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10 個回答
历史百家争鸣
2019-03-13

嫡庶觀念,是中國的一大傳統,為的是解決眾子之間對於財產的爭奪。而嫡庶觀念的產生與宗法制緊密聯繫在一起,宗法制是古代貴族憑藉血緣關係對族人進行統轄管理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它在商朝後期已經存在,到周朝變得更為典型和系統。在百姓家裡便家裡的嫡子繼承家業的,其他庶子只能分得一點,而且嫡子的地位遠高於庶子。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印證嫡庶有別。我們都知道袁術袁紹是兩兄弟,可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袁術就非常瞧不起袁紹,因為袁術是嫡次子,袁紹是庶子,可見嫡庶觀念的影響力有多深。再舉個例子,也是個姓袁的名人,那便是袁世凱,他是個庶子,所以他在袁家的地位就不高,因為好事都是給嫡子。而且袁世凱的母親死後也不能入葬祖墳,因為她只是個小妾,不是正妻。當時袁世凱是名震四方的人,可是他母親還是在家族中沒有地位。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通過這兩個例子,電視劇中的嫡庶觀念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在社會中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並且社會中的嫡庶觀念是很濃厚的,嫡子地位遠高於庶子。當然這種方法也有好處,可以使兒子之間減少鬥爭,因為東西都規定留給了嫡子,庶子就不必要與嫡子爭奪。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當今社會,嫡庶觀念依舊存在,即老大的地位高於其他兒子,老大比其他兒子有更多的利益。

侃砍历史
2019-01-28

比電視劇上的,要嚴重得多。

離我們比較近的明清,對小妾實在是太好了,以至於我們有了一種錯覺,小妾是有一定地位的。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尤其是《紅樓夢》裡面那個嬌杏,嫁給了賈雨村做妾,但是賈雨村的正妻卻染病身亡。從而被扶正,最後更是成了誥命夫人。

在明清的一些小說裡,時不時的就能看到,某小妾被扶正。這給了人們一種錯覺,小妾在機緣巧合之下,是能變成正室的。

但是這種情況,也就在宋朝及以後,可能會發生。

而且大多,是在商人的家庭。如果官員的小妾被扶立為正室,那怕是要成為同時代人的笑柄了。

唐朝及以前,是貴族政治。這種情況下,妾的地位,可想而知。畢竟人家都要去娶“五姓女”,妾不比奴婢好多少。哪怕就是正妻亡故了,位置一直空在那裡,小妾也沒有任何翻身的機會。

小妾的地位非常低

甚至家裡的主人願意,隨時可以把小妾賣掉。

小妾的一切,包括性命,都不屬於自己,都是主人家的。

就連自己生的兒子,都不屬於自己,要管正房叫娘。比如說《紅樓夢》裡的探春,一直管王夫人叫娘,而管他的生母,叫姨娘。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尤其是宋朝之前,妻子的地位比丈夫低不了多少,想整治小妾,真的是手到擒來。小妾要是有了逾矩的想法,怕是要死的更快了。

小妾唯一的出路,就是生一個兒子,或者女兒。將來能有個奉養,不然真的要悽悽慘慘了。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萨沙
2019-01-30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嫡庶觀念還是非常強的。

大家可以看看紅樓夢,嫡出的兒子賈寶玉和庶出的兒子賈環,地位簡直有天壤之別。

賈寶玉基本就是內定的榮國府繼承人,即便他行為怪異,不愛讀書,性格軟弱,留戀女色,不走正道。

相比起來,賈環比較愛學習,也不那麼喜歡女人,但仍然沒有什麼資格繼承家業。

其實,中華文化圈的國家都是如此。

朝鮮古代庶出的孩子,甚至不能稱自己的貴族父親叫做爸爸,只能喊“大人”。

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原因有2: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第一,妾的地位低下。

在古代,妾基本是生育工具和洩慾工具,並沒有什麼地位。

比如紅樓夢裡面的趙姨娘,為榮國府當家賈政生了2個孩子,不亞於嫡妻王夫人。

然而,趙姨娘的地位很低,連八竿子打不著且輩分很低的王熙鳳,也能將她罵的狗血噴頭。

這種人生的兒子,只有一種情況下才會被比較重視,就是嫡妻沒有生育。

如果嫡妻有孩子,那麼庶出的孩子就沒機會。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第二,妾的關係低下

