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中都漏掉了哪些明朝名人?

作為一本這十年裡最暢銷的明朝歷史讀物,《明朝那些事》號稱寫盡了明朝三百年,但為什麼總有人說,好些明朝牛人都被它漏掉了呢,能否舉幾個被漏掉的例子?《明朝那些事》中都漏掉了哪些明朝名人?《明朝那些事》中都漏掉了哪些明朝名人?《明朝那些事》中都漏掉了哪些明朝名人?
7 個回答
杨小天64595202
2017-08-31

這人以《明史》裡的話說,就是“相貌奇偉”,武功更厲害。是能拉開三百斤強弓的牛人。還是個根正苗紅的文官出身:不但有進士功名,更是15世紀文化大師:幾乎後世的文學史研究者更一致認為:他的詩詞文章,對於整個明代文學的轉型,都有著里程碑意義。

而要論起一生功業,他更是顯耀到書寫歷史:北方囂張的韃靼騎兵,曾被他反覆吊打,去世的時候,親自為他抬棺護送回鄉的官員,是後來一代聖人王陽明。而王陽明那多謀盡妖的軍事才能,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被他在天之靈託夢,耳提面命教育出來的。

但這位人生幾乎濃縮了所有勁爆元素的男神,放在今天卻更有奇葩一景:他家鄉淇縣相鄰的浚縣,當地的民間戲臺上,但凡有大壞蛋角色,幾乎都是他。一代代當地文藝工作者前仆後繼編著戲文罵,以當地老人的說法:他是大壞蛋這一傳統觀念,已經在這裡世代相傳五百年。

這位奇特人物,正是明朝成化至弘治年間的大明第一戰神:王越。

2,草根男神的奮鬥

明朝的政壇大佬們,苦出身的極多。但王越在其中,卻也稱得上極草根的一個。

王越字世昌,宣德元年出生在河南浚縣鉅橋鎮岡坡村一戶農民家庭。像大多數窮人家出來的讀書郎一樣,十分辛苦十分忙。

而王越在其中,卻更有特不一樣的一條。照著明朝筆記作家黃暐的說法,就是天賜福貴。

這條在家鄉,一直特別有名:明明是個貧農子弟,卻出落得相貌俊朗。天賦卻更好,而且哪怕家裡窮,也要想方設法找書讀。刻苦聰明的表現,很快在當地遠揚。

王越的優良表現,也改變了讀書條件:在縣學裡得到重點培養,對浚縣家鄉的這份恩情,終其一生,他都銘記於心。但凡有綿薄之力,都會全意回報。

即使與那些後來名揚天下的神童相比,王越也有一個特殊之處:理想。

以王越自己的話說,還是個窮苦農家子弟的時候,最常讀的就是靖康之恥的悲慘歲月。後來他名滿天下。還與部下說起,自己這輩子最懷念的,就是農家子弟時,胸膛裡的那一股熱血。

苦練的王越,也陸續收到好回報。如果說科舉道路如慘烈選秀,他每次都精彩一次過:鄉試第三,會試第三十三。照《慶餘錄》裡的說法,他的考卷寫的激情四射,稜角分明。據說幾個考官看過,都清一色的冒冷汗。

最光芒四射的表現,在景泰二年的殿試上演了:王越走筆如飛剛寫完。誰知一陣狂風颳過,竟把王越的試卷刮的無影無蹤。但王越卻十分平靜,重新火速答完。就這麼個緊急應對,竟也考取了二甲進士。

更奇特的情景,是《罪惟錄》裡的記錄:幾個月後朝鮮使團來訪,說我們國家飛過來一張試卷,是你們一個叫王越的考生的。我們國王說這就是來自中國的文曲星,現在已經給供起來了……

在朝廷眼裡,看到的是一種極有前途的品質:這個二十五歲中榜的年輕人,竟有這樣深沉冷靜的心智。雖然成績只是二甲,卻必定極有前途。

帶著這則奇聞和無數的好評,王越進入了官場。先在陝西和浙江做了監察御史。開始進化成殺神。風風火火整頓貪腐,彈劾了一批腐敗分子。

這段衝動是魔鬼的日子,對王越來說,印象十分深刻。飽受攻擊的王越,在27歲那年,由於父親的去世而丁憂回家。之後的三年丁憂生活裡,他有很多詩,大體意思都是官場水太深,實在幹不動,還是在家好。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個退休老幹部。

而拋卻這些失落中的牢騷,王越期間寫的最多的,還是邊塞詩。始終不曾丟的,還是胸中那一腔熱血。

不但不忘,他一直在用各種手段,去實現這個夢想。

3.青雲直上

等到天順元年,王越丁憂期滿,重新為官的時候,水平已經完全升級。這個昔日憤怒的青年,現在人際關係十分成功。無論是狡詐鐵腕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寇深,還是潛力股禮部侍郎李賢,都和他相處的極好。尤其是後者,更是長期鐵桿。

