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相聲和相聲藝人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2 個回答

要答這個問題應考查一下民國相聲演員出身,有個特別現象這些人永遠把師傅掛在嘴上,從釆不提爸媽,為什麼呢知道候大師的出身就知道藝人們是如何入行的,候先生出身還是非常乾淨的,別人我不能說,總之那社會苦人多落難人多都是苦出身,當然也有極少不指望掙錢的清囗另當別論。

民國時期的藝人都還是所謂的‘下九流’,即使是像梅先生那樣的大師,名氣大收入也不菲,依舊也進入不了上層社會,總而言之,在那個時代,藝人連抱怨的資格都沒有,也不會抱怨,甚至有些藝人會認同‘鵪鶉戲子猴’的侮辱人格的說法。

比起戲曲,相聲更加低一等。在張壽辰大師之前,相聲是不能在堂會裡壓軸的,在侯寶林大師之前,相聲是不能出現在舞臺上的(比如劇院),所以那時候的相聲藝人多以撂地演出為主。

所謂的撂地演出,就是在熱鬧的集市上開說,沒有門票,只靠打錢活計,所以這時候的相聲演員肚腩寬敞,藝術精湛,因為說不好就沒有飯吃。這也是為什麼相聲在民國時期發展地那麼快,出現了一大批壽字、寶字輩的大家的原因之一,這還是為什麼在90年代之後,相聲日趨式微,優秀演員、作品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夫子說,飽暖思淫慾。可沒說,飽暖思業務!

也正是由於這個因素,民國時期的相聲藝人除了本事大,還窩裡鬥。每個地區都有一個小團體,每個集會都是那一幫人,因為如果來了外人,等於是在搶飯吃,所以拉幫結派在那個時期的相聲藝人裡,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因此,相聲屆的師承輩分會那麼嚴苛——某某某是我師大爺的徒弟,我倆捱得挺近,好吧,你可以留在這裡!某某某是我師爺的徒孫,離著太遠,心不齊,離開這裡!

由於相聲藝人的文化水平偏低,所以他們的創作很多都是即興演出,沒有人會為他們寫本子,真正的創作相聲,是直到半個多世紀之後的馬季先生才開始的。所有的段子,都是由師父口傳心授,所以每個相聲藝人雖然說的是同一個段子,但是內容卻並不相同,比如《扒馬褂》這段相聲,版本多達十數個,有些老藝人如果沒有徒弟的話,他所掌握的版本可能就失軼了。郭德綱說‘傳統相聲有1000多段,由於演員的努力,現在還剩了200’,我素來喜愛老郭,但是他的這句話卻是混淆視聽,一部分的節目是因為侯寶林大師淨化舞臺而消失,更有一大部分就是隨著一些民間老藝人的去世,而自然而然地消亡了,可惜是可惜,但是歷史就是歷史。

現在,郭德綱的創作方式大抵就是老一輩藝人的創作方式,但是要精很多。兩個人說之前先想題目,比如說圍繞‘薩德’來一段,所有的包袱都在舞臺上現攢,老郭精到在,他跟謙哥是固定搭檔,可以在一個月裡對一個題目反覆演出,自然而然就會磨得很精,而民國藝人們則是不停地變幻搭檔,根本無暇整理出一個完整的本子,所以老郭是繼承了傳統的創作方式,但是精彩了很多。

有人說,民國的相聲就是老郭這樣,其實不對。老郭的相聲要比民國時期精到得多,不是所有的老藝人都有資格去茶館的,去到啟明茶社說相聲的只是九牛一毛,或許他們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他們留下來了自己的作品,還有更多的老藝人消失在了歷史中,或許是時運不濟,或許是能耐有限,或許是天命如此,沒有什麼值得惋惜的,歷史淘汰的,都有歷史自己的道理。

相聲若要發展,從消失中尋找重生,那麼有兩點民國時期老藝人的教訓值得注意:一是拉幫結派不如其樂融融,所謂黨爭,一個國家都會因此消亡,何況是一門技術;二是提高文化善於整理,現在已經不是當年要討飯吃的時代,不是被逼無奈說了相聲,所有的年輕人都在說是因為喜歡這門藝術,那麼你為這門藝術做了什麼呢?是成名後拍電視、演電影、做脫口秀嗎?

民國時期的相聲老藝人們,能耐大、本領高、水準強,心眼小、忌閒能、猜忌心強,自己這樣也就足夠了,相聲就是一門技術,沒有當成是一門藝術,混口飯吃,得過且過。直到張壽辰大師的出現,才慢慢地向藝術發展。

民國時期的相聲作品,文化不高,甚至髒、亂,這是藝人們文化不高的原因,也是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保留下來的或許都是應該留下的,消失的也或許是應該消失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