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10 個回答
太极起式--涅槃

全都是沒錯,也不都是對的。孔聖的話,沒錯,“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下來,都不是“惡”人,都不壞,哪怕他後來成為一個無惡不作人。聖人有一顆寬懷的心,不“惡”即都是善的。孟聖,認為人生下來,不好也不壞。因為初生嬰兒,人事不醒,如何談其善惡。人成長後的善惡,完全取決於他受到的教育。苟子,說“人之初,性本惡”同樣是對的,小孩兒沒人教,就知道“獨佔”“自私”我們從現實中看到不少。他的主要意圖,是講述人之初,都是不懂事的,成人後懂禮待人處事的善良都是教育出來的。三位大家都講的教育的重要性。印證道家老子話,“道可道,非常道”。初級理解它就是道可以講,但是不可能輕易講的明白。我們再從佛家來看看其因果,因在前果在後,但有果的出現才能給其因定性為“善因”或是“惡因”。結合儒家思想初生之子,如何定性其是“善因”“惡因”,完全取決於他接受怎樣的教育。所以儒道佛,你都要去了解,你也就明白了一些。也就是有所悟。祝悟道有成!淺見淺見不喜勿噴!

偶得趣知录

我個人認識這個問題,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讀大學之前。一方面是“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耳熟能詳,並且以前還看過好多文章,以人天生的悲憫之心來說明人性本善,因此一開始就形成了“人性本善”的牢固意識。


第二個階段是在讀大學期間。遇到的人、見過的事、聽過的理論都多了,覺得人性惡的部分更多。

還記得大學的時候上過一次與政治哲學有關的課,老師就在問我們這個問題,“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我現在清晰地記得我的回答。

到底是善是惡,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說出很多理由,但我從結果來反推形成這個結果的前提。當時的觀點是,西方發達國家基本上都信仰基督教,一開始就認為人性是惡的,有原罪的,因此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來限制人性的惡,最終社會比較發達。中國呢,一開始就相信人性是善的,因此希望“無為而治”,最終社會經濟發展較慢。


第三個階段是參加工作後。一方面進入更復雜的社會,一方面也接觸了更多的理論。我現在比較認同在哲學思想上把簡單的“我”,細分更加複雜但明確的“自我(社會性)”、“本我(動物性)”、“超我”。

人的本性並不是簡單的“善”,也不是簡單的“惡”。

但是如果因此提“不善不惡”,我覺得也不恰當。說“不善不惡”,就是把人完全當一張白紙,認為從一開始什麼都可以引導,很多實例證明這個是錯誤 。


我認為人的本性是“有善有惡”。好人不會十全十美,壞人也不會在任何事情上、對任何人都一壞到底。

在管理上,既要有嚴格的制度來控制人性惡的一面,也有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宣傳和發揚人性善的一面。無論偏向於哪一邊,都會失之極端。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儘量保持善的一面,但不要太苛求別人始終保持善的一面。不管是誰,如果表現惡的一面,只要沒造成重大的後果,也要看得開,畢竟很難控制。造成了重大後果的,交給法律去處理吧。

上官恨水

這個問題用傳統教育是絕對解答不了的!

我曾經被“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困擾多年。起因是我有了兒子之後準備教他《三字經》。當時鄰居家也同時生下一女。當孩子快要斷奶之前已經對味道產生辨別和希求。我當時心生一個奇怪念頭,趁孩子無知做一個實驗。把倆孩子放在同一個大桌子上的兩邊,中間放一個饅頭,倆孩子聞到味開始向饅頭爬行。倆孩子都很胖,頭大。當接近饅頭時,兒子將饅頭撞偏,於是用手去抓,可頭大總是先碰到饅頭。鄰居孩子也爬過來,可倆頭一撞都互相阻擋住。鄰居孩子開始用手抓撓我兒子。可兒子呢,不去進功,只是用手阻攔,繼續追趕饅頭。通過實踐,我與鄰居哥們(大學生學歷)得出結論。“人之初,性本善”是主觀推理。可是查閱許多論術都沒有正確答案。若干年後,我研讀佛學。找到答案。站在孔聖人和中國傳統認知上講,這句話不完全。按佛學思想可以成立!

