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10 個回答
汽车G值联盟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A.

首先可以確認一點,氫氣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已經發展二三十年。已經完全能達到實用的階段。對氫氣燃料電池研發比較深入的有日本豐田和德國寶馬等品牌。但為何排放僅僅有水的氫氫氣燃料電池卻沒有得到大力推廣呢?原因只有一個:成本,高昂的成本。而它的成本並不僅僅體現在它的動力系統比較複雜,和成本高昂。更是體現在儲存氫氣的容器和加氣站氫氣儲存容器成本高昂上面,也就是說氫氣的儲存容器材質的要求極高。因此,氫氣燃料電池車型並沒有被推廣開來。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B.

既然是氫氣燃料電池,就需要氫氣作為動力的能源。但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是氫氣的來源來自化石燃料製造氫氣。絕大部分是依靠天然氣在一定的壓力和環境下經過催化,得到了氫氣。但龐青年的水氫動力車型,氫氣的來源來自哪裡?而我們目前已知的用水來製造氫氣,是靠電解水制氫,但是由於對電能消耗過高,目前已經不再建設大規模的電解水制氫工程。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C.

但龐青年的水氫動力汽車,也並沒有官方說明使用什麼方式制氫。是含糊不清的說用一種催化劑得到氫氣。但通過鋁化合物與水反應,確實可以產生氫氣的工藝。但是生產出一定體積的氫氣,會需要多少成本的催化劑?目前還不得而知。通過催化得到氫氣的效率有多少也不得知。雖然通過隨時催化水生產出氫氣,可以降低汽車本體氫氣的量,從而降低儲存成本,但通過催化水生產氫氣的設備的成本、壽命、安全度都得不到了實際的驗證。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D.

因此我個人以為,青年汽車的水氫動力系統更像一個目前還在掩掩遮遮的鬧劇。今天眾多媒體在研發廠區對龐青年的採訪。其含糊其辭的回答,也讓人看不到這種動力系統可以大規模實用化的信心。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星爷说车

氫能車已經實現了,只是目前仍不具備廣泛推廣的基礎。至於“加水”就能走車,感覺有些不靠譜。但不瞭解詳細情況,不好隨便評論。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目前,以氫為能源的車,大致分為兩種,第一是燃料電池,第二是氫內燃機。根據我見到的報道判斷,龐青年的車,似乎屬於第一種。

事實上,豐田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銷售燃料電池車,售價約720萬日元(日本全國人均年收入約380萬日元),據說,它的續航里程與油車基本相同。

在2016年的北京車展上,豐田旗下的捷太格特,曾展示過燃料電池技術——車尾部分有2個儲氣罐。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氫氣從氣罐裡流出,減壓後送入燃料電池——裡面有含催化劑的質子交換膜,氫氧結合,從而釋放電能。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電能送入電機。電機旁邊是減速器,減速之後傳遞給車輪,從而驅動車輛。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歐洲也不甘落後,正在燃料電池領域,積極研發。比如,下圖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加氫站。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也就是說,氫能並不神祕。但在制氫、運輸、保存、加註等環節,仍有許多問題尚未完美解決。距離真正意義的商品化,還需很長的一段時間。

东拉西车

在技術還未明晰之前,我們不會一棒子打死這樣的企業,但怎麼看都覺得挺可笑的。

知網上我沒查到青年汽車集團有關新能源板塊的“氫燃料汽車”相關技術性文章。最重要的專利也沒有!作為重大突破,我建議他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開創性技術。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好了,你知道我是在開玩笑。反正以我的經驗看,一項突破性技術絕不是拔地而起,而應該是無數人日積月累的結果,但在青年汽車集團身上我沒看到。作為對比,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有接近一萬個專利,這還被人罵沒技術呢。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我們再聊回“青年水氫燃料車”本身。根據龐青年的介紹,大概率是車內設計了一個反應器。注意:龐青年稱這種催化劑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成氫氣,並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 不管他是採用的什麼手段(比如“水+烴/醇 ”來制氫),但這裡的零成本簡直就是瞎扯。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你告訴我這個催化劑是什麼,難道沒消耗(或消耗極慢)就直接可以直接將水轉換為氫嗎?水是穩定物,要轉換為氫這種不穩定物需要消耗能量(水首先分子破壞的時候需要吸收能量變成氫原子和氧原子),這轉換的能量誰來提供?靠冥想麼?

