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

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
9 個回答
一往文学
2019-04-21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

作人

這就是外界多年來一直廣傳的周氏兩兄弟的決裂書,簡單直白,不用起稿,不必調和潤色更不用費勁巴力的擠腦汁擴腦洞逐字逐句揣摩修改。“沒有別的話”僅僅五個字,就讓當事人咬牙斬斷多年兄弟情,一舉搬出合居多年的四合院,親兄弟,走過了共患難,卻不能為了血緣親情共忍受。

可至於為什麼決裂,讓周作人在心靈和空間上對魯迅這個親生哥哥緊緊關閉,連他們的母親都不知道,更無論旁人,而兩兄弟在世的時候都像是互相約定好了一樣對外守口如瓶,留給我們這些後人的沒有什麼清晰可尋的線索,有的不過是無邊無際的猜測罷了,而兄弟倆不知道是真的有什麼過節還是不足為外人道也。時至如今外界的猜測爭議很多,而我則認為既然是往事,不如隨風!

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

周作人,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柵壽,字星灼,號知堂,筆名先後用過仲密、藥堂、周遐壽等。他的創作產量極其豐富,發表過1808篇散文,出過36個集子,在散文成就上除魯迅之外恐無人能與其並肩,他經營著自己的散文天地,陶醉在自己的“苦雨齋”,用適宜的手法調和著“浮躁凌厲”與“沖淡平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閒情派”散文文風。

他喜歡喝苦茶,讀雜書,玄思冥想,“於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他的散文一方面能讓人不自覺地身臨其境,難以自拔,看著好像是在與友人隨意的閒聊,親切有趣,另一方面卻又言明自己的心志,充斥著躲不開的藝術氣息。

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

周作人,因在五四文明革命時期對新文學的建設做過多方面的貢獻,而收到人們的歌頌;因在三十年代反對左翼文學而引起人們的爭議和批評;也因在抗戰時期投敵變節遭到人們唾棄。所以就有人評價說“周作人書讀好了,氣節卻失落了”,這麼說似乎也不無道理,畢竟有能拿的出來的證據。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撤離北平,他沒有同行,成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受校長的委託看守校產。北大校長蔣夢麟後來在回憶錄裡談到:“抗戰的時候,他留在北平,我曾示意他說,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關係比較深,不走,可以保存這個學校的一些圖書和設備。於是,他果然沒有走,後來因他在抗戰時期曾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捉起來關在南京。我常派人去看他,並常送給他一些需用的東西和錢。記得有一次,他託朋友帶了封信出來,說法庭要我的證據。他對法庭說,他留在北平並不是想做漢奸,是校長託他在那裡照顧學校的。法庭問我有沒有這件事?我曾回信證明確有其事。”

寫到這我倏忽想起了古人講究詩品與人品的一致性,今人也因襲從前的思想提倡文品與人品的一致,可既然時代有別,主人公也已然人去心止,我們又何苦苛求不已呢?

不如讓我們回到他的散文中,《喝茶》,《飲酒》,迎著《苦雨》,約三兩好友坐於《烏篷船》談論著《北京的茶食》懷念著《故鄉的野菜》,伴著槳聲燈影各自暢敘幽情,杯盤狼藉之後,閒情作罷,在休息之時寫下一篇《雨天的書》,聊以慰藉《我們的田地》。

