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現在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相關新聞報道: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4月17日22時許,上海盧浦大橋,一男子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而坐地痛哭。據瞭解,男孩今年17歲,是某職校二年級學生。據其母親稱,當時正駕車載著男孩,他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跳橋。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現在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現在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10 個回答
元芳有看法
2019-04-20

昨天晚飯前看到視頻之後,心裡很不好受,尤其我看到孩子母親在瘋狂的捶打著地面時,心中五味雜陳,有說不出的悲涼和悲痛。

事情沒有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可以理智的分析出若干理由,可以頭頭是道的講出無數道理,但是這些道理有用嗎?沒有用,一點用都沒有。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聽過了無數的大道理,但仍然有很多人過不好一生。17歲的男孩跳橋只是個意外而已,同志們事後分析的道理都對,但都沒有用,事情恰巧趕到那一步,就那麼發生了。

對於此事,今天我不想談道理,我只想對當下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環境說一些個人看法。

我認為現在的很多青少年,正在逐步消失快樂,他們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之外,絕大多數的時間是不快樂的,他們每天遊弋在題海戰術當中,他們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去往學習的路上,走出校園還有補習班,他們,已然成為了學習的機器。

我侄女上初三畢業班,外甥上在市重點高中上學,說實話,我非常心疼和可憐兩個孩子,我侄女每天晚上做題要到1年左右,早上天不亮就上學,天天就像木偶一樣不停的學校,把好好的孩子整的老氣橫秋,有時還得接受爸爸媽媽的一些讓人反感的心靈雞湯。我外甥上高中走讀,每晚回家都要接近11點,半月休息一次,週六上午離校,週日下午到校,充其量也就是一天的完整時間,他最高興的事兒就是週日能看場完整的NBA,然後約同學瘋狂打幾局遊戲,這是唯一的快樂。

現在的很多青年為什麼讓人感覺戾氣很重,實際上就是被學習這根弦崩的,校園對分數的極致追求,擠壓著孩子們的樂趣。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們似乎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一個快樂的孩子,不可能因為和同學鬧矛盾,然後被家長說幾句就衝動跳海,他在跳海之前,或許就已經充滿了對生活的反感和無望。

我想和家長們說,作為家長,當我們無法改變這個大環境時,儘可能多的去改變我們自己的方式吧,給孩子偷一點快樂的時間和空間。

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現在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熊猫小姐姐灵异故事站
2019-04-21

我有一個表妹也是處在青春期,有幾件事情,讓我感受特別深,首先說明一下,不知道自己這樣處理對不對,過年回家的時候,表妹在我家找我玩,她已經高二了,晚上躺在床上瞎聊天,說到男朋友這個話題(當時我和男朋友決定五一結婚),她說她也談了一個男朋友特別開心,當時心裡一咯噔,腦子裡當時就亂了,是該告訴小姨還是給表妹講道理,現在談戀愛就是對自己學業的不負責任。。。。在心裡告訴自己,彆著急要先知道什麼情況,然後就特別吃驚有又一點開心的問表妹,真的嗎,你們怎麼認識的,你們週六週日一塊上培訓班嗎,中午也一塊吃飯不,放假也一塊坐車回來嗎,是不是初中跟你一個學校的,我認識他嗎等等一些女孩都會八卦的一些問題,慢慢的聊下去,然後我知道了那個男孩是個學霸,跟表妹在一起的時候,還輔導她的英語,早飯給表妹帶牛奶,晚自習下課了給帶烤麵筋,聊天的氛圍差不多了,狀似無意的問了表妹一句話,你怎麼看待戀愛這件事,表妹想了想說,戀愛很美好啊,他對我特別好,我們都規劃好了未來,表妹說了很多,等她說完了,我以一種探討的語氣說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戀愛不能光是美好的,也是悲傷的一面,你們彼此的小脾氣,對待事情不同態度,一個小的誤會等等,

第二個呢戀愛也是一個責任,想好好的談一場戀愛,首先要勢均力敵,不能他給你談李白,你都不知道李白是誰,他說要考武大,你都不敢想像(表妹成績還可以,年級前二十那樣,但是英語差),你覺的那樣能長久嗎?