除此外,這其中的能量轉換率怎麼算?國家這麼多年在制氫方面主要採用的是化石燃料生產、水電解法生產和氯鹼工業副產氫。雖然未來的制氫發展方向電解水制氫,但在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實現“水”驅動燃料汽車簡直就是瞎扯。這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翟博士工作室

所謂青年水氫汽車是永動機騙局或是水氫發動機的頭條新聞難免有媒體和自媒體以訛傳訛的嫌疑。鋁製氫和氫發動機的原理都成立,只是商業化成本下不去。至於是否存在忽悠騙補或招商引資不當的問題不是本文討論的話題,當事各方被如此群諷曝光,真相應該會逐漸大白的。

氫氣發動機技術不是新鮮事。把氫氣發動機裝在汽車上作為動力也沒啥可大驚小怪的,大的物流公司比如亞馬遜公司都已經實際裝備運營。青年汽車上有灌氫氣的閥門,說明這車上有個氫氣發動機,至於是不是最好的技術,是否有潛在的知識產權的糾紛暫且不議。

關鍵問題是氫氣是怎麼產生的。催化產生氫氣的成本居高不下,使得這類方法的商業化面臨障礙,除非在低汙染的條件下能夠把整體成本降低到比內燃燃油發動機更低的水平。

比如:用鋁粉加水產生氫氣就是個純鋁水解的過程的產物:2Al+6H2O==2Al(OH)3+3H2↑。所有的鋁製品表面都有三氧化二鋁薄膜,阻斷了水與純鋁的接觸。所以技巧就在於如何讓純鋁不斷接觸水,產生氫氣後又把純鋁表面的氧化膜去掉,常用的是加入氫氧化鈉。所以實際的反應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問題就來了,這鋁酸鈉是腐蝕性物質,可以回收作其他工業原料。所以大家明白為何要在汽車上裝個大箱子了嗎?那是包括裝鋁材料及收集廢料所用的。如果不要回收廢料,直接裝個氫氣罐就罷了,沒啥新意。更沒有必要拉個箱子,直接依照鋁氫發電原理作成充電樁,把車換成電池汽車也是個選擇。

我感到這個衍生物的回收很講究。成本降低可能與衍生物的價格補償有關。對於投料配方廠方諱莫如深,大概是與跟湖南工大的保密協議有關。如果這個技術的確可以降低成本,青年同學和湖南工大突然被圍攻就不簡單的是羨慕嫉妒恨了。毛爺爺當年要造原子彈,遭到很多人反對、拍桌子。中國大飛機是怎麼夭折的?希望湖工大真的有個祕密武器呀!

為何非要車載制氫?原因是氫氣罐中氫的重量最高是5%,壓縮氫有非常大的爆炸危險。因此載氫燃料電池車的體積大而長,負重最多的是氫氣罐體,不划算。車載制氫成為可能的新選擇。但是鋁製氫的技術是個瓶頸,必須突破成本壁壘。所以那位Very Good書記第一次參觀的是載氫燃料電池巴士,據說這種巴士已經在南陽和其他地方被公交系統採用,只是在充氫站的建設上進展緩慢,很多車買了不得不閒置等待。地方加氫站建設不到位或費用太高,都使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實際運營很困難。這也是為何選擇車載制氫與加氫和充電相結合的方案的初衷。

氫氣發動機是燃料電池應用的一種而已。燃料電池(fuel cell)技術的發現已有百年曆史,這項技術是通過轉換膜技術把有機燃料如汽油、氫氣直接轉化成電流和水。最近20年燃料電池轉換膜技術有突破性發展,對比內燃機技術的15%,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達到80%,這就是為何各發達國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作商業化,阻力是轉換膜的成本。一箇中型發電廠可以集約化成為一個籃球場這麼大。作為一輛卡車的動力源,假設這青年汽車上的黑箱子裡實際上是個燃料電池組,那可以說燒了大量資本和時間作到這種程度,還要裝到黑盒子裡蓋著,是在不咋給力,眼高手低。為什麼我猜那是個燃料電池組呢?因為青年汽車的總工程師在面對媒體時左顧右盼而言他,拿了個空礦泉水瓶放在黑箱子下面的排水管下,說排出的水可以直接喝。實際上,這正是燃料電池組的特點,即排出的合成水就是純淨水!燃料電池可以集成化到一個拇指一樣大,用幾滴汽油可以足足滴為手機或手提電腦供電一天!為何會有這樣的好事?因為燃料電池是催化膜技術,不用通過燃料的燃燒!也沒有聲音。

到此,大家明白為何進的是汙水,排出的是可飲用水沒?

