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是什麼?

2 個回答
似水流年的小鲸鱼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走在走在喧鬧的街上,耳邊響起的音樂在我腦海中盤旋,使我不知不覺間進入了三國時代。 三國時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是什麼?

提到三國,那麼想必大家對三國的關鍵人物劉關張三人並不陌生吧。你們對於他們的哪個故事最為熟悉呢?哈哈哈,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定是大家脫口而出的答案,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 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大佬,因為脾氣相投,合得來,為求幹一番大事業,於是在涿郡張飛莊後面桃園裡進行結拜,當年桃花正處於盛開的季節,滿園春色,他們在桃樹下舉酒結義,對天起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為將來的天下爭霸奠定的基礎。三國時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是什麼?

但是你知道嗎,在歷史上並沒有桃園結義的事件。當年他們也並沒有進行桃園三結義。雖然三人沒有結拜,但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他們之間的關係卻是十分鐵的,經常晚上睡在一起(艾瑪,不會是那種關係吧)。所以說《三國演義》裡的桃園和結義都是虛構的。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那就是諸葛亮,這可是三國時期的智多星啊,可以說是得諸葛亮者得天下,而他的故事也是為後人所稱道。在學生時代時我們有篇課文講的就是赤壁之戰,諸葛亮被周瑜刁難,故意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的荒唐要求,而諸葛亮卻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憑藉幾條草船當做誘餌,又正逢霧天,利用自己的智慧,獲得了曹操的10萬支利箭,最終大獲全勝,立下奇功的故事。但你可知道,真正借箭的人主角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三國時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是什麼?

按照史料記載,當年濡須之戰時,孫權多次向曹操發出挑戰,但是曹操就是不出來,後來孫權拿曹操沒辦法,就親自坐船進攻曹操軍。曹操一看,不得了,孫權這條大魚來了,立即下令對孫權的船進行射箭。那場面是萬箭齊發,射的孫權的船,那是啪啪作響。船立刻就向一邊傾斜而去。孫權當即就變了臉色。急忙下令調轉船頭。使得箭在船上的重量相持平。最後安然離去。 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實就是濡須之戰改編而來的。

所以說小說畢竟是小說,都是又歷史改編而來的,大家可以參考,但是不能直接把小說裡的故事當成是歷史,畢竟小說和現實還是有相當大的出入的,可不能因為自己看了《三國演義》就出去炫耀自己對三國時期的歷史瞭如指掌,那可是會被人噴的喔!(當然,你也可以騙騙小白,(*^__^*) 嘻嘻……)

我是小鯨魚,希望大家可以點點贊,點點關注,你的關注就是小鯨魚最大的動力。

历史的马赛克

三國,一部津津樂道的歷史,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三國時期,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出英雄最多的年代之一了。

但是,收到羅貫中老先生《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歷史事實都被忽略或者被曲解了,畢竟小說要以吸引人為主要目標,尊重歷史次之。

1、溫酒斬華雄。這一段可謂是關羽的成名之戰。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董卓派華雄為先鋒。華雄先後斬殺了聯軍中的俞涉、潘鳳。這其中在小說影視中很搞笑的就是太守韓馥的一句“我有上將潘鳳,可戰華雄”,結果三兩下被華雄給幹掉了。潘鳳跟著這樣的主子也是夠悲劇的。之後美髯公就自告奮勇出戰,曹操起身給關羽端了一杯熱酒,關羽來了一句:“酒且斟下,某去便來。”這話擱到別人身上,絕對有裝*之嫌,但畢竟是二大爺,真的是去去就來,不一會兒就提著華雄的人頭來了,曹操手中的酒還熱乎著。關羽也是一戰成名。

但其實,斬華雄的是長沙太守孫堅,跟二爺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三國時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是什麼?

2、空城計。小說演義中,這一段可謂是經典知己,把諸葛亮和司馬懿這一對宿命交鋒描寫的淋漓盡致。而且後來大家也分析了,司馬懿之所以不敢進城,是因為害怕兔死狗烹,而諸葛亮也清楚司馬懿的擔憂,所以敢大膽的坐在城樓上唱卡拉OK。從這段描寫,可以看出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知己知彼和惺惺相惜。但是,空城計只是南北朝一個叫郭衝的人提出的猜想,並無歷史佐證。

三國時期倒是真有一出空城計,只是不是發生在諸葛亮身上,而是曹操身上。當時呂布領一萬大軍前來攻打曹操,這時候曹操的部隊在幹嘛呢?麥子熟了,割麥子去了,城中無人。曹操讓城中的很多婦女站上了城樓,曹操站在婦女中間,就像是婦女主任在檢閱,或者直白點兒說,像是在光明正大的逛窯子。呂布害怕有詐,就撤併了。回去後呂布越想越覺得不對勁:這大鬍子騙我的吧? 於是第二天又去,這次曹操真的在路兩邊埋伏了伏兵,打了呂布一個措手不及。

三國時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是什麼?

3、草船借箭。草船借箭一事,把諸葛亮的智慧第一次推上了高潮。劉備孫權聯盟,抗擊曹操南下,周瑜時任主帥。周瑜嫉賢妒能,讓諸葛亮十天監造十萬之箭,造不出就要軍法處置。前九天諸葛亮都宅在家裡,把好友魯肅急的不行。第十天,諸葛亮帶著二十隻船,船上扎滿草人,駛向曹營。曹操聞報令千萬弓弩手萬箭齊發,以擊退敵軍。到了濃霧消散,諸葛亮才下令返回。此時,二十隻船上的草人已插滿十萬支箭。這和蔣幹倒書還有之後的黃蓋詐降並稱連環計。

但這只是演義,真正的草船借箭發生過,只是沒發生在諸葛亮身上,而是“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身上,而且也不是在赤壁之戰,而是五年之前,孫權和曹操在濡須交戰,孫權乘船來欣賞曹操的大軍,曹操下令放箭。箭都紮在了船的一側,船有些傾斜。孫權又下令把船掉個個兒,另一側也扎滿了箭,船平衡了,孫權就回去了,再扎船就沉了,水性好也不好游回去。

三國時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