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10 個回答
狐史首丘
2019-02-26

宣統遜位是中國兩千多年十分罕見的,沒有引起戰火、沒有廢帝被殺的一次不流血的退位。這對當時內憂外患的中國來說,絕對是一場幸事。

而宣統帝溥儀當時年僅六歲,根本做不得主,所以這一切都必須歸功於他背後的女人——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面對天下大亂,隆裕一力承擔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各地要求清帝退位的呼聲是越來越高漲,此時的隆裕太后就成為了大清王朝的最終負責人。不管是戰是和,是亡國還是滅族,隆裕都脫不了干係。

可面對這萬斤重擔,一向性格懦弱的隆裕太后卻以她那嬌小的身軀,負起這滿族第一罪人的責任。她在召見王公大臣商議國事的時候說:“這天下就全交給你辦,辦好了我自然感激,辦不好也不怨你們。皇上年紀還小,自然由我負責,將來皇上長大了也不至於怨恨你們,都是我的主意”。

也就是這場會議,基本確定清帝遜位的大致方針。可當時還是有不少滿州貴族,企圖負隅頑抗、玉石俱焚的,比如反對遜位的恭親王溥偉、力主殺袁世凱奪權的鎮國公載澤、以及“保皇黨”黨魁良弼和他手下的“宗社黨”。

這些滿清貴族不願失去他們即得的地位,始終幻想著日本人或者滿洲八旗來勤王護駕,給清室和平過渡製造了不少的隱患。此時也是隆裕太后一錘定音,在制定《清帝遜位詔書》的時候,隆裕太后指著溥偉罵到:“你們把國事搞得這樣亂,又想阻撓共和,到底想讓我們母子怎麼樣啊?”

溥偉無言以對,隆裕太后抓緊時間,下令不準任何人進入養心殿,緊接著於內殿,蓋下了皇帝御寶,《清帝遜位詔書》才算是有了法律效力。有鑑於此,袁世凱和中華民國眾人對隆裕太后十分優待。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鬱鬱寡歡,生哀死榮

溥儀退位後仍居於紫禁城,隆裕太后無事可辦,溥儀年紀又小,於是隆裕太后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溥儀身上。曾有一次,隆裕太后站在溥儀身後看他玩了幾個小時的蛐蛐。這也反應了隆裕對溥儀的疼愛,以及她的深宮孤獨。

雖然隆裕保全了民族,保全了國家,可她自己卻要揹負著“滿族第一罪人”的罪名,受那些滿州貴族唾罵。就在溥儀退位之後第二年,隆裕太后生日,可除了一些太監宮女之外,只有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派來的使者入宮道賀,其他宗室大臣則基本回避不去,偌大的殿堂之上不過寥寥數人而已。隆裕的內心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也是因為一輩子都不被理解,隆裕在生日過後不久就抑鬱成疾、一病不起,不過十幾天就去世了。不過雖然滿洲人忘了隆裕,深受隆裕恩惠的民國卻沒忘。

袁世凱帶頭為隆裕太后祭奠,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日。國會特意休息一天(相當於皇帝輟朝),為隆裕舉喪。有了袁世凱的帶頭作用,全國各地也紛紛開會追悼隆裕太后,並在紫禁城太和門前舉行國葬,到會者多達五萬多人,而且除了本國之外,其他駐京公使也親去太和殿致禮,各國使館均下半旗致哀(這是國家重要領導人去世才能有的待遇)。

太和殿靈堂正上方所懸掛的橫幅,上書“女中堯舜”。這是對隆裕太后於民國、於天下所做貢獻的肯定。隆裕一生不為人理解,做皇后被光緒討厭、做侄女被慈禧討厭、做太后被同族討厭,終其一生,隆裕太后揹負得太多了。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寫三國,次寫明清,其餘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日慕乡关
2019-02-26

