高的就是賣畫。不是說有關於自閉症的公益就沒法做,從他們的特徵出發,為他們量身打造活動和大家互動以及參與社交不是不可能。雖然這些活動可能沒有那麼賺錢。

我認為好的形式:1攝影展。

如果真的需要一個載體去承載大家對於自閉症的關愛與支持的話,我希望是攝影作品,我真心期待這種活動的出現,作畫對於自閉症真的不是一個長項,手指手腕的控制,力度的變化,色彩的豐富搭配與掌握,真的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東西,但是自閉症的視覺習慣於規則是真的異於常人,他們能夠捕捉到一些畫面瞬間的刺激,甚至是瞬間本身。而自閉症兒童普遍喜歡玩手機,強烈的光影刺激與咔擦帶來的快感是他們樂於去做的事,我有不止一個學生喜歡拿手機拍照,特別是一個孩子每次拍照都一定要把攝像頭設置成黑白,拍完還會不停的翻看。我有一些時候都能被那抓拍的瞬間而驚訝。攝影作品優於繪畫作品的要點在於:

1.能保證活動作品百分百真實。讓他人直觀的瞭解他們眼中的世界。

2.不傷害任何人的感情,也不用傾向性展示,不會誤導任何人。

3.素材便於獲得和挑選。隨手拍拍挑一挑。

4.也完全不影響營銷的效果。門票或者攝影作品依然可以沿襲這個WABC的眾籌模式。配上作者簡介和作品解讀依然打動人心。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下面是一張自己學生隨手拍的(來自家長朋友圈已獲得授權。)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2.舞臺劇

由於能力的問題,整個舞臺劇的編排需要大量的人員互動,“小演員”們也需要和更多進行社交,也能夠認識更多的同齡人,或者同樣問題的人,更瞭解彼此,產生更多的互動,讓更多人都能樂在其中。儘管門票的收益並沒有那麼的高。(以下均來自於真實活動的截圖)

1.絕對真實的展示,他們的神態動作和他們的努力。

2.讓他們可以認識這個城市裡更多的同齡或者同樣問題的孩子。給他們一個可以互動的集體。

3.長久的編排可以讓他們更為熟悉彼此,更熟悉與他們互動的志願者們。

4.對於社交能力的提升遠遠高於讓他們坐成一排各畫各的。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公益不代表天生就正義,不是我出發點好的就怎麼搞都行。

“真善美”真...總得擺在第一位吧,哪怕不那麼美。

胡涵marvin
2017-08-29

要問原因當然很簡單:行善成本低,精神回報高。

一人捐一元錢就能夠在朋友圈發佈一幅有童趣的畫作,彰顯愛心而不惹人厭煩,這是大家一窩蜂去刷屏的原因。

但我想借著刷屏說一下另外的事,關於所謂精神病人繪畫的問題。

在西方,精神病人蔘與繪畫等藝術創作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一個文化形式了,在國內,這種形式被稱為原生藝術。

這種藝術的起源,是醫學原因。自閉症等人群,在現代社會中常年缺乏溝通渠道,而繪畫,成為了他們表達感受的一種形式。

在繪畫出現之前,我們是怎麼對待這些精神病人的?吃鎮靜藥,電休克等等,強制壓抑他們的表達訴求,最後反而逼得他們發瘋,病情惡化,而原生藝術是非常好的自我修復手段。

三年前,我在南京採訪過中國的原生藝術家郭海平。他在南京做了個原生藝術工作室,能夠讓精神病人們來工作室自由作畫,在他們工作室繪畫的孩子們,精神狀態都會逐漸趨於穩定。

但後來,大家逐漸發現,這群精神病人的繪畫反而更有藝術價值。

我舉個例子,老郭的工作室以前有個人,沒坐過飛機,但他畫的所有畫都是俯視視角,俯視兩座山、一列火車,甚至還有側面解剖拖拉機的視角。老郭當時跟我感嘆,他們不僅是用眼睛,更是靈魂感受到的。

當時我還看到一幅畫,是一個剛去的孩子,提筆就畫挖掘機拆樓,但他的挖掘機畫得特別大,在他們心目中,比例是不同的。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上面這幅畫就是當時一個畫家的作品,可以說是非常有藝術表達了。

在真正的原生藝術家看來,這些畫作不是慈善,而是藝術,是一群精神世界被壓抑的人用圖像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以在老郭的工作室裡,大家都是畫家,不是病人或者患者。

說了這麼多,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表達善心固然很好,但不能因為一塊錢的價格,就忽視了你所購買的那副畫的價值。

關於這個活動,我最擔心大家這一塊錢當成施捨,這就變味了。我們應該嘗試理解你所購買的那副畫,尊重他們的表達,理解他們的藝術天賦。慈善需要平視,而不是居高臨下。但願大家能夠通過這次刷屏,真正瞭解精神病人的那個浩瀚隱祕的精神世界。

槽点聚焦
2017-08-29

謝謝邀請!

今天小編也買了一張畫!

