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京劇火不過豫劇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10 個回答
披着棉被晒太阳
2018-11-20

這要看地區啦。

比如河南、安徽北部、河北、山東等地方由於飲食、語言等文化較相近,所以,這些地區的老百姓大部分都喜歡豫劇,而且百聽不厭,容易入迷。

由於是地方戲,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不太感冒,如安徽南部的喜歡黃梅戲,江浙一帶喜歡越劇等,每個地方的人都喜歡當地的戲種,因為這些地方戲使用當地的語言來演、唱,當地人能聽懂,其他地方的人由於沒在那個語言生活環境中長期生活過,所以,不喜歡也是正常的啦。比如豫劇中喜歡用假腔,什麼大紅臉啦,黑臉啦,小生啦,花旦啦等等,唱出來的腔調和我們平時說話的腔調是不一樣的。所以,河南等地方的人就聽起來很有韻味,可能其他地方的人聽起來雖好但更喜歡自己當地的戲曲了。

京劇呢,一般在北京、天津一帶比較受歡迎。這個劇種呢,無論是唱還是白,都是字正腔圓,按普通話來的,不管哪地方的人,都能聽得懂,絕大部分國人都知道京劇這個國粹,京劇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梅蘭芳,估計很多人都知道,而有部分人卻不一定知道豫劇,這就是影響力,所以,就全國範圍來說,還是京劇要比豫劇火些。

聲明一點:本文沒有任何褒貶之意,只是站在中立者的角度來寫的,不喜輕拍。

剑心书韵975
2018-11-20

我說個實話,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如果你不滿意,可以發表你的看法。

京劇是國粹,只是那幫子久居北京的文人定的,並不是全國人民都認可的,至少我從不認為京劇好聽。它被定為國粹,純粹佔了地利之便。再說了,八個樣板戲之前,有幾個北京之外的人瞭解京劇?有幾個北京之外的人聽過京劇?只是八個樣板戲在政治的需要下,全國人民才不得不聽的,才得以瞭解京劇。在此之前,京劇只是侷限於北京城,影響範圍遠遠小於三個梆子戲(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東梆子)。這三個省的梆子戲屬於同一劇種,唱腔大同小異。河南梆子後來改名為豫劇。喜歡聽梆子戲的省份人民,基本上都喜歡豫劇,這是自然形成的,沒有任何政治因素。當然,河南電視臺搞的那個梨園春,全國有名劇種都曾上臺表演過,比如黃梅戲,越劇,秦腔,崑曲,評劇,四平調,道情,越調,曲劇,聽起來都非常悅耳動聽。相比之下,京劇的受歡迎度確實比不了地方劇種。

八月与命
2018-11-20

京劇成為國粹,明眼人都知道是照顧性的,如果北京不是首都,京劇還能是國粹。

不過以前還是現代,豫劇遠比京劇受歡迎的多,豫劇的聽眾比京劇聽眾多百分之30,這是有根據的,有人專門調查,不僅在中國大陸,在臺灣,豫劇也是第一劇種,還有豫劇登上過世界藝術的最高殿堂,維也納金色大廳,還每年在全世界巡演,西方人稱豫劇為“東方詠歎調”。

上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的時候,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全國巡演,所到之處,無處萬人空巷,所以說豫劇不只侷限於河南及周邊地區,最後常香玉大師為新中國捐獻了一架米格戰機,這些成就,只有豫劇做到過,解放前或更久的那個時候,請問京劇在哪,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地區劇種,而但當時豫劇的地位也遠比現在的京劇高的多,只不過建國後京劇依託首都的優勢,得以快速發展起來,因為國家發展戲劇的大局上,最後把位在首都的京劇定義為國粹,申請京劇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京劇開始名聲大噪,但這也是僅僅名聲對豫劇上的優勢,其他方面比如規模,聽眾,豫劇都是無可撼動的存在,尤其是收入方面,幾乎每個京劇社團,都是處於虧損狀態,只能靠國家補助才能繼續表演下去,而反觀豫劇呢,光從業人員就十來萬人,卻很少出現像京劇這種情況,所以說全國範圍來說人們對其他劇包括京劇根本沒有如此大的熱情。

言歸正傳,京劇就像是富人所認為的藝術,真正大規模深入群眾,紮根基層的只有豫劇,沒有多少普通老百姓願意花錢去戲院裡看京劇。試問有多少京劇社團願意在農村露天搭臺表演,沒有多少,而豫劇呢,幾乎所有民間豫劇團都經歷過下鄉露天演出,這就是兩個劇種的不同之處。

總之,在名氣上,京劇當之無愧第一,而在群眾基礎程度,豫劇遠高大於京劇,這是事實,而持:“京劇因為是國粹,所以當然比一個地方劇種厲害”這種說法的人,肯定兩個劇種都不瞭解,也從來沒有研究過兩個劇種。


有人說京劇火不過豫劇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有人說京劇火不過豫劇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嘟儿拉八大
2018-11-20