第三這個人值得你為之付出嗎,你們現在都是花著父母的錢,只能風花雪月,沒有柴米油鹽,人只有經歷過事情,你才能看清他,不要把他想的太美好,要看他的缺點是你能接受的嗎,

第四事情有輕重緩急,有些事情我們事後可以去彌補,有些事情是越往後越甜蜜,比如你們的戀愛,經歷過高考和時間的沉澱,是你們一生的回憶,你們以後還可以像現在這樣一起看電影,一起吃飯等等,但是高考就一次,你們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不是也對你們最好的交代。

第五你要知道你永遠都不是一個人,你有什麼事情,不想給你媽媽說,都可以找我說,不要和他在外邊過夜,不要那麼早失去你最珍貴的東西。那晚我們聊了好久,表妹高三的時候提出了暫時分手,誰也不要聯繫誰,等考上心儀的大學,他們手拉手的走進去。

我雖然沒有孩子,但是周圍親戚家的小孩告訴我一個事實,他們不僅僅是一個未成年人,更是一個有自己思維的人,他們有聰穎的,有平凡的,有可愛的,有較真的,也有話癆的,可是我們愛他們,與他們的優秀無關,大家都是一個生物體,沒有誰天生就改受誰指責的,站在同一點上,大家互相去闡述,傾聽,理解。在為人父母和長輩這件事情上,你有何嘗不是一個學生,尊重,陪伴,寬容,愛他,接受他的幼稚,接受他沒達到你的要求,你能陪他的也就幾十年,為什麼不能攜手共進呢,他即使你的孩子,也是陪伴你幾十年的夥伴。

fanqiehuang
2019-04-20

視頻最後是孩子跳下去之後,剩下孤零零的母親痛苦的身影,不停地捶打著地,號啕大哭。可以想象留給她的將是終生的悔恨和無盡的痛苦。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一個新聞,孩子玩手機,父親不允許玩,一氣之下選擇跳樓,瞬間就結束了一切,帶給家裡的全是無盡的痛苦和悲傷。

從這些血的教訓中,我們知道了什麼?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指出其大人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難道僅僅是因為這個嗎?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呢?

真相不僅只是表面

雖然通過視頻我們看到,首先母親把車停在車水馬龍的橋中間,更不應該在公路上下車。這種危險的方式無論是做什麼都是不可取的。但這也僅僅通過幾秒鐘的動作而已,能說明什麼呢?違反交通法規?而且大部份人也只是通過視頻進行的猜測,具體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孩子和同學的關係如何?母親與孩子在車上溝通了什麼?為什麼母親要在橋上停車,平時和孩子的關係如何呢?

其實所有的疑惑我們無從得知,不能僅憑一個視頻從而去指責家長,更沒必要在背後說人家了。

真相只有她自己知道,而孩子卻再也無法開口。

重視心理問題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曾對美國上萬名9-12年級學生做過一項調查,近15%的青少年稱其曾嚴肅的考慮過自殺。

心理學上表明,心理疾病必然是長時期的經歷著痛苦的事情。自己無法解決,然後出來情緒的焦慮和恐懼,從而產生幻覺,嚴重者會產生自殘、自殺或傷害他人的傾向。

而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必需清楚知道,自殺離我們並不遙遠。而青少年自殺率也在逐年上升,做為大人應該引起重視。我們的孩子不可能都像電視劇《都挺好》中明玉經歷那樣的遭遇,還能如此堅強美好的生活著。現在的孩子心理是非常脆弱和無助的。

在我國,青少年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學業壓力。在學校分數決定一切,在家裡學習是最重要的事,也是大人寄託的希望。這就需要孩子時刻保持著激情高漲,稍微一放鬆就會遭到學校和家長雙重壓力,還沒地方也不懂得適當的進行緩解和釋放,越陷越深從而引發悲劇。

教育只是學校的事

為什麼學習不好?因為習慣不好,長期以往學習如何能好?

為什麼習慣不好?因為從小在家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家裡其實就是父母的以身做則的榜樣沒做好。導致讀書的時候表現出來的不好的習慣。學習尚如此,以後參加工作又能改掉?所以在孩子12歲以前培養習慣是重中之重,而非分數。

所以家長是第一任老師,而教育卻是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

家長怎麼辦?

人無完人,孩子同樣如此。而我們家長偏偏喜歡按大人的理想標準來要求孩子。而且還非常喜歡高高在上用命令的語氣來要求和控制孩子做這做那。

很多時候我們成人活得像個孩子,而孩子活得卻像個大人。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大人和孩子對彼此進行評論。結果是孩子都非常包容大度我們家長,可以說是完美的家長。而大人對孩子缺只看到其缺點,這裡不足那裡不好。其實孩子的到來是來讓我們成長和學習的。反而遇到事情,我們大人顯得是多麼的幼稚和不成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控制情緒呢?

