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10 個回答
嚁月
2018-10-09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廣東潮汕與福建閩南的關係及淵源就是:同屬閩南語系。
閩南語系發源地為古代的泉州,潮汕話為二次移民與當地土著結合的話。史記泉州話始於西晉,古閩越族基本上在西漢時期被滅,其殘留強遷至淮河一帶(三國時期閩粵由孫權管轄)。先由吳越族人填充,後由古代河南一帶的人南遷。改變了其當地語言及習俗(304-439亂世年間,由於異族入侵中原,西晉永嘉二年即公元308年,中原的衣冠八族入閩)相傳閩南語是古洛河、淮河一帶的方言。在西晉、唐朝、北宋三個歷史時期遷移到福建南部,其主要發祥地就是古代的泉州(這些都是有歷史文獻記載的)。再從泉州擴散到潮汕、浙南、臺灣、雷州半島、海南等地。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自古漳潮是一家的,準確地說,漳州有一半土地是屬於古代的潮汕的。漳州話基本上始於唐,定形於北宋。史料記載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率族人入閩後派兵攻陷潮汕,使之割地開闢了漳州。那麼漳州是由古泉州與古潮州各分割出一部分土地形成的。歷史上的陳元光喻為“開漳聖王”,並實現了“漢畲融合”政策開疆拓土。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唐代韓愈對潮汕教育文化的貢獻並推動了潮汕文化的發展(此時的潮汕地區還是被中央集團認為是蠻荒之地,朝庭將一些犯法之人流放於此)。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文公晚年貶至潮州府潮陽縣,對潮汕文化及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他推動了潮汕地區的儒家思想教育,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也是潮汕文化及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南宋興化縣(今莆田一帶)人大移民。改變潮汕方言基本上在宋代末年,由陳元光入粵史看,閩粵兩地的方言是不統一的。文獻記載該地區元前無客家,宋後無越族的,也許一部分土著被統稱掉了(如老蔣入臺,將各土著部落趕往山上,統稱為高山族一樣。客家圍屋也基本上始建於宋末時期)。據歷史記載有三個板本:一、宋帝南逃攜大批吳、閩軍人南下入粵。二、元軍南下屠城,難民南逃廣東。三、宋末興化一帶大海嘯使之背井離鄉。那麼潮汕是其二次移民之地,由於人口急劇膨脹,改變了當地的語言、風俗、居住...等等的民俗,使之閩南語同化而來。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總之,潮汕與閩南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不過它與閩南文化及習俗上是有區別的,尤其與今泉州、莆田地區還是有許多民俗不同的地方(潮汕與閩南在地緣上佔了很大的關係。不過潮汕文化包含有許多當地的土著文化,從其民俗與文化看,是有別於閩文化而獨樹一幟的)。儘管有許多不同,那麼在中國歷史民族大融合上,認同其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其中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潮汕話是閩南語的一分支。因此雖隔兩省,其方言是同宗同源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根!也因此有“潮州人福建祖”一說,其淵源就是潮汕是古中原人二次移民之地。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乌鸦97
2018-11-23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從族源上看,潮汕人的祖先大多數來自福建,跟閩南人一樣自稱河洛人(這個稱呼如今已經很少見)。但是比較有意思的是潮汕人最主要的來源地是莆田,而如今的莆田卻並不屬於閩南,也許是當年移民潮汕的移民潮太過猛烈,以至於族群性質都改變了?

從語言上看,潮汕人講的潮汕話的確屬於語言學上的閩南語系,但是互相之間已經很難溝通,是兩種不同的方言。總不能說我們都屬於蒙古利亞人種,就說中國人都是蒙古人吧。

從人口交流上看,明朝中期以後,潮汕地區已經跟福建一樣變成人口稠密之地,本身也開始向外移民。從那時起福建也停止了向潮汕移民的浪潮,轉而向臺灣、粵西、海南以及南洋移民。也就是說從明朝中期起人口交流就中斷了,各自發展。