民國二年(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長春宮病逝,享年46歲,據史書記載,隆裕太后患病後,胸腹隆然高起,日漸腫脹。

當時的脈案是這樣寫的:“皇太后脈息左寸關浮散,尺部如絲。症勢垂危,痰壅愈盛,再勉擬生脈化痰之法以冀萬一。”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以現代醫學來判斷,隆裕太后的症狀像是肝病引發的腹水,後世說她心情抑鬱,脾胃不和,肝氣鬱積,鬱鬱而終不無道理。

隆裕太后過世後,民國政府以國喪規格處理喪事,上諡曰: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與光緒皇帝合葬崇陵。

寬惠慎哲協天保聖,的確是她一生真實的寫照,但蓋棺定論世人唏噓的背後,卻是一個命運錯位,半生淒涼的可憐女子。

她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兒,從小出入禁宮,與光緒早早認識,但光緒皇帝從沒有喜歡過這位大他三歲的姨表姐,可以說,從結婚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悲劇。

她沒有秀麗的外表,也沒有性感的身材,

據美國傳教士赫德蘭在《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中描述,她稍微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傷的樣子。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正因為這些原因,就連姑媽慈禧太后對她也不滿意,玩伴們更是送給她一個綽號:大木頭。

但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特殊的身世把她變成一枚棋子,任人擺佈。

二十一歲,依然待字閨中,坐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只因為姑媽想把她嫁給皇帝,以監視這個蠢蠢欲動、意欲親政的外甥,縱然這個外甥更喜歡活潑靈動的珍妃。

姑媽的話就是天條律令,無論光緒還是隆裕,都沒有反抗的餘地,就這樣,他們成婚了。

大婚那天,紫禁城突起大火,燒燬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門。箭在弦上的慈禧斷然決定,婚禮如期舉行,而北京城的能工巧匠們,硬是連夜在火場搭出一個幾可亂真的太和門。

結了婚,拜了天地,看似塵埃落定,卻是一切悲劇的開始。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光緒根本不愛她,相傳洞房花燭之夜,面對含苞待放的表姐,光緒大哭說道:姐姐,我永遠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為難啊!

精神上為難,肉體上也為難,因為幼時的放縱,光緒落下了早洩遺精的毛病,久治不愈,隆裕自然更加被冷落。

冷酷的姑媽對此毫不在意,在她看來,監視光緒、掌控權力才是這個侄女最大的價值,至於她的婚姻幸福與否,與別人何干。

過了河的卒子,哪管生死,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那是女人的問題!

1895年戊戌變法的失敗更是加劇了這場蓄謀已久的家庭矛盾,光緒被囚禁在贏臺,隆裕雖然能夠見他,但雙方再無所言。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從此以後,隆裕就變成了紫禁城一個多餘的人。

姑媽不待見她,丈夫不信任她,太監不尊重她,宮女不搭理她,那些大臣們,更是見都見不到她。

她就像一個幽靈,隱沒在紫禁城的黃瓦紅牆中。

花開花謝花滿天,紅香消斷有誰憐!一朝春去紅顏老,花謝人亡兩不知!

1908年,姑媽丈夫相隔一天離世。

這個多餘的人,搖身一變,成為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者,大清國的皇太后!

恍惚間,她彷彿看到了一線生機,母慈子孝,天下大治,幾十年的委屈、寂寞、生離死別都是值得的!

但1911年武昌的一聲槍響,把她從幻夢中又拉了回來。

大清亡了。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那個曾經寄予厚望的漢人袁世凱跪在她的腳邊,涕淚橫流,所有人都知道他在演戲,但他那麼的投入,讓久居深宮的隆裕覺得,也許他真的是為了天下蒼生。

她一生錯位,皇后太后,俱是有名無實,但當大廈將傾,男人們避恐不及的恥辱一刻,她卻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

“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這是她對大臣說的原話,從一個羞答答的弱女子口中說出來,縱然大勢所趨,依舊讓人心酸不已。

1913年她的生日,袁世凱遣人以外國使節的禮儀拜見,滿清宗室卻多半迴避,不肯入賀,一年前還人聲鼎沸的御殿,此刻冷冷清清,比北京的天氣還冷。

她就此一病不起。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1913年2月22日,她在痛苦和失落中死去,臨行前,她對年幼無知的溥儀說道:

“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國已亡了,母又將死,汝尚茫然,奈何奈何?”