在鐵桿的關照下,王越一年連升三級,當了山東按察司。到天順七年春,河套草原持續入侵大同,大同損失慘重,好脾氣的明英宗也忍夠了。為了保證自己不再被抓到草原啃羊肉,大同巡撫必須換人。

關鍵時刻,王越的老朋友李賢,終於挺身而出,說出了那句從此改變王越一生命運的話:越可為之。

然後就是明英宗親自把關,王越舉手投足英姿颯爽,按照許多筆記的說法,因為太過光彩照人,以至於退下的時候,明英宗還盯著他的背影痴痴看半天。明朝大臣尹直更暗地裡吐槽:朝廷用人,多取儀表。用現代流行語說:美麗就是正義。

皇帝滿意,盟友力挺,王越正式接管大同巡撫。到任之後他更證明:他不止有美麗,更有實力。到任後大刀闊斧,新的騎兵部隊組建起來。先前被韃靼騎兵虐的不成樣子的大同,這下又成了鐵壁防線。

三年以後,即成化三年,王越的好友李賢,已經是內閣首輔,再次關照了王越:王越受命贊理寧侯朱永,發動對河套韃靼部落的征討。這是奮鬥了多年的王越,第一次來到距離夢想最近的地方:建功沙場。

王越擔當了這個重任,成了這支明朝大軍的參謀長。但等著他真正上任,才知道這是一個多大的坑。

當時朝野的大佬們都很難想象,明朝的軍隊已經退化成了什麼樣子。而更大的挑戰,卻是王越搭檔的領導。

大明在那年頭,軍事主官大多是勳貴子弟。這幫人祖上是獅子,這一代基本是肥羊。王越攤上的朱永,更是肥羊中的懶羊羊。等著拉上戰場,吃了幾個小敗仗,就乾脆甩手掌櫃,讓王越想辦法。

對這種平時不幹事,遇事躲的快的渣男行為。王越的態度,以他自己回憶錄裡的意思講,是特別的興奮。立刻二話不說,接管了所有的工作。

而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糊弄:妙筆生花的彙報戰事,敗的再慘,也能挖出可歌可泣的故事,把朝野上的愛國人士感動一把。

但主帥朱永的犯二水平,也在繼續升級:一次帶兵出巡,剛好和韃靼兵遭遇,嚇得朱永哆哆嗦嗦在馬上不敢動。幸虧王越及時出手,先射殺了一個韃靼兵,然後命令部隊排成戰鬥陣型和敵人對峙,就這樣哆哆嗦嗦的,竟把韃靼兵嚇退了。

經過這次嚴重考驗,朱永徹底喪膽了。王越就輕輕鬆鬆的,接管了所有的大權。這個在朱永眼裡唯恐避之不及的爛攤,就成了大展拳腳的平臺。

隨後的王越,也做出了正確的抉擇:大軍分散部署,大量修築堡壘,囤積火器物資,韃靼兵碰了幾次壁後,再集結兵力藉機反擊,先後在鎮羌寨等地打了幾個勝仗,也讓朝廷很高興。

但饒是王越再會糊弄,最後也糊弄不下去了。眼看朝廷猛花錢卻戰果慘淡,立刻雪片般的奏摺飛來,把明軍從態度到戰鬥力,輪番罵了個遍。一直糊弄的王越,也再次不幸中靶。這次是結結實實的背鍋。

但王越卻一直在默默的幹事:精心選拔精壯士兵,重新組建精銳的騎兵軍團。這些得罪人的事,靠著他良好的糊弄與背鍋,明軍鬆散的戰鬥力,被他重新整合成一隻強力的拳頭。

成化九年九月,打出去的時候到了!

這年九月,王越捕捉到了一條價值千金的線報:韃靼可汗滿都魯正集結兵力,準備對甘肅發起侵擾。而他的老窩紅鹽池,卻正是兵力空虛。在反覆判定情報無誤後,王越果斷拍板:打!

參與這次行動的,是王越親自率領的五千精銳。這是六年窩囊中,王越苦心練成的一批好兵。大軍高速行進八百里,還沒摸到敵人,就先遇到了大風暴:深夜草原上突然狂風大作,刮的人都看不見東西。繼續前進?還是後退?