從文化上看,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山水相連,很多文化形式都非常相似,但是都屬於各自發展各具特色的狀態,潮汕戲劇、音樂、宗教等等都自成體系。沒有潮汕人會認為自己的文化是閩南文化的從屬。閩南人在說自己的文化的時候也並不會把潮汕文化包括在內。

從經濟交流上看,潮汕地區跟廣東中部的聯繫遠遠強於相鄰的閩南地區。一是彼此屬於不同省區,聯繫天然減弱。二是兩地人文地理相似,互補性反而不強。

從族群認同上講,潮汕人族群自我認同很強,這跟潮汕地區半封閉的地理狀態以及與廣東其他地區迥異的文化有關。同時潮汕人也天然的認為自己是廣東人,閩南人對他們來說就是隔壁的外省人,並不會因為相似而有族群認同。

綜上所述,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是一對非常相似但又互不認同的區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海峡网
2018-11-23

去過潮汕和閩南地區的人會覺得很奇怪,這兩個地區風俗、方言幾乎一樣。兩個地區的經商氛圍也特別濃厚,走出很多著名商業大佬。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然而,卻一個是廣東省,一個是福建省。這兩者到底是啥關係呢?其實一句話就能概括了他們的前世今生——

潮汕根在閩南,閩南根在中原 。

臺灣根在閩南,閩南根在中原。

潮汕人大多是福建移民的後裔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潮汕與閩南地區是源與流的關係。從人口來源看,潮汕地區的居民大部分是福建移民的後裔。據記載,潮汕移民,幾乎都來自中原,但直接從中原移居潮汕的為數極少,絕大多數是先佔籍福建,而後轉徙潮汕。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中原移民由閩入潮汕,主要有三次,即兩晉時期,隋唐時期和南宋末年。因為福建地少人滿,不少先民繼續往南遷徙到潮汕地區。可以說,每一次中原移民潮,都會大大增加潮汕地區的人口。

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就曾說過:“我們祖先有幾代在福建莆田居住生活過,我可以說是半個福建人。”就是因為南宋末年,因逃避戰亂,十幾萬福建莆田人移民到潮州汕頭。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莆田洋尾村,李嘉誠的祖籍地

雖境土有閩廣之異
而風俗無漳潮之分

因此福建的語言、信仰和風俗習慣,也隨之傳入潮汕,故有“雖境土有閩廣之異,而風俗無漳潮之分”之說。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潮汕話是中國八大方言——閩南語裡的次方言。潮汕方言應該說跟福建漳州、泉州與廈門的方言,同屬於閩南語系。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潮汕功夫茶乃源於閩南功夫茶,兩者一脈相承,故泡茶的主要流程其實是大同小異,均遵循著南派烏龍茶最經典的泡法。另外,潮商與閩商一樣,是世界上有名的群體,而且他們中頗大部分祖籍來自閩南。與閩南一樣,潮州也有深厚的海洋文化,他們的習俗信仰與閩南類似,潮州也有南音、梨園戲,可以說潮州是閩南文化的重要區域。(海峽網謝秋玲)

圭海四记
2018-11-24

從源、宗和聯繫的角度看,潮汕與閩南相似的成份多於差異。

語言上,潮汕話與閩南話同屬於閩南方言,這種方言由北及南呈現出自然過渡的關係,泉州話、廈門話、漳州話、詔安話、潮州話,其中廈門話為漳泉混合音,彼此無障礙可通,詔安話近似於漳州話與潮州話混音,與雙方基本上可交流,只是相近性較廈漳泉稍弱。此可謂“同語”。

民系組成上,閩南稱閩南民系,潮汕稱潮汕系,二者在國內外涇渭分明,但以百家姓的組成看,整個東南沿海,閩東、莆仙、閩南和潮汕呈自然過渡狀分佈,均以陳林黃為大宗,前十大姓氏基本雷同,這與相近的客家、廣府人口姓氏組成有明顯差異。而潮汕人和閩南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族譜上都記載著先祖來自莆田的字樣,他們都自稱河洛人,來自中原。此所謂“同源”。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風俗習慣上,潮汕和閩南都有著敬祖重祀的傳統,而且其安土重遷觀念基本上等同,這種聯繫或許在當地人看來並無特別之處,但放眼全國或者周邊,二者的相似簡直可以用同俗形容。此可謂“同俗”。