古代婚姻很多是政治和經濟,因為不是自由戀愛。

這種婚姻強調門當戶對,通常嫡妻的家庭和丈夫差不多。

兩家結合,對雙方都有很大幫助。

不過,妾的社會關係就差了。她們說白了很多就是女僕,家庭也都是僕人或者底層市民。

在重視門第的古代,妾和他的兒子因為這些背景,導致被人瞧不起,也失去了繼承權。

祗树
2019-01-30

末代皇帝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裡,有這麼一個橋段:說是溥儀繼位之後,光緒的老婆裕隆太后,就成了紫禁城裡的老大,皇宮裡的所有人,都要唯她馬首是瞻。

就如同慈禧控制光緒一樣,裕隆皇太后也想牢牢地控制溥儀。然而,裕隆皇太后並沒有那麼好的命,在清帝遜位之後沒幾年,丫就嗝屁歸西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裕隆之死,並沒有讓溥儀覺得自己自由了,因為此時的他不過是個小小子,在他之上還有別的貨色。裕隆死後,各種牛鬼蛇神紛紛出來,想要當紫禁城的家,其中就包括同治和光緒的妃子。

是的,你沒有看錯,同治都死了幾十年了,他的妃子們仍然出來刷存在感。到溥儀繼位時,同治和光緒還有四位妃子在世;儘管裕隆死的時候已是民國,這四位妃子仍然堅持要給自己一個名分。

在北洋政府的主持之下,這四位妃子終於有了自己的身份:太妃。與過去慣例不同的是,這些太妃們竟然妄圖干預皇帝的生活,而且她們最後還真的得逞了!這不是造孽嘛!

得虧那時的溥儀年幼無知,對皇室的家法並不是特別熟悉。於是,這幫太妃便真把自己當回事兒了,還特麼讓小皇帝稱呼自己為額娘,每天都要去請安。

要知道,根據清朝的禮法,這些妃子就是皇上身邊最下等的存在,即便皇帝死了,新皇帝仍然可以不把她們當做一回事。若不是清朝有了前所未有之變局,哪能輪得到她們出來上躥下跳?

按照嫡庶關係,這些所謂的太妃,就是最末等的存在。然而清朝已是風燭殘年,也就顧不得這些禮法了,太妃們也就趁機佔便宜,成了溥儀的乾媽。

四個太妃之首,就是端康太妃。這些妃子們和裕隆太后一樣,都是見識過慈禧太后淫威的,自然對她的那一套了如指掌。如今她們熬資歷終於混出頭了,還不對著小皇帝指手畫腳?

終於有一天,端康太妃做了一件非常過分的事情,她把溥儀非常敬重的御醫趕跑了。14歲的溥儀知道後,大怒!於是,跑到端康太妃的住處,大聲罵到:

“她是什麼人?不過是個妃。本朝歷代從來沒有皇帝管妃叫額孃的!嫡庶之分要不要?如果不要,怎麼溥傑不管王爺的側福晉叫一聲呢?憑什麼我就得叫她,還要聽她的呢……”

此時不同以往,若是擱過去,皇上直接廢了太妃,也是情理之中。然而此時的大清國早特麼完了,端康太妃自然也就不尿他這壺。於是,她就開發了女人固有神通“一哭二鬧三上吊”,大鬧紫禁城。

端康太妃胡鬧的結果,自然引起了溥儀親生父母的注意。太妃把溥儀爹媽叫過來之後,又是一通告狀,並要求溥儀賠禮道歉。溥儀爹媽雖然身份尊貴,相對於太妃,他們也只是庶民,只好逼著溥儀道歉。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溥儀爹媽在回去之後,越想越憋屈,最後溥儀的親媽竟然自殺了。

溥儀的母親的自殺,一下子將端康太妃嚇蒙了。不管怎麼說,那也是皇帝的親生母親,自己什麼斤兩,心裡還是有那麼幾分B數的。於是,蠻橫的端康太妃一下子就慫了,自此再也不敢幹涉皇帝的生活。

通過末代皇帝的一個小小生活片段,我們至少可以知道:即便你是皇帝的親媽,只要你沒有被前任皇帝上過,你就是個庶人。那些妃子們照樣打壓你!