這時候,一個軍中老兵站出來說: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們,乘著大風攻擊,必然可以獲得大捷。

聽到這話的王越,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在獵獵大風中,他果斷的下馬,鄭重的向這個老兵行禮,然後公開宣佈:從現在起,你就是千戶。

士氣爆滿的明軍,就這樣強硬的穿越了暴烈的颶風,風捲殘雲一般,殺入了毫無防備的紅鹽池。

猝不及防的韃靼軍頓時崩潰。這個被韃靼軍多次用來南侵的大本營,這次被王越徹底的搗毀。而後的情景,就是蒙古國史書裡常說的一幕:滿都海的大軍,在悲情的嚎啕後,渡河撤出了河套平原。

然而大勝換來的,卻是鋪天蓋地的口水。被打了臉的朝中憤青們,對王越的攻擊,更是變本加厲。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了。當時王越的老友李賢過世,高層文官洗牌,有些人也就想著挪地方了。王越的反應也出奇快,雖然明憲宗嘉獎他,還給了他一個前所未有的官職:三邊總制,但其中的味道,他很快品出來,立刻上奏請求回京。果然明憲宗很高興,不但立刻收回他兵權,還漲了他一級工資,讓他回都察院當都御史了。

雖說這待遇也不壞,可王越的心裡,到底還是憋屈:出來這幾年,朝中都換人了。內閣和兵部,全都是生人。想再回去打仗,看來是格外難。事情的嚴重性,王越自己也知道,臨走前交接工作,和部將們依依惜別,說再見都不知道啥時候,弄得那些大大咧咧的漢子,各個都哭聲一片。

而他原先部下的一個小兵,卻給他牽來另一條線:不難,你找他就行。

這條線,便是電影《龍門飛甲》中的雨化田公公原型:明朝權閹汪直。

4.草原戰神

一個文武雙全的男神,一個蠅營狗苟的權閹,王越和汪直,本來沒啥交集,又是怎麼湊到一塊去的?

直接起作用的,是王越昔日麾下的小兵,後來調到京城,在汪直身邊任親信的韋英。主動倆邊搭橋,幫著建立了聯繫。

這位汪直,當時是執掌西廠的特務頭子,明憲宗寵愛的心腹,坑害起大臣來更心狠手辣,為人出名的飛揚跋扈。年紀輕輕,就拉了一堆仇恨。

而對王越這位男神,汪直卻仰慕已久。知道這個文臣手段厲害。既擅長練兵,駕馭那些驕兵悍將,更是手段輕鬆有效。多麼野蠻凶悍的人物,都能叫他治的服服帖帖。

而最令汪直動心的,卻是王越麾下戰士們,那打了雞血一樣的戰鬥力。相關的精彩戰例,早被韋英繪聲繪色講述過很多遍。他更驚訝的發現,這位文臣中的奇葩,竟和自己有相同的理想:建功沙場。

而等到親切會面,這倆位更迅速來電:王越早把這傢伙研究個透,知道這個傳說中愛錢的大貪,骨子裡最愛的是面子。於是見面就彬彬有禮。甚至還不顧尊嚴,行起了跪拜禮。這一下就把汪直感動的不行:好好幹,兄弟挺你。

這關係一牢靠,王越官位刷刷的漲,到成化十三年,竟成了奇葩景象:既是太子太保,還擔任兵部尚書,更掛著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名號,順手還提督御林軍,風光無限。

同樣有立功沙場願望的汪直,也和王越密切配合,由王越提督軍務,汪直監軍。哥倆聯手提兵北上,成為韃靼人不可逾越的屏障。

而他人生中最有深遠意義的一戰,更在成化十六年上演了:該年韃靼渡過黃河,意圖侵佔河套,王越率領兩萬精銳奮然迎戰。而在兵臨大同的時候,卻突然獲得意外情報:韃靼可汗的老窩,正在威寧河子。也就是今天綏遠興和縣。

一如當年襲擊紅鹽池一樣,王越再次做出了果斷的抉擇,全軍改道,抄韃靼可汗的老窩!

這決定好做,路卻更難走。此時正是風雪漫天的嚴冬,暴烈的風雪席捲整個草原,這是比當年奔襲紅鹽池更惡劣的戰鬥條件。而且敵人兵力如何,裝備如何,全都毫無準確信息。這是一次百分百的冒險。

但和王越一樣,這支早被王越苦心摔打出的明軍,沒有半點猶豫。這支軍隊的將領們,平素都是些桀驁不馴的刺頭,卻早在常年相處中,被這位統帥百分百折服。這些勇敢的士兵們,更跟隨他經歷過多少次浴血的廝殺,從沒有一次輸過。他們早已堅定的相信,追隨這個人的身影,也許會失去生命,卻永遠不會失去值得用生命去換取的東西:軍人的榮譽與勝利。

以堅定的忍耐和一往無前的勇氣,洪武永樂時代大明鐵騎鐵血的精神,在王越的麾下徹底的甦醒:穿過苦寒的風雪中,明軍以悄無聲息的速度,順利完成了對韃靼軍的合圍,慘烈的總攻打響了,而就連王越都想不到,他這次面對的,是一個怎樣傳奇的對手。

