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最近刷了一波《雍正王朝》,杜雨露老師飾演的張廷玉老成持重,讓人印象很深刻,尤其是須發皆白的張廷玉在朝堂上面對諸王逼宮據理力爭,重複看了三四遍,一番慷慨陳詞讓人不禁動容。但是張廷玉在九子奪嫡期間、雍正即位前後扮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尤其是在孫嘉誠力陳鑄幣弊端、雍正力推新政時都沒有看出張廷玉在其中的立場,想請大神分析一下。
10 個回答
HannibalLecter
2017-02-22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張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5月19日),字衡臣,號研齋,諡文和,安徽桐城人,清朝前期康雍乾三朝重臣,《明史》總纂官,死後配享太廟。

根據簡短的官方的簡介,我們就可以瞭解三個重要信息——

第一,他是歷經三朝,而且是清朝歷史上相對來說最重要的三朝的顧命重臣;康熙重用他,雍正留他輔佐兒子乾隆;第二,他的諡號是文和,在清朝,文正是最高級的諡號,接下來就是文和,文忠等;其實若不是他命長,在晚年得罪了剛愎跋扈的皇二代乾隆,而是跟著雍正老闆走的話,根據雍正對他的依賴,可能諡文正也是不誇張的;第三,他是唯一配享太廟,也就是說,入住只有皇親國戚才能入住的宗祠的漢大臣。

這樣的身份和榮譽,尤其是被皇族接納進太廟的這種殊榮,在清朝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只要是涉及清宮劇,只要涉及康雍乾這三個皇帝,張廷玉這個角色,就是必須出現的,所以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才子佳人乾隆皇》、《滿清十三皇朝》、《九王奪位》、《食為奴》、《後宮甄嬛傳》等劇中,不同的演員,都扮演過這個角色。然而,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杜雨露老師出演的張廷玉,是相對來說最接近史實的一個版本。這要從張廷玉其人的時代背景,出生,教育經歷,性格,職務,角色特徵說起。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我們需要清楚的是,第一,張廷玉不是草根,而是出身名門。他是康熙朝大學士張英之子。往往人們都知道劉羅鍋劉墉是劉統勳之子,而張英家族,在歷史上其實相當輝煌,是出了名的進士專業戶,大學士專業戶,張英曾祖張淳為明隆慶二年進士,官至陝西布政使。祖父張士維,官至中憲大夫,撫州知府。父張秉彝為貢生。叔父張秉文,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官至山東左布政使;叔父張秉貞,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後降清,官至兵部尚書。張英之後,家族六代共出進士十三人,其中入翰林十二人。張英長子張廷瓚,康熙十八年(1679年)進士,入翰林,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次子張廷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入翰林,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很奇妙的是,從明朝開始做官,到了清朝還被重用,可見這個家族不是死腦經,在學藝至精,通達致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好,所以才人才輩出。張廷玉從小所受書香門第,鐘鳴鼎食的耳濡目染,對他後來個人的學識,本領,性格的影響是很大的。《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行為端莊,性格正直,沉穩老練,不像那些奸佞小人,因為他有背景,有資本。

第二,張廷玉除了是家教極好的官二代,也是學霸,同時還是從基層做起,久經歷練的職業官僚。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他28歲那年,中進士,先是授翰林院檢討,入值南書房,後來又因為丁憂暫時離開官場。服喪完畢後,改任司經局洗馬、庶子、侍講學士、內閣學士。在官場歷練了20年,到48歲時,也就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授刑部左侍郎,因為奉旨辦案有功,調吏部左侍郎,史料上並沒有記載他如何幫助雍正登上皇位,因為1722年,康熙駕崩的時候,張廷玉實際上在政治舞臺上才剛剛開始嶄露頭角,與其說是他保雍正上位,不如說,是雍正上位以後,伯樂識馬,垂青了辦事穩重,老練成熟的張廷玉。當然,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他們兩個角色的年齡差還比較真實,張廷玉48歲,雍正44歲。片中張廷玉比雍正老一些。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雍正登基以後,亟需一些底子乾淨,有才幹且忠誠的新人,他看中了張廷玉。張廷玉在《澄懷主人自訂年譜》中記述了雍正相中他,並對他賦予厚望的理由——