蝶恋花绯
2019-07-13

周作人是魯迅先生的弟弟,他是中國新文化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學大師、散文家、思想家、文學理論家、翻譯家、評論家和詩人。
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
周作人少年時便受國內新的學風影響,就讀於江南水師學堂,學習海軍技術。畢業後,與哥哥魯迅等友人一起到日本留學,先後在日本法政大學和東京立教大學學習。期間,周作人先後研修、學習過希臘文、梵文、俄文及神學等,還從事過翻譯外國小說文學等事項。
留學回國後,周作人先在中學任教,後在北京大學文學院任教授,並擔任東方語言文學系首任主任。他教授希臘羅馬文學史、歐洲文學史、佛教文學、近代散文等課程。周作人通曉日語、英語及俄語,還廣泛參與社會活動,並擔任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委員等職務。
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
抗戰初期,周作人沒有與大家一起撤離北京,而是受時任北大校長蔣夢麟的指派,留下照看學校。這也導致了他與日本進行文化合作,成為了文化漢奸。汪偽政權成立時,他又擔任汪偽政府國立北京大學圖書館的館長職務、北京大學文學院的院長、華北政務委員會的委員、教育總署督辦、東亞文化協議會的會長、《華北日報》經理、中日文化協會的理事等職。
抗戰勝利後,周作人被以漢奸罪逮捕。在其好友胡適等人的奔走運作下,周作人沒有被槍斃,而是於1946年判刑14年,1947年又改判為10年。1949年國共和談其間周作人被釋放。
全國解放前夕,周作人曾試圖託人去臺灣,但因故沒有成行。解放後,周作人定居北京,任北京人民出版社編制外的特約譯者,從事寫作和翻譯歐洲文學等相關工作。
1967年,周作人因病去世。
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童童小书匠
2019-08-09

一個有爭議的人,是如何看待另一個有爭議的人的呢?以前是不會去想到這個問題的,讀到《周作人概觀》,順便去查詢了此書作者的相關歷史,才更加明白一個人尤其是歷史中的人是沒有辦法一刀切地去評論去判斷,個人當然有好惡,但是輕易下論斷就並不是一件妥當的事,多讀多聽多看多思考,才不至於被矇蔽。

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

周作人被人熟知的身份是魯迅的弟弟,另一個被眾知又不甚光彩的身份是漢奸。國難當頭之際,政治背叛者也多,但是大概唯獨周作人一個,是一邊讓人痛罵一邊又讓人痛悔的人了。因為他高瓴的文學地位和複雜的思想變遷,他並不是一個自始就純然的背叛者,甚至在一開始他也是站在革命這一邊的。

在初期,周作人是作為文藝理論家、批評家,以及介紹世界文學的翻譯家而存在的。《自己的園地》一輯奠定了中國新文藝批評的礎石;在新文化運動中,他更是第一個提出“思想革命”的口號;翻譯外國小說則是早在日本時期就和兄長魯迅一同開展的工作,周氏兄弟的譯文力求顯出“異域文術新宗”之異在何處,新的何處,錢玄同說他的翻譯”卻是開新紀元的“。

但是這樣一位可謂新文化運動旗手級人物,在1924年卻發生了重大的轉變。1923年7月19日,同住八道灣大宅的周作人給魯迅送去了一份絕交信,之後不久魯迅搬到了西三條互通的住所。自此周氏兄弟失和,再無往來,先前的一切友愛、溫暖、親情,在瞬間變成了粉末,至於失和的原因,至今沒有明確的定案。

而1924年周作人在文學上的選擇也發生了轉向,他把重點轉向了小品文,舒蕪在書中提出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是對思想革命、文學革命的悲觀。面對著“這個世界還會好嗎”的自我發問,周作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新文化的大浪大潮裡他掉轉船頭,向著安靜的閒適的泊灣駛去,而他當初的那些同儕仍在風浪中掙扎,朝他揮著手說,別停下,我們繼續往前去看更廣闊的天地,他只是擺了擺手,說,不了。

是真的不抱希望了吧。他只把心力放在那些草木蟲魚上,求閒適求美感,求“惜無白粥下微鹽”的文字況味。“由信仰而歸於懷疑”,把一切理想信仰都看作盲從,彷彿為自己找到“理性的隱士”這一最佳身份。舒蕪這樣評價,“既要做隱士,又要使別人相信並且特別是要自己相信仍然是舊世界的叛逆者,或者說,把向舊世界作戰的全服武裝從戰場上帶回來裝點在隱士的幽居之中,這就是周作人找到的安身立命之處”。

但是真正與時代與人在一起的的文人大抵是對人世抱以觀察、以同情、以期待的,完全封閉外界,眼界心思都放在了纖毫細微的敏感之上,不是說這一選擇不可以,只是難免讓人在纖細之上失去了希望;尤其是在周作人所處的歷史時期,這樣的選擇尤其消極;如果他在現在說不定可以成為大家喜愛的散文家,追求生活的美感與恬淡,只是當時並不適宜,而且他在政治上的選擇當然是錯誤的,這沒有什麼好辯駁的。

