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隋煬帝墓地發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
十三姨說歷史
1/12 【隋煬帝和蕭後墓地】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煬帝楊廣在江都(揚州)被宇文化及縊殺,終年49歲。隋煬帝是公認的“千古一帝”,但千百年來關於他的墓地一直是個謎。2013年3月,揚州市西湖鎮司徒村曹莊一處房地產建設項目施工中,人們意外發現了兩座隋唐風格磚室墓。經過考古發掘,最終確認為隋煬帝和蕭後的墓地。
2/12 【隋煬帝墓地】(這是一組當時發掘現場現場的照片,兩座墓地都非常寒酸,與兩人身份完全不匹配,可謂真正詮釋了成王敗寇。)隋煬帝的墓地是方形磚室墓,由主墓室、東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組成。墓誌外,墓中還出土了玉器、銅器、陶器、漆器等珍貴文物100餘件(套)。
3/12 【隋煬帝遺骸僅剩下兩顆牙齒】隋煬帝被殺後,“蕭後與宮人撤漆床板為小棺,與趙王杲同殯於西院流珠堂。”而下葬之地則多次變動,“二年三月……上崩於溫室,時年五十。蕭後令宮人撤床簀為棺以埋之。”再後來,唐軍平定江南後,李淵遷至雷塘。也許正是多次的遷葬,使得遺骸絕大部分遺失了。
4/12 【隋煬帝(下方)和蕭後墓地航拍】蕭後的墓地則要小得多,為腰鼓形磚室墓,由主墓室、東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組成。儘管蕭後墓地沒人任何文字信息,但是從墓地形制、墓內出土高等級隨葬品和對人骨遺骸的鑑定,確認遺骸就是蕭後。
5/12 【國內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環蹀躞帶】隋唐時期盛行一種功能型腰帶,名為蹀躞(diéxiè)帶。“蹀躞”一詞,原本是小步行走的意思,後來指腰帶上的飾物,系在有孔的帶板上,用來佩帶各種物件。佩戴蹀躞帶是一個人身份的體現,十三環金鑲玉蹀躞帶,是蹀躞帶中的最高等級,這隻有帝王才能使用。
6/12 【考古人員在測量隋煬帝墓地】隋煬帝墓誌銘文殘缺不全,目前能解讀出來的文字主要有,“隨故煬帝墓誌惟隨大業十四年太歲……一日帝崩於揚州江都縣……於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蕪……永異蒼悟……貞觀元年……朔……葬煬……禮也方……”
7/12 【隋煬帝和蕭後墓地發掘現場】唐武德五年(622年),李淵以帝王之禮將隋煬帝再遷葬於雷塘,今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西北部。據傳,李淵以帝王之禮下葬隋煬帝時引得天雷震怒,一聲巨響擊碎了煬帝的棺柩,更將煬帝屍體掀出棺外,而雷擊之處,水漫成塘,棺柩連葬三次,連遭三次雷擊,最後改用平民之禮才得以下葬。
8/12 【蕭後鳳冠】這是隋唐時期皇后的鳳冠實物,非常有研究價值。蕭後鳳冠使用的材料有金、銅、鐵、玻璃、漢白玉、珍珠、木、漆、棉、絲等10種;工藝則包括錘揲、焊接、掐絲、鑲嵌、珠化、鎏金、貼金、鑄造、鏨刻、拋光、剪裁、髹漆等12大類,目前已經復原。
9/12 【蕭後遺骸】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蕭後病逝,終年81歲。唐太宗下旨以三品之禮“送至江都與煬帝合葬”。經過對蕭後遺骸檢測,發現蕭後身高約1米5左右。歷經一千多年後,人們還能看到蕭後遺骸,專家表示這得益於棺內大量保存的石灰對遺骸保持乾燥起到了重要作用。
10/12 【陪葬品陶牛】蕭後墓地出土的文物有玉器、銅器、陶瓷器等200餘件(套),但也非常寒酸。蕭後墓地通長12.64米,寬5.9米,殘高1.6米。墓室東、西、北壁各有3個小壁龕;甬道兩側各有一小耳室,裡面有一些陪葬品。
11/12 【壁龕裡的陪葬品】據隋煬帝墓誌文字,他被殺後至少重新下葬四次。
12/12 【壁龕裡的陪葬品】儘管隋煬帝死後墓地寒酸,可他的功績流芳百世,千古一帝實屬名歸。正如晚唐文學家皮日休評價大運河時所說的那樣,“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2019-08-1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