第一是他“學問優長、氣度端凝、應對明晰。”

第二是他是雍正恩師張英之子,自己人。

雍正登基就授予張廷玉大學士銜,協同翰林院掌院學士阿克敦等辦理大事典禮翰墨,供几筵祭告文字。張廷玉非常感激雍正,自然處處都要維護雍正。這個在《雍正王朝》中已反覆體現。

第三,張廷玉的本職工作其實不是做決策,直接參與權力鬥爭,而是做祕書,只需要對皇帝負責。

1729年,雍正設立軍機處,加強集權,像雍正這樣事必躬親的工作狂,很多事都是自己決斷,發展到最後,張廷玉的職能相當於是一個辦公室主任。只要能夠很好的領悟皇帝的心意,高效率的處理文案,為皇帝分憂,就非常吃香,雖然是一人之下,他卻沒有實際權利萬人之上,但是也少了很多煩惱和風險。但是,伴君如伴虎,張廷玉必須非常忠誠,圓滑,謹慎,這在《雍正王朝》裡,多次體現。雖然有演繹的成分,但是所有場景無不是表達他的這些特點,比如,選太子,他不跟著佟國維選八爺,而是猜透了皇帝心意,單獨上摺子保廢太子,這是圓滑;八爺借八王議政一事逼宮,張廷玉站出來為雍正說話,這是忠誠;不結黨,不收禮,這是謹慎。

實際上,張廷玉一輩子中規中矩,鞠躬盡瘁,到了晚年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打報告退休,乾隆不放,第二件事是要求漲工資,和乾隆討價還價,一來是以凡人慾求為掩護,避免皇帝懷疑自己覬覦權力,二來是確實幹不動了。乾隆老闆卻只給他講情懷,還差點不讓他配享太廟。

以礼观书
2017-09-25

向敬之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有歷史的真實,也有藝術的創造。

他是康熙南書房(注意:不是“上書房”。上書房是清朝皇子讀書之處,道光前叫尚書房)的高級祕書,更是雍正繼位後的重臣、左膀右臂,協助皇帝辦理朝政、軍機,這是符合史實的。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雍正帝與張廷玉劇照

但在劇中,卻有很多與歷史嚴重不符的。

一、康熙四十七年底,聖祖下令文武百官推薦新太子人選,劇中的張廷玉已是與佟國維、馬齊並立的內閣大學士。而在事實上,張廷玉只是四品官,入值南書房,當時因其母、其父相繼去世,而在家守孝。其母逝於康熙四十七年六月,其父張英死於九月,張廷玉並沒有被奪情在任守制。更何況,按他的品級身份,是沒有公開在廷議時與國丈佟國維、大學士馬齊,有同樣的話語權。即便馬齊降兩級,也要比張廷玉級別高。當時,歷史中的馬齊當時險些被處斬。

電視劇讓張廷玉搶了史上大學士張玉書的戲。馬齊煽動內閣擁立胤禩,是張玉書舉報他虛報群臣意見,而導致張玉書和溫達也投了胤禩的票。

二、康熙病危,讓張廷玉威逼步軍統領隆科多以武力支持胤禛順利繼位。

歷史上,康熙六十一年的隆科多,為理藩院尚書署步軍統領,奉聖祖命監視拘禁中的廢太子和皇長子,同時監控其他皇子王公及部院大臣的動向。而張廷玉不過是吏部左侍郎,自然管不到康熙的小舅子兼心腹重臣隆科多。至雍正繼位後,張廷玉才被授予禮部尚書,進入樞臣之列。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三、雍正腰斬會試主考官張廷璐,強迫其兄張廷玉觀刑,表現雍正從嚴治吏,卻不符合歷史。

張廷璐是張廷玉的弟弟不假,沒做過會試主考官,只在雍正五年以侍講充會試同考官,也曾因封邱生員罷考一事被罷官,但他死於乾隆十年,是病逝老家。雖然張廷玉哀痛過弟弟的早逝,但未身歷目睹親弟被腰斬的人倫悲劇。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17-10-30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張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出身官宦門第,大學士張英次子。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其父張英的軼事,張家與鄰居因宅基地的原因各不相讓,兩家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當地知府不敢隨便判決,張家馳書一封給張英,盼他能主持公道。張英收書後批詩一首雲:“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見書頓覺汗顏,於是退讓了三尺。鄰居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六尺巷”因此得名。

