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探祕藏地措高村四百年曆史工布老建築
西藏人文地理
1/11 每一個傳統古村落,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在西藏,巴鬆措湖畔措高村,也正有著它獨具風韻的故事。每一座房子,每一條路,都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我們雜誌社一行7人,走進措高村並在此安營紮寨,與這個雪山、溼地、巴鬆措湖環繞的村莊近距離接觸了一週,對其建築構造做了實地考察,並對現存的建築逐一探訪。攝影:吳俊傑
2/11 措高村位於扎拉溝與鍾措溝的交會點,背後有“傑青那拉嘎布”雪峰,左側雪峰為傳說中的妻子“阿瑪覺姆達增”峰,右側為海拔6450米的斯木崗峰,屬於三座山峰的包圍中,面朝巴鬆措湖。多欽寺喇嘛加措用詩一樣的語言描述了措高村的選址:措高村就像母親手臂環抱著嬰兒。手繪:李志新
3/11 措高村選址遵循兩大原則:為了生存首先靠近水源,思木崗峰積雪融化及措高村前的大片溼地,為農業和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水利條件;其次為節省土地。藏族諺語道:“世上地城雖廣闊,能用之地唯方田。”西藏的耕地大部分集中在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谷地,措高村屬林區,土地一樣非常珍貴。圖片來源:西藏自治區建築勘察設計院
4/11 在建造房屋過程中,也有幾個重要的程序節點需要請來高僧算,按照藏曆中所規定的吉日擇時舉行隆重的儀式,以確保宅屋和家庭得到神的護佑,這些程序包括選址儀式、奠基儀式、封頂儀式、竣工儀式和喬遷儀式。村民動土之前請喇嘛來念經,完成一些祭祀儀式,表示取得土地神的許可借用土地,並將各種自然災害歸咎於破壞環境的行為引起了神的憤怒。插圖:張起風
5/11 知達爺爺告訴本刊記者,舊時有民間傳說,認為一個村莊的規模不能超過百戶,否則村民就要遭到天譴,這種傳統樸素的人口觀顯示了先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富含科學和理性。攝影:葉玉婷
6/11 巧合的是,措高村直到今天,人口規模只有六七十戶。攝影:葉玉婷
7/11 早在十七世紀,這裡便出現了居民,有了人類在這裡活動。手繪:李志新
8/11 不同於碉房的“牆體收分、柱承重、平頂”的三大特點,由於地處林區,降雨量較為充足,措高村的建築呈現出與碉樓截然不同的特點:層高主要為2~3層,沒有了碉樓建築過程中的收分,出於防雨水的需要,平層屋頂改為坡屋頂。攝影:葉玉婷
9/11 措高村58戶農牧民群眾的房屋平均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居民建築風格是完全具有措高本地特色的房屋。圖片來源: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城鎮規劃設計研究院
10/11 具有代表性的是:1.最老的傳統建築有約450年曆史,現在該屋的主人為村民阿旺丹增和桑布兩家人共同所有。據瞭解其兩家的房屋曾經是以前農奴主的住房,房屋建築面積為500多平方米,房間共有13間,每一間房都具有措高本地特色的建築風格,房屋建築整體框架為石木結構。攝影:邱衍慶
11/11 分為兩層,最底層為畜牧圈養地,二層為農牧民住宿和生活區,其頂端為畜牧草料堆放和食物儲存,農牧民群眾均以原始燥爐燒飯取暖,傢俱均為原始手工製品,現已完整保存下來。2. 村民貢覺索朗的房屋已有四代,屬於祖輩自建,已有約250年曆史,房屋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具有措高本地特色建築風格,並完整地保存下來。攝影:邱衍慶
2019-06-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