茫然、奈何,可能是她一生最無能為力的際遇,如今輪到她的過繼兒子,何等淒涼。

她死了,世人卻沒有忘記她。

正是她懦弱中的果決,挽救了千萬蒼生的性命,孫中山說她:

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

女中堯舜,也是袁世凱為她上的輓聯!


我是歷史達人日慕鄉關,歡迎關注!

棍哥观史
2019-04-19

裕隆太后是被架上了清朝亡國的第一責任人,因為溥儀的年幼,遜位詔書也只能是裕隆太后來頒佈,但這位太后確實是一位有大局觀的女性,被民國政府喻為“女中堯舜”,但我並不認為裕隆太后去世後的全國性悼念是對她的尊重,這只不過是優待條款裡該呈現出來的“作秀姿態”,堯舜之名對於民國政府是褒美之稱,而對於大清太后來說,更多的是諷刺吧!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架上政治舞臺

裕隆太后如果按照人物關係來看,實際上是慈禧的侄女,光緒的表姐,但出於慈禧的政治安排,被欽點為光緒的皇后,也就是說表姐嫁給了表弟。這樁婚姻就是單純的政治安排,慈禧利用侄女監視光緒,光緒也非常明白這一點,因此光緒與裕隆太后的關係並不好,而眾所周知的是光緒一生最寵愛珍妃,因此雖然掌領後宮的裕隆太后並不受待見,不僅皇帝不喜歡,又由於性格柔弱,也並沒有達到慈禧所要的政治效果,因此慈禧也並不喜歡她。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1908年,光緒和慈禧前後腳離世,慈禧在遺詔中立三歲的溥儀為新帝,這才有了裕隆皇太后的垂簾聽政。因為溥儀是載灃的親兒子,所以裕隆皇太后與攝政王載灃是兩個不同的權利集團,自進宮都不受待見的裕隆太后只能拉攏權貴和重臣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因此她就拉攏了大清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慶親王弈劻,並逐步拉攏權臣袁世凱為親信。但畢竟載灃攝政,權勢滔天,又怎能被一介女流所節制呢,在一番較量之後,裕隆皇太后就只是單純的保護自己,再不過多參政。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餘一切不能深知,以後專任於爾。”——裕隆皇太后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載灃才被迫辭去攝政王的職位,也是從此時開始,裕隆太后成為大清王朝最後的實際責任人。而她第一個要面對的則是“南北議和”,因為南方各省已經宣佈脫離清庭獨立了,裕隆太后則全權委託袁世凱主持,唐紹儀為代表參與議和。而在談及政權體制和清帝退位優待條款上,裕隆太后表現出了仁慈的一面,她並沒有氣急敗壞的處理大臣們,而是說“你們辦的好,我自然感激,即使辦不好,我亦不怨你們。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裕隆皇太后

在諸多王公大臣反對清帝遜位共和的時候,裕隆太后則表現出了大局觀,在國家破敗不堪的時候,已經是無力迴天了,共和也許是拯救蒼生的唯一出路,因此她是堅定了決心頒佈《清帝遜位詔書》的。與此同時,她說出了那句“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此話也讓人聯想到崇禎皇帝上吊前於龍袍上寫下的“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這也許就是亡國統治者最後的其言也善吧。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國葬的背後

