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10 個回答
育心福生
2019-06-17

教育小孩時,各有不同的方法。有的將小孩前後作比較,教育小孩兩相比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有的將自家小孩與別人家的小孩作比較,讓小孩看到自己的不足,迎頭趕上。各有優勢,我以為:

在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小孩時,作縱向比較。小孩由於貪玩、搞小動作等成績急驟下降,此時,不如翻出他以前的好成績,給他上思想教育課,讓他回想優異成績的取得靠的是自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並讓他講一講《小貓釣魚》的故事,使他認識到,做事要一心一意,切莫三心二意。此時,與孩子約法三章:在學校上課應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回到家,先完成作業,再玩玩,做到勞逸結合;雙休日,按自己訂的作息時間執行。如此一來,孩子的成績有回升。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不相上下時,要提及別人家的小孩。別人家的小孩好,那是他父母教子有方,萬變不離其宗,別人家的小孩養成了好習慣,都說,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好習慣,教育小孩也如此,一旦好習慣動力定型,學習的進步當在意料之中,為了小孩不驕傲,與別人家的小孩比比,將有利於孩子的更大進步。可帶孩子去看看別人家小孩的獎狀牆,以此激勵孩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查查別人家小孩的作業,告訴孩子自始至終認真,才有好成績。小孩都有爭強好勝之心,運用激將法,小孩將迎難而上,離學習目標愈來愈近。

對小孩的教育應講究方法,方法對了,效果好上千萬倍。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Ahaschool第二课堂
2019-06-12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紮在子女的心頭。”

——蘇珊·福沃 《中毒的父母》

上週,我去繪畫班接孩子下課,正好遇見優優媽媽也在接孩子。

優優看到我,主動打了招呼,禮貌地說了再見,才和媽媽離開!

而我家濤濤,就木木地站一邊看著,啥也不說。我覺得優優那孩子很棒,就忍不住誇了一句:

“你看人家優優,多有禮貌,你可得學著點!”

沒想到只是隨口說了這麼一句,濤濤突然發脾氣了,一路都拒絕跟我說話!

當時我還覺得這孩子怎麼這樣?

直到最近一期《密室大逃脫》看了楊冪的“教育觀”,我才明白:

原來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句評價,竟對孩子傷害那麼大!

節目中,楊冪看到牆上貼著的這5句對孩子殺傷力巨大的話語,表情凝重。她表示:

孩子也需要家長的認同和鼓勵。

我這輩子應該都不會對我的孩子說這種話。

最傷孩子的話,竟是父母的“口頭禪”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再看看你?


我身邊的朋友、同事都有一種體驗,那就是為人父母后,很難不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

可“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在眾多網友投票中,卻高居“孩子最反感父母說的話”中的第一位!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小學時,班裡有對姐弟是龍鳳胎。姐姐天生學霸,總考第一名!弟弟貪玩一些,但成績也是中等!

可姐弟倆的父母不信這個邪,明明一個孃胎裡出來的,怎麼差距這麼大?

放學路上,同學們經常可以看見母親比著姐姐罵弟弟:

“你看看你姐,學習從來不要我操心!再看看你……”

“每次開家長會,我都不願承認,我還有你這麼個兒子!”

結果,不僅姐弟關係日漸生疏,弟弟的學習也一落千丈!一直班級墊底到小學畢業……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愛因斯坦曾說:“每個人生而為天才。但是用爬樹來衡量魚的話,那這條魚一生都會相信自己是個蠢材。”

正如故事中,弟弟的成績可能不如姐姐,但他可能會有高於姐姐的創造力、想象力,或者動手能力!

因為遺傳和變異的本質,每個孩子的天賦,興趣,能力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總拿孩子的短板與別人的長板去比較,是非常沒有效率的!

建議

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去發現他的興趣和獨一無二

幫助孩子找到興趣,天賦,培養長板!

發現並激勵孩子的長板,並留給孩子觀察期,因為這是孩子天生的權力

很多時候,成功的教育往往不在於父母跟孩子說了什麼,而在於父母怎麼說!

用溫柔的提醒代替火冒三丈,更容易矯正行為;

用真心的認可代替假意謙虛,更容易給予信心;

用堅定的鼓勵代替打擊教育,更容易看到進步;

正如教育家斯賓塞所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

不說傷人的話,才是做好父母的第一步!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而是要幫助TA們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天賦,養成自驅式學習的習慣!

