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喪葬儀式中的紙紮文化是如何興起的?

10 個回答
满族文化网
2019-06-25

紙紮是以紙為主要材料扎制而成的各種形態的物件。

從總體上講,紙紮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祭奠品,如花圈、轎子、紙牛、紙馬、箱子、櫃子等,這類紙紮主要用途是為死者送葬或上墳對焚燒,以表達親人對死者的哀悼和孝敬之情;

第二類是玩耍物,主要以風箏為主。眾所周知,山東濰坊是著名的風箏之鄉,其中風箏的製作就離不開紙紮工藝;

第三類是觀賞物。過年過節家家戶戶懸掛的彩燈就是經由紙紮工藝製作而成的。本文重點研究喪葬禮俗中紙紮的源流及其所蘊含的文化價值。

喪葬儀式中的紙紮文化主要指第一類,現在一些地區對紙紮文化種類有很多推新,如電器、汽車、別墅,甚至有的地區還有美女。

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紙紮作為喪俗祭祀活動的產物已傳承上千年。紙紮自誕生之日起,即作為喪葬禮儀中的一種象徵符號,表現出濃厚的信仰、禮儀特性。

中國最早的活人殉葬,一直到明朝都有,其後是陶俑木俑,再後紙人紙馬的紙紮文化,紙紮是唐代產生、宋代興起、明清普及,現代社會出現的變化、增加了很多種類。

古籍之恋
2019-06-25

紙紮,又稱糊紙、扎紙、彩糊等,融剪紙、繪畫、草編、竹扎和裱糊於一體,是一門獨特的中國民間藝術。廣義的紙紮包括彩門、櫺棚、戲臺、店鋪門面裝璜、匾額及扎作人物、紙馬、戲文、舞具、風箏、燈綵等項。狹義紙紮主要用於祭祀及喜喪習俗活動中所扎制的紙人、紙馬、搖錢樹、金山銀山、牌坊、門樓、宅院、家禽等焚燒的紙製品。這裡的“紙紮”指與祭祀活動及民間喜喪相關的紙紮。紙紮文化包括紙紮品的製作技藝和相關的祭祀、喜喪習俗活動等內容。

在長期對自然和生活的抗爭中,人類創造了一種能安慰悲傷、調解消極感情的方式,即用祭祀來供奉先人,用喪俗形式來悼念死者。供奉紙紮的形成,是原始社會以來祭祀、墓葬殉葬俑的演變和發展的結果。奴隸社會,奴隸主往往大批殺害活人,用於祭祀和殉葬。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堯虞舜時期,人們認為以活人為犧牲過於殘暴,便束草擬人,名曰“芻靈”,經巫師唸咒作法,以示具備人性,然後焚化。因而凡祭天地、神祇、先祖等,殺人祭祀的野蠻迷信逐漸被“芻靈”替代,佐之以牲畜,沿例成習。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活人殉葬逐步被廢除,改為木俑殉葬;秦漢以後,製陶業的興旺和普及,陶俑又逐漸代替了木俑。喪俗藝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而不斷變革。自漢代有紙之後,紙紮藝術應運而生。紙的特性軟、堅韌、有拉力、紙紮假以中堅枝骨、外塗色彩,造作便捷、造價低廉、造型美觀、造化神速,欲佛欲神、欲人慾獸、欲物慾宅,隨心所欲,實非他物所能比擬。於是,紙紮正式登上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宗教、習俗的歷史舞臺,大顯身手,蓬勃發展,形成紙紮文化,其作品琳琅滿目,無所不為,上可登國家宗教之大雅之堂,下可融入民間習俗之活動。

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發展,到宋代時,祭祀、喜喪俗紙紮已成為專門經營的行業,京城專門有紙紮紙馬店。北宋稱扎紙為“裝鑾作”、“打紙作”、“冥器作”、“紙鋪”等。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年七月十五中元節的前幾天,市井街坊裡開始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緞帶、五彩衣服等,這些都是紮好架子糊上紙製成的。其中還記載:“以竹竿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書中描述每年從九月下旬開始賣冥衣靴鞋、席帽衣緞,為的是在十月的朔日(每月之初一日叫朔日)祭祀之用。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喜喪俗藝術形式也在演變,對神明鬼魂的崇拜更傾向世俗化、功利化,更注重人情。到北宋時期,燒紙俑、紙馬開始盛行,紙紮成為宋代以來喜喪習俗藝術的主要類型之一,遍及我國各民族。

