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清朝這座帝王陵寢三百多年未被盜掘,遊客們發現這個神獸與眾不同
落榜進士V
1/10 說起清朝的陵墓文化,大多數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清東陵和清西陵,其實除此之外還有“盛京三陵”,其中昭陵是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
2/10 回望舊去的滄桑歷史,有些記憶早已變得斑駁不堪,唯有那些物化的產物永存於世,今日我們仍舊慶幸清昭陵的存在,讓我們能夠觸摸抽象的歷史,還原幾百年前的帝王生活。
3/10 清昭陵始建於1643年,這裡不僅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的安眠之地,同樣也埋葬著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眾多後宮佳麗。與大多數皇家陵寢佈局類似,清昭陵遵循“前朝後寢”的佈局結構,隆恩殿、寶城、寶頂、月牙城、大明樓、方城等建築,或宏偉,或精緻,依次點綴在蒼茫的沈城大地上。
4/10 從正紅門進入,穿過大氣遼闊的甬道,一直向北行進便來到了方城,方城的入口為“隆恩門”,浩大宏偉的“隆恩門”建設在城牆之上,是典型的三層重簷歇山樓閣,遠遠望去,其強大的氣場令人心生敬畏。
5/10 “涉足昭陵戶與庭,輝煌眩目未曾經。莓苔滿徑無人管,楊柳山中猶自清”。曾經的清昭陵璀璨至極堪和日月共爭輝,而隨著清朝國運衰微,國庫入不敷出,國家無力對這裡修繕維護,清昭陵一度荒涼凋敝、苔蘚叢生,著實讓人難掩唏噓之情。
6/10 隆恩殿是整個清昭陵的靈魂所在,這裡供奉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的神位,也是歷代清朝皇帝舉行大型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清昭陵從1643年皇太極暴斃之後至今,已經跨過了300多年,至今沒有被盜過。
7/10 好在清昭陵的主體建築依然完好無損,並未受大規模地戰火侵襲,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隆恩殿基座和欄杆的石雕工藝更是惟妙惟肖、精湛無比,堪稱上乘的藝術佳作。我們在遊覽故宮,或是清東陵清西陵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大殿的臺基比較高,在臺基上還有欄杆環繞,每當下雨的時候,臺基上便會形成內渠,渠內的水經由望柱下方流入螭(chī)首,再由螭首口中孔洞排出,進入地下的石槽溝。
8/10 螭首的形象我們在帝王的碑頭上也可以看到,把它裝飾在碑頭上,碑的身價就變得更為高貴。但螭首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一種肅穆凶悍的形象,但是在昭陵的臺基中卻顯的萌萌可愛。​
9/10 與清西陵相似的是,清昭陵也有綿延數十里的古松林,這裡現存有2000多棵古松樹,鬆齡基本在三百多年以上。在皇家福廕的庇佑下,這些古鬆依然枝繁葉茂、茁壯成長,紅綠相映之間,恍若一道生機勃勃的綠色風景線。
10/10 在跌宕起伏的歲月長河中,瀋陽之所以能夠保持屬於自己的城市味道,很大程度上是仰仗類似於清昭陵等老建築的存在,無論這個時代如何變遷更迭,總有一些熟悉的記憶佔據著人們的視線。(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2019-04-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