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10 個回答
一点点历史
2019-02-28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這段歷史的人,對於廖化這個名字應該都不陌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


這句話確實帶有貶義,意為蜀漢人才凋零,連廖化這樣的人都能做先鋒,這句話並非出自正史而是出自清末小說《掃迷帚》,原文翻譯過來是一個老漢看到一個年輕書生在編寫縣誌,故而嘲笑他“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廖化曾為關羽的主簿,這個職位是各級主官的屬下,三國時期很多名人都曾擔任過主簿,比如呂布曾為丁原主簿,司馬懿也曾擔任過曹操主簿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敗走麥城兵敗遇害,廖化投降東吳,歷史記載歸吳後,廖化思念劉備乃詐死,騙過眾人,帶著老母親逃回蜀漢。

廖化歸蜀後並沒有被懷疑,依舊在軍中隨同劉備作戰,從這點可以看出蜀漢上下對廖化還是比較信任的。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劉禪繼位後廖化官升丞相參軍,差不多相當於軍隊中參謀的意思,被諸葛亮器重的馬謖也是丞相參軍。

在史書中也記載有一些廖化領軍作戰的記錄,蜀漢北伐之時曾奪取曹魏的陰平郡,當時廖化就被任命為陰平郡郡守,大概位置就在今天甘肅文縣西北。

在三國後期,蜀漢確實人才凋零,諸葛亮死後廖化憑藉在蜀漢多年忠心耿耿的履歷,一步步成長為蜀漢高級將領,公元259年廖化升任右車騎將軍,兼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這時的廖化已經年逾古稀。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雖然廖化在名將輩出的三國時期並不出彩,但是在蜀漢還是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後諸葛亮時代,姜維不斷出兵北伐耗費國力就讓廖化非常憂慮,他曾說過:"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從這點可以看出廖化還是有一定的戰略眼光。

蜀漢滅亡時,廖化已年近八旬,仍然率軍奮力抵抗,直至接到劉禪的敕令才向鍾會投降,不久後在遷往洛陽的途中廖化病逝。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從廖化的生平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廖化沒有耀眼的戰績和履歷,但是在蜀漢政權中廖化憑藉豐富的經驗和資歷積累逐漸成為了蜀漢後期的重臣,不過廖化垂垂老矣依然在戰場拼殺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蜀漢人才凋零。

阿庆还是阿庆
2019-03-03

感謝邀請。

來源於清朝的這句話誤導了近代以來的中國人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其實是清朝時期的文人讀史書的一句感嘆。但是其真實性究竟如何呢?其實真不是那麼回事。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被捕之後詐死,千里走單騎回歸蜀漢

真實的廖化可不像《三國演義》裡那樣,廖化先是進入黃巾軍,然後又落草為寇,又因為搶了劉備兩位夫人發生矛盾而與同伴爭執,最後殺死同夥,投降關羽大將軍。

真實的廖化第一次出場已經是關羽的主簿了。他本身就是荊襄人氏,肯定是劉備關羽在荊州期間就投奔了劉備了的,但是最後被留下來跟著關羽鎮守荊州。

關羽發動北伐,結果被東吳從後面偷襲。關羽派廖化帶人去找劉封求援。結果劉封不出兵,於是廖化轉身帶著自己的人馬去救援關羽,結果兵敗被俘。

後來廖化詐死,然後趁夜帶著老孃向西逃跑了。這一跑剛好在路上遇到了來討伐東吳的劉備,劉備見到他也是大喜,立刻就給了個太守當,可見對廖化及其器重。

帶兵出擊,打敗魏國兩路太守人馬

廖化曾經奉命帶兵攻打魏國,當時魏國鎮守西北的還是郭淮,郭淮於是派遣廣魏、南安兩郡太守帶兵出擊。結果廖化在分析敵兵分散的特點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兩路魏軍太守一逃一死。

廖化更是曾經配合姜維迎接投降的羌族人馬。他自己帶兵在路上修築土城一座,然後負責阻攔魏軍,成功配合姜維將投靠的羌族迎接回來。

看人看事分析準確

姜維的才能與魏國、晉國時期的鄧艾、鍾會最多相當。但是當時的姜維率領蜀國兵馬對抗的是這兩位優秀晉國統帥時便已經抵擋不住了。不過姜維顯然想要繼承諸葛亮北伐的遺志,繼續北伐。於是廖化做出這樣的評判:智謀沒超過敵人,力量比敵人弱,但是用兵卻不知道滿足,這樣的話怎麼能堅持生存下去呢?