明清之際,紙紮成為喜喪俗和鬼節的主要用品。明清紙紮工藝更勝於宋元,應用也更廣泛,成為當時各個階層喜喪俗和祭祀活動的主要用品。清代于敏中曾在《日下舊聞考》記載了京城辦喪事出殯的情形以及紙紮的情景。書中描述的大意是:當時辦喪事出殯的花費很大,參加出殯的人多達500人,有喪車、銘旌。銘旌高達5丈,上面纏繞著帛布,一次喪事要耗費100多匹帛,還有香亭幡蓋儀從等。另有用紙紮糊的供奉物品,僅是紙糊扎的房屋就有數十間;出殯的路上,還有專門在死者棺木旁歌舞的優童,一路上跳竿走馬,表演一些戲曲。《帝京景物略》也有記載,十月朔日,民間有這樣的習俗:紙紮作坊用五種顏色的剪紙做成男子的衣服,有幾尺長,稱為“寒衣”,幾乎家家要在夜晚祭奠,在家門前將寒衣焚燒掉,稱為“送寒衣”。明末“三一教”教主林龍江(兆恩)為超度死於倭寇之禍的大批無辜亡魂,設醮迎神,也更是以紙紮作為祭奠之物。各種文獻的記載說明,歷史上紙紮的樣式是多樣的,在民間喜喪或祭祀活動中的使用非常普遍。

近代民間,“喜喪”習俗的形式較流行,這是人們對喪事處理的又一新的樣式,它不象以往的只是單純信仰神祗鬼魂,而更多注重人生觀念和情感表達。 “喜喪”風俗對喪亡的理智而達觀的態度顯然受到了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影響。人們認為在殯屍期間,對於剛離開人世的親人應給予一種慰藉。一切哭喪、弔孝、祭祀、守靈、送紙錢、燒紙馬等都不外乎是為取悅於鬼魂而安慰親屬的具體做法。喪俗的所謂“頌鬼”,實際上是安慰人,所以喪葬扎俗發展為“喜俗”形式,使祭祀更體現為深厚的人情味。這充分表明了中國人強烈的感情色彩,帶有人類最樸素、最純真的感情色彩。

新中國成立後,因破除封建迷信一刀切的歷史原因,民間紙紮一度銷聲匿跡。直至1977年,因宗教政策的逐步寬鬆而得以恢復。此後,紙紮文化與時俱進,日新月異,宇宙飛船、別墅、電視、轎車等新時代的產物也進入紙紮藝術,紙紮藝術日臻完善,規模蔚為壯觀。紙紮文化的興起和發展是對民俗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從史前時期陪葬的石器、玉器、陶器,到後期的青銅、漆、木、瓷類的明器和俑,以至宋代之後出現的紙紮祭靈,表明喪俗活動也通過種種樣式表達人類的情感,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