01

意識上,明白髮火對孩子是百害無益。

大吼大叫除了讓孩子怕你,內心受到傷害以外,你再無得到其它。反而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心理產生自卑、逆反、冷漠、孤僻的性格。

02

情緒上,學會自我調節

無論什麼時候,想生氣控制不住時,我們應該深呼吸,告訴自己暫停30秒在做出行為。實在是忍不住時,應該及時跟孩子表達你此刻心情。

03

行動上,離開現場。

一定不要正面發生碰撞。離開目前的環境,進行呼吸調節訓練。

04

語言上,不能挖苦孩子,更不能譏諷孩子自尊心。

語言上的傷害遠比你想象的厲害,它更能自插內心。並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及對他人的態度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語言上耍流氓。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是家長,更應該像孩子一樣去和他們交流和溝通。想想他們6歲時喊爸爸,媽媽時開心的表情,教育就是愛的表達。愛的表達則需要我們心與心的溝通。

說一句:孩子,我愛你。遠比你罵他一萬句所帶來的力量要大得多!

辽东湾热雪
2019-04-20

孩子要臉面的程度是超出大人想象的,不要因為他小他不和你頂嘴就肆意批評。

我兒子12歲了,有一次我批評他,我太生氣了,口不擇言的罵他,孩子當時臉色就變了,生氣到要發抖,我馬上抱住他說寶貝我愛你,在我裡心裡你就是全世界。我不應該罵你我的心我的肝啊。他就道歉說媽媽對不起。我不會犯這樣的錯了。我說以後當你犯錯我會努力剋制自己發脾氣,不要記恨媽媽。他點頭和我擁抱。我們和好了還是好朋友。對,要讓孩子明白,除了我是他媽媽,我還是他最忠誠的朋友。

還有一次他犯錯,弄壞了一樣貴重東西。忘了是什麼。他嚇壞了怕我罵他。眼裡全是淚水。我沒發脾氣我說兒子沒事的,在我心裡咱們家東西沒有一樣比你貴重。他笑了說那全部家產呢?我說在媽心裡你最貴重。我兒子以後學會了珍惜物品,不再輕易打碎物件。

我教育孩子人來這世上不容易,出生的時候你就打敗了三億兄弟姐妹,才能獲得在媽媽肚子裡生存的權力,他很驚歎,看了生理課果然如此。他學會了珍惜生命,並且給我鞠躬,說謝謝媽媽給他生命。

接著我教育他,有的人生命如鴻毛,有的人重如泰山。追星是沒有教養的行為,真正的英雄絕對不是明星,當然古天樂還是非常棒的。

我和他講宗教,講宗教對自殺者的態度,我講儒家思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

現在媒體發達,經常會有各種問題孩子的新聞,尤其是事件嚴重的造成孩子死亡的。我會把新聞分享給他,告訴他一個人不負責的輕生後,給家人帶來的痛苦。

讓孩子學會欣賞,無論是美景還是好的歌曲或者一幅畫或者一件美好的事情,讓他重視鍛鍊身體,憧憬未來的一路繁花。

這就是我的教育方法,充滿美和愛的教育。

前进前进我的梦
2019-04-21

有的網友在指責孩子太脆弱,不承壓,不錯,他的確過於脆弱。但你想過他的感受嗎?

他的媽媽一定是在車上數落他一路了,還不過癮,把車停在路中間,下車他開車門接著吵,可以想象一下她的歇斯底里,她還打了孩子。孩子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怎麼可能有健康的心態,怎麼可能有強大的內心,他只有一顆玻璃心。

現在去指責誰都沒有用了,願生者節哀,願逝者安息,願周圍的人深思,願人間不再有這樣的悲劇!!

195978www
2019-04-22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在的家長過多的溺愛孩子,使孩子打小就有逆反心理,一旦說話孩子不喜歡聽的時候,孩子的心裡就會有變化。記得我們小時候,孩子有錯,沒話可說,那就是打!孩子也不敢有逆反心理,如果發現孩子有逆反現象,就要加倍捱揍了,打的更凶。直到長大後,不敢和家長頂嘴了,孩子才會長大。有句話說的好:棒下出孝子,這話雖然不是太恰當,可過去都這樣,直到長大後才會拿長輩當回事。等到他長大後也會自然而然的作用這個辦法對付他自己的孩子。可現在的孩子啊,怎麼說呢,兩代人的溺愛,要星星就不給月亮,不敢打,就連大聲跟他溝通都不行,打小就覺得自己就是老大,無論在哪兒都是他的主場,不能說、不能罵,更不能打。過去誰家都有四五個孩子,誰都不敢跟自己的父親大聲說句話,他深知自己的父親的厲害。以上代表自己的觀點,有不同看法的勿噴!

