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50年代山區農村的棉布書包,堪稱奢飾品,乘法口訣文具盒卻常見
M河洛鄉村
1/15 建國初期,多數農民是不識字的,曾鬧出過寫春聯畫圈圈的笑話,國家就大力提倡全民識字,提高整體文化素質。1970年之,中國部分偏遠地區雖然有初級小學,因地區偏遠落後師資力量缺乏,大多都是一個老師教四個年級的所有課程,在當時對於掃除文盲確實有著巨大的意義。而高小被稱為高級小學,一般指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嵩縣紅色革命歷史文物紀念館中,收藏了不少解放戰爭和建國初期的小學課本,揭開了山區教育歷史的面紗。
2/15 早期的語言課本可謂圖文並茂,大多數頁面都有圖畫,課本也是連環畫樣式。當時繁體文字簡化還沒有完成,課文裡面會存在繁體字、簡體字、以及超簡體同時出現的情況。對於完全沒有文化基礎的山區農村來說,這種“連環畫”課本,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n\n
3/15 圖為1951年嵩縣小學生用過的書包,這在當時應該屬於“奢飾品”。可以看到書包上面的花紋是使用縫紉機縫製的,而當時嵩縣作為交通不便,經濟能力低下的山區,這樣的書包,極有可能是從外地帶回來的,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限量版”,想買也買不到。\n\n
4/15 到了小學高年級,就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當時的語文課本也叫“政治語文”,每一本課本的扉頁,都會有一段毛主席語錄,上課前也要全體起立,背誦一段語錄。
5/15 這種有乘法口訣表的文具盒使用和流行壽命都很長,即使現在的農村小賣部,依然能夠見到蹤影。這在60年代,可就是每一個小學生夢寐以求的“學習法寶”。當時的圓規,是依靠裡面的鋼球支撐兩塊鐵片,指針對應相應的刻度,進行繪製。似乎每一個小學生都有收集畫片的習慣,男生收集的大多是硬質的畫片,女生偷偷藏起來的就是彩色電影海報小畫(後來是港臺明星)。
6/15 每當放假的時候,學校也要給家長髮一封通知單,提醒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完成假期作業,保證學生安全,家長書寫假期表現……60年代“給家長的一封信”和現在大多是學校採用的“家校聯繫單”,內容仍有大量相似部分。
7/15 “通知單”另一面是學生在校成績,以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考勤情況。比較嚴謹的是這封通知單需要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共同蓋章,而現在大多數家校聯繫單隻要求家長簽字,表示認可學校的規定。
8/15 說到嵩縣教育發展,就不得不重點說一下嵩縣的“嵩英中學”。1930年,始任河南省主席、鎮嵩軍首領的嵩縣閻莊人萬選才(字得英),提出願捐資兩萬元銀元在嵩縣籌建一所中學,不料當年,萬選才被蔣介石殺害,此事停滯。直到1933年,經過各方努力,才有了嵩縣第一所中學--“河南省嵩縣私立嵩英初級中學”(現嵩縣一高前身)。\n\n
9/15 嵩英中學直到1956年開始招收高中班,成為“完中”(也就是初中+高中)。“文化大革命”中,曾更名為“嵩縣五七大學”,直到1978年再次更名為“嵩縣第一高級中學”,成為嵩縣學子考大學的首選通道。
10/15 嵩縣境內曾經出現過的大學,除了由“嵩英中學”短暫改成“五七大學”,最受老百姓歡迎的,當屬於“抗戰辦學”的河南大學。1939年5月,在嵩縣辦學長達5年,大學本部及文、理、農三院在嵩縣潭頭(今欒川潭頭鎮),醫學院在嵩縣縣城內。1942年,河南大學完成了由“省立”到“國立”的蝶變,醫學院為嵩縣培養了不少優秀醫生。圖為河南大學醫學院在嵩期間教師和學生。
11/15 河大醫學院在嵩縣期間,逐步推廣西醫和手術,對山區女同胞講解生理期防護知識和科學接生,曾有一位在醫學院出生的男嬰,家長取名“院生”,來感謝醫學院師生們。圖為醫學院使用過的教學解刨圖。
12/15 1950年河南大學醫學院畢業證。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山城,正是因為有了河南大學醫學院、五七大學教育學院等培養出的高級人才,帶動了嵩縣、欒川以及整個伊河流域的文化發展。\n\n
13/15 嵩縣第三高中,早已經沒有這所學校了,校辦工廠生產的算盤卻留了下來,在計算機時代到來之前,不管商業、財會、還是數學教育,都是離不開算盤的。
14/15 畢業證我們都見過,畢業證明就不多見了。1955年的高中畢業證明書,紙質已經發黃,印章也失去了鮮豔的顏色,淨淨的躺在展館的角落,訴說著山城教育的變遷。
15/15 如今嵩縣大多數學生集中在縣城附近,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每所學校動輒數千人,即使偏僻山區的家長,也想讓孩子進城接受好一點的教育,如今的教育已不單單是義務教育,更是全民渴求接受知識教育。
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