孟子理念是:人是動物,自然性屬不善不惡。後天教育可從善從惡。這是唯物羅輯,一般人都認同。

荀子認為人性有欲,必然是惡,非嚴教控制不可。這與孔子一樣,是主觀憶斷,不完全。

佛學認為:眾生都有清淨的本性。只是久遠劫來輪迴投胎,被汙染的程度不同,表現的程度也不同。有的如果沒有外在條件的牽引,有可能不會露出善與惡的行為。但通過學習守戒可以控制或消滅惡緣。也可以培養髮展善緣。就好比那邊有個好看的毒果,忍住不去吃就不會被毒死。相反,沒忍住就有可能毒死。再例如:虎毒不食子。小羊跪乳。都是本性清淨的表現。只是迷的深遠與迷的較輕的區別!另外,大腦意識是條件構成的。是眼,耳,鼻,舌,身,的總I彙集。前邊報錯了信息,意識也就錯了。但還有7識,8識。7識好比流覽器,會有痕跡,潛意識。8識是清淨體。全擋住了8識,即是完全顫倒。露出來即善根!

一般牛被殺,同伴流淚,羊被殺前叫聲悽慘,狗被殺前停止犬吠……等等。都是覺性真常!與人毫無差別!

結論:佛與眾生(包括人)同一性體!覺即善顯!迷即善惡隨緣!

亦有所思

把一塊肉扔給一個幼兒,說這是人肉,幼兒會不吃麼?

把一塊肉扔在兩個幼兒之間,說這是人肉,兩個幼兒會不搶麼?

人之初,不知善惡!

把一塊肉扔給一個成人,說這是人肉,他會吃麼?

如果他不缺肉,他不會要,因為要面子,要形象,要尊嚴!

如果他不飢餓,他可能不要,可能會要,因為擔心下一頓沒有吃的!

如果他很飢餓,一種人不會吃,寧可餓死!另一種人會吃,因為不吃就會餓死,牽掛太多,責任太多,不能死!

漢朝末年,有吃人的慘劇。唐朝中期,也有吃人的慘劇,還被杜甫和白居易寫進詩裡。

那些吃人的百姓都是小人?都惡魔?都應當下地獄麼?

哪怕是沒讀過四書五經的人也會知道,吃人是邪惡的!

左邊是道德,右邊是生命!

應當選道德,可是實際上許多人會選擇生命!

這就是人性!

從識字開始,書上教育每一個人都要善,要德。當沒有利益衝突或生命危險的時候,我們是向善的,也尚德的。但只要存在利益,存在生存,存在出路。那麼是否遠擇善和德,一百個人裡有多少個人會選擇德呢?

如果說,人之初,不知善惡,是對的!

那麼,人之後,知善惡而不顧善惡,應當如何解釋?

所以,正確和精準的答案是

人性本惡!

我們要做的不是消滅惡念,而是正視惡念,然後用後天的修養和法律來控制惡念,因為這是人性,這是本能!

僅靠道德是沒有用的,僅靠法律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儒家的思想的立足點是錯的!

方向錯了,怎麼走都是錯的!

所以,真正在各個領域中得到切實應用的不是孔子,不是孟子,而是荀子。

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老铁深度行旅

“人性善惡”是一個深刻的問題。

在解答之前必須指出:題主的提問在表達上有誤。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孔子並沒有提出“人性本善”,《論語》表述為“性相近”。第一個明確提出“性善論”的是孟子(見《孟子.告子上》)。荀子主張“性惡論”,這是沒錯的。

同為儒家宗師,孟子與荀子的觀點為何截然相反呢?人之本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

從三位學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著眼,我們可以有所洞見。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朝的“禮樂制度”已走向崩壞。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在王室衰微的背景下,天子與諸侯、諸侯之間,以及諸侯與大夫的關係變得緊張。利益之爭取代了基於家族血緣、溫情脈脈的“仁”。

孔子意識到人性的複雜性,但他懷念周禮,以“克己服禮”為己任,大力弘揚“仁”。辦學收徒、周遊列國都是為了踐行自己的理想。

由此可見,孔子是相信“人性向善”的,並堅信教化的作用。他認為“君子之德如風,小人之德如草”,風吹草動。這就是孔子的“人性觀”

