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為什麼沒有留下後代?

明朝
1 個回答

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是明武宗,其之所以享有“武宗”的廟號,自然是因為其在位期間所建樹的非一般的武功。具體來說,主要是在任內平定了三次叛亂,特別是,他曾率軍親臨戰陣與來犯的五萬蒙古騎兵激戰併成功地打退了他們的進攻。

清代修《明史》,出於鞏固少數滿人統治大多數漢人的目的,特別需要讓廣大人民覺得漢族皇帝很差勁,很糟糕,特別需要讓漢族普遍自卑到骨子裡,從而心甘情願當好俯首帖耳的奴才,所以就處心積慮地在文字上進行了種種歪曲和醜化明朝歷史的操作。除隱匿去明代許多文治武功方面的閃光點外,除在明代的酷刑、太監、錦衣衛等問題上大肆渲染、大做文章之外,更刻意把明朝的多數皇帝使勁往殘暴、荒淫、昏庸、弱智等幾個方面寫。而我以為,有關明武宗的歷史記載,很可能是被削刪篡改得最為嚴重的之一,所以明武宗也是被清朝統治者此一行徑傷害最深的明代皇帝之一。明武宗朱厚照為什麼沒有留下後代?

後世評價明武宗時,通常總說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根本就是個無道昏君。

明武宗真如人們評價的這樣嗎?在我看來,事實恐怕並非如此。或許我們有必要來正說一下明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明孝宗朱佑堂之嫡長子,1491年生(一位500年前的“90後”!),1506年16歲時即大位,年號正德,在痛痛快快做了16年皇帝后,於1521年駕崩,享年僅31歲。從史書的記載和所謂的民間傳說來看,明武宗這個人確實是沒有個正經皇帝的樣子。不過我仍然以為前文轉述的評價對他來說並不公正。明武宗充其量也就是頗有些青春期的叛逆和無厘頭的八卦罷了,最多再加一點日常生活方面過於性情化的荒唐而已。歷史上那個真實的明武宗,對於朝廷政務其實始終都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把握和判斷,對於軍國大事其實始終都保持著火一般的熱情和戰士般的高昂鬥志。

中國曆代皇帝在選擇接班人時一般都會遵循“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千古宗法來辦,之所以這樣,自然是為了保證政權的平穩過渡,自然是為了避免由對皇權的無序爭奪導致悲劇。不過實際上,因為各種原因,各朝各代真正能以嫡長子身份承繼大統的卻總是幸運的極少數。大明朝也不例外,明朝16帝,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僅有三位,而朱厚照就是這三位中的一位。另兩位為明仁宗與明宣宗,但這兩位的生母是兒子出生後才封的皇后,只有朱厚照,出生時母親就是皇后。也難怪出生才5個月,孝宗皇帝就把這個嬰兒冊封為了皇太子。

明武宗孩提時“粹質比冰玉,神采煥發”,聰明異常,並且性情仁和寬厚,深得孝宗皇帝的喜歡。朱厚照8歲時起正式開始接受優良而嚴格的皇室教育。他確實是個天賦極好的小孩,頭一天所學的課文,第二天他總能夠流利地背誦出來,而且他喜好騎射,興趣廣泛……皇帝和大臣們因此都對他寄予厚望。

史料中關於當了皇帝后的明武宗的事蹟想必大家大多都知道的。

1506年,明武宗即位時年方16(虛歲15),典型的少年天子。先有“八虎”太監之首劉謹曾一度深得武宗信任,乃至於在兩三年間權傾天下,威勢加於外廷眾大臣。但這位在史上大名鼎鼎的強勢太監劉謹,終於被“八虎”之一的張永扳倒,並被處死。之後又先後有錢寧、江彬等武人受到明武宗恩寵,但卻沒有誰能夠再如劉謹那樣一手操控朝政。

明武宗在位期間,眾所周知的出格事還有這麼幾起:一是長年住在“豹房”,二是曾以邊防重鎮宣府為“家”長駐,三是曾違背祖制數度找理由出京巡遊。

此外,則明武宗任內也還有幾起戰事值得提一下:一是他組織平定了一次農民起義,二是他組織平定了寧夏安化王的謀反(哲學家、明朝將領王守仁也曾為朝廷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第三則是明武宗親自組織和指揮了抗擊蒙古小王子的入侵行動(最令明武宗得意的是,親上戰陣的他竟然在混戰中手刃了一名蒙古騎兵!)。