美食上,潮汕美食已然在全國打出名號,而相對的閩南小吃則顯得有些落寞。與中國農耕社會習性稍有差異,潮汕人好吃、會吃牛肉,相仿的泉州人的牛肉嗜好也不遜色,遍佈全國的潮汕牛肉火鍋和晉江牛肉店便是其有力證據。之於春捲、菜頭粿、蠔烙(海蠣煎)、肉粽等更是兩個地方共同的家鄉菜色。此可謂“同食”。

民風上,潮汕和閩南都自稱或被稱為“海濱鄒魯”,尊師重道、耕讀文化在這兩個比鄰的區域得到極好的傳承。如果說包括閩南在內的整個福建都普遍有科舉繁榮的表現無法彰顯閩南的特殊性,那麼潮汕在廣東的科舉表現那隻能說是鶴立雞群了。而至於潮商和閩商,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商業領域真可謂是不相伯仲各有千秋。此所謂“同風”。

以上五同,“同語、同源、同俗、同食和同風”或許已經把潮汕和閩南深深的綁在一個文化圈內,二者的緊密程度可以用兄弟關係形容,而致使二者有令人深刻的差異,無非是他們屬於兩個不同的省份,閩南屬福建,潮汕屬廣東,這就是求同存異的結果。

幻影千度
2018-10-09

秦朝滅亡時,南海郡東境只到陽山縣,閩中郡西境只到盤陀嶺,漢封無諸的閩越國也只到盤陀嶺,中間這部分就是劉邦口中的“亦越之世”南海國。

漢高帝劉邦封海陽齊信侯後命他駐越,這可從漢廷“舉高帝時越功,其民便附。”這一升遷理由得到證明。劉邦讓他牽制兩越,由此產生了海陽縣,又立“亦越之世”南武侯織為南海國王,意圖削弱兩越勢力。從此粵東閩南畲族開始受東甌文化影響,加上漢揭姓人的加入,便形成了今天潮客二種文化形態,可以這樣說,海陽齊信侯是粵東閩南文化的始祖,揭姓人卻是客家文化的祖宗。

漢惠帝封海陽齊信侯升東甌國,形成了對閩越的南北夾攻,讓餘善不得不先下手為強,除掉東甌國。海陽齊信侯“高帝時越功,其民便附。”的歷史評價,正是畲族原住民隨齊信侯遷徙,形成了今浙南畲族聚居區的原因,畲族因為多是山民,受餘善滅東甌遷徙影響不大,自然保留了這一歷史軌跡;漢文帝滅南海國,利用南海國地盤,成就史定平定了閩越國、南越國,漢廷賜史定揭姓及揭陽縣,間接證明了漢揭陽縣就是原漢“亦越之世”南海國。

這個過程,剛好是前211至前111年,一百年時間。這一百年,因為《史記》的模糊記載,竟然被後人杜撰得面目全非。

《史記》載“越揭陽令自定屬漢”,因為五華出土秦“定揭丞印”縣城信物,變得純屬猜測。定揭又是如何杜撰成揭陽的?

站在歷史的角度看,越非南越,而是“亦越之世”的越,令非縣令,而是漢廷駐“越之世”的長官。

所謂“自定屬漢”只是泛指不與趙佗為伍者,卻誤導“越揭陽令”是南越國的一個縣令。要是真的南越國的縣令,為何司馬遷不直接寫“南越揭陽縣令”,而寫“越揭陽令”?此“令”後來居然能帶兵滅了南越、閩越,這那裡是縣令所能做到的。

《史記》載漢廷召閩越王餘善圍攻南越國,餘善到“揭陽”就消極怠慢,畏縮觀望,“持兩端”。如果“揭陽”是南越國地盤,還怎麼“持兩端”?這那裡是進入南越國境的狀況,這其實已經道明“揭陽”並非南越國地盤的歷史事實(此時《史記》說的“揭陽”,應是定揭、海陽)。餘善到“揭陽”,是來和漢廷談條件的,漢廷當然沒有讓餘善擴大地盤的可能,既然談不攏,當然就打道回府,更沒有參戰。