這時盤踞威寧海子的,正是韃靼可汗巴圖蒙剋夫婦,雖說這位“可汗”,此時只有六歲,但他二十六歲的老婆,卻是今天蒙古國依然傳頌不已的女神級英雄:滿都海。此女子武藝高強,用兵靈活,一度在草原上戰無不勝,相關美麗傳說,更如天上繁星般燦爛。

而她與王越之間,更是極有淵源:紅鹽池大戰中被王越痛打的滿都魯,正是她的前夫。這次改了嫁,卻再次觸到這次對頭。

戰鬥打響後,精銳的韃靼騎兵,雖然反應迅速。但王越對騎兵的指揮,早已到了得心應手的地步。迅速將猝不及防的韃靼軍衝得七零八落。以一些臺灣學者考證,明軍在此戰中,甚至還動用了一種由戰馬馱運,可以快速拆裝的火器戰車,戰鬥中火力轟鳴,徹底將韃靼軍打垮。這種說法若成真,那比起歐洲最早的古斯塔夫騎炮兵戰術,王越也足足領先了二百年。

這說法有待商榷,但韃靼軍陷入火海,卻是實打實的真實。

敗局已定的時候,面對明軍洶湧的總攻,滿都海,這位草原傳奇女子,演繹出她生命中最後一段傳奇:她命令部下親兵,火速將六歲的“丈夫”送走。自己則帶領殘餘部隊,發起了最後一次悲壯的衝擊,並在明軍的攻擊下斃命。

威寧海子大捷,就這樣以王越的完勝而落幕。在清朝人編修的《明史》中,對明軍這次的戰果,做了最大程度的縮水。就連與明軍交戰的韃靼部落,也不知所云的換成了亦思馬因太師。還是蒙古國的史料給正了名:被王越痛擊的,正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傳人,黃金家族可汗巴圖蒙克及其妻子滿都海。

而明朝當時的反應,更是十分高興。王越個人的榮耀,也到了人生頂點:受封威寧伯。這是明朝自朱元璋時代後,僅有的三次文臣封爵的事件之一。當然風光之中,也不是沒有遺憾,由於巴圖蒙克的逃脫,明朝最接近活捉蒙古可汗的機會,就這樣不幸的錯失。

但這一戰對於明朝北部邊防,意義卻相當重大:本來在巴圖蒙剋夫婦的兼併下,蒙古草原眼看就要結束四分五裂的局面。一個瓦剌也先之後再次統一的強大草原政權,就要崛起於大明北邊,卻被王越一箭穿心,再度打零散了。

但戰功卓著的王越,由於和汪直的特殊關係,卻也從此名聲盡毀。士大夫中間非議他的,從來就不少。甚至還出了雷人一幕:明憲宗在宮裡看戲的時候,一個叫阿醜的戲子,也藉著演出的機會吐槽:皇上手裡有兩支鉞,一隻叫王越,一隻叫陳鉞。

這裡說下陳鉞,確實是汪直的十足走狗,替他幹了很多壞事。但王越卻完全不同,他結好汪直,只是為了能得到支持,放開手腳保家衛國。汪公公幹過的壞事,他真從沒攙和。非但沒攙和,還見縫插針做好事。汪直要坑死直臣強珍,王越知道後二話不說,命令親信部下許進去劫人,硬是在流放路人把人給搶回來。事後汪直出於共同利益,咬牙捏著鼻子認了。

但清流們卻不管這些,威寧海子大捷後第三年,汪直由於意外犯錯,失去了明憲宗的寵信,給打發到南京養老。王越也慘被株連,隨即被免去一切職務,發配到湖北安陸監視居住。

其實對王越的才能,當時的明憲宗是認賬的。以他自己的評價,王越論軍事才能,不在衛青霍去病之下,論文學才能,更不在范仲淹韓琦之下,堪稱文武雙全的合體牛人。

可這麼能耐大的人,若是和失寵宦官有勾結做壞事,風險也才叫大。能落個被監視居住的下場,也算是萬幸了。

但這個打擊對王越本人,卻依舊十分痛苦。據說剛接到聖旨的時候,還想著自殺明志,還是他一手提拔過的大臣屠庸勸他,說你要真這麼死了,可就鐵案難翻了。這才咬牙繼續活。此後的很多年裡,被軟禁的王越,只在反反覆覆幹一件事:寫信喊冤。

就在王越不停喊冤的時候,北方的對手,卻再次質變:在威寧海子逃脫的小可汗巴圖蒙克,迅速脫胎換骨早熟,成為草原上又一位橫掃四方的青年統帥。他不但延續了蒙古黃金家族可汗的法統,繼瓦剌也先之後再度統一草原,被蒙古稱為“達延可汗”。更在明朝有了個恐怖的稱號:小王子。