這其實不只是對於姜維統軍北伐的判斷,更像是對於蜀國命運的判斷。一切都如廖化的判斷一般,姜維北伐被鄧艾輕易擊敗,蜀國最後也滅亡了。廖化則病死在被押送往晉國的路上,時年已經有八十歲了。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為什麼會有蜀國無大將的話流傳下來

三國時期剛剛開始的時候,不論是蜀國,還是魏國,還是稍顯瘦弱的吳國,都可謂名將雲集。蜀國有五虎上將,魏國有五子良將,吳國也不甘落後,一個接著一個的名將閃耀歷史天空。

但是隨著形式的發展,老一輩武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三方曾經出現過一個階段性和平時期。有的在搞改朝換代,有的在休養生息,有的在內部爭鬥。於是沒有戰爭,便顯現不出武將們的能力了。廖化,作為關羽曾經的跟班,肯定是難以望關羽的項背了。在後三國時期,卻已經是擔槓蜀國攻伐防守大任的主將了。這不就顯得蜀國無將麼?

所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句話可不是白說的。比如老是給關張等當副將的王平,最後不也是後三國的一員名將麼?然而王平與廖化的能力也就是伯仲間了,他們的級別也都一樣,可見一斑。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Gurunding
2019-02-28

這問題問的非常好,我的回答是:不是。

那麼廖化的實力行不行呢?當然是行啦,你想啊,劉備去世,諸葛亮掌兵,廖化做的先鋒;姜維北伐,廖化還是做先鋒。如果一個人能力不行能次次做先鋒嗎?

當然,這裡又說道,什麼是先鋒?先鋒就是遇山開山,遇水架橋,攻擊時第一個衝上去,後撤時又是最後一個撤退的,我們都知道現代戰爭中有一類人叫做尖刀排,在尖刀排最突出的人視為尖兵,那麼先鋒就是這類尖兵,它往往需要的是能力最突出,判斷力最精準,武力最強,臨變反應最快的人擔任尖兵,所以如果廖化實力真的不行怎麼會這麼長的時間裡一直擔任先鋒呢~對吧~更何況擔任這麼多次先鋒盡然沒死,也是無敵於人世間了~哈哈哈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跨越时空—散发弄舟
2019-02-28

先看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三回:“時蜀漢景耀元年冬,大將軍姜維以廖化、張翼為先鋒,王含、蔣斌為左軍,蔣舒、傅僉為右軍,胡濟為合後,維與夏侯霸總中軍,共起蜀兵二十萬,拜辭後主,徑到漢中。”

後世文人以此段落,演化出"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一句俗語,並在坊間形成流傳。

人們之所以認同這一俗語,主要原因還是在羅貫中身上。羅貫中寫三國尊劉抑曹,筆墨揮處,把劉備創業到稱王,追隨他身邊的一線人物,個個寫的活靈活現。廖化做為二線不大到,三線還排頭的一員,還輪不到羅貫中彩筆粉飾,著墨不是很多。乃到蜀漢後期,才聲名彰顯,一度擔當伐魏先鋒。

於是人們心中形成了一個反差。蜀末,一個曾經效命關羽的跟班,都能在後期擔當大任,衝鋒一線。真是人才凋零,後備不力哦。

再看陳壽的三國志蜀書記載: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先主薨,為丞相參軍,後為督廣武。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以果烈稱。官位與張翼齊,而在宗預之右。鹹熙元年春,化、預俱內徙洛陽,道病卒。

攜老母歸舊主,劉備大悅。說明廖化,忠義之士。

官職從宜都太守升任至幷州刺史,說明廖化有實幹可用之處。

陳壽評他以果烈稱,更是說明廖化是個人物,對蜀漢劉禪時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貢獻即凡不突出,也是實幹級別的。

結論:"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俗語的民間形成,無疑是羅貫中手中毛筆甩出的散墨,因為他的小說影響力,太深入後世民間,直至今朝。

實力,廖化肯定有,但通常人們喜歡看《三國演義》這種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不大願看《三國志》這種略顯枯燥的人物簡介式記錄。所以,在對廖化的認知感上,傾向了俗語所說的那樣。這就象流行歌曲與美聲唱法,受眾面,後者永遠無法超過前者。