裕隆太后是1913年去世的,根據《清史稿》所載,她是下詔遜位後鬱悶至病而亡,也一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祖宗的基業是在她的手上丟失的。並且當袁世凱為其辦生日宴會的時候,清室舊臣王公皆不恭賀,由此可見,那些清朝舊臣和宗室成員都視裕隆太后為罪人,避之而不及。這樣的心裡壓力最終壓垮了這位“喪權辱國”的大清皇太后。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以堯舜禪讓之心,贊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國帝運之末,開東亞民主之基。——吳景濂

但與清朝舊臣遺老相比較之下,民國新進權貴們相當積極的為裕隆太后哀悼,特別是大總統袁世凱,這位被裕隆太后提拔的投機者率先臂帶黑紗,舉哀致祭。既然總統都帶頭哀悼了,那麼隨之而來的則是全國性的哀悼行為。民國政府下令全國降半旗致哀,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天,舉辦國民哀悼大會;參議院休會,軍政各界要員致電“遜清小朝廷”以示哀悼,並由參議院議長吳景濂提議,全國各地響應追悼裕隆皇太后;駐京外國使館紛紛參加民國政府舉辦的追悼會,並降使館半旗致哀。與此同時,各大報刊都在為裕隆皇太后的大局觀和對於共和做出的貢獻歌功頌德。

“德至功高,女中堯舜。”——黎元洪

前清遺老與民國新貴們對於裕隆皇太后的評價差別很大,作為大清朝的亡國責任人,裕隆太后是被定在了恥辱架上的。但對於民國來說,裕隆太后的大局觀是符合時代發展的,是為民主共和做出傑出貢獻的,而她所說的天下太平也體現了心存人民的善念,但她並不能預測出未來的局勢會如何發展,竊取革命成果的袁世凱並沒有共和之心,而隨後的軍閥混戰帶來的並不是天下太平,而是人間煉獄!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袁世凱政府所做的一切哀悼聲勢也都是按照清室優待條款裡的“視為外國君主”而進行,只因孫中山說過“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民國當然有優待條件之酬報,永遠履行,與民國相終始”。袁世凱的這種“作秀”式的宣傳無非是為了掩蓋他即將暴露的野心。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裕隆皇太后死後贏得的國人尊重,是因為她有心繫百姓的善念,但更多的尊重來自民國政府這一成功者的宣傳,疾苦百姓中飽腹都難,又能有多少人知道裕隆太后的那句“天下太平就好”?要不是剪了辮子,恐怕百姓都不知道大清亡了吧!

棍哥原創,侵權必究!

參考資料:《清史稿》、《翁同龢日記》、《中國末代皇太后裕隆的大喪》

风尘讲历史
2019-03-01

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華大地上出現過大大小小几十個王朝。但凡王朝更替,政權交接時期,就沒有不流血的。往往都是通過戰爭奪取政權,各方兵刃相見,整個天下都會被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但是在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滅亡後,卻沒有出現如上情況,全國政權是和平的交給民國政府的,這得感謝隆裕太后,是她籤的清帝退位詔書,使得政權交替之際國家沒有出現戰亂,這也是之後國人尊重隆裕太后的原因。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名葉赫那拉·靜芬,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緒十四年慈禧將隆裕嫁給光緒帝,為的是監視光緒帝的一舉一動。光緒帝當然知道慈禧此番舉動的目的,所以對隆裕很不待見。而隆裕也不想充當慈禧的眼線,在日後慈禧找珍妃麻煩的時候隆裕甚至幫珍妃求情,這更加引得慈禧的不滿。所以隆裕是在慈禧和光緒兩邊都不討好,從一開始她就是政治的犧牲品,也實在是很可憐了。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在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駕崩,慈禧立三歲的溥儀為帝,隆裕為太后,載灃為攝政王。慈禧於次日稱太皇太后,但是慈禧也隨光緒帝之後在十一月十五日下午五點去世。帝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光緒帝和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先後辭世,剩下的爛攤子只能丟給隆裕太后和攝政王了。