用戶每購買一副自閉症兒童的畫作,就相當於向騰訊公益平臺上的“用藝術點亮生命”公益項目進行了捐贈。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小朋友的畫居然刷爆了朋友圈,而且這要比七夕的朋友圈有愛和熱鬧多了。

8月29日,也就是七夕的第二天,情侶們可能還未從節日的甜膩中甦醒過來,很多單身狗可能深刻體會到了秋天的蕭瑟。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早晨,騰訊公益推出的公益活動——“小朋友”的畫廊卻吸引了很多朋友的關注,也正是這些畫不僅獲得了大家的捐助,而且也獲得了一致的好評。更為重要的是,在印象中這是第一次刷屏朋友圈的公益活動。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早上看到幾位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這些畫作,好奇心作祟掃了一下位於圖片右下方的二維碼,然後便進入了“小朋友”畫廊這個頁面。讓人有點訝異的是,這些色彩飽滿或樸素簡潔的畫作是出自一些自閉症患者、腦癱患者、精神障礙患者、智力障礙患者。在Vincent背景音樂下,筆者看完了36副畫作以及相關的介紹:

第一幅:《迷幻朋友樂園》來自26歲的秀潔,根據介紹秀潔患有智力障礙。從她的畫作來看,頗有畢加索的風格,而她通過這幅畫向我們展示了她充滿童真和幻想的內心世界;

第二幅:《熱氣球的冒險》來自28歲的小龍,他患有腦癱。從他的畫作來看,他描繪了熱氣球飛過叢林的場景,彷彿透過這幅畫表達了他渴望冒險或者有冒險精神的那一面;

第三幅:《斑駁的風景》來自26歲的晨陽,她患有精神障礙症。我們通常看到的再普通不過的樹林,在她的眼裡卻色彩斑斕、絢麗多姿,這幅畫也反應了她熱情的內心世界;

第四幅:《春之月》,來自22歲的捷麟,他患有自閉症。這幅畫的介紹是:暗夜裡,天空又再湧起密雲,月桂樹壓低了月亮,螢火蟲舉著燈火,護送著瘋狂生長的草叢祕密。從這幅畫的介紹,似乎表達了即使生活中有很多的不開心,但他的身邊有庇護或保護他的人或地方。

……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觀看“小朋友”畫廊剩下的畫作)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當然,如果對小朋友的畫感興趣,大家也可以點擊下方的“一元購畫”按鈕,為小朋友捐上1元,也可以自定義送出自己想捐出的愛心值。而這些捐款,可能會幫助這些愛好藝術的小朋友走的更遠更好。

對此,騰訊方面也告訴36氪,用戶每購買一副自閉症兒童的畫作,就相當於向騰訊公益平臺上的“用藝術點亮生命”公益項目進行了捐贈。該項目旨在消除社會偏見,幫助患有自閉症、腦癱、唐氏綜合症等精智障礙的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相關善款將用於幫助這些受助群體。

據介紹,“用藝術點亮生命”由上海藝途公益基金會(WABC)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發起、由具有公募資質的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負責善款接受。而且大家捐贈的善款不會進入騰訊公益,將直接存入接受善款的公募機構賬戶。另外,大家也可以通過騰訊公益平臺直接查詢善款的後續使用情況。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值得重點一提的是,大家除了主動捐款外,還紛紛轉發到了自己朋友圈,並給出“有愛”、“畫的很好”、“用心”等好評。說起來,各大平臺推出的公益項目不只這一個,為啥“小朋友”的畫刷屏了朋友圈,與很多人形成了共鳴?

通過大家的評論以及以往的公益項目,我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點:

  • 參與門檻低,而且很便捷。不得不說,一個二維碼、一個H5頁面大大降低了大家參與公益項目的門檻。在以前,很多人都是在電視節目中看到這些需要關注的兒童,但是沒有很便捷的參與通道。另外,一元錢的公益,也讓大家覺得真的很便宜。

  • 透明化,讓人產生信賴。正如一位朋友說,這個項目感覺很透明。打開頁面後,大家可以看到每位小朋友的情況,然後捐助的善款也可以真正的到達合規的公募機構平臺。以前各大公益平臺爆發的醜聞,讓很多人產生了戒備,但這種透明化的形式反而讓人產生了信賴。

  • 社交參與感,以及很文藝的公益。可能很多人也要說了,之前很多患有大病、生命危在旦夕、家庭困難的公益項目,也沒看到大家紛紛轉發。這可能就是畫廊這個公益項目的“討巧”之處,它沒有生命危在旦夕的公益項目的沉重感,但又帶有一定的文藝色彩。小朋友的身份,加上很美好又充滿希望的作品,確實比較容易在社交平臺上引起大家的轉發。而且說起來,朋友圈畢竟還是一個社交色彩更重的圈子,這樣一幅畫確實融合了多種元素於一體。