孟子比孔子晚生了170多年,他生活在七雄爭霸的戰國中期。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面對諸侯攻伐、百姓困苦的局面,孟子強烈主張“仁政”,並提出“民為貴、社稷君次之,君為輕”。

“仁政”是以“人性善”為前提的。如果人性不是向善的,“仁政”就是對牛彈琴,對狼施恩。所以孟子認為,“仁義禮智”等四種本性,人皆有之。施仁政、行教化,才能實現長治久安。這就是孟子“性善論”的邏輯。

荀子又比孟子晚生了60年。他生活在戰爭更加殘酷、秦國掃蕩六國的階段。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荀子看到:伊闕之戰,秦軍斬首24萬;長平之戰,白起坑殺40萬人。策士們陰謀設計,將軍們殺人盈城,人與人勾心鬥角,哪能看到“人性善”的影子呢?

所以,荀子明確提出“人性惡”,並主張在禮儀教化的同時,更需要由法條來加以管束。由此不難理解:儒學宗師荀子為何培養了兩個法家人物,一個是韓非,一個是李斯。

孔子曰“仁”,孟子曰“義”,苟子曰“禮法”,透射出人性在不同時代的彰顯。換句話說,“人性”既來自人的自然屬性,更來自其社會性。

人性是複雜的,既有善之根,也有惡之因。

一個惡的時代,一種惡的制度,可以讓“人性之惡”滋生膨脹。同樣,好時代與好制度,也可以充分激發“人性之善”。

读坐为蓝

樓主的描述有點不準確,孔子其實不是性善論者,他只是說“性相近”而已,孟子才是性善論。但是這不妨礙問題的成立。

善惡問題,自古及今,爭論不休。

不過大體上有四種立場:只善,只惡,善惡混,無善無惡。

只善論。

當以孟子和盧梭為代表。他們發現,人類都有利他得同情心,都會看到傷害而內心不安。我們確實有同情心,但是這個心一定能轉化成利他得行動嗎?比如,我看到一個乞丐可憐巴巴,我心生憐憫,但是我卻走了過去,沒有幫他。為什麼?經驗告訴我,他們每天在這,是職業行乞。既然是職業,我為何要買賬。

孟子可能會說,你不能把這良心轉化成行動,就是你沒有“擴充”所致,是修養不夠,私心雜念還太多所致,應養此同情心,永遠不間斷,一直展現方可。

那麼,如果存在這樣一個人:不論何時何地,都永不停歇地幫助別人,而且是發自肺腑的。你會作何感想?你可能會對此人厭惡至極,因為他們會干擾你得生活,不顧及你的感受。

一句話,這樣的人就是一個不受控制的發狂“機器人”。機器人為人勞作,至少還受人遙控。

所以,如果堅持這個立場到底,就會出現人不再是人的結局。

只惡論。

代表人物很多,比如荀子、霍布斯等。他們觀察到這樣一個事實:人都為自己的生存而去爭奪更多資源。世界上的資源有限,你要活的好,就必然侵犯別人的利益,說極端一點,你活著就是在佔據了別人的利益,即活著就是惡。那些自殺的人,很多人其實內心深處都是善良的,因為他覺得自己於別人是妨礙,自己是多餘的。

但是更多的人並不想死,而要爭取更多好處,進而人就像餓狼一樣,見人就咬。整個社會就是一個處處提防,處處撕咬的混亂場面。

這時,法律或禮節就出現了。一個蛋糕,我們分著吃,輪流排隊,不要搶,因為亂搶,可能誰也吃不到。

所以,按這個立場,一旦有惡出現,就會向制度、向法律找原因,總認為規矩還不夠完善,總覺得禮儀還不夠細密。只要制訂一個面面俱到的法規,這個世界上就不再有惡了。

一句話,他們也期盼人變成機器人,一個嚴格遵守規則的機器人。試問,有反叛的機器人?

