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為啥用Linux開發?

4 個回答
久儿爸爸
2019-06-05

華為操作系統基於linux是關於鴻蒙的“傳說”中最空穴來風的。但開發初始一代鴻蒙的平臺是linux沒什麼奇怪的,畢竟linux提供的程序員友好的工具太多了。如果理解了交叉編譯就知道:現有的windows、macos、linux、freebsd都可以做開發工具的運行平臺。但必須選一個的話,我會選linux。而且,僅僅是在鴻蒙還不能替代linux之前的選擇。一旦鴻蒙本身具備條件,會第一時間把開發平臺切換到鴻蒙,這就是所謂的“吃狗糧”-讓開發者自己使用自己開發的產品。

鴻蒙的核心,餘承東透露的是“下一代微內核”。對操作系統技術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linus對微內核架構的態度。有餘承東這句話,鴻蒙的核心就不可能是linux。微內核架構,即便華為去買蘋果的操作系統核心也不可能在華為“工程師文化”下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而且,從華為操作系統對5g的時機卡位看,底層的實時性是肯定會考慮的,而linux的實時改造到現在都達不到5g毫秒級時延要求。再看看谷歌新系統和微軟新系統的宣傳,就知道了:5g對通用操作系統的實時性提出了挑戰,要充分發揮5g網絡性能,對操作系統底層必須做大調整。

再從備胎策略看,華為如果連標準組織的清除策略都考慮全了(例如,超級藍牙),沒有理由不考慮linux資源限制的情況。

那麼整個備胎操作系統計劃可能是什麼樣的呢?

在研究了操作系統歷史的情況下,華為極力投入5g開發,不會不知道操作系統是個機會。因此,我們看到鴻蒙起始時間大約在2010年左右,正是5g紙面規格基本確定的時候。鴻蒙初始選型應該持續了兩年。但可用的真的很有限,除了be操作系統號稱有實時性,其他通用系統幾乎都達不到備胎要求。那麼,重新開發一個就成了重大選項。

第二個大難點是系統初始生態,新核心要繼承安卓生態,微內核架構是最成熟選擇,因為蘋果乾過一次,證明有效的。然後,看華為“操作系統”往事中,大規模整理安卓架構,就知道這是在就這新系統安卓兼容服務在轉圈子。

做到這裡,就是等一個時機了。顯然餘承東是等不及了:gpu turbo、編譯器 、 link turbo 分分扔出來做預熱了。就等一個時機了,恰好川普配合到位,順理成章了。否則,餘承東恐怕還得適配谷歌新系統來適應5g要求,但谷歌開什麼價就不好說了。

但操作系統就是操作系統嗎?除了適應頂層生態,還有適應底層一堆硬件,這個工作不做就是大麻煩。

我曾經說華為編譯器的出現是劍指芯片的,那麼操作系統就更是如此,如果底層解決方案是華為提供,其他手機廠擴展,那麼就解決了當初谷歌必須依賴linux的多硬件平臺適配資源解決硬件適應問題。這是最適合中國手機廠商路數的。

所以,鴻蒙大概率開源,開發系統大概率開源或至少象安卓和蘋果一樣免費。而完全從芯片解決方案(原聯發科生態模式)和自己終端上賺錢(蘋果模式)。這樣5g時代華為大約每年在芯片解決方案上提供至少200億營收,貼補軟件,而反過來芯片供貨規模擴大可降低芯片成本(現在是高中低都980解決量問題)。從而提高終端利潤,進一步投入研發。

Myds
2019-06-10

分叉版安卓系統

corder
2019-07-03

不是說用微內核嗎?

乊炁㱏亻
2019-06-15

因為車廠造車沒必要從自己挖礦鍊鋼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