雖然當時的皇帝溥儀還年幼,隆裕完全可以效仿慈禧掌握朝政,但是她對權力並不是很上心,於是朝政大權都被攝政王載灃掌控,隆裕只需要一心撫養溥儀即可。本來過這樣平平淡淡的日子也好,可是清帝國的大限還是於三年後到來了。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十四省紛紛宣佈獨立。攝政王載灃也被迫辭職,朝政大權又落到了隆裕太后身上。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辛亥革命後清政府的統治已經呈土崩瓦解的狀態,清政府無奈派袁世凱去同南方革命黨議和,但是袁世凱是個有野心的人,怎麼會替日暮西山的清朝賣命。在他得到孫中山的承諾,只要清帝退位孫中山就舉薦袁世凱當民國大總統後,袁世凱便回清廷軟硬皆施地威逼隆裕太后簽退位詔書了。隆裕深知清朝大勢已去,而且民國提出的清室優待條件也不錯,於是她就親手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畫上了句號。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1913年清帝退位僅僅一年後,隆裕太后便在鬱鬱寡歡之中去世。民國降半旗為隆裕太后默哀,文武百官還為隆裕守孝二十七天。政府和百姓都感謝隆裕太后為中國走向共和制度的付出,正是因為有了隆裕太后的清帝退位決定,才避免了一場政權交替的戰爭,也算是間接拯救了許多百姓啊。

曹小翔xixi
2019-02-26

因為清王朝是個落後,封建,腐朽,破敗,專制的王朝,隆裕太后作為清王朝最後的掌權者,能順應時代潮流,舍皇家為國家,雖說多少有些無奈,但她主動代表皇家自願交出專制權利,沒有支持過滿人宗親分治天下,也沒有支持任何勢力魚死網破發生流血事件,由於隆裕太后的性格,在這改朝換代風雨聚變的風暴中,也沒有使詐耍心眼玩兩面,為天下換得了和平與平靜,可謂是也算是變相的幫助中國結束了2000年的封建專制社會。

孫中山先生說道:“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國父的意思也就是說隆裕太后主動讓出國家大權,避免的生靈塗炭,是名副其實的女中堯舜。

黃興先生說道:“全賴隆裕皇后,不以皇位為私產,遠追堯舜揖讓之盛心,遂使全國早日統一,以與法、美共和相比並。”,意思就是講,革命的成功一部分賴於隆裕太后,他不已權利為私財,模仿堯舜謙讓,使得全國統一,造就了與法美可相比的共和國。

黎元洪就更直接了:“德至功高,女中堯舜。”

閻錫山說道:”皇太后賢明淑慎,洞達時機,垂憫蒼生,主持遜位。視天下不私一姓,俾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

各國公使也發文道:“隆裕太后英武明斷主共和,下詔贊成。致使糜亂之局由此大定,民國秩序得以保全。”

可以看出無論是國內的革命黨人,軍閥還是外國公使,對隆裕太后均是尊贊,作為曾經的“女皇”,在當時的人看來,雖然已是大勢已去,但依然還是很有威信和號召力的,至少還能與南方革命黨甚至兩面三刀的袁世凱幹個頭破血流,最差還能再次北逃分裂中國,你可以講她懦弱,講她無能,但是她確實是順應時代的潮流,不管是不是無奈,也是值得尊敬的。

當然隆裕太后都已經交權了,民國和平建立了,各方人士也沒必要罵她吧,對其的尊重多少也含有一絲的安慰,總之中國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時代,隆裕太后是有功的。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执斧传播开天名
2019-02-26