那時的世界,將是一個井井有條,層次分明,絲毫不亂的世界。只是沒人在其中罷了。

善惡混。

這個其實最為人所接受,因為最符合人們的常識直覺。人是個矛盾體,半神半獸的。

現代道德心理學家,發現人類90%是自私的大猩猩,10%是無私的小蜜蜂。中間有個開關,即所謂的“道德按鈕”,一旦啟動,人就會利他熱情,一旦關閉,人就會自私冷酷。

什麼時候才能啟動道德鍵呢?在安全時,在情緒積極時。如何才能情緒高昂呢?參加集體活動,服用興奮藥物,比如喝酒可以讓人樂觀開朗,進而對人友好。

當你發現有人在盯著你看時,你會更加自律,守規矩些,也更慷慨大方些。這就是為什麼慈善事業要大肆宣傳的原因。古人慎獨時,都感覺旁邊有人看著,所謂“抬頭三尺有神明”,這就是這個緣故。

情緒的好壞,成了作善作惡的關鍵。進而,我心情好,我則做點好事,心情不好則幹些壞事。但是什麼時候心情才好呢?一個人可以說,我心情一直不好,一直要幹妨礙他人事,所以請你們原諒!

一句話,娛樂才是最根本的,哄得大家都開心了,人們才願意友善和睦。人們喜歡什麼,什麼讓人hi,就鼓勵什麼:性愛、美食、唱歌、吸毒、極限運動、集體跳舞……

我不得不說,這跟麻醉自己沒什麼區別。

無善無惡。

一切都是相對的,沒什麼絕對的好壞。今天認為好的,明天可能就不好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他們都有自己的善惡觀。哪有標準。

為生存而做的那些事,都談不上善與惡,因為這沒有選擇:你餓了得吃,困了得睡,老了得死。一切都是定好的,你沒的選,所以這裡面沒有善惡。

沒有選擇的自由,就沒有善惡可言。

只有當我們製造更多更好的選擇時,我們才能說善惡。殺人在原始人,不見得是惡的,因為他沒的選,就像老虎咬死小老虎一樣,談不上善惡。

當發現一個比殺人更好的途徑時,殺人的方式就不好了,惡了。

對神不恭敬是惡,但是當發現有東西比神還有效,不敬於神,也沒那麼惡了。

文化,就是善的來源,不斷提供更多的選擇,不斷讓我們有的選,這個就是善的。

人類的善,在自由選擇中建立。

但是,文化在持續更新,善惡也在交替轉化,這是一個無善無惡的狀態。一切都會煙消雲散。但是人們會越來越覺得舒適、平和。

這就是對未來的嚮往,對自由的期盼。

想象、創造,是根本的善。這個善是超越善惡的,所以,我寧願說這是:進步。

待晓儿

提問有誤,孔、孟、荀說得其實是一回事。孔子沒有定人性善惡,孟子主張人性向善,荀子主張性惡。

子曰:性相近,習相遠

《論語-陽貨》裡記載了孔子的一個觀點: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很直白,孔子在講人性其實在最初沒有差別的,是後天環境的浸染使得眾人性情不同。重點不是人之初的那個本性,而是後天如何教育。這和孔子的道分不開,儒家在亂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治人心,只有人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社會才會穩定。所以孔子設私學,其目的也是為了整治禮崩樂壞下的人心。
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孟子:本性向善而非本善

孟子提出的其實也不是定性人性善惡根本的,他也在強調後天環境對人的影響,不過孟子從人心理的活動上得出觀點,人心還是向善的,更容易接受善政的引導。

《孟子-公孫丑》裡記載了這麼一段場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說人們看見一個小孩子掉到了井裡,心裡都會恐懼,會不忍心。這個前幾年有新聞,幾個外賣小哥接住從樓上墜下的幼童,電光火石間,哪有那麼多思考,都是本能的反應而已。

孟子問:這種心理是因為認識孩子的父母嗎?是因為要在眾人中博得名聲嗎?是因為厭惡小孩子的哭聲嗎?顯然都不是,這是出於人的良能、良知

所以他講,人是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四心的,性裡向善,所以更容易被善行所引導。其目的在於勸說執政者施行“仁政”。手段就是後天對人性的向善引導。
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荀子:性惡篇,其實和孟子在講同一個事

從《性惡篇》裡面可以看出來,荀子是為了駁斥孟子的性善,但其最終的目的還是在講通過後天的引導來使人達到“善”上來,在根本上和孔、孟沒有什麼本質差別。只不過荀子除了認為教育是必然的以外,還強調政治措施和律法的重要而已。
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從這三個人的觀點來看,儒家對人性其實是不在乎其本質上是善是惡的,既然都認為後天的環境可以改變人性,那其善惡本身也沒有意義,真正重要的是如何進行後天的培養。

龍應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如果一個小孩子,從小給他讀四書五經,長大了他怎麼可能去做壞事?