廖化,因為羅貫中歷史小說,而為後人熟知

。同時又是因為羅氏之演義,把原本蜀漢一健臣的他,在小說中,被編排成為了三流武將。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大飞熊骑士
2019-03-02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重點說的是“無大將”一事,正好拿廖化來舉例了,這倒不是真說他不行,當然廖化的水平前期屬於中等,後期經驗豐富,接近上流。其實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廖化是從關羽北伐參與到姜維北伐,直到蜀漢滅亡期間,廖化還在領兵,如此一員老將還在作為國中大將,充分說明了蜀漢後期人才凋零的淒涼。想想蜀漢鼎峰時失去了那些將領,關羽,張飛,關平,劉封,馮習,張南,趙累,向寵等,投降的黃權,孟達等,以及病故的霍峻,黃忠,趙雲和《後出師表》提到的陽群諸人等。那麼有朋友會說,魏吳兩國也一樣有名將病死呀?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沒錯,但是對廖化來說不一樣。因為,廖化屬於蜀漢的荊州集團,蜀漢經過荊州之失,夷陵之戰後,這個集團已經損失慘重了,這就是為什麼劉備臨死前,讓東州集團的李嚴副諸葛亮的顧命大臣的原因。諸葛亮北伐時期,荊州集團的軍事將領人物,只有老趙雲,魏延,廖化等寥寥數人,這也是諸葛亮為何要著急培養馬謖的原因。所以,趙雲,魏延之後,荊州集團第一代將領。更是剩下孤零零的廖化,這就是為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總透著一股特別酸楚的味道。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當然,廖化肯定是有實力和能力的,但不能和關張馬黃趙相比,因為廖化早期不是以將才聞名的。廖化當過關羽的主簿,荊州丟失,被迫歸入東吳,然後假死得脫回蜀,還安然帶走了老母。後廖化被劉備任命為宜都太守,並參與了夷陵之戰,又隨敗軍退回了蜀中。所以,荊州,夷陵之戰,廖化表現平平,但是也讓人看到果斷和機警的一面。果然,廖化經過諸葛亮北伐時期的歷練,到了姜維時代,就成了蜀中“前有王,句,後有張,廖”,獨當一面的大將。這一切的前提條件,就是廖化壽命長,,多少將領在失荊州,夷陵大戰中犧牲,只有廖化沒事,還越活越長,可能都比司馬懿有過之而無不及。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而《三國演義》裡的廖化,就是個“福將”,比如第一百十三回,廖化要不是被大樹擋住了,就差點一刀把司馬懿給砍了,最後司馬懿利用頭盔聲,東擊西而逃脫。並且小說中,廖化是蜀漢頭號先鋒,《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關羽北伐,就是以廖化為先鋒。《三國演義第一百回》諸葛亮北伐,以關興,廖化為先鋒。《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和《第一百一十三回》,姜維兩次北伐,廖化搭配張翼,還是左右先鋒。所以說,廖化是福將,荊州,夷陵局勢險惡,又多次擔任先鋒,廖化都活下來了。只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廖化這種福氣,反而襯托出蜀漢後期人才少得可憐,卻讓人多了嘆息。

公子天行健
2019-02-28

不是!一個將領的實力發揮,是建立在平臺上,沒有好的平臺,只能是空有一身本領和雄心壯志,也只能蹉跎餘生。

我們先看廖化的生平: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時蜀漢將領。廖化曾為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關羽敗亡後,他歸入孫吳,用詐死之計迴歸蜀漢,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劉備去世後,轉拜丞相參軍,後為廣武都督,遷陰平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

從生平來看,廖化混得還不錯,最高是省部級幹部級別,證明廖化的能力水平還是得到認可的。因為雖然關係重要,但是爛泥扶不上牆,劉備是你親爹也沒用啊。

為什麼說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呢?因為蜀國的平臺決定了廖化實力無法得到施展和發揮。因為蜀國在經濟總量、人口總量上同魏吳相比,是最弱的一方,戰爭比拼的事軍事實力,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是偶然現象,決定戰爭勝負的仍然是經濟實力人口資源。既然蜀國綜合國力比不上魏國,那麼諸葛亮六出祁山征討魏國註定是無功而返,那麼廖化自然無法在軍事上取得更大成績,發揮出他的實力來。

以韓信為例,在項羽手下籍籍無名,在劉邦手下,得到信任和重用,在劉邦這個創業公司平臺上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充分說明平臺對於將領實力發揮的重要性!