這是一個容易招是非的話題,試答一下。

京劇是國粹,豫劇是地方戲,二者形成的土壤也不一樣。京劇雖然姓京,但是可不是北京的地方戲,京劇的母體是徽劇和漢調,在京劇形成之前,北京的戲曲舞臺上是秦腔、崑曲、亂彈等戲種,劇目以旦角戲居多,這類劇目雖具有生活氣息,清新活潑,但內容常有庸俗、輕佻之處。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曾多次三令五申禁演梆子、“亂彈”。當時宮內又常以祝壽、慶賀為名召演員入宮演戲,應召的戲班不得不注意無傷大雅,故多以老生戲來承應,所以徽劇和漢調的老生戲藉此機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老生戲多表現重大主題,較少表現兒女情腸,更宜於表現歷史題材。豫劇的母體是當地的民歌小調,加上北曲絃索、秦腔梆子等逐漸融合為河南梆子,它紮根本土,最適合表現的就是勞動人民生活題材,所以在本地及周邊區域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和觀眾群。

京劇在形成和發展中,舞臺藝術逐漸成熟完善,從表演的手眼身法步、唱唸的湖廣音中州韻十三轍尖團字、文場吹拉彈、武場鑼鼓經、舞臺服飾、臉譜、把子功……可謂面面俱到、處處講究。這一點是地方戲和京劇的最大差距所在。京劇的武打戲、歷史戲是地方戲所不能企及的,即便有個別劇目,所表現的人物氣質也是和京劇不能比的。

京劇院團好像除了西藏、海南、廣東沒有,其他省都有京劇院團,華北華東最集中,京劇的觀眾群和戲迷票友的分佈也是和京劇院團的分佈大體差不多,有集中的區域,其他比較均衡。豫劇的院團是最多的,當然也是河南最集中,其他周邊甚至更遠的省市都有豫劇團,這和解放前至文革前河南人的大量人口流動有關係。豫劇的戲迷數量沒有和京劇對比過,但是從梨園春的紅火程度看,數量是非常可觀的,而且和京劇戲迷的最大差別是豫劇戲迷的分佈密度驚人,比如如果從河南省老百姓裡面做調查,喜歡豫劇的百分比例肯定是兩位數以上的,而京劇即使是京津滬,我覺得百分之一都難,相對來說京劇戲迷票友比較少而均衡,豫劇戲迷票友分佈集中密度大。

美丽畅想2
2018-11-21

有人說京劇火不過豫劇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從各種信息來看,京劇的受眾沒有豫劇的受眾面寬,學習技巧也沒豫劇好學,豫劇更接地氣,人人都能哼幾句,唱詞朗朗上口,容易被接受。語言直白,接近普通話,更容易傳播。河南地域居中國心臟位置,是中華文化發源地,世界各地華僑多來自客家,客家祖先來自河南,所以外國也多喜愛豫劇並有豫劇團,對他們來說,豫劇是鄉音,更親切。
有人說京劇火不過豫劇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开心老家伙
2018-11-20

錯!中國人一提國粹,都知道是京劇,而且京劇迷和京劇票友全國各地都是,各個大中城市和農村,大小公園,娛樂場所都有京劇愛好者和票友活動。豫劇就不同了,它屬於地方劇種,沒法和國粹京劇相提並論,全國娛樂場所很少有人唱和有人聽,還不如評劇、越劇和河北綁子紅火。衷心希望豫劇和全國各地方劇種發揚光大。

平山道人
2018-11-20

京劇都知國粹,但不可輕視地方曲種,豫劇也好,評劇,越劇等都有相當戲迷票友在傳承,不應用國粹傲視地方小曲種,很多京劇曲目是以地方曲種移植到京劇的,時下各劇種不景氣難滿足群眾要求,再現當爭的繁榮景象不可能了,各行業,大中企業,社會群眾團體都有自己票房,組團演出完整劇目,……不可能,但不代表就此放棄不聞不問,而是自上領導更應重視,應看到各專業,戲迷票友從沒停止傳承發揚光大,做了辛苦負出,領導應伸手助力,這是領導責任,任何工作沒領重現必一事無成。

李韵臣V
2018-11-22

京劇的地位比豫劇高,同樣是國家一級演員,京劇演員比豫劇演員地位高、待遇好,七十多歲的豫劇老藝術家經常下鄉演出,不知道京劇有沒有走出過劇院

軒曉勇
2018-11-20

是的,豫劇在河南幾乎人人能唱幾句,而且有很年輕人喜歡豫劇,反觀京劇雖稱國粹,但曲高和寡,觀眾絕大部分是老年人,連中年聽眾都不多……

郏邑城南
2018-11-20

京劇曲高和寡,不發工資早餓死完了。豫劇接近群眾,城市鄉村 公園廣場 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有豫劇演員,有戲迷,拉個路人都能唱。論從業人數和受眾群眾,京劇不及豫劇十分之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