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老照片:魯迅之子周海嬰鏡頭下40年代末的上海生活
圖文世界觀
1/9 周海嬰(1929年9月27日—2011年4月7日,享年81歲),男,浙江紹興人,周樹人(魯迅)和許廣平僅有的1個兒子。照片拍攝於1948年,上海街頭載客三輪車和三個年輕女子。
2/9 周海嬰出生於1929年9月。在他將出世時,一度出現難產的跡象。當醫生為此徵求魯迅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魯迅不假思索地說:“留大人。”令人驚喜的是母子平安。照片拍攝於1948年,上海街頭的難民。
3/9 許魯迅認為這孩子是意外的收穫,為了孩子的堅強,他對新生命傾注了異乎尋常的愛。海嬰這個名字,魯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嬰兒這一意思。照片拍攝於1948年,上海街頭乞討的難民。
4/9 他對海嬰的教育完全按照他於1919年寫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儘量創造機會讓海嬰自由地成長,希望海嬰成為一個“敢說、敢笑、敢罵、敢打”的人。照片拍攝於1949年,上海老弄堂裡的好鄰居,和睦的鄰里生活。
5/9 魯迅病重、逝世的那一年,周海嬰年僅8歲。坎坷的經歷、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待人處事格外小心謹慎。周海嬰承認,對名與利想得不多,看得很淡,只想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小時候,父母就教導他不能以名人的孩子自居。照片拍攝於1949年上海杜美公園(襄陽公園),觀看錶演的人群。
6/9 周海嬰夫人馬新雲回憶說,1945年她家搬到上海霞飛坊62號,與住在64號的周海嬰是鄰居。弄堂裡的孩子們常在一起玩耍,大家並不在意周海嬰是魯迅的兒子,周海嬰也從不刻意去擺架子,孩子們彼此平等、感情融洽。照片拍攝於1949年,西醫館為病人打針的中國西醫。
7/9 魯迅去世後,家境曾一度困難,但周海嬰熱愛技術的興趣不減,他用儲蓄多年的壓歲錢交納學費,報考南洋無線電夜校。1952年考進北大物理系,從此走上嚴謹的科研道路,開始了默默無聞、淡泊名利的生涯。照片拍攝於1949年,淮海路發大水。
8/9 周海嬰表示,不願在魯迅的光環下生活,也從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誰的後代;他反對靠父母的餘蔭生活,虛度人生;強調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績,去贏得社會的承認。照片拍攝於1949年,啟秀女中排球隊師生合影。
9/9 周海嬰建議:當下隨著攝影活動的廣泛普及,通過攝影來教育青少年也是一種很好的途徑。現在很多青少年迷戀電子遊戲,這已成為社會一個關注點。希望各種攝影展能帶動青少年從遊戲中脫離出來,拿起照相機去攝影。周海嬰認為,讓他們用眼睛、相機定格社會,發現社會本真,幫助樹立科學的人生觀,這或許是攝影的一個新功能。照片拍攝於1949年,弄堂裡的父子。
2018-10-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