文小刀是也
2019-04-21

有句話叫:“不能控制好情緒,就無法控制人生。”可現實中,我們常常成為情緒的奴隸。尤其是家長們,三四十歲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白天要在單位看領導的臉色,下班接孩子還得聽老師的訓話,晚上回到家想和小兔崽子好好談談,偏偏他還跟你對著幹。

於是,積壓了好久的情緒瞬間爆發,你突然就成了易燃易爆品。本來和諧靜謐的夜晚一下子變成硝煙瀰漫的戰場,狼藉一片。等到彈盡糧絕,硝煙散盡,你才從失控的狀態中清醒過來:我剛才都說了什麼?悔之晚矣。

王小波曾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發洩、暴躁、情緒化,只是淺層表象。究其根源,其實是人無法面對失控的現狀,或者說,現實超出了自己的承受和解決範圍。此時,家長們最需要的就是自身情緒的疏解和引導。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一旦我們允許自己感受某種情緒,這種情緒事實上已經開始消散。換言之,當我們失控時,一定要意識到自己正在失控。當你用旁觀者的眼光來看自己,情緒其實更容易被控制。

比如,當你意識到馬上要發火時,給自己倒計時“3、2、1”,深呼吸。哪怕沉默,也不要說狠話。你知道的,那是傷人的利劍。

此外,要學會共情,試著對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當孩子向你訴說自己不開心的遭遇時,他其實是把你當成朋友在傾訴。

你想給他一個正確指引,但他最需要的其實只是關懷和撫慰。

所以,與孩子溝通,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如果你想告訴他,孩子,你這樣不對,你應該如何如何。不如先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溫柔地告訴他,寶貝,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我和你一樣傷心。但是,這件事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看……

教育孩子之前,每位家長都應自學成才、以身作則。父母與子女的緣分,只是短短几十年。除了正確的是非觀,家長還應幫孩子形成平和的性格,穩定的情緒。那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的底氣和盔甲。

家庭中,沒有愛解決不了的問題。前提是,我們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式。別讓親情變成傷害。

日月167721057
2019-04-21

說實在的,看到這條新聞的話,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太脆弱,就應該多打一打,多罵一罵就好了,我小時候經常捱打,學習不好捱打作業沒寫完捱打,考試考不好捱打,放學回家沒做家務事捱打,我屁股上打的全是鞋底印,哪天要做錯事了沒捱打只是被罵了兩句那我都能高興一整天,現在的孩子就得讓他受受委屈,就得打打他,罵罵他,孩子在父母身邊,父母親長輩們寵著她,慣著她,你們要想一想,踏入社會了,誰去寵她?誰去慣她?不被別人欺負就是好事了,所以說有時候讓孩子受點委屈,不一定就是壞事

情感甜品站
2019-04-20

我雖然還沒有體驗過做母親的時刻,但是依據個人經驗,在孩子的叛逆期,其實,如果把握的好,是有可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積極上進的人。

在我的叛逆期,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大人了,對父母,總是覺得他們的各種教育都讓人不如意,一點點否決,就把自己的心門關起來。

此時恰好又迷上看小說,對小說裡的人物迷戀不已,所以十分積極地向各種小說去人物學習。最終的後果,當然是各種激烈地情緒傷害了許多人,而我的醒悟,說來慚愧,還是因為家人的眼淚。

孩子的叛逆期,也稱為青春期,之前有幸學過一些教育學的理論,青春的孩子有這些特點:

(心理)幼稚性與(生理)成熟性並存;(生活經濟)依賴性與(思想)獨立性並存;(思想行為)衝動性與(認知能力)理智性並存;(隱私)閉鎖性與(調節心理平衡)開放性並存。

這些特點是針對大部分青春期的孩子,所以在孩子的叛逆期需要:

①家長和孩子都要提前做好思想上的準備;

②家長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遇到問題,心平氣和地與孩子進行溝通;

③重視孩子早期人格的訓練;

④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和處理性問題,傳授孩子保護自己安全的性健康知識;

⑤青春期的孩子各種需求強烈、認識片面、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法律觀念不強,易受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

⑥家長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如何正確地處理友誼、戀愛與婚姻問題等。

這些只是理論知識,如果真正地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又要因材施教,靈活變通。最重要的一點是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但是溝通不是強烈地把自己的思想硬要塞到孩子的腦袋瓜裡,要讓孩子從心底真正地願感受、能接受。

以上只是個人的小觀點,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蛋果宝妈
2019-04-22

現在時代和以前不同了,大多數孩子的內心很脆弱,經不起語言暴力,不像70,80年代的孩子既經得起語言暴力又扛得起棍棒相擁。內心無比強大,更不會尋死。所以現在的家長教育孩子要與時俱進,不要落伍。不敢用自己小時候親身體驗的那套教育方式了。它不適合現在的孩子。我也是倆孩子的母親,我的老大現在是初一,正處在叛逆期,我也很頭疼,但是我們必須有耐心,壓住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儘量去釋放情緒別有心結。最起碼他心理永遠是單純和純潔的。當然,我指的釋放不是嬌慣孩子讓他使性子。孩子有什麼事願意跟你說,願意把你當朋友。但願我們每一個家長都能走進孩子的心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