刘太阳sun
2019-02-28

這句話原意並不是說廖化沒有實力,能力不行。只是在後世的流傳中加入了引申含義。在蜀國後期,五虎上將相繼去世,廖化成為了蜀國軍中的領軍人物,是姜維的左膀右臂。他的軍事能力和政治眼光都很出色。

首先,他的軍事能力雖然沒有關羽張飛那樣耀眼,但也不是弱者。公元238年,蜀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劉備和諸葛亮都已經死了,但是蜀國遠征魏國,並沒有就此停下。廖化在這一時間,是蜀國主要的將軍,他親自率領軍隊向北討伐魏國。守城的將軍知道蜀國的軍隊,來攻打城池。就派遣人,就向魏國請求支援,但是廖化把他們一個一個都擊敗了,曹軍大敗。可見廖化的軍事能力是出眾的。

其次,廖化還是一個政治眼光出色的人,關羽被殺後,廖化被任命為宜都郡的太守,宜都郡在他的治理下井井有條。他還諫言諸葛亮的繼任者姜維,要節制民力,減輕百姓負擔,不然會出現亂局。但是姜維並沒有聽取他的建議,而是更大規模的徵發兵力作戰,最後姜維死於兵變。

可見廖化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實力並不弱,只是名氣上沒有五虎上將那麼響亮。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心有魚
2019-02-28

這句話並不是故意描黑廖化的,在三國時期,英雄輩出的時代,廖化雖及不上關張趙等,曾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劉備去世後,轉拜丞相參軍,後為廣武都督,遷陰平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從他的經歷來說也不是泛泛之輩。這句話其實指的蜀國後期的軍事儲備能力堪憂,沒有太多能用的優秀軍事人才,不得已讓年事已高的廖化參與軍事行動,不看成果來說,蜀國已在強弩之末。廖化這個鍋是蜀國本身鍋的,而也不是他一個人的鍋。

历史兵说
2019-02-28

“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這句話,不過是繼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寫下“廖化充先鋒”之後,而演變出來的一句民間俗語。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不過,千萬別小看廖化在三國時期是一個無足輕重小人物,但他卻是蜀漢後期的一名重要的將領,蜀漢滅亡的軌跡在他身上幾乎都可以尋得到。後人在成都武侯祠的文臣武將廊中,將廖化排在黃忠後面,位居第八位。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
羅貫中在《演義》裡把廖化胡亂侃了一通,但真實的歷史上,廖化沒有隨諸葛亮北伐過,所謂的“廖化充先鋒”這句話,不過是羅貫中自己搞出來的一個夢想。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的實力真的不行嗎?建興元年,廖化為丞相參軍,不領兵。所以在諸葛亮《廢李平表》所列北伐營中將帥,沒有他的名字。廖化晚年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留在成都參與政事。蜀漢滅亡後,廖化等亡國大臣隨劉禪一同被押解到洛陽,途中,廖化病死,年近75歲。

用户7489047083528
2019-02-28

廖化是蜀國開國將領之一,官職為右車騎將軍,早期隨同關羽一起扼守戰略要地荊州,是軍中主力先鋒將領做戰果斷勇猛頑強,能在關羽手下為將可見非同小可,由於關羽大意自傲荊州失守兵敗廖化且歸吳國廖化思蜀為國,藉故又回到蜀國,劉備大為欣喜任命廖化為宜都郡太守廖化在北伐吋立功戰績,公元238年廖化親率兵馬攻打魏國守善羌候巖覃駐軍守地利用魏兵暴露弱點抓住機會全力出擊大獲全勝擊敗南安郡太守遊奕箭斃魏郡太守王贇,足見廖化也是有勇有謀之將才在公元262年姜維在此舉兵北代曹魏,面對無休止的北伐廖化建議姜維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如果用兵不收敏頻繁無度必損點折將自食敗果,於已不利何以生存,姜維自信:滿滿仍一意孤行雖全力奮戰仍以失敗告終,也讓蜀國走到了盡頭,但老將廖化在年越花甲之年仍老驥扶櫪同軍北伐,北伐雖未成但將心可表蜀國將士為國英勇征戰的精神是壯烈而偉大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