出身在這樣一個家族的張廷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年級輕輕便進士及第,開始了他“登朝垂五十年,長詞林者二十七年,主撰席者二十四年,凡軍國大事,奉旨商度”的宦海生涯。張廷玉的仕途起步於康熙晚年,甚受康熙喜愛。皇帝對其頗看重,讓其入值南書房,參與軍機。涉政不久,他的才幹便嶄露頭角。

大學士張英為雍正皇帝在南書房讀書時的帝師,所以張廷玉一直便是胤禛一黨。在雍正朝,張廷玉被皇帝重用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隨著張廷玉被委任為軍機處領事大臣後,張廷玉成為雍正皇帝在朝廷的主要幫手。而張廷玉也能很好的體恤聖意,很得雍正賞識,二人可謂君臣知遇榜樣。在雍正帝病危臨終前,張廷玉與莊親王、鄂爾泰等同為顧命大臣,遺詔他日以張廷玉配享太廟。自此張廷玉位極人臣,無以復加。

乾隆皇帝是一個重孝道的人,乾隆對先帝所託的顧命大臣也是倍加倚重,但是朝廷很快形成了以鄂爾泰為首的滿族大臣派系和以張廷玉為首的漢族大臣派系。乾隆與張廷玉的關係慢慢的也發生了變化,一開始乾隆皇帝對他倍加倚重,譬如,清朝本無文臣封公侯伯之例,卻封張廷玉為伯爵。然而,年逾古稀的張廷玉的固執,使他與乾隆帝之間漸生嫌隙,後又因為配享太廟和乾隆帝發生爭執。張廷玉死後諡號“文和”,乾隆仍讓他配享太廟,成為有清一代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雍正王朝》由國家一級演員杜雨露飾演張廷玉,除了雍劇外,杜雨露老師還在《大宅門》、《紅日》等影視劇有過精彩演出。他飾演的張廷玉一心忠誠為國,敢於和八爺黨作鬥爭,是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真正可以信賴的人,正是這種信任,張廷玉才能準確地把握皇帝的心理,並忠誠的為皇帝負責,成為雍正皇帝的“自己人”。

在康熙晚年,此時的上書房大臣有佟國維、馬齊和張廷玉,但是真正受到康熙皇帝信任的唯有張廷玉。而且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康熙樂於傾聽張廷玉的意見,同時也只有張廷玉明白康熙的意思並維護皇帝的決策。在百官議舉新太子時,八爺黨看似處於上風,上書房也要聯名上摺子,當佟國維拿著熱乎乎的奶子讓張廷玉飲用的時候,張毅然謝絕。此時佟國維別用深意地對著馬齊說道:“快喝吧,涼了就不好喝了”。實在勸諫張廷玉,現在你不抱著八爺的大腿,等以後就晚了。

在公開議舉新太子的朝會上,張廷玉雖然只有寥寥幾句臺詞,但他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張廷玉,胤礽不會順理成章的被皇帝放出來。當康熙問馬齊可有人薦舉二阿哥的時候,馬齊理直氣壯的指出,薦舉二阿哥的人都是廢太子一黨的人。皇帝只得對著百官問道:“你們中間還有誰薦舉二阿哥?”此時張廷玉不失時機的站了出來,薦舉廢太子,並說出了“聖人的忠恕之道”等論據為皇帝找到了支點。此時局面霎時翻轉,皇帝又把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拿了出來將了佟國維一軍。此時局面已經由皇帝掌握,佟國維氣急敗壞,八爺黨失敗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張廷玉不僅能夠明白皇帝的心意,而且是一個十足的辯論高手,他總能找到對方的缺點並一舉致命。在八爺黨逼宮那一段戲中,八爺等提出了“八王議政”並掌握了兵權以後,滿朝文武大臣皆做壁上觀,此時張廷玉敢於站出來,從法理上指出所謂“八王議政”的不合理之處。面對八王爺的逼問,他敢於直對對方的最弱點,反問八王爺:“若咱倆同時辭官不做,如何?”。為皇帝取得了大臣的支持,為十三爺贏得了時間,功莫大焉。