清朝的裕隆太后作為亡國太后可是卻得到了許多國人的尊重,原因最主要是她順應了歷史潮流避免了國家的分裂堪稱功德一件,當然也和她身世可憐又沒有什麼大的過錯不無關係。

我們知道清朝因為日漸腐朽自然無力抵禦列強的入侵不斷的喪權辱國,這使得廣大愛國者終於忍無可忍了不斷起來推翻其統治,所以當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的統治終於風雨飄搖即將壽終正寢了。一方面革命黨人不斷髮動起義大部分南方省份和部分北方省份都脫離了清政府的統治,另一方面清政府倚重的北洋軍頭子袁世凱卻在不斷逼宮,這種情況下實際主政的裕隆太后還不帶領年幼的宣統皇帝退位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因此裕隆太后帶領宣統皇帝退位其實是出於保住性命的無奈之舉,但是如果裕隆太后當時不顧她和宣統皇帝等人的性命之危堅決不肯退位的話,那麼被列強虎視眈眈的中國就有可能陷入嚴重的分裂當中了。畢竟在當時來說許多地方依舊是忠於清朝政府的,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也是奉的清朝統治者為主,因此如果藉助列強的勢力裕隆太后等滿清統治者是有可能分裂中國的。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好在裕隆太后懂得順應歷史潮流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主動退位而不是選擇負隅頑抗,使得清朝和中華民國的政權交替在較為平穩的環境中交接了,這樣中國可以說是避免了一次有可能的大分裂危機了。所以說裕隆太后可算是為中國人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這樣的人當然值得我們去尊重一下了,當然了這也少不了袁世凱在清帝退位詔書上加上了五族共和這樣的傑作。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裕隆太后之所以贏得國人尊重或者至少是不厭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和其可憐的身世和沒有太大過錯有關。我們知道裕隆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和光緒皇帝的表姐,卻因為是慈禧太后硬塞的和相貌醜陋一直不為光緒皇帝所喜因此雖為皇后卻守活寡一生都不幸福,人們對於這樣一位不幸的女性自然是抱以同情了,在加上裕隆太后也並沒有做什麼嚴重危害國家的壞事自然就獲得一些人的尊重了。

宏发超市赵荣青
2019-02-26

隆裕皇太后是中國封建帝制最後一位太后。其夫光緒皇帝因與慈禧太后政見不和,變法失敗鬱鬱寡歡.英年早逝。其姑母慈禧太后也在光緒皇帝逝後不久也相繼駕鶴西去,留下了年幼的宣統帝溥義和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主政的隆裕皇太后力排眾議,簽下了宣統皇帝遜位的詔書。避免了一場內戰浩劫。這位中年的皇太后對臣下說過,對於皇帝退位,結束帝制可不是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太平就好。這句話看似平淡無奇卻包涵了隆裕太后母儀天下心繫百姓的菩薩心腸。

誰說丟掉了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但和平更迭了政權,不使天下生靈塗炭.百姓遭殃,隆裕皇太后雖然心痛但是認為是值得的。故爾在其死後國人感其恩德,尊其為“女中堯舜”。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遗产君
2019-02-26

縱觀中國歷史,凡是政權更替,帶來的都是血兵刃相見、血雨腥風,像清朝這樣以政權換和平,平穩過渡是不多見的;大清朝有兩個權傾朝野的太后,一個是嬌奢橫溢、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而另一個就是慈禧的侄女隆裕太后,慈禧太后死後遭人掘墓拋屍,而隆裕太后死後卻贏得國人的尊重,民國政府還為她下半旗致哀,褒揚她的功勞。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本名葉赫那拉.靜芬,是慈禧弟弟葉赫那拉.桂祥的女兒,光緒十四年,慈禧將隆裕作為政治工具嫁給了光緒帝,但婚後光緒幾乎沒怎麼和她往來,她從出生便被慈禧所掌控,成為慈禧和光緒政治博弈的犧牲品。