其實《史記》有多個版本。現存的《史記》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劉宋裴駟的《史記集解》、唐司馬貞的《史記索引》和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其中,秦五嶺有揭陽嶺唯一記載就是張守節《史記正義》杜撰猜測的。

中華書局1959年9月版的《史記》,應該屬於經典中的經典了。但是,經典本卻是清朝同治年間,張文虎“擇善而從”的版本。“從”就是從屬、依從的意思,從編輯的角度來說,就是認定的意思。“善”就是好的意思,比如不同說法中,說得最多的一個;比如不同解釋中,看起來更符合邏輯的那一個,等等。“擇”就是選擇。

這個很簡單、也很恐怖。簡單的是“擇”字理解上沒有歧義。恐怖的一是,既然需要“擇”,就必然意味著不同版本的《史記》記載的內容、見解也不同。二是“擇”,僅是清朝張文虎一個人作出的選擇。如果說司馬遷是《史記》的原作者,而張文虎是眾多記載的一次“擇善而從”,那麼歷史上,曾有多少次“擇善而從”?這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綜上述。我們現在看到的,最經典版本的《史記》,僅僅是清朝同治年間張文虎個人選擇的結果。舉個邏輯上的例子說。白起是白是黑,是高是矮?只要張文虎個人認為白起是一個黑黝黝的矮個子,白起又黑又矮就成為了歷史記載。而且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的記載。

這細思極恐!因為任何人都可能因地域變化而利用《史記》。

《史記》把南海、南越編成《南越列傳》,“南”指南海,“越”指南越,南海名因沒帶越字,《史記》借劉邦點明是“亦越之世”。東甌、閩越編成《東越列傳》,東指東甌,越指閩越,兩者都是取頭尾兩字構成的,不可謂不嚴謹;但現代理解卻是《南越列傳》是記載南越國的;東甌、閩越構成《東越列傳》的,若按《南越列傳》記載南越國的邏輯,那豈不是《東越列傳》是記載東越國的?顯然不是,南越是指包括南海國的越的南部,東越是指包括閩越國的越之東部。事實上《南越列傳》也不是僅記載南越國,還有南海國,只不過被後人忽略甚至有意省略了而已。古書沒有標點符號,閱讀需以“字”達詞意,而不是按現代的組詞習慣去閱讀古文理解古文。現代人理解的《史記》,單純是因標點符號的使用不當,就可能導致意義全變。讓後人有機會不斷杜撰這裡的歷史,更不要說有意排除了。要不是五華出土定揭丞印,很多杜撰的歷史就會被當真,很多以“今”定史的勾當就會被不斷添加。《南越列傳》是《南海、南越列傳》,《東越列傳》是《東甌、閩越列傳》,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所謂“潮汕”,1883年最先出現在英國商埠文件的中文備註,接著是在英國洋關有關係的場合出現。是英國人一手導演和推銷的地名。這和日本人曾稱中國為支那如出一轍!

所謂潮汕,並非唐潮州,也並非漢揭陽,就像《史記》使用定揭、海陽虛構近百年揭陽一樣,潮汕論者也挾洋自重虛構了近百年潮汕。其實,秦定揭、漢海陽,漢揭陽、隋義安、唐潮州地域是一樣的,那就是今天的粵東和閩南。唐韓愈開創了潮州文化,說潮州是粵東閩南的歷史文化中心,一點都不為過,是時候尊重歷史文化了!

至於說古揭陽、義安郡、潮州的一半是潮汕,那要等到有商埠的時候才有此名,不就是歷史虛無主義嗎?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柯子28
2018-01-07

我正在這個地區考察,這個地區歷史上多次分分合合,人口流動頻繁。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中原地區的人口南遷之此成為客家人。它們的建築風格有漢唐風味。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信養方面,以神為主。其他宗教影響較小。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受海洋文化的影響,人的思維更加敏捷。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我感覺他們是不是漢族人的血緣更加濃一點。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這個地區商人,不象北方為利忘義!可能他們對義沒有概念,但是潮汕、龍巖人不去強求。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看一下古代的軍事管轄區叫什麼你就知道答案了。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原來他們是一個軍分區。


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在歷史上有什麼淵源?

