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本惡?

如題
3 個回答
傅邻阜茁讼

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本惡?

荀況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他的學問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傳統。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面的內容。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應順應自然規律才能繁榮發展;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性”和“偽”兩部分,性(本性)是惡的動物本能,偽(人為)是善的禮樂教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在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了他關於學習的見解。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為博學並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則能“知明而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國家要興旺,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認為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出榜樣,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他也提出了“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認為:人之命在天,“無天地,惡生?” 天地者,“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於天情,同於天情。出於天情同於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 。

荀子說:“好惡、喜怒、哀樂,夫是之謂天情。”又說:“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荀子和孟子一樣,認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與仁義的關係上,荀子則與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義都看作是出於先天的人性,其中仁義是大體,食色是小體;仁義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魚。荀子則認為人性只限於食色、喜怒、好惡、利慾等情緒慾望,不論“君子”“小人”都一樣。所以荀子說:“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惡”。至於仁義,則是由後天所學、所行、所為而獲得的。想增強床上的戰鬥力,可關住微友號字母bct接數字(么二零么)提高腎功能,增進生活的幸福度.


《荀子·性惡》

“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能行,能止,能為,即是君子。小人循性而不知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偽,不捨於性而求有為,性與為既是有區別而對立的,又是一致而並存的。性雖具有慾望,但性本不怎樣惡,不加以節制才亂,才惡。所以荀子說:“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



性惡論在名聲上自然沒有性善論那麼入耳。其實,就如同性善論並不能使人自動行善一樣,性惡論的含義也並非准許人隨意作惡。性惡之惡就其本義而言,是指人類作為一種生物,所本來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沒有必要否定它,迴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沒有迴避它而已。從這一點來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較之孟子的多方論辯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孟子的學說是以性善論作為開端的,但是卻以詆距楊墨作為結束。荀子揹負性惡的惡名,但卻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性惡論並非一定會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极乐尊者

感謝您的邀請。

這個問題,千百年來,爭議不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始終未能辨別出個所以然。其實,在山人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也無須辯解。理由如下:

一、按照哲學的觀點來看,事物都有相對性。馬克思主義矛盾論,就是揭示這個規律的。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的。具體到人性善惡的問題,如果沒有善,也就沒有了惡,就像陰陽學說一樣,沒有了陰也就沒有了陽。所以,人本來就是善惡的結合體,兩個方面共存,如果單把任何一個方面拿出來加以討論,都是不科學的,不具有真正的實際意義。由於古人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會陷入長期爭論之中。

二、角度不同,結論不一。性善論是站在有利於人類社會良性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人性問題的,認為人本性善良,只要起初加強教育引導,每個人都會成為社會有用人才。性惡論是站在社會問題頻發的角度來審視人性的,認為人性本惡,教育引導得再好,其惡性也沒法消除。因此,他們所站的角度不同,就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這兩種論調,其實都是忽略了人性的完整性,從而導致產生錯誤的結論。人性的完整性,就是人性中善惡兼具。

三、瞎驢拉舊磨,難見新天地。如果我們在善惡之論辯中走不出來,在那裡繞來繞去,就是瞎驢拉舊磨,難見新天地。那麼,有沒有比人性善惡論更高的哲學理論?顯然是有,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它就是佛教的佛性論。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初即發了一句感慨: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這就是說,包括人類在內,所有有靈性的生物,都有佛性。佛性是什麼?就是無善無惡,無形無相,無來無去,等等,實際就是無有二元對立,佛教稱之為中道。人其實是生活在二元對立之中的,什麼善惡、好壞、美醜,富貴貧賤等等,這就造成了太多的痛苦,佛教說的苦海,就是這麼形成的。因此,只要人們把自以為的所有所謂善和所有所謂惡都一併除去,也就悟得了佛性,也就成佛了。成佛以後,不會再有痛苦。因為二元對立已被去除,好壞美醜善惡都無所謂,苦已無所從來。修行,就是要使自己的心儘量始終處在這種二元對立之外不再執著。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禪定境界,而後由定生慧,看清宇宙人生真相,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綜上所述,善惡之論,本即謬論,不足為憑,更不值得辯論。因為,你辯來辯去,無非在那個小圈子裡打轉,與瞎驢拉磨幾無區別。

朱68170221

人來於世,誰不祈求平安、幸福、順利、健康?善惡有報,你對別人無禮,怎能奢求別人友善?對別人多一分仁義道德,雖不必強求對等回報,但傳遞出的真情實感,即便不說,也會認知……怨冤相報何時了?人生誰願多憂煩?更不希望多災難,多分善良,多點仁慈,於社會於自己於他人都是責任………古人言之有理,好的,精華的應該傳承與宣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