隨著社會禮儀、倫理觀念及感情因素的加強,人們便把喪葬列入人生中重要的禮儀之一,這源於生者希望故去的親人在冥世也佔有更多財富,生活得更好的心理。

杨岳豪
2019-06-25

紙紮,又叫紙貨或紙火,主要指用於祭祀及喪俗活 入喪葬禮儀中。

紙人紙馬、搖錢樹、金山銀山、牌坊、門樓、宅 唐宋之際,喪俗文化又融入外來文化的因素,加上中國 院、起居床飾、祭器、家禽等焚燒的紙品。是以竹、木為骨架, 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響,靈魂昇天的“生命二元論”信仰 以線團縛部位,糊白紙或彩紙以裝飾,融剪紙繪畫書法草 更加普遍,與之相關的喪葬及祭祀用品也出現了新的形式, 如編、雕刻、裱糊等工藝為一體,以傳統習俗為支撐的短命的藝 紙紮普遍流行,深入民間風俗。到北宋時期,燒紙俑、紙馬盛 術。紙紮一方面包含了主人對死者的悼念,另一方面是人死 行,紙紮成為宋代以來喪葬習俗藝術的主要類型之一,遍及 後有衣穿、有飯吃、有人服侍的美好生活遐想。同時紙紮為喪 我國各民族,而紙材料的誕生和普及是紙紮藝術發展的首要 葬祭祀場面蒙上一層肅穆的面紗 條件,隨著宋代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發展,喪俗紙紮形成一 個專門行業,紙紮作為獨具中國特色的民間文化,傳承至今已有一千餘年,成為喪葬禮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傳統的手工技藝,紙紮具有多種價值,如藝術價值、民俗學價值、審美價值等等。喪葬禮俗中使用紙紮在山東沂水縣許家湖鎮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今幾乎每一兩個村子就有一個專門的紙紮鋪子,並有專門的紙紮藝人,紙紮所蘊含的民間觀念根植於廣大民眾的靈魂深處,影響著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点石教育永生
2019-06-25

中國喪葬儀式中的紙紮文化,興起於宋代。

我國先秦,便有殉葬的風俗。

這和古人對生死的認識有關,“視死如生",他們認為死了以後是到另一個世界,為了帶去今世的富貴和權力,他們先是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得如同莊園宮殿,還會帶進大量的日常用品,以及珠寶財富,甚至活人,當然埋進去以後就成死的了。

埋入陵墓的這些活人,不僅僅是僕役和奴隸,也有可能是他們的妻妾,甚至兄弟姐妹。

以秦始皇陵為例,他的陵墓修建十分耗時,就是為了修建的像宮殿,殉葬的物品雖然不能全部考證,但是,也已經初步發現,殉葬者有奴僕和他的親人。

他希望有大批的軍隊在地下,在這個時候,再埋進去十萬方陣不現實,於是又開始出現了替代品,燒製陶俑代替真人,這就是著名的兵馬俑。

到了漢代,人殉,就是埋活人越來越少,多是燒製陶製品來代替,有人物,有宮室,甚至有家禽和田園。以四川的麻浩古墓以及徐州漢墓為例。

漢朝以前,肯定沒有扎紙文化,因為漢代才出現了改進後的紙張。

漢代以後,人的生死觀念改變,不再實行厚葬,殉葬品也簡單許多,一般都是木製或者陶製。一直到唐代,還有殉葬品,還是陶製品,典型的代表就是洛陽的"唐三彩"。

到了宋代,紙張的成本不高,成型也簡單,加之"厚養薄葬“的風俗,喪葬中的扎紙文化興起,紙人紙馬紙院落等等,隨心所欲,代替了陶製和木製的殉葬品,一直延續至今。

宋人筆記中有記載。

诗词茶屋
2019-06-2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春風拂柳,清明節又將來臨。作為祭祀去世親人的紙幡、鮮花都是紙紮製品範疇。我國的紙紮工藝歷史悠久,周朝時便有了紙紮的重要製品——花燈。

  紙紮即扎紙,民間把從事這項工作的藝人一般稱為“紙紮匠”。民間紙紮主要是為喪俗扎制各種焚燒祭祀用的紙房、紙傢什、紙幡之類,雖然屬於迷信活動,但其豐富的扎制技藝卻是民間藝術的一門獨特行業。

  在流沙河、青山橋一帶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古時有個老人,勤儉省吃一輩子,給兒子媳婦掙下一份豐厚的家業。可兒子好吃懶做,敗壞家業,媳婦經常辱罵老人,把老人活活氣死了。此事被閻王知道了,非常氣憤,令牛頭馬面到人間把老人留下的房子傢什全部燒光,以示對忤逆不孝的兒子媳婦的懲罰。老人心腸好,又疼愛兒子,便託夢給他,要他快想解脫的辦法。兒子無計可施,倒是媳婦頭腦轉得快,連夜請來幾個能工巧匠,要他們照著宅院的樣式用紙紮成房屋和傢什,並照樣子擺好。到了第二天黃昏時,牛頭馬面果真來了。看到夫婦倆伏地痛哭,一面哭訴懊悔之情,一面自己動手燒房子。牛頭馬面見夫婦把房子燒了,不用自己動手,便回閻王殿繳令去了。左鄰右舍不明所以,問其原因,媳婦謊稱這是給公公在陰間享用的。眾人遂稱讚這對夫婦有孝心。從此燒紙紮的習俗慢慢形成了。人們把紙紮的房子稱之為靈屋,為的是已逝的親人在陰間有房可住。