“在知與情兩方面分別承受西洋與日本的影響為多,意的方面則純是中國人……積極方面有墨子與商韓兩路,消極方面有莊楊一路,孔孟站在中間,想要適宜的進行,這平凡而難以實現的理想我覺得很有意思”。

他就像一個“彆扭”的消極的人,對周圍的一切都不抱希望,卻唯獨對閒適的所謂美感懷有點點星火的熱情,獨自地愛惜著羽毛,與別人走著相反的路,走著走著,他的中庸,他的消極,他的閒適的美,甚至他的日本妻子,都把他帶到一個分外尷尬的地步。

周作人在小品文的閒適裡找到自洽。而研究周作人的舒蕪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可能都沒有辦法自圓其說。

舒蕪也是一個有“汙點”的人,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他的出具的一疊胡風書信成為了引爆重大冤假錯案的導火索,書信是正常的文人學者之間的文藝評論,但是在不恰當的時機出現了,它被放大被架在了攻訐的靶子上。

李輝在散文集《書生累》裡有一篇懷念胡風的妻子梅志的文章中這樣寫道:“懷念梅志,很自然想到了毛澤東著名的《詠梅》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如今想起它,......是因為恰是詞的作者一九五五年大筆一揮,在周揚呈送的即將發表的胡風書信大樣上,加上了“胡風反黨集團”幾個字,隨即一場暴風雪突然降臨在胡風、梅志夫婦及其朋友們身上。”

強大的錯誤的個人意志往往就是讓現實扭曲,這件案子不僅僅造成了當事人20多年的人生苦難,還牽連甚廣,使2100餘人受到牽連,其中92人被捕,62人被隔離審查,73人被停職反省。胡風本人於1965年被判處有期徒刑,1969年又加判為無期徒刑直到1979年獲釋,從而造成一起重大冤假錯案。冤假錯案的結果勢必不是舒蕪可以承擔的,他要承受的“告密者”罵名和同行的不原諒則是政治高壓下的另一層折磨,他一邊研究著周作人的生平,是不是也在其中體會到一點類似的委屈心酸的心緒?

文學到底是一件應該離政治遠一點,而離人近一點的事物。而自古文人處於江湖野澤才自由,求廟堂之高則難以周全,即使近現代這樣的大概率似乎也並沒有被打破。

西闪
2019-07-14

提問也是一門學問啊,朋友,你要努力。

一個人總是有不同面向的,不管他是凡人還是名人。朋友眼中的他不會等於妻子眼中的他,敵人眼中的他不會等於父母眼中的他;大眾所見的他與私下所見的他多半不同,媒體筆下的他與同志筆下的他肯定有差異。沒有一個視角是全知全能的,故而沒有評價是面面俱到的。所以,當你問“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你不能期望得到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

我只能就我個人的觀感談談周作人這個人。

這個人性子溫和,內心涼薄。不諳世事,偏又自視甚高,絕不認錯。待人表面上謙和,但記起仇來比他哥哥還厲害。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說周作人為人像容貌一般溫和,有“一種陰性的、女性的性格。”很準確,但沒有點破。他所謂的陰性的性格,其實是一種怨婦的氣質。這一點從他與魯迅絕交之事可以看出來。魯迅死了二十多年,當時周作人不得不靠“回憶魯迅先生”過活,但骨子裡還是對死去的哥哥怨恨不已至死不休。

一輩子受人照顧,享受俗世,又對俗務不屑,基本沒有自理能力。雖然不愛豪奢,但出手寬綽,大半生收入豐厚,也能把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晚年更是淪落到向親朋後輩要錢的地步,儘管他那時候仍有不錯的稿酬。

此人才華甚高,尤其散文成就,位列中國現代作家前十名無疑——很多人當他為最佳,我個人有保留。眾所周知,周作人受日本文學影響很深。但往細裡說,他所受影響,其實是經日本人轉譯過來的西方文學。有些地方,表面是日式的沖淡,背後卻有蒙田的味道。可惜終究是二手的影響,結出的果實難免苦澀,不復原初的滋味。有趣的是,這苦澀之味,成了周作人的文字風格。他的譯介工作影響也很大,尤其是晚年。