而到了明憲宗過世,明孝宗繼位的弘治年間,小王子的破壞力,更是強悍到空前:先打死了甘肅都督許欽,而後大舉入侵大同,一路聯營二十里,沿途明軍竟遠遠躲避。

當然在他心中,最盼望打敗的,還是曾與他有殺妻死仇的王越。

5.最後的絕唱

自從明孝宗朱佑樘登基後,小王子就沒斷了鬧。為教訓這個凶悍的傢伙,明孝宗全國海選,北方邊將輪流上,誰知卻是上去一個,就被胖揍一個。長城沿線的戰火,常年連綿不斷。

就在明孝宗急的沒招的時候,當年由王越慧眼識英提拔,此時已官至吏部尚書的屠庸,總算說了句良心話:用王越吧。

作為開創“弘治中興”的一代明君,明孝宗也是個明白人,立刻果斷同意:弘治十年十月,王越終於官復原職,回任三邊總制,成為執掌延綏,寧夏,甘肅三省軍政的封疆大吏。

但這次剛上任,就招來罵聲一片。本來明朝在這事上,還弄了次全國選拔,一共推薦了四個人。但屠庸一句話,明孝宗立刻變卦,先前的選拔全推翻,用了個從沒進候選名單的王越。如此暗箱操作,自然惹的集體不服。於是到任後的王越,啥事還沒幹,就被好些言官追著罵。

而在任沒一個月,老對頭小王子就殺來了。二十四歲的他,等這一戰,已經足足十八年了。而王越,此時已是七十二歲高齡。

這次韃靼人帶來的,是規模空前的侵擾,不再是過往的散兵遊勇,而是紀律性極強,戰術十分靈活的騎兵衝鋒。比成化年間的戰鬥力,完全提高了一個等級。

這次的小王子,更是咬牙切齒,像一個擂臺上紅著眼睛要報仇的愣頭青一樣,拳腳並用的瘋打,蒙古軍兵分多路,在西北各省來回出沒,多地遭遇燒殺,邊關一片戰火。

但王越的反應,卻是十分窩囊,管你怎麼打,我就是不動。只是下令緊鎖城關,收縮防禦,擅自出戰就要論罪。

這窩囊態度,更叫群臣找到了理由,朝堂上口水亂飛,天天都在噴。連舉薦王越的屠庸,甚至都悲情陪罵,回家的路上,都有言官追著一路狂噴。

正當大臣們熱情高漲,噴到七月末的時候,一個炸雷般的消息,再次震撼了京城:賀蘭山大捷!

作為一個深謀遠慮的老軍事家,王越當然知道小王子要幹什麼。神出鬼沒的襲擾是虛招,把自己引出來打才是目的。叫對手牽著鼻子走,那就不是王越了。一拳搗中對手的鼻子,才是王越的真水平。

於是經過縝密的偵查和判斷,在鬧哄哄的亂象中,王越果斷捕捉到了小王子的要害:賀蘭山。七月十五日,明軍全體出動,這是一次漂亮的四路圍襲戰,前三路先以不同的方向,迷惑小王子,然後在路途中央突然轉向,完成對小王子的合圍,而第四路則由他親自帶著,直接進行攻堅。七十二歲高齡的他,依然如壯年時一樣,最難打的仗,衝在最前面。

這場戰鬥的效果,也堪稱摧枯拉朽,牛氣沖天的小王子,再次遭受狠狠一擊,只帶著親兵們倉皇逃竄。

這場戰鬥漂亮的作戰過程和轟動效應,或許只有岳飛《滿江紅》的一句詞可以形容: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這場經典的勝利,成為一生橫掃四方的小王子,少有的一次悲慘戰敗。締造輝煌經濟文明成就的弘治中興,也正是王越這一戰打下保障。政治軍事意義,都是無比深遠。

但唯獨沒有改變的,卻是王越的處境。捷報剛傳來,把一群清流打了臉,不久之後,宮內宦官李廣病故,又牽出了他和王越勾結的猛料。這下群臣們來了精神,繼續連篇累牘大罵。

可遠在邊關的王越,卻已在之前的那一場戰鬥中,耗盡了全部的精力,連辯白的力氣也不再有。弘治十一年十二月一日,他病故於甘肅張掖任上,享年七十三歲。

對於他的過世,明王朝表達了極大的痛惜,明孝宗專門為他輟朝一日。這是明朝三百年間,文臣難得會獲得的榮寵。後來的大聖人王陽明,親自主持了他的葬禮,其子孫也得以蔭補官職。該給的榮譽,算是都給了。

而他輝煌的一生,也成為明代的傳奇。以《明史》裡的話說,王越活著的時候,大家都熱衷罵他的缺點毛病,直到王越過世之後,繼任的邊將,水平比他差遠,這才越發明白:曾經有一個多麼優秀的王越,活躍在大明的舞臺上。

