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耕田挖出“廢鐵”,上交文化館獲獎30元,如今成國博鎮館國寶
農民耕田挖出“廢鐵”,上交文化館獲獎30元,如今成國博鎮館國寶
農民耕田挖出“廢鐵”,上交文化館獲獎30元,如今成國博鎮館國寶
農民耕田挖出“廢鐵”,上交文化館獲獎30元,如今成國博鎮館國寶
農民耕田挖出“廢鐵”,上交文化館獲獎30元,如今成國博鎮館國寶
農民耕田挖出“廢鐵”,上交文化館獲獎30元,如今成國博鎮館國寶
農民耕田挖出“廢鐵”,上交文化館獲獎30元,如今成國博鎮館國寶
農民耕田挖出“廢鐵”,上交文化館獲獎30元,如今成國博鎮館國寶
東方視圖
1/7 龍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個圖騰,早在幾千年前的原始社會,人們已經有龍的概念了。古往今來。龍已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標誌性符號。海內外所有的炎黃子孫都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被考古界譽為紅山文化象徵的“中華第一龍”,讓中國人找到了龍的源頭,紅山玉龍其價值不是用金錢能夠衡量的,被視作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2/7 龍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其早期形態是多種動物的集合體。中華民族的祖先懷著對造物主的虔誠和敬畏,創造出龍的藝術形象,並將它刻在通靈的玉石上,作為神徽和圖騰。經考古實物證明,紅山玉龍被確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物,並具備了成熟龍形的諸多元素,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n
3/7 紅山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高26釐米,直徑2.3—2.9釐米,以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稜形,有鬣。整個身體構成一個很有力度的反“C”字,彷彿瞬間就要騰空而起。
4/7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山文明遺址最重要的便是玉器,這裡出土了一大批造型生動別緻的玉器,有豬、龜、鳥、蟬、魚等動物形象。1971年,紅山玉龍在赤峰市紅山文化遺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譽為“中華玉龍之鄉”。紅山玉龍的發現,不僅讓中國人找到了龍的源頭,也充分印證了中國玉文化的源遠流長。紅山文化的重大發現,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5/7 關於紅山玉龍,還有一段十分傳奇的經歷。1971年8月的一天下午,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農民張鳳祥在村子後面幹農活,無意中發現了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在石洞的底部,他摸出一塊像鉤子一樣的東西,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張鳳祥以為是一塊廢鐵,收工時順便把它帶回了家裡。
6/7 他的弟弟張鳳良當時才六七歲,看見丟在地上的鉤子,他找來一根繩子綁上當玩具玩。過了七、八天,張鳳祥發現這個鉤子竟然露出了玉的墨綠色。張鳳祥於是帶著它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工作人員獎勵了30元錢徵集了這件文物,按照慣例辦理了入庫登記手續,把它當做普通文物鎖到了箱子裡。
7/7 直到1984年,考古隊員在牛河梁出土了一座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古墓,發現了兩個精美的玉器玉豬龍,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文化館負責人突然想起1971年徵集的那件玉器,極有可能是紅山文化的文物。負責人立即把玉器帶到北京,最終玉鉤子得到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正式確認: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紅山人精心製作的、國內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隨後紅山玉龍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2019-09-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