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你認為誰才是第一謀士?請說說看法?

10 個回答
凯哥说史
2019-05-18

回答這個問題,不容易啊。容易得罪古人,也容易招惹今人。人們都說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誰是三國第一謀士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各有其理。好在,這樣的爭論的人物相對比較集中,大部分的爭議焦點在諸葛亮和郭嘉兩者身上,這兩個人誰是強者,基本上也就鎖定了三國第一謀士的殊榮了。

我個人認為三國第一謀士的寶座應該是郭嘉莫屬。

有此觀點,有五點佐證:

一是郭嘉比諸葛亮更善於審時度勢。作為謀士,對主人的選擇很重要。在三國群雄並起的事態之下,郭嘉選擇的是曹操,而諸葛亮選了劉備。三國爭雄,曹操為大,無論從用人還是謀略,曹操能甩出劉備一條街去。他們二位的師傅都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曹操大勢已成,但諸葛自視太高,不肯侍曹,而選擇垂垂老矣的劉備,在這一點上就不如郭嘉的高瞻遠矚。

二是郭嘉從年齡氣勢上更勝一籌。古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在臥龍之前,三國最著名的謀士非郭嘉莫屬。郭嘉不死掉,估計以諸葛亮的個性很難出山。即使出山,面臨郭嘉這座大山,也很難食施展。郭嘉之所以沒有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更加神祕莫測,更加名氣在望,主要原因就是他活的時間太短,歷史沒有給他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時,諸葛亮活的夠長,劉備給了他最大的創業空間,成就了他鬼斧神工的天才形象。

三是郭嘉的貢獻不輸於諸葛亮。與諸葛亮的隆中對聯吳抗曹的戰略相比,郭嘉幫助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戰略,隨後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戰役中,“公有十勝,紹有十敗”理論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振奮了軍心,發揮重要的智囊作用,才有了官渡之戰、“十勝十敗”的豐碩戰果,才有了北方一統的輝煌戰績。

四是郭嘉助曹擒殺三國第一戰將。呂布乃三國第一悍將,彼時,曹操出兵攻打,但久攻不下。郭嘉施計,水淹呂布於下邳,呂布才大敗而亡。諸葛亮縱然是七擒七縱,但如孟獲之貨色怎麼能與呂布相提並論呢?

五是郭嘉、諸葛亮都有遺計,但郭嘉更勝一籌。三國第一謀士,38歲魂歸北上戰役之徒。和諸葛亮魂歸五丈原一樣,均死於征戰途中。郭嘉死前制定了平定遼東的計策,曹操按照郭嘉的計劃制定戰略,最終一統北方;而諸葛亮只有遺計斬魏延,雖然也是為保蜀大計,但策略之境界立分高下,蜀國也最終難逃被魏國所滅的厄運。

最後一點,就是兩人都得到了主子的厚愛,但郭嘉有過之無不如。劉備純屬無奈託孤,劉禪的無能,最終成就了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而郭嘉則是永遠活在曹操心中,曹操也是對這個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也有把兒子託付給他的想法。但是,偏偏郭嘉早死,但這一件事卻成了曹操心中永遠的痛。

赤壁之戰後,一句:“若郭奉孝在此,決不會使吾有此大敗!”這種遺憾和痛楚,恐怕伴隨了曹操一生吧。


《三國演義》中你認為誰才是第一謀士?請說說看法?
《三國演義》中你認為誰才是第一謀士?請說說看法?
《三國演義》中你認為誰才是第一謀士?請說說看法?
刘坤忠120
2019-04-23

以演義敘術,第一謀士當然是諸葛亮了。大謀隆中對,從自董卓以來,到復興漢室,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對白手起家的劉備信心十足,是要多大的魄力。小謀,出謀就見成效。羅貫中老先生把諸葛亮演繹得半人半仙,無所不能。從謀略,軍事,外交,發明創造,文章書法,無所不精,無處不高明。特別是兵法,行軍佈陣,五行八卦,六神遁甲,三國獨一無二。從東吳外交,赤壁之戰,佔領荊州,進取成都,安定蜀中,無不顯示諸葛亮高超智慧,深謀運慮。特別是先帝去世後,五路大軍謀犯蜀漢,諸葛亮在家二天就輕鬆化解所犯之敵,真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也。南平孟獲,穩定南中。進行北伐,穩中有進,與敵周旋,變化多端。丟失街亭也非諸葛之過,是馬稷不聽號令所至。唯有小小瑕疵,沒有攻克陳倉,也因連日大雨,糧草供給困難所至。縱觀諸葛亮之謀,三國無人出其之右。