歷史上的張廷玉絕非雍劇中的張廷玉那樣性格單一,只是一心為國,但是他確實是皇帝的重要幫手,為所謂的“康乾盛世”發揮過作用,我們在看一個歷史人物時,也許已經被臉譜化,也許被真假故事蒙上灰塵。但我想無論是臉譜還是軼事,裡面都有人生可以學習的智慧。

漫溯古今
2017-06-08

他只是一個高級祕書,沒有自己的觀點而一味承接聖意,沒有把自己的主張付諸到治國中去。我認為事實恰恰相反。張廷玉,歷經三朝。收到康雍乾的器重和重用。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絕不會只因為他寫得一手好文章善於起草聖旨。他任過經筵講官,可謂飽讀詩書學問非常。清朝決策者的智囊是上三旗大臣,但他常侍皇帝左右,在聖人禮法治國的時代張廷玉顯然是近水樓臺。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而且可以不經智囊團討論直接被皇帝採納。一個人能做到為國家獻力三代,史上雖有卻不多,雖說到晚年有點想法,也屬正常,乾隆雖然有些厭倦他,但仍然持了公正態度對待他,享太廟諡文和。張廷玉輔佐軍機,沒有獨特建樹卻也是忠心辦差,大小事老成謀國,特別是在雍正朝特殊時代,輔臣的穩重對世宗皇帝很重要,他是有過的人,配得起文和諡號。重要的是他居三朝而無貪跡,這對為官者又是一個好榜樣!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張廷玉可算是漢臣中的佼佼者,處事圓滑老到周全,即使如履薄冰也能安然無恙,上級誇他衷心有能力下級贊他是個好領導,漢人做到這個份上還求什麼呢?張廷玉無疑就是官場的成功人士嘛,受萬人羨慕死了。不過中華民族從古到今不缺這樣八面玲瓏的人才,卻沒漏過任何一次被外族痛扁的機會,尤其以近代史為甚,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世界講究實力,光耍嘴耍心眼最終是不行地。封建時代雖然人治,人大於法,但思想上人們不缺失。各行業從業者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執念,讀書人講究家國天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達者則兼濟天下,張廷玉有理想有才能,則必然有更高的追求。宦官世家,稱職祕書,歷經三朝,死後進皇家宗廟受皇家供奉,也算是清朝漢臣的巔峰。

YiLanGe
2017-03-24

張廷玉簡介

張廷玉,清朝時期的大臣,輔佐過不同的君主,仕途起起落落,在不同時期遭遇不同的從政境遇,晚年因得罪乾隆未能安享晚年,但死後卻得到入廟的殊榮。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雍正王朝張廷玉

張廷玉,又名橫臣,安徽桐城人。1700年,中進士入官,在康熙年間入內閣擔任學士、吏部副長官。

雍正繼位後,張廷玉頗受賞識與重用,開始在政場上大顯身手。他協理翰林院文章事務,晉升為禮部尚書,成為《世宗實錄》的副主編。隨後,張廷玉逐漸成為皇子的老師,以及鄉試主考官。後由於其文筆寫作深符皇帝的心意,又擔任了《明史》的主編。

張廷玉做事聰明老練,思維謹慎周到,且文筆出眾,才氣盡顯,因此深得雍正的寵信與提拔。國家大事上,無論軍事還是政務,雍正都與之商議,參與決策,且當時國家的古書典籍也大都出自他筆下。1726年,張廷玉升為大學士,參與軍務,著手改善軍機制度。

雍正去世後,張廷玉受遺詔之令其死後可進入太廟。乾隆初期,張廷玉任總理大臣掌理事務,後年近花甲,逐漸不得乾隆待見,他深明皇上有意將他換之,便主動請辭。後張廷玉請求皇上保留其入廟之位得到允許後,未親自進朝叩謝,受到怪罪,被削伯爵之位。後由於學生去世執意歸鄉,使皇上大怒,取消其入廟資格。

張廷玉於84歲病逝,死後乾隆改變態度,認為其一代老臣,仍使其入廟,成為清朝唯一入太廟的漢臣。

張廷玉的詩詞

張廷玉,作為清朝歷仕三君的元老大臣,其在政界的鼎盛時期是雍正年間平步青雲,眾所周知他是以政治才幹與文筆之佳而扶搖直上的,如今歷史上還流傳著他初入仕途時與康熙之間關於一首詩詞的故事。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