事實上,“小朋友”的畫廊算是騰訊99公益日又一重要的公益項目。而且今年已經是99公益日的第三個年頭,在過去的2015年和2016年,騰訊公益平臺分別籌集善款達到1.28億與3.05億元。

據介紹,99公益日也經歷了類似於互聯網產品的自我迭代和優化的過程。除了舉行“五地市集”、“機場、地鐵站、高鐵、公交站”等一系列形式豐富的公益活動外,今年的騰訊99公益還主打透明機制的建設,並提高了公益組織參與的門檻。

比如,對於公募機構來說,如果該公募機構參與了15年、16年“99公益日”,則需要完成披露其參與項目數量的90%,且其年籌款額大於50萬的項目,則需完成披露100%的項目數量,才可以參與2017年“99公益日”;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對於其他慈善組織,若該機構參與15、16年“99公益日”,則需完成所有項目的透明披露,才可以參與今年“99公益日”。若該機構未參與過“99公益日”,則需要完成15、16年籌款項目未結項項目中的90%項目數量,才可以參與今年“99公益日”。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如果公益組織並能達標,就會被拒之門外。騰訊之所以要提高99公益日的新准入機制的要求,就是為了倒逼了公益組織更主動、完善地進行信息公開。一來可提升99公益日自身的民眾信任度,二來可以有效地教育整個公益行業的機構,以做到及時、完善地進行信息公開。

騰訊今年的99公益日是否做到了自己主打的“透明度”,大家或許可以通過刷屏的“小朋友“的畫廊進行檢驗。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畢昌煜畫作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畢昌煜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畢昌煜畫作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畢昌煜畫作

自閉症孩子都是天才?錯,大部分患者智商低下。

自閉症又叫孤獨症,許多人知道自閉症是緣於美國電影《雨人》。由著名影星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主人公雷蒙,是典型的自閉症患者,卻擁有著神奇的記憶力。所以“雨人”後來專指那些具有某種特殊才能的自閉症患者。

“雨人”的神奇讓很多人以為自閉症患者有藝術家的氣質,是天才、是神童。“這完全是誤解,這類人不到孤獨症患者總數的5%。”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吳柏林博士介紹,孤獨症患者超過一大半都是智商低下的。“孤獨症兒童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這絕對不是性格問題,而是一種精神殘疾。”

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名19歲少年的畫作刷屏,畫作中跳躍的色彩衝擊著觀者的視覺……成都商報記者打探得知,這些畫作出自19歲的紹興少年畢昌煜,不久前他的畫作登上了意大利米蘭世博會,還被印成裙子亮相紐約時裝週。讓人驚訝的是,他是一名自閉症患者。

畢昌煜的故事和畫作感動了不少人。昨日,畢昌煜的父親畢光鈞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兒子的作品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但依然有很多自閉症孩子無法得到關注,他們希望用兒子的畫作以及衍生品產生的收入幫助有需要的人,讓更多的自閉症家庭看到希望。

不幸|3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

如今,畢昌煜的畫作已經被不少藝術機構收藏,但誰能想到,畢昌煜是一名自閉症患者。畢昌煜出生於紹興,3歲那年,就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說話、行動都遲緩於同齡人。“兩三歲的時候我們就覺得他好像有些問題,跟身邊正常的孩子有點不一樣,不太合群,不和我們溝通。按理說兩三歲的小孩子溝通是沒有問題的。”畢昌煜的父親畢光鈞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孩子沒有辦法和周圍人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經常有好動、坐不住的症狀。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們夫妻倆大腦一片空白,感覺天塌了一樣。”畢昌煜的父親畢光鈞說。幸運的是,家裡經濟條件不錯,畢光鈞不但給兒子請了專業的陪護老師,還一有空就和妻子帶著兒子去北京等地的專業機構進行康復訓練。經過長期訓練,畢昌煜能開口說話,並進行一些簡單的語言交流了。

但畢昌煜還是經常會有異於常人的表現,失眠、煩躁、好動……有一年,一家人到當地一個景區遊玩,看到山山水水,孩子就興奮地手舞足蹈。這時,周圍一些遊客便投來異樣的目光,很不理解這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這樣的眼光讓畢光鈞和妻子心裡著實難受。

轉折|只要畫畫就能安靜下來

畢昌煜7歲那年,家人帶著他到北京接受治療。一名老師稱,自閉症孩子愛動,那就嘗試讓他畫畫安靜下來,一開始,畢昌煜接觸的是最簡單的點與線的行為訓練,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讓畢昌煜的母親趙靈芳驚訝不已:兒子看見旁邊的蘋果,就慢慢地在畫好的圓形上加了一個蒂,這樣紙上的圓形就變成了一個蘋果。而在此之前,他從沒接觸過畫畫,更沒有畫過蘋果。

畢光鈞說,一開始讓畢昌煜畫畫只是想讓他安靜下來,“後來發現他的畫有很多自己的理解,這個時候家人就開始有意往這方面去引導。我們也請了一些老師,但他們只能教給他一些筆法類的基礎知識。而畢昌煜的畫跟別人不一樣,特別是色彩方面的大膽運用,讓老師們都很驚奇。或許今天天氣晴朗、心情好,他畫的色彩就明亮,反之,又是另一番面貌,同一個情景他能畫出不一樣的感覺。”

