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箍桶匠後繼有人 要把木箍桶做成品牌
南京:箍桶匠後繼有人 要把木箍桶做成品牌
南京:箍桶匠後繼有人 要把木箍桶做成品牌
南京:箍桶匠後繼有人 要把木箍桶做成品牌
南京:箍桶匠後繼有人 要把木箍桶做成品牌
南京:箍桶匠後繼有人 要把木箍桶做成品牌
魚眼觀塵
1/5 科技的發達帶來生活的便利,物美價廉的塑料製品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木製手工藝物品,如今,傳統的水桶、米桶、馬桶、腳盆等器皿漸漸難覓蹤影。當年那些以製作這些物什為生的箍桶匠們也逐漸的隱退,相應的技術也在逐漸失傳。\n在江蘇南京,80歲的楊魁生是圓木世家,7歲時,楊魁生就跟著父親從蘇北來到南京做木工,一做就是70多年。(圖片來自 IC photo)(圖片來自 IC photo)
2/5 箍桶匠又稱圓作木匠,舊時民間專門製作與修理日用木桶或木盆的工匠。因為箍桶匠製作的馬桶、腳盆、米桶、鍋蓋等傢什都以圓形為主,以示與造房子的方作木匠區別。2017年3月28日,江蘇南京,80歲的楊魁生是圓木世家,7歲時,楊魁生就跟著父親從蘇北來到南京做木工,一做就是70多年。楊魁生的木桶憑藉“能用一輩子”的高質量和“終生保修”的承諾在下關區曾經非常出名。(圖片來自 IC photo)(圖片來自 IC photo)
3/5 起初楊魁生的兒子楊兵認為做箍桶匠又苦又累,還賺不到錢,將要被淘汰,做它幹嘛呢?有一次幾個日本人在他們作坊裡跟拍幾天他父親做木桶,楊兵上網查資料才瞭解到:純天然,手工,訂製,傳統,這些父親木桶上的符號,在日本和歐美等發達國家,是優雅生活的象徵。(圖片來自 IC photo)(圖片來自 IC photo)
4/5 原來,不是父親製作的木桶不是落伍了,而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處在斷層中,社會遲早有一天會返璞歸真,手藝遲早有會有被重視的那一天。從那以後,楊兵開始有意識地給父親打下手,慢慢地,他開始知道父親技藝有多高超,漸漸認識到圓木之美。(圖片來自 IC photo)(圖片來自 IC photo)
5/5 楊兵的理想:所有箍桶匠都退出這行業,卻是他最好的機會,他要把木箍桶做成品牌。此圖集拍攝於2017年3月28日,圖\/阮傳菊 文\/雷虎(圖片來自 IC photo)(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7-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