雨果果20177268358
2019-06-11

反感,一般都反感,說一次,還好。可有幾個家長能管住嘴的。要是家長都能夠說出孩子們願意接受的話,那不都成好學生了,還有壞學生嗎?除非是智商真沒有。家長,一般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這就和孩子一樣,除了事總想逃避。我有個朋友,每次,她總說她忙,兩個孩子,沒時間鍛鍊,沒時間,還有她說沒法少吃飯因為孩子在長身體,她一看書就頭疼,不願意學習,不願意觀察孩子性格,讓我幫著看。我很閒嗎?我是開門市的,一年365天幾乎不休,她一星期兩天假。我從睜眼到閉眼都在幹活,有時,忙的我 中午飯只吃西紅柿黃瓜,麵包等簡單的食物,從不超過10分鐘。正因為她這樣,她孩子和她一樣,總是想過輕鬆的生活,不是說中國高考不行,就是河北題難,找一大對理由。有意思的是,我那朋友說孩子時居然陣陣有詞,可是,為什麼到自己身上就忘了。家長不看書,不學習,不會觀察孩子,不會正確引導,孩子成功的概率能高嗎?那些不努力,不學習的家長,你們天天祈禱吧!祈禱孩子都遺傳好基因。祈禱吧!

老穆说语文
2019-06-17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試想一下,倘若孩子總是在你面前說別人家的家長有多優秀,多有錢,多漂亮······,你會作何感想呢?你會高興嗎?

既然你都接受不了這樣的比較,為何又要將這種“痛苦”施加在抗壓能力不強的孩子身上呢?

老穆認為,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儘量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這會讓孩子對你更加反感,即便不當面表現出來,他也會在心裡記恨你的。

既然這樣,又何必如此呢?


案例分析——優秀的孩子,更怕比較,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會打消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更會在師生間築起一道厚障壁

老穆之前有個初三學生,班級第一,年級前五名,老穆為了鞭策他,讓他成為最優秀的那個學生,就經常找其談話,孩子起初很開心,漸漸地,我就發現孩子開始疏遠我了,見到我不再那麼開心了。

我就很納悶,為何會這樣呢?於是我就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去打聽,原來,是我的不當言行傷了孩子。

我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在強調另一個孩子有多優秀,卻忽略了他的內心感受,儘管出發點是好的,但孩子還是難以接受。

後來,我在與孩子溝通時,再也不提“別人家的孩子”了,孩子與我之間的關係也更融洽了,那道築起的厚障壁又消失了。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拿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如拿孩子的“昨天與今天”進行比較,方式不同,效果一樣。

我們在“鞭策”孩子時,不妨拿孩子以前的表現與現狀進行比較,以此達到教育的目的。

我們在給孩子訂立目標時,也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而是根據自家孩子的成績來確立目標。這樣的目標,孩子可以接受。這樣確立目標的方式,孩子也不反感。


尊重孩子,接受合理差異,用愛去激勵孩子前行

我們家長必須要明白一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狀元,因此,我們要坦然接受孩子間的合理的差異,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適當地去激勵孩子,讓孩子“自己跟自己”進行比較,既尊重了孩子,又達到了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在讚揚和批評孩子時,要做到“有根有據”,不可隨意,否則孩子就會“習以為常”,麻木了。家長不論贊揚還是批評,都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愛他,是為他好,而不是為了批評他而批評他。


【結束語】老穆小的時候,父母也會“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老穆二話沒說,直接用行動將“別人家的孩子”變成“自己”。

當然,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像老穆一樣。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孩子的內心感受,尊重孩子,畢竟,時代不同了,孩子的承受力也不同了!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轩妈亲子财商
2019-06-12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我覺得絕對不提比較好。

我的看法有兩點:

1. 家長給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很多小孩子,對家長老是提別人家的孩子,大多數是很反感的。

常常在孩子面前,讚賞別人家的孩子,好的行為習慣,孩子會覺得,父母對自己不認可,自己要變成別人家小孩子的樣子,家長才會愛我。

孩子都希望家長能關心自己,肯定自己,如果家長總善於發現別人家小孩子的優點,那也意味著,也忽視了自己家孩子的感受,看不見自己孩子的優點。

退一萬步來講,別人孩子的優點,也是別人家庭教育出來的,為什麼同樣做為家長,孩子沒達到你的要求?可能父母的教育也出了問題,為什麼一定要苛責孩子呢?