汐水柔情
2019-05-18

三國之中,誰才是第一謀士,對於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的問題,不同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喜歡的謀士,三國謀士很多,比如諸葛亮、荀彧、魯肅、周瑜、陸遜、賈詡、郭嘉、荀攸、龐統、法正、程昱、司馬懿、陳宮等,那麼這麼多人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呢?

既然是討論謀士,那麼這裡就把諸葛亮、周瑜、陸遜、荀彧、荀攸、司馬懿、魯肅、賈詡、程昱等人物踢出去。因為這些人物並非是單純的謀士,諸葛亮、陸遜是軍事家,周瑜是名將,司馬懿、賈詡、魯肅、荀攸、荀攸、程昱是軍事戰略家,他們的角色並不屬於單純的謀士,所以不能單純的定位在謀士這個角色,至於謀士、名將、戰略家、軍事家之間的關係這裡就不展開討論了,有興趣的自己可以去網上查查。

那麼剩下的比較有名的謀士,就有郭嘉、龐統、法正、陳宮,其實三國還有很多謀士,但是他們的知名度比較低,就不討論了。龐統只為劉備提出上中下三策,就戰死了,連基本的命逗保不住,就先把他排除吧。陳宮一開始跟曹操,後來跟呂布,但最後被滅曹操滅了郭嘉參與其中,所以陳宮排除。法正,唯一的亮點就是漢中之戰,但是相比與郭嘉,計謀就顯得有點暗。郭嘉參與官渡之戰、徵烏丸、滅呂布、遺計定遼東,都表現出郭嘉的計謀出色。所以在三國單純的謀士之中,郭嘉可以稱得上三國第一謀士。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把郭嘉拿到三國被稱為謀士的眾多人物中進行比較,或者拿到整個中國歷史上的謀士中進行比較,郭嘉就顯得微不足道。就單純那三國來,論謀士排名,諸葛亮、魯肅、荀彧、賈詡、程昱、荀攸、周瑜、陸續、鄧艾、姜維哪一個都比郭嘉強很多,只是這一部分人物,不定單純的定位在謀士角色之上,他們屬於軍事家系列,不能定位在謀士的角色之上。

如果論誰才是三國真正的第一謀士,我只能這樣回答,中國古代十大謀士,三國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就如同武廟十哲一樣,三國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不要問我為什麼,這不是我排的,這是歷朝歷代的偉人們排的。

随缘59688
2019-04-24

三國謀士第一是諸葛亮

在三國時期,戰爭紛亂的環境,誕生了一大批的,軍事謀略人才,演繹著精彩的爭鬥故事,比較有名的,在蜀漢陣營裡有諸葛亮,龐統,法證等,在魏國陣營裡有司馬懿,郭嘉,荀彧,許攸,在東吳中有周瑜,魯肅等

何為謀士,作為謀士就是在一件事情沒有發生或將要發生之時,其事件發生的過程及結果已瞭然於胸,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已經行動方案。

縱觀三國中每個謀士的故事描述來分析,諸葛亮,司馬懿,魯肅當列前三位,

能有三國的三足鼎立局面魯肅功不可沒,在曹操的強大壓力下,東吳積極主戰且主張聯合劉備的魯肅是第一人,並且是他往返於劉備與孫權之間,從中斡旋促成孫劉的聯合抗曹,如不然,肯定的是曹操一統天下,魯肅的謀略為東吳贏得幾十年的時間,所以魯肅名列第三。

司馬懿名列第二,司馬懿與諸葛亮不相伯仲,司馬懿能看清局勢,忍辱負重,不與諸葛亮強抗,採取守式,雖沒有與諸葛亮分出高下,但最終以長壽,併為後世統一天下打下堅固基礎,故該得第二。