  一般在親人去世後,喪家會推舉本族年長者(人們稱之為族公)為喪事主持,主持人在人死當天要安排好扎靈屋的師傅。靈屋子不能在野外扎,而且靈屋通常高而龐大,故紙紮師傅扎靈屋一般選擇喪家有著開闊門廳的屋堂進行,若喪家堂屋被做喪事法事的師公佔用,則要向別人家借用。喪事完了之後,喪家要請做法事的師公到被借堂屋的主人家的每房間中逐一做法事,俗稱“避邪”,不然的話,會給這家帶來“黴運”。喪事一般以三天為期,到了第三天,諸法事完畢之時,靈屋子也就紮好了。此時,喪事主持早就選好一處荒地開挖出長約二米五、寬約一米五空地,這就是死去的親人住的“屋場”。這個“屋場”是不能隨便選的。首先,“屋場”不能處在喪家住宅視線範圍之內。其次要遠離喪家的雞、鴨等家畜的活動範圍。否則,親人的魂魄會跟隨親人聲音、家禽回家,不能昇天堂。親人入土為安後,接下來就“燒靈屋子”。師公領著喪家親人披麻戴孝,一行人抬著靈屋,一路開鑼鳴道,朝“屋場”進發。師公在“屋場”殺雞取血祭祀,做完簡單的法事之後,靈屋在一片火海中化為灰燼。

  靈屋子大小一般比人高略低,寬約一米二左右,以簡約、小巧為要,太過龐大和花俏,有失悼念死者的初衷。據說在湘潭有個建築老闆為其母親扎的靈屋高五米,寬達七八米,屋的進深有四米多,上下兩層共十四間,房子的高矮、大小,幾乎與真宅沒啥兩樣,耗資達二萬多元。這樣的靈屋有炫耀之嫌,實不可取。

  文革時,一切封建迷信被破除,民間紙紮一度銷聲匿跡。直至1978年,因宗教政策的逐步寬鬆而得以恢復。此後,紙紮文化與時俱進,日新月異,手機、別墅、電視、電腦、轎車等新時代的產物也進入紙紮藝術,紙紮藝術日臻完善,規模蔚為壯觀。紙紮文化的興起和發展是對民俗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扎紙工藝是先以竹篾或蘆葦,綁紮出物件的骨架,然後裱糊、彩繪、走金線條、裝飾,再進行組裝。每道工序均存在前後的因果關係,按部就班,環環相扣。在紙紮諸多工序中,形狀篾的製作和扎制骨架是工序中的關鍵和難點。

  用於殯葬儀式中的扎紙作品有紙幡、紙人、紙馬、紙屋、紙箱等類,有的地方還發展到門神、獅虎、仙鶴、十二美女(歌舞妓)、人子花(四老、四少、四盆花)、二起樓(有樓閣的房子)、聚寶盆、金銀山、馬車等。

  如今全社會廣泛推行殯葬制度改革,改土葬為火葬,紙紮在喪葬活動中應用空間越來越窄,在歲月新風助推下,正在慢慢消失,而新的行業如淫雨一般將逐漸代替了它。

  現在,扎紙工藝也廣泛用於年節期間的文娛活動,如跑旱船的船用紙紮的腰燈,毛驢、獅子亦作此狀。一些用於節日慶典中的歌舞和燈會中就有龍燈、獅子、竹馬等多種紙紮道具出現。

贵州简实解说
2019-06-25

中國喪葬文化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死亡,可算是人生的最後歷程,但這並不是一切的終結,因為之後還有後人對其屍體的處理--殯葬。殯葬這一行業源遠流長。從考古資料來看、歐州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大約10-4萬年前莫斯特文化的創造者尼安德人已有了安葬死者的習俗,並且有一定的埋葬方式。大約1800年前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北京山頂洞人已有了喪葬習俗,山頂洞人洞穴的一側有一塊墓地,發現了三具人骨架,死者身上有一些石珠,鑽孔骨達,骨墜裝飾品,另有燧石石器。山頂洞人遺賅周圍撒有含赤鐵礦的紅色粉末。 遠古時期,葬地的形成或選擇往往與人們的生活環境關係密切。實行樹葬或者風葬的,多為生活於樹林中的民族;如我國古契丹人,將屍體懸持樹上,三年後焚燒屍骨;水居民族,如獨龍族村非正常死亡者,扔屍體於江河,任其飄流;中國西北的氏恙民族,因生活在高寒地區,火對於生活的重要性特別特出,影響到喪葬也盛行火葬。

