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可以預防嗎?黃疸到底能不能打疫苗?

為什麼我們滿月去打預防針被告知黃疸高不能打,那麼到底能不能打呢?黃疸能不能提前預防呢?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2 個回答
雨中的承诺2016
2017-02-22

孩子的抵抗能力並不是很強大,所以孩子在小的時候要打好多的疫苗,許多家長就有疑問,孩子得了黃疸到底是能不能打疫苗呢,一方面既怕對黃疸的治療有影響,一方面還害怕孩子如果不打疫苗會感染其他的疾病,很矛盾的心理。

注射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要儘早接種第一次乙肝疫苗,以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而寶寶1個月時得注射第二針,最後的第三針則在6個月時。可問題就出在,有些寶寶在滿月的時候,黃疸還沒退。 醫生不敢打,那是因為他無法判斷寶寶的黃疸是什麼緣由導致的。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比方說寶寶已患有乙型肝炎或攜帶乙肝病毒,那麼,不論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會產生相應的保護性抗體――乙肝病毒表面抗體,只會浪費疫苗和錢而已。

僅如此還算好,有些寶寶更是完全不能接種乙肝疫苗。因為乙肝疫苗是經過處理或通過基因工程技術製備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它的主要作用是誘發機體產生保護性抗體,從而預防乙肝病毒感染。這個反應本來是很安全的,受種者不會因此患上乙肝,但有時身體也可能會反應過度,甚至誘發或加重某些原有疾病。

因此,如果寶寶對疫苗中的任何成分(如酵母等)過敏,或者之前就已經發現有乙肝疫苗過敏情況(如疫苗注射後出現蕁麻疹、呼吸困難、口和咽喉部水腫、休克等),就不要再接種了。另外,有發熱、肝炎、急性感染或其他嚴重疾病的寶寶,可暫緩接種,待痊癒後補種;免疫缺陷的寶寶,則應視為乙肝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證。

當然,還有些寶寶曾感染乙肝病毒,而現在已經自然獲得有效的保護性抗體(乙肝兩對半檢查,表面抗體呈陽性),也沒必要接種疫苗了。不過,即便接種也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如果是急性乙肝病兒,經積極治療後完全治癒並康復,檢查乙肝病毒兩對半隻剩下核心抗體為陽性,而保護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體又始終不能自己產生,則可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體產生,使寶寶以後不再得乙肝。

通過上面的介紹,您心裡也就有了答案,您可以放心的帶著孩子去注射乙肝疫苗,但是當孩子出現發燒等類似的情況的時候,就不要急著去注射,如果沒有的話,是可以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身體變化,以免感染疾病。

大力乐园
2017-02-22

據專家介紹:新生兒黃疸主要有以下幾種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由於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持續時間也較久,大約要滿月才能消退,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孩子沒有什麼不適,一般情況下,不需治療。

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而發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洩,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孩子吃母乳,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症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出現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且逐漸加重。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嚴重者早期可進行換血治療。

感染性黃疸:因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鉅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診斷: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若母親堅持產前保健、檢查,孩子出現感染性黃疸的很少,感染性黃疸需送醫院治療。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診斷:其黃疸特點是出生後1-2周或3-4周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需到醫院治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