而除了影響深遠的文學成就外,他的各種光輝事蹟,也在明代文人的筆下廣為記錄。嘉靖年間的暢銷小說《偉人傳》,正是以他為主人公。甚至晚明還有更神話的說法,說他其實沒死,而是化身為神。大才子袁中道就曾言之鑿鑿,說他做夢都見過王神仙。明末清初的國學大家錢謙益,對他的詩文更愛不釋手。甚至清軍破城,這傢伙擺姿態說要殉難時,還不忘了吟誦王越的詩歌打氣。當然錢大師最後殉難沒膽,轉眼就投了降,真是玷汙了王越的英名。

在他過世後的一百五十多年裡,整個大明後半段,他的豐功偉績,都是無數後人十分迷戀的傳說。

而到了清代,雖然編《明史》的時候,也給他立了傳,但清代的學者,對他卻是各種高級黑,總是抓住他勾結汪直的事不放,至於他的累累戰功,不是故意縮水,就是選擇性失明。這位明代的傳奇人物,也就越發名聲不顯了!

我们爱历史
2017-08-31

這個話題,必須要先感慨一句:不是《明朝那些事》寫的不用心,而是明朝有太多有值得寫的強人。被整部書漏掉的英雄人物,更可以說燦若繁星!

下面要講的幾位,都是在《明朝那些事》中,連名字都沒有露過,一生能力榮耀,卻足以與書中各類名流媲美!

《明朝那些事》中都漏掉了哪些明朝名人?

一:韓宜可(洪武年間)

明朝的言官御史行業,出名的敢罵人,那誰是這行業的明朝祖師爺?卻得是一位多次打臉明太祖朱元璋,還把朱元璋“打臉”打到沒脾氣的牛人:韓宜可!

這位山陰教諭出身的小官,自從就任御史工作,就是火力出名生猛,發現不法行為,別管對方是多牛的功臣勳貴,立刻暴烈開罵。每次都能準確命中對方軟肋,叫對方恨得牙癢卻不敢還嘴。而且從來只認真理不認人,朱元璋正寵胡惟庸時,他躥到倆人面前罵胡惟庸,差點被胡惟庸羅織罪名害死,更被朱元璋當場送了個綽號:快口御史。俗稱噴子。

後來胡惟庸伏法,朱元璋為補償受委屈的韓宜可,想把胡惟庸的妻妾財產賞給他。不想又被韓宜可當面罵禽獸不如。朱元璋也一度疑慮,懷疑這滿嘴大道理的韓宜可是偽君子,一次突然殺到他家去,卻看到了終生難忘的景象:韓家全家都是補丁衣服,吃的是粗米蔬菜,自從當了官都沒添新傢俱。韓宜可更大大咧咧打開錢箱:你不就是想看我有沒有貪汙嘛!看!

如此花樣打臉,也打出了朱元璋對韓宜可的至高評價:清正股肱之臣!自此以後,韓宜可也一度成了朱元璋反貪行動的急先鋒,以至於貪官們聽到他的名字就哆嗦。卻到底觸怒了朱元璋,被朱元璋發配到雲南臨安充軍。如此人生磨難,韓宜可照樣放輕鬆,在雲南開課教書,沒幾年竟又成了名震大西南的一代名師。就連鎮守雲南的西平侯沐英,得空都來韓宜可的學堂聽課,每次都恭恭敬敬執弟子禮!

待到久仰他大名的永樂皇帝朱棣篡位成功,更是給早已作古的韓宜可立廟紀念,“天下第一御史”的名號,此時明王朝舉國公認!後來況鍾海瑞等明朝清官,也以他為楷模偶像。為什麼明朝言官膽子大?瞧瞧這位精神豐碑就知道!

《明朝那些事》中都漏掉了哪些明朝名人?

二:歐陽必進(嘉靖年間)

野史戲曲裡,奸臣家的小舅子,通常都是拉仇恨的角色,但明朝歷史上,有位奸臣家的小舅子,卻是個絕對例外:嘉靖年間大奸臣嚴嵩的小舅子——歐陽必進!

這位出身江西名門的大才子,以清正廉潔為己任,因此也常悲催攤上苦差事:給親姐夫嚴嵩背鍋!

比如嚴嵩的乾兒子趙文華在工部尚書任上貪腐落馬後,緊急接班的歐陽必進,就成了苦命背鍋俠:錢都叫趙文華糟蹋光,可皇宮大殿還要修,摳門的嘉靖帝又不肯再撥錢。如此要馬跑不叫馬吃草的混賬局面,歐陽必進橫下心精打細算,一身數學才華大爆發,硬是保質保量的修好了正陽門與太和殿工程,挽救了嚴嵩險些提前翻船的政治生命。

在扛完這個大鍋後,親姐夫嚴嵩又被指賣官鬻爵。焦頭爛額的嚴嵩,再次果斷拉歐陽必進扛鍋——調任吏部尚書。隨後歐陽必進以“量才分任”為原則強力整頓,甚至有人前腳剛給嚴嵩送過錢,後腳就被歐陽必進擼了烏紗。由此和嚴嵩徹底翻臉,不到六個月就被迫退休。給姐夫一輩子背鍋的歐陽必進,這才沒被幾年後嚴嵩倒臺株連,得以在家歡度晚年!