嫡庶之分,可見一斑。

韩宾家的老三
2019-01-29

這可比電視裡嚴重的多了!妻子是明媒正娶的,在家在外都得尊稱一聲“夫人”包括自己的老公都一樣,所以才有相敬如賓這一說!妾就不一樣了,只是一個洩慾和生育的工具罷了!據我瞭解妾入門不能走正門,就一頂轎子從後門抬進來!妾也分貴妾,偏房,副房,陪房(甄嬛傳裡的頌芝就屬於)通房,外室,侍妾!像通房,侍妾,外室這些人的地位有的都沒有夫人和嫡女身邊丫鬟的身份高,只不過比普通丫鬟多點工資賞錢而已!雖然妾也分等級的,但是她們每天早晚都要給正妻請安問好,終身不得穿紅,而且她們就算見了夫人生的孩子和她們的孩子都要行禮,尊稱一聲少爺小姐的!她們生的孩子也不能叫她們母親的!

老板再创业
2019-01-28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嫡庶之分呢?大約在商朝就有了,經過周公定禮之後,成為法規定律,才有了流傳千年的嫡庶之分的階級差異。

首先是怎麼分辨誰是嫡誰是庶?這是根據其母親的出身來判斷的。現在人多認為古代都是三妻四妾,這種觀點是根本性的錯誤,我國自古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只有一位,正妻所生的就是嫡子嫡母,其他女人所生的在根據地位的不同再分等級庶生子,奸生子等等。其中特別說明的一點,就是當原配夫人去世,男人再明媒正娶的夫人,也享有正妻的地位,其所生也為嫡子嫡女。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嫡庶確立之後,他們各自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是不同的。周公定禮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嫡長子繼承製,以這條為準繩確立法統理統。我國古代因為這條制度發生過很多的正統之爭,如宋英宗時期的濮禮之爭,大家熟知明朝嘉靖時期的大禮儀之爭,都是圍繞嫡長子繼承製發生的。

在春秋時生育技術低下,男性人口都是寶貴資源。這種情況下嫡庶之分不是不可以逾越的,當時私生子也比較多,要是能力強也可以得到超過嫡子的待遇,著名的有春秋趙國的建立者趙襄子,他就是以庶子的身傷繼承家主,最後建立趙國。

到秦漢之後,嫡庶之分就有了嚴格的界限,嫡子得到最優等的待遇,庶子也就比家中奴婢高一等,要是不受家中長輩喜愛,也與奴婢同等了。庶子還好一點,要是庶女就更慘。在宋朝時不受喜愛的皇家庶女,也經常下嫁給富豪商戶,士、農、工、商四等,連皇家庶女也被下嫁最下等商戶,就可見普通人家的庶女是什麼待遇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庶子女的母親多為主家買來,或是奴婢之身受寵後提拔為妾室。妾的身份卑微在家中僅作為取悅男主的工具,蘇軾就曾將懷孕的妾室送於他人,然而不管悲哀與否,合理與否,這便是我國千年以來的社會規則倫理。

海客鱼
2019-04-05

真的很嚴重。甚至比電視上演的更嚴重。不論帝王將相還是貧民百姓。

帝王家講究立嫡不立長。貞觀年間,李承乾被廢以後,唐太宗李恪和李治立太子人選中猶豫,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排行第九,但是是嫡出的李治。而沒有選擇庶出的李恪,可見嫡出的地位會高很多。

在再比如《紅樓夢》中。賈寶玉是王夫人生的是嫡出,而賈環是趙姨娘所生的是庶出。在大觀園中賈寶玉和賈環的待遇差別可謂是天壤之別。賈寶玉是人人想要奉承的主子。而賈環有時丫頭都可以欺負他,比如說《紅樓夢》第60回,賈環向芳官要薔薇粉,芳官卻騙他,實則給他的是茉莉粉。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趙姨娘知道後,還去找芳官大鬧了一場。這時芳官等小戲子和趙姨娘直接上手掐架,也可見趙姨娘不是正房太太,並不能真正算作主子。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探春是趙姨娘所生,但是從小養在王夫人房裡,地位身份就明顯和賈環不同,大觀園中的丫頭婆子各個都是認這個主子的,