周作人一生汙點在於依附日寇,做了漢奸。後世不乏為之辯護者,說他遭到槍擊(1939年元旦在家中遭刺殺受輕微傷,後成懸案),可能是日本人有意恐嚇,不得已才出任偽職。但汙點就是汙點,恐怕抹不掉了——沒有什麼重大罪行,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他的行為造成的社會影響無疑是惡劣的。

究其一生來看,周作人於文學有功,於中國人現代思想之成型也有功。但有時我又不免想,中國文學與中國思想的成型,竟然要依靠周作人這種性情舉止都與思辨、雄健、陽剛、果毅無緣的人,其結果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周作人是個怎樣的人?

牧笛吹黄昏
2019-04-27

讀過他的幾本書,專業課上了解了他的文學理念,就從這個角度切入吧。

周作人也是五四時期新文化和新文學的倡導者之一,在新文化運動之初,他最早提出"人的文學"的口號,重新審視"文學"二字的內涵,在當時的文化界引起強烈反響。他主張以"個人主義"對抗封建主義的傳統觀念,創建以"人"為核心的新文學,張揚"人性",無論是是人性中的高貴還是人性中的罪惡,都應該是人性的一部分,為此,在郁達夫的《沉淪》飽受非議時,他是第一個站出來為其辯護,認為小說是有意識地展覽自己,是"受戒者的文學"。

他不僅反孔孟,而且主張“文學無用論”,當時參與新文化運動的大多數人都反孔反傳統,但是他們又重新賦予了文學教育功能、批判功能、啟蒙功能,把文學當作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武器,逐漸發展為"革命文學"、"遵命文學",周作人認為應該像抵制清代八股和桐城派文一樣抵制"革命文學",反對將文學視為工具,秉持文學無用論,講求無功利的審美趣味。他說:"文學是無用的東西。因為我們所說的文學,只是以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為滿足的,此外再無目的之可言","欲使文學有用也可以,但那樣已是變相的文學了"。在革命熱情高漲的年代,周作人對文學審美性的強調獨樹一幟。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周作人十分強調對獨立個體價值的尊重,對政治少有熱情,而彼時風雨飄蕩,時代要求全體國民一致對外抗敵而難以容許個人的考慮,這種矛盾讓他十分痛苦,他曾在散文集《雨天的書》的序中說:"像我這樣褊急的脾氣的人,生在中國這個時代,實在難望能夠從容鎮靜地做出平和沖淡的文章來。我只希望,祈禱,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蕪下去,這就是我的大願望。我查看最近三四個月的文章,多是照例罵那些道學家的,但是事既無聊,人亦無聊,文章也就無聊了,便是這樣的一本集子裡也不值得收入。我的心真是已經太荒蕪了。田園詩的境界是我以前偶然的避難所,但這個我近來也有點疏遠了。以後要怎樣才好,還須得思索過,——只可惜現在中國連思索的餘暇都還沒有。"這也似乎為他未來的命運做了註腳。

渝州南山枰
2019-07-18

頭條喜歡這樣的問題方式,粗暴,簡單。

我也就來說兩句。

1.作品寫得還可以的人,看他的散文集等就知道了。

2.抗日戰爭時期有汙點的人,在大東亞共榮的旗號下參與了一些事情。
3.解放過後主要是做翻譯或寫點回憶錄,回憶其哥哥的光輝歲月和偉大事蹟,以此作為貢獻,在客觀上對宣傳大哥有點成績。

以上僅是事實,如何評價,那是每個人價值觀的事情,不參與,不干預。

如果要評價他是個怎樣的人,最好以上123點結合起來看。

當然,以上只是觀其大略的說法,具體的討論還得看其文集,年譜,日記等來分析,不過好像在頭條領域,大多數熱心群眾不需要這些繁瑣的東西。就免了吧!

三川半人
2019-04-21

文人心事重,誰言寸草輕。

疾風知勁力,落地更無聲。

奇迹9686
2019-04-21

周作人我瞭解的情況比你鐵強多了。

用户8091789171246
2019-04-21

三兄都是才子,都不抗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