在畢光鈞看來,畫畫改變了孩子,一旦拿起畫筆,平常坐不住的畢昌煜就像變了一個人,經常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我們都很心疼他,希望他休息一會兒,但他每次都要畫到自己滿意為止。”畢光鈞說,只有畫畫才能讓他安靜下來。一說要畫畫,他就很樂意,臉上樂呵呵的。

認可|陳丹青稱其“中國畢加索”

這些年來,畢昌煜的畫作屢屢得到認可:2011年北京大學“我們的世界”畫展上,周迅等到場明星驚歎於畢昌煜的畫作,著名畫家陳丹青則盛讚他為“中國的畢加索”。2012年,畢昌煜與北京聖歌畫廊簽約,畫作《王妃》被北京中間美術館收藏;2013年,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組邀畢昌煜去做節目;在北京、杭州等地的慈善拍賣中,他的作品也頻頻拍出數萬元的高價。

今年7月,在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舉辦的《無語言的交流——全球自閉症藝術作品巡迴展》中,畢昌煜的作品《在海邊奔跑的兩個女孩》作為代表作品之一展出,讓許多外國遊客驚歎不已。

除此之外,一直從事面料生意的畢光鈞,嘗試用廠裡的印染機器將兒子的畫印在布料上,製成真絲絲巾和服裝,並用畢昌煜姓名拼音縮寫Bcy作為LOGO。央視女主播黃婕主動提出為Bcy絲巾做三年的免費公益代言;今年5月,演員湯唯、導演薛曉路發起“星星快行動”關注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在活動中湯唯特地將印有畢昌煜作品的絲巾系在手上。

陶小开
2017-08-30

1、捐款流程是否違規

首先,此次1元購畫的項目的H5在朋友圈刷屏,很大程度上“涉嫌誘導分享”。

騰訊對誘導關注類處罰規定:

根據《公眾平臺運營規範》第3.3.1 誘導分享

禁止通過外鏈或公眾號消息等方式,強制或誘導用戶將消息分享至朋友圈的行為。若違反相關協議,我司會根據公眾帳號違規情況,對公眾帳號限制或禁止使用全部或部分功能、帳號封禁/註銷等相應處罰。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在捐款後出現“讓愛擴散”字眼,不知道是不是誘導分享,我們不下結論。

此外,還有網友質疑此次公益捐款是否得到小朋友授權,騰訊公益迴應已獲得授權。

2、畫作是否代筆,自閉症患者有沒有能力?

從朋友圈的購畫頁面介紹來看,這些畫作大多出自腦癱、自閉症患者之手。

但有知乎網友卻引用特教老師@李老西的話,稱自閉症患者不可能畫出如此精美的畫作:

我工作已經 7 年多,教過的孩子沒有上千也有幾百了,但是世俗意義上的天才我一個都沒有見過。

至於畫作,那不是他們畫的。他們的精細能力根本不足以完成這樣的作品。這些作品一般都是家長和老師代筆完成大部分,他們最後塗個一兩下完事。

其他手工作類也是一樣,基本相當於用自閉症的名頭給這個作品籤個名罷了。(不過我也理解公益工作者們,這活真是難辦。)

儘管這方面的公益非常的難,但是這種方式卻對大眾瞭解自閉症產生了誤導。我不是很支持,儘管我也不知道怎麼樣做才是最好。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他曾參與過類似的活動,畫作從低領自閉症患兒的筆下挑選難度很高,畫畫最完整的是20多歲的患者。

當時自閉症兒童的畫作是我們親自去專業自閉症兒童機構五彩鹿挑選的,由於這個學校大部分都是低齡患兒,所以選畫難度很高。

看起來最完整的,是自閉症員工小邱的作品,他已經20多歲了。不過有的時候,小朋友們塗上顏料按一個小手印,也是很美的。

不過,WABC方面表示,所有畫作均為這樣(患有腦癱、自閉症等)的“小朋友”創作。在藝術療愈課堂上,老師會就主題給到學員啟發和引導,再由孩子們選擇畫材自由創作。

3、愛佑基金背後,馬化騰馬雲李彥宏參與

Bianews在查詢此次公益項目的接受方“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時,還發現了“愛佑慈善基金會”。

據公開資料顯示,愛佑慈善基金會是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頒佈施行後國內首家註冊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由企業家發起並管理運作。理事長是鼎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兵。

愛佑慈善官網所顯示的理事成員還有馬化騰、李彥宏、馬雲、曹國偉、史玉柱、郭廣昌、鬱亮等企業家。至此,BAT創始人均為愛佑慈善基金會理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則由馬化騰與愛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王兵共同發起,在深圳市民政局註冊成立的公募基金會。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愛佑未來理事

愛佑未來的理事長是周其仁,在官網沒有頭像,不知是不是經濟學家周其仁。理事包括王兵、馬化騰、李家傑等。

那愛佑慈善和愛佑未來有什麼關係呢?