以上文字謹作為緒論。以下將分為葬法篇禮裕篇,分別對中國的喪葬業加以簡述。

一、葬法篇

1.土葬

除漢族外,古代匈奴,突厥也多以土葬為主,土葬通常用棺木。漢族貴族的棺木有數重,外層叫“槨”,內層叫“棺”,製作很講究。有錢人家會在棺蓋雕刻精美的動物圖形。一般百姓的墳墓是很簡便的,他們選擇一塊“吉地”之後,就在那裡挖墓穴,埋葬死者,然後在上邊堆成圓錐或土堆兒。同一家族的人,埋在一個地區,形成一個墳區,俗稱祖墳地。每座墳頭都按家族輩份的大小,前後依次排序,以便後世能辨別清楚,哪個墳屬於哪一輩。人們把死後能埋入祖墳,看作一種禮遇,是做人的起碼條件之一。因為許多人不能入祖墳,如優伶、娼妓、暴病、凶死之人,有痼疾的人,未婚早矢者,漢族死在外鄉的人,一般也不能回鄉安葬,即使千里迢迢運回屍體,也只能在村外直接埋葬,所謂“野鬼不能見家神”。

漢代崇尚黃色,歷代帝皇都以黃色為顯貴之色,黃色實為土色。在陰陽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個最穩定、最可靠的基礎,因此,人死後葬於土中,被認為是使靈魂得到安息最好辦法。土葬符合漢族人民的生活習俗,以及“有地則生,無地則死”的傳統觀念,所以土葬千百年來一直是漢族人民的主要葬法。

2.火葬

火葬是我國最古老,並對現今社會影響最大的喪葬習俗,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就出現了火葬,火葬開始之時,首先在部分遊牧民族中盛行,這在先秦之時就有記載。《墨子·節葬下》雲:“秦之西有儀渠國,其親戚死,聚薪柴則焚之, 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列子·楊朱》也曾記載曼平仲的話:“既死,豈其我哉,焚之亦可”,到了東漢後期,佛教也傳入我國,佛教徒實行火葬,漢族一般百姓實行火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元時期。《宋史·禮志二十二》說:今民人俗有所謂火化者,……河東地狹人眾,雖至親之喪悉皆焚棄。許多地方建有“化人亭”,《大元聖政國相典章》記有:北京路百姓父母身亡,往往置於柴薪之上,以火焚之,這一時期的火葬,往往與家境貧窮,無錢或無地埋葬有關。有的屬客死異鄉,路途遙遠,難以扶屍回鄉而火化;個別情況屬戰死沙場,軍情緊急,火焚了事。在民間,對部分傳染病死者,也採取火化方式,這時間,漢族火葬也曾受儒學干擾,宋大祖趙匡胤、南宋高宗趙構,都曾下詔禁止火葬。

3.崖葬

崖葬又名懸棺葬,是我國古代廣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種特殊葬俗,被認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蹟。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巖縫或人工木樁把棺木懸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將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鑿成的巖洞之中,懸棺葬的葬地都是選在面臨江河的絕壁高巖上,其葬具多為船棺,長2-3米,寬約半米多,形體似一隻船,分為頭、尾和侖三部分,頭尾翹起,倉為棺樞,安放屍體。

廣義的懸葬又指在石崖上穿鑿洞穴作為墓室的一種具地方特色的墓葬結構形式。在四川三峽崖洞中,曾發現戰國時代此類崖墓,這一階段的崖墓室,距地面高一些,低者二三米,高者一二十米,有的業於緩坡崖上,有的開於懸崖峭壁之中。墓分為單室墓,夫妻合葬有雙室墓,家族合葬的多室墓三種,通常在墓室內外崖避上雕刻有各種圖案,有的還銘刻有銘文,死者姓氏及一些吉祥語。