2. 教育孩子就事論事,孩子才會心服口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假如老是在孩子面前,提別人家的孩子,容易激起孩子反感的情緒,孩子會故意屏蔽了你的教育方針,左耳進右耳出。要是到了青春叛逆期,他可能把門一關,不允許你再踏進他房門一步。

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就事論事,雙方都處於理性狀態,效果會更好些。

三明治有三層,家長讚賞孩子,也可以學著象三明治一樣,用三層說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先觀察孩子情緒,情緒不錯時,你可以先肯定孩子,再提出建議,最後再肯定孩子,提出希望。這樣的教育方法,孩子也樂於接受。

最後總結:別讓“別人家的孩子”,成為家長和孩子溝通的一堵牆,也別讓“別人家的孩子”,成為自己孩子心中的一根刺。


我是軒媽,和你分享小軒的財商啟蒙,記錄和小軒的財商感悟。歡迎你的點贊轉發評價。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讚賞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行?

浮尘微草
2019-06-12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語言藝術。為人父母教育孩子,說話最忌語言暴力。語言暴力通常來講,指的是厲聲訓斥和謾罵。但個人認為還應包括對孩子刻薄地挖苦和諷刺,以及其它明顯傷害孩子心靈的話語。比如,父母教育孩子時,經常虛誇別的孩子的優點,並和自己孩子的不足比較。不妨我們設想一下,當單位領導批評你時,總拿同事的優點比你的短處,你是什麼滋味? 我想首先產生的是對立的情緒——牴觸和反感,而不是反思和接受。

其二,從效果來看,這種以讚賞別的孩子反襯自家孩子缺點的做法,至多不過藉此發洩發洩自己的怒氣罷了。因為在牴觸對立的情緒下,孩子很難冷靜地反思自身的問題。可見,想通過語言暴力促使犯錯者改正錯誤是“一廂情願”的事情。

其三,站在受教育者的心態來看,最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勵,而不是批評和指責。和別的孩子比,無疑是要指責自己的孩子。其實,在事實面前,孩子早已知曉自己行為的過錯,只是一時還不知道該怎麼辦而已。

至於讚賞自家孩子時,又何需提別人家的孩子呢?難道要提別的孩子的不足來突出自家孩子的長處?——更要不得。

所以,我反對“提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自家的孩子”,我認為這也屬於一種變相的軟語言暴力。

馨雨honey
2019-06-12

孩子最大的敵人是“別人家的孩子”

孩子成長最大的敵人不是孩子自己,而是我們比較的對象。這種比較的對象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種奇特的生物——“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從來都不玩遊戲、不上網、不貪玩、愛學習、乖巧、聽話、溫順,每次考試都能考年級第一,而且會做家務,不睡懶覺……從小到大,這種奇特生物就纏繞在孩子身邊,很多孩子都是一路被父母跟這個“宿敵”比較著長大的

確實,很多時候對孩子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自己,而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討厭父母拿自己跟別人進行比較,討厭父母不相信、不看好他們的感覺。因為這種不被信任,這種父母只“愛”別人家的孩子而不愛自己的感覺,給了孩子阻力,讓孩子越來越不行。當孩子不行的時候我們就越去比較,然後讓孩子陷入一個“別人家孩子”的怪圈當中再也出不來。而“別人家的孩子”似乎也成為了孩子成長當中最大的阻力。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有缺點的,人無完人嘛!其實孩子的缺點就像花苞一樣,只要我們用“倒過來”思維去“澆水施肥”,遲開的花會更美麗。

所以對於別人家的孩子,我們還是儘量少提。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如何對待孩子的優缺點才是我們應該真正考慮的。

香妃存在吗
2019-06-11

謝謝邀請,一般都反感啊!我兒子總說他是他,我是我!我為何要和他一樣?別人的成功路是不可複製的,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路。不管周圍的人有多著急,他永遠不慌不忙,慢吞吞的往前走。最主要的是父母做到了哪些,是否經得住孩子的質問。要孩子做到首先父母就要做到!

狂灵欧巴
2019-06-11

不是說絕對不能提,主要是大多數孩子會比較反感。

家長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是如果家長把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說孩子自己孩子聽。孩子的感受是,我是不好的,要不為什麼你不誇我。還有的孩子感受是,別人家孩子那麼好,你給別人家孩子當爸好啦。

孩子不反感,而且很樂意接受,那肯定沒問題。

家庭教育selena
2019-06-11

不是說絕對不能提,主要是大多數孩子會比較反感。

家長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是如果家長把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說孩子自己孩子聽。孩子的感受是,我是不好的,要不為什麼你不誇我。還有的孩子感受是,別人家孩子那麼好,你給別人家孩子當媽好啦。

孩子不反感,而且很樂意接受,那肯定沒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