Bianews致電愛佑慈善基金會:

我們和愛佑未來是同一個負責人,但是機構性質不同,我們是非公募性質,他們是公募性質。

致電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

我們是兩個機構,我們的理事長是黃其仁,具體的情況建議您去看愛佑未來官網。

但據愛佑慈善2016年年報顯示,愛佑未來是其重要關聯方,有五名相同的理事,且與其存在關聯性交易。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愛佑慈善與愛佑未來的五位共同理事,分別是王兵、馬化騰、李家傑、鬱亮、耿源。

愛佑未來2016年就向愛佑慈善捐款1000萬。此外,愛佑慈善還收到愛佑(香港)慈善基金有限公司的捐款。

那麼不知,公募性質的愛佑未來接受了公眾捐款,又向非公募性質沒有向公眾募捐資質的愛佑慈善捐款,是不是合規呢?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愛佑慈善的信息公開做得很完善,善款收入每月在1-3千萬左右,今年最多一月收入7千萬。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但是其善款支出也很多,基本每月都在一兩千萬。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愛佑未來也做了信息公開

愛佑慈善報告顯示,馬化騰個人在2016年向愛佑慈善基金會捐款787萬餘元。

至此,從馬化騰個人的做法可以看出,騰訊從上至下,都是真的想把公益做好。值得讚揚。

云掌财经
2017-08-30

今天一早,微信朋友圈被一幅幅充滿生命力、感染力的“小朋友”畫作刷屏。用戶以一元購畫的方式,支持自閉症和智障人士的藝術創作。買來的畫作用作屏保,既美化了自己的手機,又奉獻了愛心。但是也有不瞭解情況的人疑惑:為什麼這件事情能夠刷爆朋友圈?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為啥“小朋友”的畫刷屏了朋友圈?

1、參與門檻低,而且很便捷。不得不說,一個二維碼、一個H5頁面大大降低了大家參與公益項目的門檻。在以前,很多人都是在電視節目中看到這些需要關注的兒童,但是沒有很便捷的參與通道。另外,一元錢的公益,也讓大家覺得真的很便宜。

2、透明化,讓人產生信賴。正如一位朋友說,這個項目感覺很透明。打開頁面後,大家可以看到每位小朋友的情況,然後捐助的善款也可以真正的到達合規的公募機構平臺。以前各大公益平臺爆發的醜聞,讓很多人產生了戒備,但這種透明化的形式反而讓人產生了信賴。

3、社交參與感,以及很文藝的公益。可能很多人也要說了,之前很多患有大病、生命危在旦夕、家庭困難的公益項目,也沒看到大家紛紛轉發。這可能就是畫廊這個公益項目的“討巧”之處,它沒有生命危在旦夕的公益項目的沉重感,但又帶有一定的文藝色彩。小朋友的身份,加上很美好又充滿希望的作品,確實比較容易在社交平臺上引起大家的轉發。而且說起來,朋友圈畢竟還是一個社交色彩更重的圈子,這樣一幅畫確實融合了多種元素於一體。

騰訊公益“小朋友”畫廊如何購買?

此次公益活動主要以朋友圈形式傳播推廣,所以很多人都是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分享的購買畫作。如果也想參與,可以通過畫作上的二維碼參與“一元購畫”公益活動,也可以關注騰訊公益的公眾號進行查詢。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據悉本次公益活動中的36幅畫作均出自自閉症兒童,用戶每花一元錢購買一副畫作,就相當於向騰訊公益平臺上的“用藝術點亮生命”公益項目進行了捐贈。近幾年,公益理財的概念越發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公益理財是什麼?

公益理財是什麼?

公益理財是將公益和理財融合起來,在理財的同時實現對他人的幫助,在獲得財富回報的同時收穫精神財富,就形成一種全新的理財方式。目前國內的公益理財平臺還不是很多,大家參與時一定要小心甄別,謹防上當。

公益理財的運作模式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城市中高收入、熱心助農扶貧公益事業的人士,與需要公益扶持的人群結合起來,是一種基於固定收益類的理財模式。使公益人士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收穫一定的理財收益。

這些錢將用來做什麼?

這一次的公益活動是支持WABC無障礙藝途發起的"藝術點亮生命"項目,幫助精智障礙的特殊人群融入社會的公益活動。目前為止,已經有558萬人次捐款,籌款超過1450萬元。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這裡應該給騰訊公益點個贊!憑藉騰訊公益的號召力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籌到如此多的善款,希望這一基金能夠公正透明的把錢花在刀刃上,真正的幫助到這些需要幫助的朋友。在我國有很多患有自閉症和其他一些精智障礙的朋友,這些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子",他們擁有洶湧澎湃的精神內核和無法言喻的隱匿悲歡,我想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融入我們的社會。

但是,在網絡上一片叫好的同時,也有公眾對“一元購畫”活動拋出質疑。是否存在投資商與分成機構?購買的畫為何無法正常獲取?公益慈善應如何合理合法進行?社會公益如何良性展開,保證愛心傳遞可持續性?社會公益的信譽如何不受損?