這次報社小記者發文沒走腦子,搞串了幫,不小心捅了馬蜂窩。估計這青年汽車公司的公關部總監要換人,報社和有關部門要被問責了。呵呵。

總結一下:青年汽車不是永動機,原理上沒啥新奇,主要是集總核心技術和製造是否可以將總成本和環境汙染大大降低。降不下來,都是忽悠。至於是否騙補,自有公論公道因果報應。只靠群諷和發洩情緒不是發展的出路。出路在於公平誠信創新實幹。

boulder1

抱著謹慎觀望的態度看這事,不管怎麼說,這種精神很可貴,換成我,早就堅持不下去了!科學的進步是一代人跟著一代人的奉獻才得以完成,後人總是踩著前人肩膀,才能成功。很多事情,最初都是看來完全不可能,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進化,科學的先進逐步成就了事實。就像古人根本不敢想象我們今天的社會發展一樣。即使“水氫發動機”最後失敗了,我們仍然應該看到這是一種在科學上向前發展的努力,只不過缺乏成功的先決條件,而不應當視當事人為“騙子”。是不是騙子,要看主觀動機,存在或不存在“欺騙”的主觀念頭。如果有,那就是騙子,如果沒有,我們也應該從寬鬆的角度去看,“愚公移山”蠢不蠢,但主觀動機上,任然是值得鼓勵和讚賞的。現在網上一片嘲笑和諷刺,甚至很多專家都斥責此事,我覺得大可不必,很多新事物都是在別人看來不可能的情況下取得成功的,我們首先應當寬容,以一種審慎的心態去看這件事!

小强说说车

這就是個坑,想想當年的“水變油”騙局,這個水氫汽車就是把黃曆翻出來換了一下形式。有記者報道龐青年的水氫汽車只要加水就能跑,後來在眾人的質疑下,說記者誤報,表達不準確,其實不是記者的事情,龐青年就是這麼說的,只是還要在水裡添加催化劑,有視頻顯示他說加水100多公斤就可以續航1000公里。後來又說加300-500公斤水可以跑300-500公里,這不是續航里程的事,而是水氫汽車的可行性和真實性。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水氫汽車的原理就是氧化鋁和水產生氫氣,再轉化成電來驅動汽車。這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方式,而且可行性很低,這種套路忽悠沒文化的人還可以,只要初中化學和物理都及格的同學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永動機”。而龐青年的水氫發動機簡直就是個“永動機”。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更有甚者,網友直接給龐青年的這一發明頒獎,這麼強大的實力一個諾貝爾獎怎麼夠,必須得4個!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氫燃料電池汽車確實早就研發出來了,而且最先進的技術掌握在豐田手裡,它們的氫燃料電池也因為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等諸多問題無法普及,而龐青年的水氫汽車居然已經下線了,還得到南陽領導人的點贊,龐青年比賈躍亭還能忽悠,關鍵是能忽悠到40多個億。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發展方向,氫燃料電池也是未來汽車的突破口,但是絕對不是龐青年這個水氫汽車模式。

用户3565171695574

水氫汽車的可行性分析:水中只加催化劑是不可能的!因為催化劑只能加快水的水解反應,不能提供能量!如果用鋁合金粉末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水反應生成氫氣,這倒有可能,但是還存在下面幾項關鍵技術問題:(1)鋁合金與水的反應屬於固液催化反應(非均相反應),催化劑的形態和水解反應器的設計是能否即時供氫的關鍵問題;(2)氫氣發動機的設計也很關鍵,因為氫氣與氧氣是鏈反應,不是普通的燃燒反應;(3)鋁合金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鋁能不能即時除去以及如何回收利用等問題;(4)催化劑都是貴金屬,價格昂貴,回收套用很重要;(5)安全問題,氫氣遇到氧氣會爆炸,要解決安全問題氫氣儲存和使用需要用儲氫材料,但目前的儲氫材料(如鎂鎳合金)還達不到即時儲氫和即時釋放氫的水平;(6)實際上氫氣燃燒不是最好的能量利用途徑,最好的途徑是氫燃料電池,但目前氫燃料電池技術還不完全成熟!

用户102030155921

從理論和現有的科技水平上完全可以, 方法1 先安裝幾個大容量電池,充滿電,然後電解水產生氫氣再給燃料電池供應產生電能, 方法2 使用那種實驗室中的鋁鎂合金或者鋁稼合金粉末,置換出水中的氫分子,給燃料電池提供能源支持。 方法3 在車上建造一個小型化工廠,在太陽下晒幾天,分解煤 石油等產生氫氣,車要足夠大,天氣要足夠好,太陽能電池板要足夠多,此方法還在研製之中。 至於成本,不在考慮範圍內

灯匠艺人

首先給青年雙擊,再看我的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對於龐青年的氫汽車能否實現?大家有什麼看法?
随遇而安151441707

我沒看大家的評論,我就按我的想法說點,我覺得成不成功都是未知數,再者說這世道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發生不了的,只要有想法,不管誰想的都會有人去做,成功的未必是吶喊的或許是一些默默搞研發的人,談論太多沒用,不成功就當沒發生過,成功了授意的是全人類,我還是希望成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