但這位“背鍋俠”的另一個身份,卻更超越歷史:中國十六世紀農業科學家。他在擔任勳陽巡撫時,正趕上中國中南大地空前牛瘟,老百姓家家牲口死光。憂心民生的歐陽必進,瞬間創意大爆發,終於在湖北十堰完成了空前科技創舉:現代拖拉機的前身,人類歷史上第一臺脫離畜力,以絞索滑輪驅動的人力耕地機。

從此以後,這個新型耕地神器,就在南中國大地火熱推廣,甚至到中華民國時代,還常見湖南廣西各地農村使用,甚至還被明末的西方傳教士們帶出國門,在十七世紀的歐洲引發仿製風潮。權力榮耀,只能喧囂一時,這樣的科學貢獻,才是不朽!

三:朱童蒙(天啟年間)

明末最出名群魔亂舞的團體,當屬權閹魏忠賢的團隊閹黨,但淪為閹黨的,就一定是禽獸?一位魏忠賢的親信“閹黨”,卻是當時明朝人眼裡,足以比肩況鍾海瑞的清官——都察院副都御使朱童蒙!

朱童蒙,終生以“數年宦跡清如水”為座右銘的山東大漢,入仕後就趕上遼東戰爭,別人不敢去前線督戰,他扛著弓箭騎著馬就出發,殺的滿身血汙抵達遼陽。名將熊廷弼第一次被誣陷獲罪,朱童蒙在天啟皇帝面前輕鬆一句吐槽:我去前線督戰,遼東百姓拽著我的馬頭哭,說遼東生民都是熊廷弼救的。皇上您說熊廷弼是什麼罪?果然把熊廷弼的命撈回來。

《明朝那些事》中都漏掉了哪些明朝名人?

但待到熊廷弼二度鎮守遼東,終被誣陷冤死後,朱童蒙也徹底成了東林黨的眼中釘,卻更被魏忠賢看中。東林黨倒臺後,他在魏忠賢力挺下就職延綏巡撫,然後幹出一件叫後來崇禎皇帝都受益的大事:在延綏地區力行改革,裁汰老弱殘兵,更追回被侵佔的軍屯土地。終於再造了一支大明國防精銳:榆林精兵!崇禎年間孫傳庭吊打李自成的秦軍,就是以朱童蒙的這支心血部隊為班底!

但是,如此明末難得的實幹人物,卻在崇禎皇帝清算掉魏忠賢后倒黴陪綁,頂著“逆案”的汙名黯然回家,十年後鬱鬱而終。連一個朱童蒙都不能用的崇禎帝,註定了十七年後,在亡國的烈火裡悲慼戚上吊的結局!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北门猿
2017-09-04

當年明月自己心裡也很清楚:“說來慚愧,明代人物眾多,但能上兄弟這篇文章的,畢竟是少數,因為篇幅有限,好人也好,壞人也罷,只有名人才能露臉。”

畢竟有明三百年,明朝這些事一共卻才有七本。


一、王越(1426-1499),明朝名將,屢立戰功。

景泰二年(1451年),王越登進士第,授御史。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明憲宗時官至兵部尚書,總制大同及延綏甘寧軍務,以功封威寧伯,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臣(另兩位為王驥、王守仁)之一,世稱“王威寧”。亦為首任三邊總制。成化十九年(1483年),權宦汪直被貶後,王越遭奪爵除名,謫居安陸。

明孝宗即位後,王越獲赦回鄉。後以左都御史之銜致仕。弘治十年(1497年),起復原職,並加太子太保,總制甘、涼邊務兼巡撫,其後兼制延、寧兩鎮。次年,於賀蘭山擊破韃靼,以功進少保兼太子太傅。旋受命經略哈密。弘治十一年十二月(1499年1月)在甘州逝世,年七十三。追贈太傅,諡號“襄敏”,後世稱其為“王襄敏”。】


二、丘濬,明朝名臣,文學家、思想家 、經濟學家和文學家。

【被明孝宗御賜為“理學名臣” ,被史學界譽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

丘濬歷事景泰、天順、成化、弘治四朝,先後出任翰林院編修、侍講學士、翰林院學士、國子監祭酒、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弘治七年升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
丘濬好學,過目成誦,史稱“三教百家之言,無不涉獵”。他做官後長期從事編纂工作,曾參與修《英宗實錄》、《憲宗實錄》、《續通鑑綱目》等書。他自稱“仕宦不出國門,六轉官階,皆司文墨,莫試涖政臨民之技”。他雖多年“皆司文墨”,但注意經世致用之學,“尤熟國家典故,以經濟自負” 。
丘濬在明朝宰輔中以“博極群書”著稱,吳伯與《國朝內閣名臣事略》稱他為“當代通儒”,舉凡六經諸史、古今詩文、以至醫卜老釋之說,無不深究。