也有用戶質疑稱,這些畫不是這些自閉症小孩所畫。該活動名為“買畫”,但是交易並不公平。營銷成分太重,傳播過快,覆蓋面廣,易對一部分公眾造成不良印象。

據瞭解,“一元購畫”活動入口主要來源於已購用戶生成二維碼掃描得到的H5頁面,而騰訊公益網站無法直接查看該活動。有不少參與用戶反映,該活動募集資金、目的、方式和流程均未能在前臺直接顯示,僅可在購買後官方可查看項目詳情。

騰訊公益顯示,微信用戶只需要花費一元即可購買一幅自閉症“小朋友”的畫作,就相當於向騰訊公益平臺上的“用藝術點亮生命”公益項目進行了捐贈。該項目旨在消除社會偏見,幫助患有自閉症、腦癱、唐氏綜合症等精智障礙的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相關善款將用於幫助這些受助群體。

對於公眾的疑問,騰訊公益方面迴應稱,“小朋友畫廊”H5是由騰訊公益和“WABC無障礙藝途”公益機構聯合出品的線上線下互動公益項目,不存在所謂的“投資商”。用戶每購買一副自閉症兒童的電子畫作,就相當於向騰訊公益平臺上的“用藝術點亮生命”公益項目進行了捐贈。善款將用於幫助患有自閉症、腦癱、唐氏綜合症等精智障礙的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不存在“分成”。

公開資料顯示,WABC無障礙藝途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為精智障礙人群提供藝術療愈的公益機構,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珠海等城市聯合了近40個社區和學校。

根據《新慈善法》規定,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佈募捐信息。為確保後續監督和執行,用戶捐贈的善款不會進入騰訊公益,將直接存入接受善款的公募機構賬戶。也就是說,這些捐款最終會用來幫助那些自閉症兒童。

AI财经社
2017-08-29

今天你被刷屏了嗎?

微信朋友圈突然被一個公益活動——“小朋友”畫廊刷屏,這是騰訊公益推出的新活動。只需要識別畫裡的二維碼,就可以捐出一元,並且也獲得這幅畫的手機屏保版本。參與後將帶二維碼和自己名字的圖片分享到朋友圈,又可以吸引更多人蔘與到公益活動刷屏中來。

答主注意到這次“小朋友”畫廊中的一幅畫,畫裡有四個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動物,這幅畫的配字是:曾有幾隻奇怪的動物跟著我,它們像一個願望。我並不認識它們。但我不能走得更快,更不能丟下它們。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其實,所有公益活動幫助的群體在這個社會都是弱勢群體,他們需要主流社會的關注和幫助。他們就好像這四隻動物,我們或許不認識他們,但我們不能走得太快,把他們拋下。

但是,傳統的公益在‘郭美美’事件被曝出後,一蹶不振。近幾年,公益活動搭上‘互聯網+’這艘大船,幫助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像愛心籌、輕鬆籌這樣的平臺,可以通過發佈求助信息來獲得幫助。一些社交軟件還通過鼓勵用戶運動後捐贈步數等方式去幫助某個特定的群體。另外,一些大火的直播平臺也通過捐贈用戶的部分打賞來獲得好感。

互聯網公益因為信息透明被大家所信任。被救助者的信息、錢的流向、被救助者的現狀……捐贈人都能通過公益平臺看到。

同樣地,在利益的驅使下,也有人將魔爪伸向了互聯網公益。16年底,朋友圈被一位患白血病的女孩羅一笑的故事刷屏,數以萬計的人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捐贈。但隨後,事件發生幾度反轉。公眾的愛心被消磨得所剩無幾。

答主認為,互聯網公益模式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公益平臺需要把好關,不要成為下一個紅十字會。

互联网指北
2017-08-29

任何在社交網絡上製造現象級話題量的事件都是值得探討的。

尤其對於動態發展的互聯網行業來說,現象級事件爆發的成因基本上相對孤立,很難找到類似案例進行推導:它可能來自產品自帶流量的背書,可能來自於對公共情緒的契合,甚至可能是渠道投放的交易結果。

這是生活原子化趨勢下的必然結果,分散的注意力給行業操作帶來了無數新的可能性,讓不同事件擁有的獨特價值;也是行業發展階段的具體反饋,使得流量入口、市場容量、用戶心理、用戶行為等概念性數據有了理論到應用的檢驗機會。

具體到“小朋友畫廊”的刷屏,互聯網從業者們實際上能夠獲得很多有效信息:

1、情緒是最好的傳播載體,也正逐漸成為唯一通行的傳播載體,這件事得從去年美國總統大選說起。當初特朗普之所以能夠成功逆轉希拉里,除了希拉里競選團隊醜聞頻出、民主黨執政八年乏善可陳之外,移動互聯網行業高於人們預期的發展也幫了特朗普很大的忙。