張廷玉 影視劇照

張廷玉的文筆好是出了名的,他的詩文作品中,最出名的必然要數“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這一首,它被後世改成歌曲或用在影視作品中,知名度極高,據悉當時康熙也正是因為這一首詩而對張廷玉讚賞有加的。

康熙年間,張廷玉還是個初入仕途的新進士,有一天他在萬里長城閒著散步,詩興大發便作詩一首,趁著無聊順便還把詩句刻寫在城牆上。後來康熙前來此處巡視,碰巧看見了城牆上塗鴉著的詩句,大為震驚,但是康熙帝非但沒有因為詩文中消沉的語句而生氣將張廷玉定罪,反而當眾大聲宣稱此後大清將永遠不再修築長城,此後更是對張廷玉多加重用與提拔。

這個典故被頌為歷史美談,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一定程度上康熙帝或許胸襟氣量比許多漢人皇帝更甚一籌,其自信使他沒有因為這樣的詩句而搞文字獄,想必康熙帝也已經深深地體會到,長城再堅固,也不是鞏固一個民族的根本,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

而張廷玉的這首詩,實在是史上難得的佳作,詩文工整有氣勢,前文講出了人生自然循環的規律、國家改朝換代的無奈,尤其是最後一句,以對偶的句式寫得氣勢磅礴、感概萬分,千古流芳。

红色收藏家姜小平
2017-02-22
怎樣評價《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說到張廷玉,不得不承認皇漢的說法還是很有道理。張廷玉想做社稷臣,也輪不到他做,親貴諸王彼此撕逼,他也沒辦法下場。八王議政那場戲,當朝御弟親口大罵恩科三鼎甲是滿人的狗,而滿殿默然。這個時候張廷玉不得不出來掙個面子,事是這麼回事,但是不能這麼粗俗。而且張廷玉也很剋制的為自己掙了一個面子,並沒有狂妄到代表漢官去鬥親貴。張廷玉能做的就是做一個純臣,做好輔弼工作,不參與政權利鬥爭,不參與路線問題。所幸封建帝制忠於當今皇帝並不屬於路線問題,而是道德層面絕對的政治正確。胤禛對張廷玉的剋制是滿意的,我記得好幾個鏡頭表示張廷玉欲說還休,說話也是做一些解釋工作。八王議政張廷玉也是尋章摘句,立足於國家體制說話。至於變體制,那跟張廷玉沒關係。就是弘時繼位,張廷玉拿一個退休宰輔的尊榮回家養老也是穩穩的。八爺黨也不會在這上面為難他。所以張廷玉就是清朝漢官的代表,強行做社稷臣,人家不領情,還要害你。這一點中興名臣裡曾國藩和李鴻章都吃過大虧。安安穩穩做一點事務性的工作,就行了。歷史上雍正皇帝給張廷玉的尊榮超過了界限,乾隆皇帝就往回收。
伟008
2017-02-22

張廷玉這個人物是《雍正王朝》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之一,整部劇中這個人物語言不算多,大多數是靠演員的神情、體態、神情來表現的,這正是導演和演員精確把握住了張庭玉作為漢臣在劇中的獨特定位。整部劇張廷玉給人感覺是唯唯喏喏,不吭不嗯,處處人云亦云,藏頭傾尾,其實過細對比分析會發現,張廷玉其實是有鮮明的好惡,對事情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的,從劇中可以看出,張廷玉對康熙帝似乎更認可,更欣賞,因此在康熙面前,張廷玉在太子廢存時會積極進柬,直接表露個人主張,在康熙面前話多一些,到了雍正當皇帝,張廷玉更多的時候是沉默,欲言又止或乾脆少說、不說,對雍正的一些做法顯的不溫不火,對雍正欣賞的也不是很感冒,比如受命去跟年羹堯談話,就流露出不滿之意,勸誡他“少些戾氣“,對雍正喜歡的十三爺、李衛、田文鏡也沒有過多褒獎之詞,在雍正特別讚賞的孫家誠家,張廷玉對其過份的窮酸迂腐也表現出嘲笑和看不起,這些都從側面反映出張廷玉對雍正用人為政的一些隱而不露的輕視看法,當然,張廷玉對雍正勤政、一心想把國家做強大的理念還是高度認可的,這在八王議政之爭的那一集表現的很透徹,在雍正面前,張廷玉最直接說出個人意見印象最深刻的是雍正就要不要給年羹堯留一條命的問題向張廷玉徵求意見的那一次,張廷玉一席話說的錚錚有力,最終讓廣雍正立即下定決心殺了年羹堯。