1521年,明武宗病逝於豹房。

大致就是這些吧。

可惜我們所見的記載,核心內容大抵都是在大肆地渲染和細緻地描繪這位皇帝的尋歡生活以及他的太監們和左右幾個玩樂隨臣,而對他的處理朝政和軍務方面,卻往往是隱約含糊、輕輕帶過。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風流倜儻、意氣風發的明武宗還真是位貨真價實、值得大說特說的話題人物。可問題在於,今天的我們究竟又該怎麼談論他才能有所矯正,才能相對客觀呢?或許,那所謂的“豹房”當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照理,這有幸投胎在帝王家的朱厚照也絕對算得上是天生金貴了,可不知為什麼,這個年輕人卻毫不留戀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即位不久,他就在紫禁城的西北角,也就是今天的北海公園西側一帶,營建了自己無拘無束的獨立小天地——豹房(豹房並非是武宗的創建,是貴族豢養虎豹等猛獸以供玩樂的地方,元朝時期已有此風氣),並於正德二年(1507年)入住,直到正德十五年(1521年)辭世,一直安居在那裡。在我看來,這顯然是明武宗對自身所處物理空間的第一次突圍,也是他對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突圍。明武宗很不習慣紫禁城裡的種種規矩、禮制及條條框框,這對性情瀟灑、喜歡自由、陽光帥氣的他來說似乎是一種必然。

史料上說:明武宗在豹房裡荒淫無比,御女無數……這大抵應該是事實罷。不過我以為這也不值得大驚小怪——任何一個男人,如果生活在這經明孝宗精心治理了18年後的繁華世界,並且如朱厚照一般坐擁天下,則勢必會不吝享受這無盡的男歡女愛的。再又說了,真要書寫歷代皇帝們的男女之事,除了明孝宗等極少數皇帝之外,又有哪個皇帝不荒淫?隨便舉個例子吧,乾隆皇帝的女人,有名位的就有40多位,對外無有正式名位的就更是不計其數!所以說朱厚照這樣正當青春的皇帝在男女之事方面的表現並不足以拿來證明他的昏庸什麼的。我甚至感到以明武宗這樣的仁愛天子,其出京巡遊也好,南巡也好,出征也好,其實更多的乃是去了解民情、軍情,可惜竟被後世借來大做文章。

明武宗在豹房裡固然有享樂的一面,但更多的內容卻被人們忽略了。如果後人只把注意力聚焦於此人的性生活,只拿荒淫一詞來覆蓋明武宗在豹房裡的所作所為,明武宗的真實形象又怎能客觀地傳遞到今人的視野中來?

事實上,對明武宗來說,豹房固然是他的安逸享樂之家,卻更是他處理軍政大事、接見大臣與貴賓的辦公場所。明武宗雖罕入大內,但卻時常上朝聽政,批答奏章,就重大問題拍板決策。即使有時候不想上朝,明武宗也會傳達自己的聖旨指令內閣執行。而正德朝一系列的事實證明,明武宗的決策,大多都是果斷而正確的。

事實上,對明武宗來說,豹房還是他馴豹鬥虎磨礪膽氣與尚武精神的地方。明武宗少年時曾喜好過鬥雞走狗,稍長,又喜歡上了騎射打獵。當他搬遷到豹房裡起居,練得有一副精壯體格的他又喜歡上了搏虎——這個遊戲跟歐洲人的鬥牛活動差不多,區別只在於,武宗的格鬥對象不是牛而是老虎豹子一類的猛獸罷了。武宗之勇力與膽氣由此也可見一斑——試問歷代皇帝中可曾出過這樣的敢於徒手鬥虎的猛士?其實這些都是表象,說到底,是因為明武宗從小就非常仰慕太祖、成祖的曠世武功,長久以來都以這兩位偉大先祖為榜樣激勵自己,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建樹起一番自己的武功。

事實上,對明武宗來說,豹房還是明武宗學習藏傳佛教典籍並潛心修行的所在。明朝的皇帝打太租、成祖起就尊崇佛教,之後的皇帝也大抵都如此,而到明武宗這裡就更為崇奉,並且,聰明好學的明武宗尤其對藏傳佛教產生了特殊的偏好。之所以如此,一來這是關乎學術興趣與宗教信仰的事,二來這種學習對於王朝保持對西藏民族地區的控制多少會有所助益。明武宗不僅學習藏語,誦讀藏文經典,為之投入了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還常在豹房內穿藏傳佛教之僧服修煉密法,並在其間召見了不少的藏族高僧。瞭解到這些,我們才發現明武宗竟然還是一位少見的精通佛學、會梵文的皇帝。