最經典的案例發生在2016年的911紀念日,希拉里外交辭令般發表了一段“痛心疾首”的文字,而特朗普則發佈了一張“廢墟上升起星條旗”的圖片,並配上簡潔的“永不忘記”話題標籤。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這是推特為代表的互聯網產品送給特朗普的神助攻,他們的存在與發展讓人類大踏步地進入社交網絡時代,讓人們習慣於原子化的生活狀態和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也讓“情緒”成為了唯一能夠實現快速傳播的載體。“代表正義”的希拉里並沒有感受到這種變化,交出來的答卷像極了蹭熱點式的匆忙趕稿。

同樣的規律體現在了“小朋友畫廊”的設計語言當中:沒有冗餘的組織活動介紹、沒有過多的文字表達,整個畫面表現力交給了圖畫作品與作者介紹去完成。它們是最容易被用戶閱讀、最容易被標籤化傳播的兩個信息——試想一下如何將H5頁面的前三頁換成項目簡介,顯然無法複製同樣的傳播量。

2、但用戶參與行為本質上依舊是“為三觀買單”。一方面,左右滑動選擇、付費下載圖片、圖片適配屏幕大小(以方便製作為屏保)等交互方式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降低參與門檻、加速傳播所進行的考量,但客觀上也必然需要主觀意志參與其中。因此我們不僅能夠在朋友圈裡看到人們分享活動頁面,也能看到許多不帶活動信息的屏保截圖甚至直接分享無水印大圖,顯然是悖論初衷的。

另一方面,類似於綜合性電商平臺追求sku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以增加商城/渠道店鋪對顧客和市場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小朋友畫廊”的H5頁面內物料不僅數量很多、畫風品類也很豐富,實現了對不同審美需求的覆蓋,本質上也完成了一次用戶心理按摩。

3、這不是互聯網公益的春天,而是知識付費的夏天。不難想象,如果不是騰訊公益的強大品牌美譽度背書,這次缺乏項目詳情、組織背景、資金流動介紹的活動幾乎很難被人相信;而一旦進行了詳盡的項目詳情、組織背景、資金流動去向介紹,活動又會因為過高的閱讀門檻而流失大量的參與用戶。

“好在”我們擁有了相對成熟的知識付費氛圍,讓“小畫廊”的設想可以借殼實現:自閉症患者們的作品可以算作狹義上的IP(智力勞動成果)、“購買此畫”的文案又定義了此次活動的調性,市場也習慣了只需要“點擊”就可以獲得的“知識滿足感”,而“公益感”這個原本的活動內核,就當做社交平臺自我畫像的一次附贈品吧。

是的,互聯網公益還是一個沒有辦法獨立的行業品類,還是隻能作為一套用於提升美譽度的行業包裝。

4、當然無論如何,這樣的活動都是無可厚非的。“小朋友畫廊”讓互聯網公益在短時間內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在捐款捐物探望外探索了公益的新領域,開啟了公眾在同情、可憐之外的公益新情趣。即便是有人指責“這個活動純粹是道德綁架,分享動因主要來自於同儕壓力”,實際上也通過產品結構的設計規避了雷聲大雨點小的隱患,“各取所需”式保證了活動效果。

5、但市場是有趨利性的,人總是會有思維惰性的。當“小朋友畫廊”帶著這樣的模式製造了現象級的話題量,很難保證廣告主們不會再次以“KPI為導向”,將同樣的模式進行濫用,甚至用模式來代替信譽背書,將活動效果引導向別的地方。

是的,這樣的行業氛圍容易讓我們不合時宜地聯想起當初的羅爾、還有不斷出現在群發中的輕鬆籌嗎?任何高於行業基礎的流量,最終都可能成為殺死行業本身的那把尖刀,今天互聯網公益向我們展現的“扭曲求生”就是這個邏輯的最好體現——當行業規模超過了行業現階段基礎,必然導致溢出的生產力朝著異常的方向發展,也是市場過濾的手段之一。

這或許是最好的一次營銷,或許也是最壞的一次營銷。

唐氏二少
2017-08-30

公益與社交本身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管是傳統募捐式的公益,還是互聯網時代的大眾公益,社交因素不可小覷,比如企業家、明星、高幹等高層精英、意見領袖的社交圈往往為公益帶來更多公益資源。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但騰訊公益不同的是,在有馬化騰、陳一丹這樣的企業家領袖作為背書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技術、文化產品與海量用戶,不僅僅實現了公益錢財的收集,還起到傳播公益信念的目的。