就這幾件小事,古人的嫡庶觀念可見一斑。

罗玉凤
2019-01-29

妻妾成群那是有錢人和貴族的做法,中國自古重男輕女,男多女少是常態,有錢人妻妾多了,必然導致平民更多光棍漢。

周朝時周王和諸侯有多位妻妾。正妻一位,每位正妻又來親友團(一般是親妹妹或堂妹)三位,稱滕妾,滕妾的地位低於妻但是高於妾。士大夫也能娶妾但是數量少。後面的朝代,貴族妻妾的數量跟其爵位和官職掛鉤的,官小了或沒當官的只能娶一位或兩個妾。當然很多姬妾是沒有名份的,稱外室,跟如今的二奶三奶差不多。沒有名份的姬妾地位小於妾,因為妻和妾都是經過手續和儀式迎娶的。

楚邾
2019-01-29

傳統社會,從整體來說,嫡庶觀念是被社會普遍認可的,比如所熟知的嫡長子繼承製,無論先秦時期,還是在明清時期,這一制度始終存在。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個。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知否》劇照(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刪)電視劇《知否》中為什麼只提到盛家長房、四房、五房三房子孫,是因為這三房是嫡支,也即長房、四房、五房最早三兄弟一定是王妃或者繼妃所出,同樣,侯府爵位也只在長房三兄弟之間承襲。

其一,嫡庶之分是由生母的地位決定的,所以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正妻的保護。傳統社會,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但是在歷朝歷代,均對妻進行保護,嚴禁妾的地位超越妻,制定嚴格的法律。

再者,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嫡庶身份上的差別伴隨著的是利益的分配。傳統社會強調的是多子多福,兒子多了,繼承人的選擇就是很頭疼的問題,如果主觀選擇,勢必會因視角不同產生分歧,比如以賢、仁等作為標準,可能好幾個兒子都符合這個標準,所以乾脆以先天條件為定,先選妻生的孩子,再選妾生的孩子,有多人時就按照年齡順序。

此外,從宗族角度來說,嫡庶還是區分宗族大宗、小宗的標誌之一。也正是因為夾雜在宗族之中,所以在宗族發展興盛的傳統社會,嫡庶之分也就成為社會的一種普遍觀念。

當然,如果具體來說,肯定有個別事件或者個別朝代並不是那麼重視嫡庶觀念。

鱼者佩之
2019-01-31

先立嫡長子;無嫡長子或有罪疾,立嫡長孫;無嫡長孫,以次立嫡長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長孫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孫;曾、玄以下准此。——唐律

以上摘自唐朝的律歷,從中我們可以窺探一絲關於嫡庶的區別,而真正的嫡庶制度,比唐律所規定的這簡單一條複雜的多。

嫡庶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嫡庶制度起初是“為天子諸侯繼統法而設”,只實行於大夫以及以上級別,約束的只是天子、諸侯、卿、大夫。也就是說,嫡庶是貴族產物,嫡庶制度是要有家族的延續性為基礎的。

春秋時期,孔子堅持復古周禮,本質而言就是為了恢復嫡庶制度。後來我們若說的喪服制、宗法等等,都是由嫡庶發展而來,可見其影響深遠。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孔子為什麼說完恢復“周禮”,而不是是說恢復殷商之禮?這是因為,殷商之前的君主是以弟為主,子為輔的,也就是說君主退位後,是由其弟弟繼位,如果沒有弟弟才能輪到君主的兒子,這個時期是沒有“嫡庶”之分的。西周時期,統治者看到了因為之前的繼承製度極容易造成內亂,才由此確定了嫡庶制度。正如之前所言,嫡庶制度本身就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秩序的產物。

嫡庶制度真正發展到民間是在戰國時期,這一點我們從儒家的歷史軌跡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孔子出生於春秋,創立儒學,孔老夫子一直感喟“禮樂崩”,一生致力於周禮復興。戰國以及後世,以宗法、服制為表,以嫡庶為本質的階級制度日趨完善,深入到各階層各個方面,這其中少不得孔老夫及其後世門生的努力。

有一點我們得說明的,就是嫡庶制度本質是政治手段和策略,儒家只是發展完善而已,且儒家並非是唯一的發展者,這個問題不能單單歸結到儒家一系。歸根結底,還是社會統治的需要。

