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黃河鎮河大鐵牛: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每隻鐵牛重約30噸左右
阿民看世界
1/10 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位於永濟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各四尊。鑄於唐開元十三年(725),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
2/10 開元鐵牛是蒲津渡遺址最突出的文物,位於蒲州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後因黃河東移,開元鐵牛等沒入水中,開元鐵牛是蒲津渡遺址最突出、保存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文物,明代地層距地表約7米。四尊鐵牛旁各有一鐵人,如牧策牛。鐵牛分南北兩組。兩牛一組,前後擺列,面朝西。鐵牛等為唐蒲津橋遺物,排列仍如前橋頭所列,可領略大唐盛世築橋工程一斑。
3/10 鐵牛每尊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牛尾後有橫軸,直徑約0.4米,長約2.3米。軸頭有紋飾,各軸不同,分別有連珠飾、菱花、卷草、蓮花等。
4/10 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伏臥,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於拴連橋索。牛側均有一鐵鑄高鼻深目胡人作牽引狀,現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寬0.6米。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據測算,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
5/10 牛造形生動,前腿作蹬狀,後腿作蹲伏狀,矯角、昂首,牛體矯健強壯,尾施鐵軸,以系浮橋。腹下有山,其下有6根直徑0.4米,長約3.6米的鐵柱斜前連接,每根鐵柱分別有反向出伸鐵足各一,功能同地錨。在鐵牛的上下部位均有鑄範縫痕跡,可觀察澆鑄、範塊痕跡,分析出鑄造的工藝技術。
6/10 20世紀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牆外流過,枯水季節,下水還可摸到鐵牛牛角,行船還有被牛角掛傷船底的情況。
7/10 50年代後,三門峽庫區蓄洪,河床淤積,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鐵牛已被深埋於黃河水面下2米有餘的河灘裡了。
8/10 1988年,永濟縣博物館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查訪勘探,於次年8月發現並出土了唐開元鐵牛、鐵人,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9/10 1989年 8月在蒲津渡遺址上經勘查發掘,處於黃河古道東岸的四尊鐵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牆51米,距西城門 110米。
10/10 1998年8月由永濟市博物館在蒲津渡遺址上發掘出的。出土鐵牛有四尊、鐵人四個、兩座鐵山、一組七星鐵柱和三個土石夯堆。黃河鐵牛的出土,是建國以來我國首次發現黃河古渡口遺址,四尊鐵牛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重量最重、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
2019-02-16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