公元1908年,慈禧和光緒先後離世,孤苦無依的隆裕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溥儀繼位,隆裕成了皇太后,無奈之下接下了晚清這個爛攤子,但對於一個毫無政治野心的弱女子而言,要挽救這搖搖欲墜的大清政權完全是痴人說夢。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由於溥儀年幼,隆裕太后可以和慈禧一樣在朝中擁有一定的權利,但是隆裕不像慈禧那樣心繫權政,而是一個想要過安穩日子的平常女子,其實此時朝中大權主要掌握在隆裕太后和溥儀的父親載灃手中,由於裕隆太后性格柔弱,所以載灃的實權實際上是要大於隆裕太后的。

公元1911年國民革命軍發動起義,內陸14省宣告獨立,載灃為求自保就退職了,全部的重擔都壓在了隆裕太后的肩上,隆裕太后心知清朝大勢已去,於是在袁世凱的多次逼迫清帝退位後作出了妥協的決定,兩人就退位進行了一番商議,提出的條件有保留皇帝稱號,頤和園歸皇室固有住址,皇親國戚的私有財產歸個人所有,袁世凱每年給他們400萬生活費,幾乎所有條件雙方都欣然接受。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親手為大清朝畫上了句號,作為亡國太后,她心裡也難受啊,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鬱鬱寡歡中去世,28日民國總統袁世凱親自戴黑紗祭奠。

1913年3月19日民國政府為隆裕太后舉行盛大的哀悼大會,有五萬多人蔘加,袁世凱決定全國下半旗致哀三天,文武百官守孝27天,外國的領事館也下半旗悼念隆裕太后。


清廷和平遜位,隆裕太后看似平凡卻居功至偉,政府和百姓對於隆裕太后的吊念和尊重,其實都是因為隆裕太后識時務,審時度勢,在她執政的最後時期順應歷史潮流,同意溥儀退位,和平交接,避免了多少的流血和衝突,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隆裕太后功不可沒。



有书共读
2019-04-05

隆裕太后在歷史上著墨不多,形象也不是很美。並不是影視劇中充滿傳奇的主角。她人生中的大事,就是同意清帝遜位,因此,滿清王朝算是在她手裡終結。

雖然她是亡國太后的身份,但滿清並不是因為她而滅亡的,所以人們也不能怪罪於她。不僅如此,人們對於這位亡國太后還很尊重,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隆裕太后順從人心,支持清帝遜位,避免了一場流血戰爭。

1912年12月28日,全國各地要求清帝遜位的呼聲越來越高,隆裕太后召集慶親王奕劻、袁世凱等王公貴族和國務大臣共商國事。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她最後表態說:“(遜位)我全交與你們辦,你們辦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辦不好,我亦不怨你們。皇上現在年紀小,將來大了也必不怨你們,都是我的主意。”

說到這裡她放聲大哭,袁世凱等王公大臣也一同大哭。哭過之後,隆裕太后進一步表示:“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清帝遜位的大政方針,至此已經初步確定。

在表態遜位的事件上,隆裕沒有做無謂的掙扎,沒有支持過皇親國戚中的抵抗派,沒有支持他們遷移熱河繼續分治天下、作最後垂死掙扎;她也沒有推卸責任,一力承擔了皇帝將來的怪責。

清廷最後和平退出政治舞臺,沒有釀成鎮壓和垂死掙扎的血案,無不與隆裕有關,因為她手中握有最後的權柄,可是,她的性格和心性的善良,在最後的政治風暴中表現出來的只是和平且平靜,寧願自己流淚到天明,也不給天下添亂。

這不是多數人能夠做到的。

隆裕在清帝遜位上的表現,正如民國政治家吳學濂所評:隆裕太后以堯舜禪讓之心,贊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國帝運之末,開東亞民主之基。順天應人,超今邁古。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爱你一万年95321
2019-02-26

因為保全了滿清貴族勢力,為現在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貢獻,沒看見現在滿人把持文化部,進軍影視圈,凡是文化相關的都會有滿人的存在,如果當時她抗爭到底,滿清絕對會被徹底剷除,也就沒現在這麼多麻煩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