丘濬一生研究範圍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文學、醫學、戲劇等方面。他提出“勞動決定商品價值”的觀點比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勞動價值論”要早180年。《大學衍義補》是丘濬經濟治國思想集大成者之作。丘濬善為南曲,劇作《五倫全備記》當時頗有影響。其詩法度嚴謹,風格典雅。】


三、明朝那些事畢竟是政治史軍事史,對除此之外的領域描寫不多。

比如可能是明朝最好詩人的高啟,比如文學上的竟陵派和公安派(前七子後七子他倒是寫了),比如寫“今已亭亭如蓋”的歸有光,比如“明四家”的沈周和仇英(文徵明也就打了個醬油),比如制定十二平均律的朱載堉,比如寫天工開物的宋應星……


參考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8%B6%8A/6798768#viewPageContent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丘濬/2387174

左边125441532
2017-09-01

王驥——老驥伏櫪,明代開國以下文官封爵第一人

王驥剛毅有膽,曉暢戎略。永樂四年(1406年登進士第,授兵科給事中。明宣宗時累遷至兵部尚書。正統三年(1438年),與蔣貴分道夾擊,轉戰千餘里,擊破擾邊的瓦剌軍,迫使朵兒只伯遠逃。因功封靖遠伯,與威寧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成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官。

王越——力挽狂瀾,開國以下邊防第一人

王越為明代成化、弘治時期西北著名的軍事統帥,曾三次出塞,收取河套地區。他身經十餘戰,出奇取勝,動有成算。又提攜後進,籠絡豪俊,深得眾心。唯獨因交結宦官而受士人詬病。王越亦頗具詩才,其詩性情流露,不須雕飾。悲歌感慨,有河朔激壯之音。有《王襄敏集》等傳世,今人輯有《王越集》

以功封威寧伯,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臣(另兩位為王驥、王守仁)之一,世稱“王威寧”。亦為首任三邊總制。

袁可立——天不假年,有能力改變晚明戰局的中流砥柱

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為 ‘’四朝元老”之臣,誥 ‘’五世恩榮”之賞。為官不阿權貴,敢於為民請命,是明代後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曾策反努爾哈赤姻婿劉愛塔。清興“文字獄”,其傳記和著作遭禁燬。乾隆四十二年,有關袁可立的《節寰袁公行狀》和宋岳飛的《重修宋忠武嶽鄂王精忠祠記》同時遭滿清封殺令。

徐光啟——嘔心瀝血,晚明睜眼看世界的曠世逸才

字子先,號玄扈,天主教聖名保祿,漢族,上海縣法華匯(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秦良玉——補天無力,為大明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巾幗梟雄

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讚頌秦良玉。秦良玉死後,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

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裡,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妲己60
2017-09-01

湯顯祖(1550—1616),中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

戲曲家

文學家

,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字義仍,號

海若

、若士、清遠道人。

湯氏

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藥卜筮諸書。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

詹事府

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在湯顯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戲曲創作為最,其戲劇作品《

還魂記

》(一名《

牡丹亭

》)、《

紫釵記

》、《

南柯記

》和《

邯鄲記

》合稱“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曆代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

小达侃史
2017-08-30

在明朝那些事裡楊廷和介紹段落中,有個人名僅僅出現一次
那是在編寫《憲宗實錄》時,編官邱浚因為偷懶,把任務安排給剛剛進入翰林院不久的新人。
結果邱浚突然發現事情嚴重性的時候,找到那個新人詢問編纂進度,意外的發現對方已經完稿
邱浚過目整稿後大驚失色,被文章所震撼,然後說道,此新人早晚要超越我,而這個年輕的翰林便是楊廷和。
此事中我們第一次知道了三朝不到,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楊廷和。
但是,很多人有所不知,對楊廷和刮目相看的邱浚,在明朝乃中國的歷史中也是一等一的牛人。
他的思想和理論不亞於明朝大儒王守仁
而他所精不僅僅只有哲學,而是博學,尤其是經濟和管理學,他的理念已經超出明清,即使歐洲的商為民本的理念也是在他提出後的200年才首次出現。
他和他的《大學衍義補》,是中國歷史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顆

红黑圣西罗
2017-09-03

這本書我看了幾遍,以這書的篇幅和字數,想要把明朝的名人都說一遍都難,就更別說細說了。

個人認為這書有點頭重腳輕,開頭和中間都是極精彩的,但結尾有點快了,作者好像急於結束,導致明末的精彩沒有體現出來,比如洪承疇、錢謙益和熊庭弼這些人基本上沒怎麼介紹。

也算是一點遺憾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