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吳三桂,尚可喜等人,中國現在會怎樣?

RT
3 個回答

明朝末年,天下局勢漸漸混亂,各方勢力崛起,逐鹿天下。此時,除了徒有虛名的明朝,還有就是起義的李自成和大舉進攻明朝的皇太極隊伍。

當時,明朝勢弱,軍隊的戰鬥力遠遠不及擅長騎射的八旗騎兵,如果近身肉搏的話,勝負的結果很明顯。但是,明有一王牌,那就是長城,眾所周知,長城從秦時開始修建,因為修建的目的是為了抵禦外敵,所以歷朝歷代對它或多或少的都有修補,千百年下來,長城的穩固已經不是秦時剛剛修建的那樣了!如果沒有吳三桂,尚可喜等人,中國現在會怎樣?

另外,在明朝時期,統治者從來沒有停止過修繕長城,他們不僅改善了修築材料,讓新建的牆體更加結實,還注重因地制宜,藉助地形修建長城,讓長城成為他們天然的屏障······

可以說,明長城是前面各朝的結晶,防禦能力前所未有的厲害,尤其是京城一代的長城,修築的更加複雜、堅固,八旗子弟擅長騎射,突破這樣的防線確有難度。

入關之路

當時山海關在吳三桂手裡,如果他死守不下,那麼清朝也不會那麼容易的就建立起來,可是他沒有死守山海關,而是選擇了獻出山海關,迎清軍入關,從而展開了中國的新歷史。

那麼,如果當時吳三桂沒有投降,沒有這條路,清軍又該走哪條路入關,入主中原呢?吳三桂獻出的這條路,是他們唯一的路嗎?如果沒有吳三桂,尚可喜等人,中國現在會怎樣?

事實證明,不管去往哪裡,都不止一條路可以走。早在1644年的山海關大戰之前,在1629年到1642年之間清軍就已經先後五次,走不同的路進入了關內攻打明朝,而且每次都是得勝而回。再往後說,就是當年我軍東北野戰軍入關也沒有走山海關,而是經過熱河,又走過了古北口,喜峰口等地才入的關。

所以,即便李自成沒有開關迎清軍,他們最終也是能夠走別的路過來的,只不過費的時間有更久一點,花費的兵力要更多一點。

實力對比

當時清軍的實力自然不用我們多說,首先,人家正處於發展上升階段,無論是統治者還是臣民都有一種昂揚向上的態度,戰鬥起來自然是有氣勢有信心的,其次,從開始打仗,他們的戰績就很是耀眼,幾乎達到了無往不利的地步,這就讓士氣保持在一個高度,對士兵的 戰鬥力很有好處,而最重要的是,他們是生長在馬背上的民族,騎射功夫一流,戰鬥力不凡。那相比之下,明朝的軍隊戰鬥力如何呢?如果沒有吳三桂,尚可喜等人,中國現在會怎樣?

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規律,每個自亂世發展出來的國家開始的時候都有一隻鐵騎,君主不能說個個英明神武,但是愛國愛民還是有的,但是發展著發展著,軍隊開始變成一盤散沙,君主越來越無能,朝政越來越黑暗,朝廷猶如一潭死水。而明朝,恰恰就順應了這個規律。明朝建國初年到全盛時期,也是有過無往不利的繁榮輝煌的場面的,但是漸漸地,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生活讓人沉浸其中,喪失了危機意識,士兵的戰鬥力一點一點下降,到最後甚至出現了連馬都爬不上去的笑料,軍隊的戰鬥力不再。

誰強誰弱,一看便知。

農民軍實力不足

明朝滅亡之後,就剩下了李自成的隊伍抵抗清軍,但是李自成率領的畢竟是農民軍,怎麼能敵得過自幼練習騎射的八旗子弟呢?要知道,在起義之前,大部分農民拿過的能夠傷人的東西只有鋤頭、鐮刀罷了。如果沒有吳三桂,尚可喜等人,中國現在會怎樣?

當是清軍有十八萬人左右,而李自成的農民軍只有十餘萬,相差將近一倍之多,再加上他領導的是農民軍,一時之間佔地為王難免有些驕傲腐化,所以,李自成的隊伍無論是在能力還是在數量上都比不過清軍,失敗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吳三桂未獻山海關

在多爾袞幾番考慮,準備進攻李自成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吳三桂要獻山海關,所以他預備要走的路是向西經過密雲、薊州等地入京,不過他半路上收到了吳三桂的消息,這次走了山海關,那如果沒有“免費贈送”的山海關,那麼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如果按照多爾袞最初的路線,那麼他們會把李自成圍堵在京城內,他前沒救兵,後無糧草,最終的結局可能會是全軍覆沒,而山海關一通,多爾袞改變了戰略,反倒讓他又找到了一線生機。

漢軍四王,是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吳三桂!他們是分別降清的!不是一起降清的!應該看到清朝的崛起有其客觀原因的!明朝的腐敗,以文制武,黨爭內道鬥不止。會讓清朝有了窺視大明的機會,以至於後來發展到了入主中原!不是,一個兩個人的投降變節就能改變的!

沒有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滿清根本無法入關,李自成也沒有絲毫可能打到北京,崇禎大帝疑心病如果輕一些在鬆錦之戰肯堅持一些時間信任洪承疇的話滿清在是書上也就是一群造反的跳樑小醜李自成也就是一群無惡不做的土匪,大明不是沒有機會力挽狂瀾,是把珍貴的機會全部都給錯過去了,崇禎大帝用人是一絕,在這種大廈將頃的形式下還不挑有能力把事擺平的人如孫傳庭洪承疇,偏喜歡用吹牛逼空談憤青如袁崇煥,而且他還明知對方說的是假話空話不能委以重任,就是因為對方說的話他愛聽就能把生死由關的大事託付給這些空談誤國之輩而最有能力幫大明走出危機的有能力的人才只因說兩句他不愛聽的實話就能給放到大獄裡直到形勢惡化到無法挽回才被放出重用,這種嘬死得勁頭大明能不亡國嗎?當然崇禎大帝不是孤獨的後來民國也出了位光頭幾乎就是大帝的翻版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實吳三桂也好尚可喜也罷他們只是歷史潮流下被推入浪尖的人,並不是決定歷史走向者,明末歷史的走向自從孫傳庭戰死那一刻就已經定格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