嫡庶制度的具體表現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公羊傳》

從《公羊傳》中我們其實就看的出,所謂嫡庶,所謂長幼,其實最終只落在一個字上,就是“貴”。在一個氏族家庭中,什麼是貴?在之前也許很難界定“貴”這個問題,但是總會有人為“貴”劃出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嫡庶的具體內容和具體執行。

很顯然,嫡為貴,庶居於下。嫡妻,嫡女,嫡子,相對於“庶”這個階層而言,必然是更高一等的。而在“嫡”的階層,也是有嚴格的階級劃分,這也是嫡庶制度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一、嫡長子/宗子和庶子

嫡庶制度中有明確的規定,嫡長子擁有絕對的繼承權和財產的分配權。也就是說,嫡妻所出的男性後代都是嫡子,但是嫡子中,又以長子為最貴,享有最高的身份和地位,至於其他嫡子,是遜於嫡長子,庶子又遜於所有嫡子。

嫡長子又被稱之為宗子。“宗之道,兄道也”,嫡長子繼承大統,且統領其他兄弟,其他兄弟無論嫡庶都以嫡長子馬首是瞻。嫡子中,除嫡長子外,其他嫡子稱之為別子。別子只有分封資格,沒有身份地位的繼承權。但是別子分封以後可以自成一系的始祖,身後又是以嫡庶制度來以此類推自己的後代。一個家族開枝散葉,一枝枝有序繁衍,這定然就會產生很多的宗子和別子。在一個大的姓氏家族中,一脈相承下來的就是大宗,其他分支出去而成為宗子的被稱為小宗,這是個相對關係。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舉個例子來說,在皇權中,嫡庶制度最為顯著。就比如皇帝與皇后的嫡長子為太子,以繼承皇位,其他皇子無論是否是皇后的孩子都是封王爺。王爺也會有嫡長子、別子、庶子等,那麼王爺也要按照嫡庶制度,讓嫡長子世襲身份地位,別子再另立家業。那麼在王爺這個體系中,王爺就成為了始祖,他的嫡長子就成為了宗子,以此類推。在皇族中,一直做皇帝的那一位就是大宗,王爺自立門戶以後成為自己家的大宗,相對於皇帝而言王爺還是別子。

二、嫡妻

宗子的妻子稱之為宗婦,婦憑夫貴,位尊。其實,到了這裡,我們就很容易理解所謂嫡妻的真正含義和意義了。嫡妻,也就是正妻,古人奉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之前我們說過,嫡庶制度的出現本來就是為了維護統治秩序的,所以在制度的執行過程中定然有嚴格的標準規範,嫡妻就是最典型的表現形式。

現代社會我們也經常講到門當戶對,這也是傳承於古人的。嫡庶制度給了嫡子絕對的地位和身份,為了鞏固這項特權,在正妻的選擇上定然不能馬虎。

嫡妻只能有一位,且必須是門當戶對,所以在嫡妻的家世、地位方面的審核是非常嚴格的。在唐朝,如果有違嫡庶制度,若被發現,被強行接觸婚姻關係不算什麼,更嚴厲的懲罰是還要遭受一年的牢獄之災。可見,為了維護統治秩序,也真是盡力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明媒正娶,說的就是嫡妻,這是作為宗子,或者即將開枝散葉的別子的最正式的婚禮,一般情況下,有且僅有有一次。所以,禮節、流程、婚禮規格,定然都是非常講究的。寫到這裡,讓我不僅想起那些極力擁護俞敏洪老師的女人導致國家墮落的說法的男性同胞們,說是要回到古代……其實古今一樣啊,不上進的男人,回到古代估計連衣服都討不上。

古人不可輕易休妻,否則也屬於犯法。

三、姬妾

姬妾一般是沒有正式婚姻形式的女子。姬妾的地位低於正妻,且姬妾一般出身都比較低,甚至又都姬妾是可以相互贈送買賣的。

在一些朝代,正妻亡故以後,可以扶正妾,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

嫡庶制度中的女性

其實在嫡庶之爭中,女性只是個輔助角色,權利中心的人物主要還是家庭中的“兒子”。所有嫡妻庶妻嫡女庶女等等都是依存於“宗子”而言,無論嫡庶,最後的地位還是由男性身份而定的。嫡妻所出女子為嫡女,嫡女的這層身份必然高於庶女,在門當戶對的要求下,嫡女一般還是嫁與同地位氏族的宗子,然後以此……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