諸葛亮第一,諸葛亮在沒出山之時,以某定了三分天下的打局,在劉備沒有立錐之地之時,跟隨劉備,屢出奇謀,最終邦劉備打下三分天下,受到世人崇拜與敬仰,雖然,諸葛亮與司馬懿在伯仲之間難分勝負,但是,司馬懿始終是防守,而諸葛亮卻是進攻的態勢,因此,從氣勢上講,諸葛亮更勝一籌,故諸葛亮第一。

也許有人質問,怎麼沒有周瑜?周瑜可是東吳的大都督啊,

其實周瑜的謀略真的比其他幾位不行,首先他沒有司馬懿的那種審時度勢能力,面對諸葛亮用美人計,終成笑話,不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這都是鐵定的事實,可以參考張飛傳,劉備傳,趙雲傳,從這一點,目光遠不如其他人。

以上僅為個人所見,希望大家點評交流

愚公姓李
2019-04-26

亂世出英雄,也出謀士。三國時期謀士很多,著名的有毛玠、郭嘉、荀彧、程昱、荀攸、許攸、諸葛亮、龐統、魯肅、張昭等,嚴格地說,司馬懿也是一個謀士。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從謀略和計謀兩個層次來看的話,還是可以看謀士的水平及其在事主心中的地位。下面我們就來捋一捋。

毛玠:為曹操制定“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的戰略規劃,定了一個基調。同時,為曹操遴選清廉正直之士。

郭嘉:官渡之戰前夕,向曹操提出著名的“公有十勝、紹有十敗”的論斷;劉備投曹時,又向曹操提“不可因除一人之患而阻四海之望”的諫言;曹操久攻呂布不下時,他又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公元200年,曹操欲攻劉備但憂袁紹趁機襲擊許都,郭嘉作出了 “袁紹優柔寡斷,不可能迅速攻擊許都”判斷,勸曹操速攻劉備;袁紹官渡戰敗後,郭嘉力排眾議,勸曹操退兵,待袁尚、袁譚兄弟自殘兩敗俱傷時,再出兵消滅袁氏;公元205年,郭嘉建議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並四州名士,收附民心,產生千金市骨之效。以上可以看出,郭嘉善於分析敵手心理,捕捉戰機,提的是戰術性的計謀。

荀彧:面對張邈、陳宮等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並向曹操提出“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戰略方針,勸曹操以兗州為基地積蓄實力;勸曹操迎漢獻帝,使曹操獲“挾天子令諸候”的戰略優勢;官渡之戰時,曹操軍糧將盡,士兵疲憊,有退許昌之意,荀彧勸曹操堅守,等待用奇謀的良機;官渡之戰後,又勸曹操一鼓作氣平定河北;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可以看出,荀彧對曹操是戰略性的作用。

程昱:面對張邈、陳宮等叛亂與荀彧一起保全兗州三城;公元194年,在曹操與呂布交戰失利的情況下,勸曹操放棄與袁紹連和的想法;公元200年,程昱以七百兵守鄴城,嚇阻袁紹;公元203年,程昱與李典打敗高藩,疏通水道,助曹操滅袁尚、袁譚;公元208年,算定孫劉聯盟;公元211年,田銀、蘇伯謀反,程昱勸曹丕不要殺投降士卒。

荀攸:公元198年,獻計助曹操大破張繡、劉表聯軍;同年,獻計水灌下坯城,擒殺呂布;公元200年,獻疑兵之計解白馬之圍,並大破袁軍;官渡之戰開始後,荀攸算定袁將韓猛押運糧草將至,建議曹操派徐晃截擊,取得勝利;同時,勸曹操採納來降謀士許攸的建議,進攻烏巢,又勸曹洪接受張郃、高覽的投降。曹操親口說,為他安撫內外的人是荀彧,荀攸則次之。