一幅畫引起朋友圈騰訊公益大爆炸的路徑探討

8月29日,由騰訊公益平臺發起的“幫助‘小朋友’樂享藝術之旅”為主題的“99公益”活動刷爆了朋友圈,作者的朋友圈也一樣炸開了鍋,這樣像煙花一樣散開的公益傳播效果,非常成功,確實實屬罕見。這是為何呢?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作者通過二維碼參與了此次公益活動,雖然捐贈不多,但是覺得非常有意義。隨即作者也像朋友圈一樣轉發,並附上一句話:“綿薄之力而已”。隨後,作者的朋友圈開始瘋狂刷屏,看著讓人很欣慰。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這就是騰訊這一次公益活動的意義,讓公益活動“活了起來”,沒有太多的宣講、教育與鼓動,網友像接力賽一樣,將慈善與愛心無聲無息地傳播下去,更能夠激發網友的愛心與參與。

這其中的路徑是:源頭因騰訊公益平臺而起,網友們的積極參與與轉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利用人際傳播,將公益活動傳遞下去,不僅僅是參與公益的行動的傳遞,更是人人都是慈善家的信念傳遞。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騰訊“99公益”活動刷爆朋友圈給我們的啟示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公益活動本身是自願活動,無需太多功利性的鼓動,而是人們自發參與,更要自發傳播感染身邊的人,即參與感與自豪感並存。這是互聯網公益比傳統公益有優勢的地方之一。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總結:公益需要捐贈,更需要傳遞信念,還要體現出參與者的參與感與自豪感。無疑這一次騰訊的公益活動將成為經典案例,值得學習稱讚,無疑開創了互聯網公益新的篇章。

互聯網公益應該怎樣做才更有人情味?

互聯網與現實場景比起來,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就是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傳播效果好;其劣勢是無法進行面對面的傳播,缺乏動情、動容的情緒調動。基於此,那麼互聯網公益應該怎樣做才更有人情味?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1.利用文化元素傳遞公益信念

騰訊99公益是通過小朋友畫作作為媒介,承載著小朋友的夢想與希望,既有公益產品基礎,又有公益信念寄託,使得公益的慈善意義凸顯。

與傳統公益活動不一樣的是,互聯網公益活動更強調自主性與參與性,因此沒有語言上的鼓動、沒有儀式感的示範,因此就必須要有承載體。

2.利用社交工具傳播公益活動

作為互聯網時代下的公益活動,沒有公益活動場地進行公益活動,就意味著無法聚集更多人進行公益活動。就是因為如此,社交工具被利用了起來,靠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工具進行傳播,是最佳選擇。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不管是騰訊公益還是阿里巴巴公益,都將社交元素融入其中,在社交中植入有趣的活動,讓更多的網民參與、傳播、感染,讓公益傳播的儀式感具有路徑依賴,讓社交成為公益的重要一環。

3.加強公益活動的參與感與自豪感

傳統公益主要強調的是現場參與感。而互聯網的虛擬場景,在營造參與感上不及傳統的義演、義賣、義捐的互動環節,因此互聯網公益更要在參與感上下功夫,比如此次騰訊公益的轉發就是這一種,這樣的形式不僅僅起到加強參與感,也彰顯了自豪感。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4.感染身邊的朋友助力互聯網公益

即便是靠發朋友圈展示自己的自豪感,無需言語鼓動,自然可以感染身邊的朋友,感染朋友圈中的朋友,起到擴散、傳播、接力的效果,如此才能更大範圍的進行公益活動。

根據六度空間理論,1個人首次傳播可以影響至少6個人,那麼二次傳播中6個人就可以影響36個人,如此循環,進行多級傳播,影響的人就像網狀一樣發散開去,影響力巨大。

騰訊公益通過社交無疑起到了網狀傳播的效果,既起到了傳播公益活動的目的,也起到了傳遞公益理念的目的,更彰顯了騰訊公益的品牌價值,可謂一箭三雕!

昔昔昔盐
2017-08-30

一個國家對弱勢群體的態度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不知道為什麼,雖然看到的時候有想過——是不是詐騙手段。

但是還是會忍不住去買。

因為,在我們國家“自閉症患兒”得到的關注實在太少了。

我很欣慰,在朋友圈還有這麼多人買,這麼多人刷屏。

即使可能主辦方帶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祕密,但是我還是願意相信。

因為太難得了。

終於聚光燈下出現了這些弱勢群體,這是一群人,不是一個人。


那麼會不會,以後會有更多的慈善機構注意到他們?

他們的生活學習是不是會得到改變?

他們會不會在更多人的幫助下變得更幸福?

他們會不會只是被我們當成正常人看待?

他們和我們之間的關係會不會更平等?

所以我願意捐,我願意買,我願意相信。

即使那只是一種炒作手段。

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他們,越來越多的愛和情感被傳遞給他們,這樣不也是很好的嗎?

希望他們也會知道——他們沒有被遺忘,他們不是怪物。

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這是我買的其中一幅)


希望國家能更關注弱勢群體。

我們很少看到殘障人士,不是因為中國殘障人士少,而是他們不敢出門,出門太不方便了。

希望有一天,我們國家的盲人之類的弱勢群體也能自由出行。

以上,靴靴。朋友圈被自閉症患者的畫刷屏了,你怎麼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