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是不是暴利行業?

3 個回答

牙科不是暴利,是超級暴利!進價七八十元的牙齒,賣給顧客四五百元。 這還是小醫院的價格。大醫院拔顆牙齒就要800多。我一個熟人開了間牙科診所,幾年就城裡買了房,鄉下建了幾層樓,而且他一個人做事,全家人都賦閒在家,不用工作。

暴利!昨天上午,陪老伴去拔槽牙(嚼飯菜的牙她稱為槽牙),打著川北醫學院畢業的有21年臨床經驗的招牌的牙醫,不到10分鐘時間,就處理了4例患者。一名大叔,說刷醫保卡,牙醫說卡留下寫下密碼,下午我去別家刷,只刷你600元,一星期後來鑲牙。對另一名說,你交200元現金,這人用紙包住一顆撥下的牙,把錢付了。到老伴了,操作一分鐘,將牙拔了,說給100元。我說,要價太高了!我在別處,人家只收10元。我掏出一張老人頭,也付了。(牙醫叫張嘴,看看我牙床早長嚴的地方),沒有作聲了。這個牙醫是掛靠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下圖是特價,優惠價格明細,我不懂有多少賺頭)。/牙醫因為來錢快,故在較大醫院的牙醫紛紛離開放單飛。他們在街面上租個商鋪,置辦些設備器械材料,憑一技之長,便開始賺錢,種一顆牙起步價一千多。沒利益,怎麼連護士都跟他們跳槽了?/有個勞改釋放出來的,絕對沒學歷,不知怎麼也成了牙醫?短短几年,買了步行街的商住摟,樓下開展整牙業務,聽說刀很快(狠宰客之意)。又在另一條街,買了一個寬得能開飯館的大商鋪。先後換了三四個老婆她們都挺漂亮不嫌他有前科只圖他有錢。
牙科是不是暴利行業?

原標題:牙醫暴利的隱祕利益鏈:材料採購渠道、成本幾乎相同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不論是何種名目複雜的材料,基本都來自於行業內所認同的幾家加工機構,記者以牙醫身份從其中一家加工企業處拿到了牙冠成本價格,以一顆進口瑞典瓷為例,出廠價格為686元/顆,該產品拜博口腔全國連鎖(以下簡稱“拜博口腔”),賣到了1萬元的價格。此外,加工廠和醫生之間已經達成了不對外透露價格,“保護牙醫利益”的共識。而國家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管理和監督缺位也助長了牙醫暴利的滋生。

售價比進價高20多倍

正像北京商報記者上文所觀察到的價格現象,不管是洗牙、拔牙還是安裝牙冠,大部分私人診所、醫院和連鎖機構的價格都很高,尤其是牙冠價格能差出幾千元。

有不具名醫院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僅以安裝牙冠為例,雖然不同診療機構以牙冠材質不同為由開據了不同的價格,但是從牙冠本身而言,市場上流通的相同材質的牙冠出處幾乎相同,其成本價格也相差無幾。

對此,北京鼎臣醫藥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也表示認同。他指出,價格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技術、服務方面,但如果單就材料成本來說,各地相差不大,因為全國生產牙冠的工廠也只有幾家,幾乎所有醫院和診療機構以及診所的進貨渠道都是相同的,因此價格上的巨大差異最終還是來自機構自身定價。

北京商報記者進而聯繫到一家名為深圳市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義齒加工企業。在這家工廠,鈷鉻合金金屬冠的價格是110元/顆,氧化鋯牙冠是300元/顆,鑄瓷牙冠為350元/顆,且不管是面向公立醫院還是私人診所,價格都是統一的。

除了這家代工企業,北京商報記者又從另一家名為成都維登義齒的代工廠瞭解到,該工廠提供的義齒原材料價格為,鈷鉻烤瓷牙冠64元/顆,氧化鋯全瓷牙冠196元/顆,鑄瓷牙冠同樣為196元/顆,進口瑞典瓷也只賣到686元/顆。而在拜博口腔,安裝一顆鈷鉻合金烤瓷冠的價格為1500元,安裝鑄瓷聯體牙冠的價格為4300元/顆,都比實際的進價高出20多倍。進價僅僅686元的瑞典瓷,拜博的安裝費用達到1萬元/顆。

就這一巨大價差,北京商報記者聯繫到拜博口腔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該負責人並未進行相關回復。

隱祕的利益關係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口腔治療確實是個暴利行業,即使在義齒的基礎上再加上人工、店面租金等成本,最後面向消費者的終端價格也不會像我們實際看到的那麼高。”史立臣如是說。

而這個暴利行業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地發展,其背後有著更為隱祕的利益關係。在北京商報記者向深圳市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詢問牙冠價格時,該工作人員不願透露具體價格,其對於謹慎態度的解釋是“保護牙醫的利益”。也有業內人士透露,代工廠和牙醫以及牙科診療機構之間形成了默契,通過謹慎和沉默來保護牙醫和自身的利潤,而這也是牙齒診療行業不為人知的利益祕密。

除了義齒代工廠如此為牙醫保密,牙醫自身也會採取一些手段來欺騙消費者。據上述不具名知情人士透露,即使是在各大公立醫院,也存在價格黑、亂的現象,有的醫院將口腔部門外包給醫生個人,醫生在購買牙冠或假牙等材料時,實際支付價格可能只有幾十、幾百元,報價也只可以在進價基礎上增加5%,但代工廠會幫他們開具假髮票,發票上的交易價格可能會比實際成本價高十幾倍,若消費者對於高價提出質疑,醫生便會將發票出示給消費者看,讓其相信價格所謂的合理性。

價格監管的空白

除了價格亂象,我國口腔治療市場也存在“假”現象。據瞭解,我國牙冠市場近年逐步規範,但兩種現象時有發生:一是牙冠製作用非醫用材料代替醫用材料,非醫用材料長期使用會對牙齦造成損害;二是以次充好、偷樑換柱,假牙實際材質與所稱材料不符,變相降低成本。

業內人士也承認,目前,全國範圍內的個體診所很多,監管確實存在難度。一些小規模的診所首先在醫療技術、器械等方面無法提供有效保障;進貨渠道和產品質量也參差不齊,而患者又往往不具備辨識能力,容易上當受騙。

史立臣指出,之所以口腔治療市場價格如此混亂,本質上還是因為國家並沒有對其價格做出相關規定,目前,除了公立醫院是明碼標價,營利性的醫療機構都是根據市場定價的,再具體一些就是根據各地經濟、文化水平、治療機構規模以及技術水平進行自主定價。“不管是價格虛高還是黑假亂現象,社會、政府或行業應該建立起一套規範機制,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史立臣坦言。

在行業監管缺位時,更需要消費者擦亮眼睛,提升辨別真假的能力。一位三甲醫院牙科醫生建議,患者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以牙冠為例,大體上可分為烤瓷冠和貴金屬冠兩種,價格可能相差幾千元,但並不是價錢越高就越適合自己。此外,材料不是牙冠質量的惟一保證,牙冠的設計、製作工藝和安裝牙冠醫生的水平同樣重要,如果設計不合理,即使使用最好、最貴的材料,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