死亡核电51860633143
2018-12-02

廣東的潮汕、福建、浙江南部,歷史上是閩越人生活的地方。和漢朝打了一戰,戰敗,為了削弱閩越人,把潮汕地區劃給廣東,浙江南部劃給浙江。正常來說,這些地區的人,生活習慣、身材外貌特徵dna、性格思維方式、文化,相對其它地區,應該會比較接近。雖然閩越人被分為三個省,但是這些地區善於經商的人數量相對比較多。這應該是閩越人所表現出來共同特徵之一。其他有什麼相近的地方還要具體去研究對比

严家庆
2018-11-24

剛才在閩南人話題中已說過,現歸廣東管轄的潮州設立很早,於公元311年從南海郡闢出的義安郡而形成的。當時潮州地域遼闊,東接福州,北臨虔州(贛州),西鄰循州(廣東龍川),南瀕廣東惠州,統治了閩南人和客家人中心地域。到宋代,潮州析出三縣,泉州析出兩縣設漳州。元代和明代,潮州兩次反覆劃歸廣東管轄,才有漳州閩南人中心之說。

到1733年(清雍正11年),潮州又被割出程鄉,平遠,鎮平三縣設嘉應州(梅州)。這時的潮州基本定型,形成潮安,潮陽,揭陽,惠來,普寧,澄海,饒平一府八縣格局,也是海內外潮人共認的“潮州八邑”。那時的汕頭只是韓江出海口處的港口小鎮。

潮州作為閩南粵東的行政中心,有著1500年的歷史。雖然她從福建歸屬廣東管轄,但社會人文和方言是一脈相承的。如《永樂大典.風俗形勝》所言:“潮州府隸於廣,實閩越地。其語言嗜慾與福建之下四府頗類。”

卢荣纳1
2018-11-23

福建省南安市的前身是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設置的東安縣,時東安縣轄地包括現在的福清市、莆田市、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潮州、梅州、汕頭汕尾、新羅區、漳平市、流球、臺灣等,雖然,海平縣、龍溪縣、莆田縣分別從東安縣析出去,但到了南朝時東安縣升格為南安郡時又把這些管轄回來,到了隋朝後後,這些才真正獨立出去。。

一嘴尝遍天下食
2018-11-20

從人口來源看,潮州人大部分是福建移民的後裔。

從地理位置上看,潮汕地區“天高西北,地傾東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潮汕地區的發展只能向沿海擴張此外,歷史上潮汕地區第一次有政府建制是應該是在隋朝的時候,劃粵東和閩南為義安郡,也就是說那時候潮汕和閩南其實是一體的明清時期,福建受限於地狹人稠的狀況,大量的閩南人湧入潮汕,甚至於佔此後潮汕地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二。

而潮汕之前的方言並不是現有的潮汕話!


而是受後來閩南方言和少量中原文化的影響形成的,或許。。。。。。

對於潮汕的發展,最大的影響因素當然是地理環境因素,其次,應該是韓愈治潮八個月用德禮教化百、向社會中下層普及儒家文化,以及閩南移民。

一方面,早期閩南人與潮汕人就有頻繁的海上貿易,主要以潮汕南澳島和漳州為節點。潮汕地區也有祭拜媽祖的習俗,相傳是因為閩南漁民在南澳島建立起第一座媽祖廟。

第二,閩南移民的進入,使潮汕地區的耕作由粗放式變成精耕細作,糧食產量大量增加,間接促進潮汕地區經濟作物,紡織、陶瓷等手工藝品以及海上貿易的發展。

第三,以宋元時期為例,這一時期,有近乎一半以上的時期是由閩南人擔任潮州知州。

而大量注重自己家族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富商名門遷入潮州,也將閩南風俗、民間宗教信仰、日常習慣等帶入本地區。

喜歡可以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