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常被誤聽成“臺灣”,因為他,這個小縣城確實跟臺灣產生了關係
小澤帶你看世界
1/10 檯安縣位於遼寧省中部,隸屬鞍山市管轄。因為發音類似“臺灣”,很多外地人初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會誤聽成“臺灣”。檯安之於臺灣,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相差十萬八千里,不過因近代的一位偉人,這兩個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地方卻聯繫到了一起。
2/10 檯安縣有著兩千多年的建制史,早在西漢時期便建有險瀆縣,明長城通過縣內。縣內現存古遺址包括商周賈臺遺址、漢代“險瀆縣”遺址、明長城遺址等,還有大明潭、遼河古渡、三岔河等古老的民間傳說。
3/10 檯安原名八角臺。相傳在明朝時,此地為一片荒蕪之大平原,位當遼瀋、關內之孔道,行人至此,往往迷途,不辨方向,乃築高臺,以為行旅之目標。臺形八角,取八方共見之意也。該地地名淵源另一說是:八角臺原名巴家臺,因曾有巴姓者居此臺下,故得名,後演變為八角臺。
4/10 檯安縣正中心,八角臺廣場。
5/10 建國後,檯安縣曾先後劃歸遼陽、瀋陽、鐵嶺、盤錦管轄。1976年1月1日,改由鞍山市管轄至今。
6/10 檯安八角臺公園冬景。
7/10 檯安縣名人輩出。張學良將軍於1901年6月4日出生在今檯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並在此渡過了童年。檯安縣政府於1990年張將軍90華誕前夕,將舊居按原貌進行復建,闢為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紀念館佔地600平方米,主體建築是四間青磚瓦房,設三個展廳,展示了少帥童年時用過的生活用具以及叱吒一生的照片資料。\n
8/10 張學良故居屋後有一棵老棗樹,歷經300餘年,枯而不死。1991年,鄉親們精心挑選了十幾枚大紅棗,捎給遠在臺灣的將軍,張將軍收到後,心情極為愉快,並致信中間人以表謝意。據說2001年張將軍去世後,老棗樹也突然枯死,開春也未見新綠,秋末也未見果實,可到了第二年將軍週年之後,老棗樹突然又發新芽,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一時間,眾人紛紛前來向老棗樹祈福。
9/10 為緬懷將軍的歷史功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檯安縣政府在臺安西平森林公園內,仿中山陵風格修建了少帥陵,並於2005年9月舉行了隆重的衣冠入葬儀式。
10/10 少帥陵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距離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3公里。陵內建有張學良將軍紀念堂和張將軍衣冠冢。2006年,少帥陵被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併成功晉升為AAA級景區。2008年與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西平森林公園整合為少帥陵旅遊風景區。
2019-09-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