文化乱炖
2017-02-26

張廷玉,清朝元老大臣,工作上他一絲不苟,處理公務絕不過夜;作風上,他生性高潔清廉,絕不私拿他人之物;才幹過人,在位時期在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做出許多重要舉措,歷史上對於他的評價極高。

張廷玉上任以後,著手整治官場風氣,嚴格摒棄行賄貪汙之風,懲治了作風不良的貪官汙吏,初入仕途便得一眾好評。

張廷玉任篡修官時,主要負責文字工作,雍正年間,幾乎由張廷玉一人獨攬所有撰寫諭旨的工作,編寫相關文書、實錄以及擔任明史等多本史書的主編。張廷玉的文字草擬均能順達雍正之意,昭告天下,因此屢獲嘉賞。

雍正八年設立軍機處以滿足西北用兵之需,由張廷玉任職掌管事務,軍機處初期的職責、制度、功能等均由張廷玉設定。此時的張廷玉手攬大權,制定軍機規制,每天頻繁應召進宮,秉承皇旨,處理多個政務,參與國家要密的商討。軍機處作為中樞機關持續影響了清中晚期,而張廷玉所制定的軍機制度開創了廷寄之法,提升清政府的工作效率。

張廷玉還開創了奏章制度,由於早期清沿襲明制,官員向皇上上書奏摺程序繁瑣,保密性能低,於是張廷玉改良了奏摺,將之制度化、保密化,改革完善了官方文書,一直保持至清末。

張廷玉的各種舉措,關於君臣間權利分配,影響了清朝時期的官僚政治,對清代中後期影響極大。

醉剑书
2017-09-20

張廷玉,是配享太廟的漢臣,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帝,確實是異數。要知道,跟張廷玉一起混的,比如索額圖,明珠,先後罷免。年羹堯,隆科多,被雍正殺頭了。到了乾隆時,張廷玉還是軍機大臣,漢臣首領,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死後還進了太廟,跟皇帝一起,受清朝皇帝的祭祀。張廷玉可謂風光無限好。

我覺得張廷玉最聰明之處是會做人,認清現實,認清了自己。張廷玉的皇帝都是雄才大略的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位主子,乾綱獨斷,說一不二的,權力是不會跟其它人分享的。張廷玉謹守臣子本分,從不張狂跋扈,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清廉自守,言行如一。讓皇帝覺得張廷玉不僅老實本分,還能幹忠心。自然青眼相加,百般信賴。其它的名臣悍將,往往擺不正自己的位置,飛揚跋扈,貪髒枉法,放蕩不羈,這樣在皇帝眼裡都是刺頭,欲除之而後快。

思华年67209225
2017-01-02

謝邀,

(雍正王朝)也是我比較喜歡的電視劇,這個電視劇有味道的不是情節而是人物。大多國產劇情節是弱項何況歷史劇呢,而老戲骨的表演卻是大多精彩,有時足以支撐起一部劇。

言歸正傳,張廷玉可算是漢臣中的佼佼者,處事圓滑老到周全,即使如履薄冰也能安然無恙,上級誇他衷心有能力下級贊他是個好領導,漢人做到這個份上還求什麼呢?張廷玉無疑就是官場的成功人士嘛,受萬人羨慕死了。不過中華民族從古到今不缺這樣八面玲瓏的人才,卻沒漏過任何一次被外族痛扁的機會,尤其以近代史為甚,真是莫大的諷刺啊。世界講究實力,光耍嘴耍心眼最終是不行地。什麼時候中國人真正能團結務實而不是投機取巧,多些工匠精神少些麻將桌上的戰略家,這個國家才會有希望。古裝片看個熱鬧吧,張廷玉之流嘛,在現實中最好不要再出現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