不過明武宗終究是一個生性好動的傢伙,似這般日復一日地打理朝政,年復一年地悶居帝都,他終是熬不下去了。於是就有了他的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N次的從物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突圍。他要去京外打獵,他要去民間遊逛,他要體驗普通百姓的生活,他要去邊境視察和駐守軍事要塞,他要封自己為“鎮國公”、“威武大將軍”,他要統率大軍南下親征去平定藩王的反叛……而這些都是有違祖訓、禮法和各種典章制度的。

他的大臣們理所當然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他的種種不夠持重的“出格”行為與做法表示不滿和抗議。明代的皇帝與文官集團的關係是美妙而微妙的,他們之間互相合作又互相制約。於是,大臣們的勸諫書每每車載斗量般地堆滿了皇帝的辦公桌,他們無數次堅決地要求明武宗不要這麼離經叛道!不要這麼大失體統!500年前的“90後”明武宗固然年輕,但卻絕非真正的懵懂少年,相反,他是極有主見的,也是講究與大臣們周旋的策略與方法的。許多時候,他依然是我行我素,並且不跟這幫社稷重臣賭氣,明武宗只是運用太極拳以柔克剛的原理來應對大臣們的直擊,只是按照原則性與靈活性兼顧的宗旨繞著彎兒來突破這諸多大臣的包圍,明武宗通常是拍拍腦袋瓜就計上心來——他的辦法是既不跟大臣們真正鬧翻,又不輕言妥協地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現。

事實上,平易近人、本性淳和的明武宗對大臣雖多有敷衍,但卻也無比清楚地知道他們是為國家好,為老百姓著想,所以明武宗是從心底裡喜歡這些大臣的,並且對他們寬仁有加。雖然明武宗許多時候並不採納大臣們的建議,但他和明代所有的皇帝一樣,絕不堵塞言論的渠道,哪怕是一個九品芝麻官和平頭百姓的聲音,他也任由他們直言、建議乃至抨擊。

明武宗御駕巡視邊防重地宣府的決定顯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他的抱負。在那裡,他遭遇了領軍來犯的蒙古小王子。明武宗乃興高采烈地佈置軍機,乃至在明軍一部即將陷入包圍之際,豪情萬丈地親領一軍殺入敵陣!兩軍立時呈膠著態,戰鬥異常激烈!明武宗的五六萬軍隊與小王子的率領的五萬騎兵各顯神通、放手搏殺!雙方大小百餘戰,期間明武宗甚至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更激勵將士們的是,明武宗以九五之尊竟然躍馬揮刀,親手將一名蒙古騎兵斬於馬下!皇帝陛下英勇如此,全體將士豈能不倍加奮發?終於,小王子自覺不能取勝,乃引兵西去。當此大勝之時,明武宗一定想到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也一定想到了約摸七十年前的那場土木堡之敗!經此一役,他終於把大明王朝憋悶已久的鬱積吐了出來,這可真叫一個痛快——也許,這是明武宗的又一次突圍,最精彩的一次突圍。

該役之後,蒙古人長時間內未敢再次舉兵南下就是此次戰鬥收到的效果。

可惱的是,史書上的記載竟是這樣:明軍死亡五十二人,蒙古軍死亡十六人,武宗親手殺敵一人。試想一場這麼頗具規模的激戰,雙方怎麼可能總共才死這麼點人?顯然,這樣的記載絕不是當時的真實情況。如果蒙古人只有這麼小的損失,他們那強悍的騎兵部隊又豈會如此輕易地敗退而去?由此也不難推測,史書上關於明武宗的記載還有多少歪曲和醜化之筆。

在我看來,終其一生,明武宗朱厚照的身體裡始終都湧動著無比蓬勃的生命活力,他追求生命的快樂與自由,他崇尚鮮明個性對沉悶規章的突圍與解放,他的腦子裡時時跳動著創新思維的火花……明武宗很可能是自秦代以來中國所有皇帝中天賦最聰穎、個性色彩也最鮮明的一個皇帝,他在戰陣中的英勇表現更可謂集中地體現了明代每個皇帝都具備的從不妥協的堅強意志和錚錚鐵骨——明武宗的這一切甚至極大地刺激起了清朝多位皇帝的嫉妒以至於剋制不住要不遺餘力地去醜化他。

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明武宗絕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那種墮落、昏庸、垃圾的國王,至少,他也是一個有活力、有激情、有抱負、有膽魄、有謀略的皇帝,一個剛毅果斷、寬仁大度、個性鮮明的皇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