許攸:在袁紹未得重用,投曹後獻火燒烏巢之計;助曹操攻破鄴城後因恃功被殺。

司馬懿:公元219年,向曹操獻屯田之策;同年,向曹操獻離間計,促孫權派呂蒙俘殺關羽;224年,曹丕伐吳,司馬懿鎮守許昌;228年,擒殺孟達;諸葛亮伐魏時,率兵抗蜀,並致諸葛亮累死;238年,率軍平定遼東;此後又征討東吳,成為託孤重臣,發動政變,最終成為西晉奠基人。

諸葛亮:公元201年,與劉備隆中對,提出三分天下的戰略規劃;赤壁之戰時,力促孫劉聯盟;公元208年,獻計平定荊南四郡;公元210年,向劉備推薦龐統;公元214年,與劉備會師成都,助劉備取得益州;公元221年,勸劉備登基稱帝;公元223年,劉備託孤諸葛亮;225年,率軍平定南部叛亂;227年,開始北伐中原,至234年病逝五丈原。託孤期間,諸葛亮治理益州,大小事務皆由其決斷。

龐統:公元212年,向劉備獻徵蜀上中下三計,劉備用其中計;214年,戰死雒城。

魯肅:公元200年,為孫權提“鼎足江東”戰略規劃;208年力主抗曹,並促成孫劉聯盟,大敗曹操於赤壁;周瑜死後,主持東吳軍政,期間為顧全大局,周旋荊州,後孫劉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並隨孫權攻破皖城。

張昭:為孫策料理內務,助孫權穩固權力。

從以上分析羅列來看,若以功績論,司馬懿當排第一;若從忠主出謀這一立場論,諸葛亮當排第一,荀彧排第二,魯肅排第三,毛玠第四,郭嘉第五。不知各位網友是否贊成。

蓝盾门业趙德银
2019-04-24

謝邀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稱弟一謀士。

論天文地理,人間百態、無所不精,五行八卦、六神遁甲、無所不通。舌戰群雄、赤壁之戰、魯肅崇拜。空城計:司馬懿兵退三十里。六出祁山:司馬懿不敢對陣。七擒孟獲,口服心服。行軍佈陣、運籌把握丶屢出奇謀。最後諸葛亮病逝、蜀軍搬師回朝,司馬懿都不敢追殺,諸葛亮真奇人也!神人耶也!

手机用户100721935509
2019-05-18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毫無爭議毫無疑問的第一謀士是諸葛臥龍,其次是徐庶!徐庶接手小沛,敗曹仁破李典佔樊城,諸葛亮接手,丟樊城敗當陽棄新野逃夏口!哈哈😄!正史裡面第一爭議比較多,個人覺得賈詡周瑜都可以吧!

不要天真要善良
2019-05-18

呵呵,一夥夥郭吹狗,別的不說,魏蜀吳各一個也輪不到郭嘉啊?魏國荀彧不僅僅搞內政,還是出色謀士,張良的運籌帷幄,基本就是曹操和荀彧這倆人的活,其次參謀,也就是隨軍出謀劃策,荀攸絕對第一,賈詡智力不弱不假,他得說啊,老曹不問,他屁都不放一個,再厲害有個卵用,鍾繇都說過荀攸出過十策,為老曹奠定基礎,郭嘉一個近侍太監解悶的角色,第一謀士?沒看誇他的都是誰?老曹不說了,第二個李隆基,然後嗯嗯嗯,難道說祕書比總經理還厲害?所以聯合國叫祕書長,而不叫總理之類的?

她喜欢乱说
2019-05-18

我覺得第一謀士應該屬於 荀 彧。一脅天子令諸侯。二推薦人才,含郭神算。三力主殺大耳賊。四滅敵順序的制定,一呂二袁三劉備,至若當志強破袁紹,一戰奠定天下大局。五許昌空虛時被他設計守住,安定前線老闆和將士的心。六後勤兵力糧草供應。大致就這些主要的。

桀骜不驯125511184
2019-04-24

我個人認為《三國演義》中的第一謀士非諸葛亮莫屬。諸葛亮在沒出山之前已經和劉備說過,當今天下各路諸侯紛爭,曹操的魏國已經佔了“天時”。孫權的吳國已經佔了“地利”。同時也給劉備指明瞭方向,進取西川佔取“人和”。劉備也是按著諸葛亮的謀略建立了蜀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