4.天葬

天葬是我國青藏高原藏族人民採用的一種很特殊的埋葬方式。天葬有專門的場地,那裡地勢平垣、開闊,中心點上得有一塊平坦的石頭。送葬的家屬把死者抬到這裡,就遠遠地避開。天葬場有專門的師傅。他先將屍體用繩索捆綁在石頭上,然後舉起鋒利無比的刀子,將屍體剖開,皮肉、內臟。骨骼各自分為一堆,一般分八大塊。骨骼(包括頭骨)必須用石頭,細細砸碎,拌上一些酥油糌粑。這些工作做完後,天葬師圍繞著那石頭,點燃一堆堆柴禾,並在火上灑上酥油。這時,整個天葬場煙霧滾滾,酥油的氣味四下飄,不一會兒,大批的禿鷲就從四面八方飛來。性急的擁在火堆旁邊,性悠的展開巨大的雙翅在空中盤旋。當天葬師估計這些天葬使者足以一次解決問題後,便揚起雙臂,向天空“嗚嘎!嗚嘎!”地呼喚。還不等天葬師退離葬場,成百隻鷲鳥就從天上、地下一齊撲上屍堆。整個葬場你爭我奪,殘煙繚繞。一片啄食吞嚥的聲浪令人驚

原创唐卡
2019-06-25

在中國古代紙還沒有被髮明之前,在有關死亡喪祭的古文獻中,我們只能看到對明器的記載。《春秋左傳正義》註疏“明器”為“謂明德之分器”。《儀禮註疏》中解釋“明器”為“明器,藏器也”。《禮記》雲:“孔子謂:為明器者也,知喪道矣,備物而不可用也……其曰明器,神靈之也。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釋名》中記載:“送死之器曰明器。神明之器,異於人也。”《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明器,古之葬禮也,後世復造紙車紙馬。”

從以上古代文獻中我們瞭解了明器的稱謂及其功能。“明器”,也叫“藏器”“盟器”。直到宋代《雲麓漫鈔》中出現“冥器”並給其定義為“用紙製成的明器”:“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之以紙為之,謂之冥器,錢曰冥財。冥之為言,本於《漢武紀》:‘用冥羊馬。’不若用明字為近古云。”也就是說,這個紙做的“冥器”應該有三個基本的限定:一是送死之器,二是用紙製成,三是用這個“冥”字是近古以來的說法。“明器”和“冥器”都是“送死之器”“神明之器”,前提是為死亡專屬(亡魂、喪祭儀式、冥界的神明等)。由明器到紙冥器是一個重要的演變,但是從唐朝開始就已經超出了死亡的專屬。

隨著紙的發明與造紙術的發展,紙紮作為一種宗教用品有著複雜的演變路線,無論是由“專一”到“跨界”的運用,還是一些紙紮從“廣普”到“專一”的演變,它們都是宗教儀式的功能替代。然而更深層的演變在於紙紮作為一種宗教象徵,其功能的轉變背後是更深層的文化定位的轉變。紙紮是人制作的,也是人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用於不同的宗教文化空間,擔當不同的宗教功能,有時看起來是同一方向的延伸,有時卻又是方向不同甚至讓人感到某種糾結。但實際上,紙紮作為宗教儀式的“器”物,它們的宗教象徵意義如同其他宗教象徵一樣,既是出於傳統,也是出於當下使用者的理解和情感。所以我們在梳理紙紮作為宗教儀式之“器”的諸多現象時,既看到形而下的器物之變,也看到形而上的象徵意義日益豐厚。這一體二面的互動既是我們理解宗教象徵的一把鑰匙,也是宗教象徵自身演變的一種內在動力。

炳森1313
2019-06-25

這個是地方文化也是風俗文化也是陰陽同理。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孝敬祖先的模式。教育後人孝敬祖先,祭祀不可不誠

山里人71331785
2019-06-25

由於失去親人後精神空虛,為了行孝,在自己生活條件允許下,感覺這樣可以為故人創造更好的陰間生活。據說在唐朝就開始盛行了!

风陵渡公
2019-06-25

廢止人旬之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