不是說四書五經有什麼絕大的魅力,而是講一種價值觀的養成。不信去對比一下近些年社會報道的那些惡性事件,比如那個拿熱水澆顧客的火鍋店服務員,那個因為惡意別車被人毆打的女司機,樂清那個姦殺乘客的司機,還有最近很多起殺母案……我們會發現一個顯著的問題,在孩子幼年的教育上,這些父母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渔耕樵读

孔子是對的,荀子和孟子都有偏頗的地方,首先要指正題主一個錯誤,孔子認為的是人性不善不惡,孟子認為的人性本善,荀子認為的人性本惡。

在《論語》中孔子指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意思就是在最初的時候,人們的本性是相似的,只是後天的學習導致相差很遠。他既沒有說人性是惡,還是人性是善。
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但是儒家後來出現了兩個驚才絕豔的人人物,一個是孟子,一個是荀子。雖然兩個人都出自儒家,但是在讀到孔子這句:“性相近,習相遠也”。他們分別從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出發,得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

人們常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個成語來形容孟子和荀子再恰當不過。雖然他們的觀點針鋒相對,但是他們都認同人性是變得,是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的。既然很多人對孟子的性善論不屑一顧,在現在也廣受批評,那我們就先說說荀子的性惡論。

一個“離經叛道”的儒者

以普通儒家眼光來看,荀子是離經叛道的,他從性惡論出發教出了兩個最傑出的弟子韓非和李斯,但是他們卻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荀子在《性惡》開篇第一句就是:“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認為天生就是趨利避害,天生就是好逸惡勞,人天生就是爭權奪利,只有後天的教育和環境才能引導他變好。所以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然而他這個觀點影響了李斯和韓非,韓非把性惡的觀點推向了極致。荀子希望了是通過教化引導來改變人性,韓非對人性改不改變沒有興趣,只要用法令強制你改變就行了。韓非主張:“治民者,禁奸於未萌”,奸惡之事在沒有萌發的時候就禁止了它。

韓非集合了法家的勢派,術派,法派集三家之大承,以荀子的性惡論為出發點,把法家的理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所以後世稱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貌似正統的性善論

孟子認為:“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認為人性就像水性一樣,最初都是向善的,如果水突然向上了,那一定是有什麼影響了它。就像人性一樣,如果某人變得不善了,那一定是被什麼所影響了。所以孟子說:“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孟子舉例說道,即便再惡的人也有惻隱之心,有是非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這些都是向善之心。這些都是人們所固有的,並不是誰強加給你的。
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孟子指出,你之所以迷失了本心,那是由於你沒有思考追求罷了。私慾和向善之心就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的時候,就要做出選擇。孟子告誡我們選擇的時候,不要被私慾所迷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所以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人性是可以隨著環境而改變的,是可以引導的。就像戰爭可以把一個老實木訥的農夫,變成一個屠夫。

但是無論是任何時候,沒有一個統治者敢公開說自己治下的人,本性是壞的,所以荀子的性惡論註定成不了主流。

在私下裡,又沒有人認為自己治下的人本性是善良的,所以統治就是要用嚴刑峻法。這就形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在表面上尊孟私下裡學荀。

事實上,人性本來就有向善之心,也有私慾(未必全是惡,但是危害到別人的利益就是惡),之所以表現有所不同,是後天的教育和環境影響所造成的。

仅一个人

我覺得孔子、孟子、荀子,他們都是欺負人!

他們心裡明明明白的!

但就是要舉出一個假的、容易理解的、並且對自己有利的觀點來得到群眾的支持。

可惡!

性是什麼?

性,乃“先天”之屬!

而“先天”的東西,怎麼能用善惡來區分!

就好像,一棵樹,一座山,一條河一樣。

你會說,樹是善良的?還是山惡劣的?

這不是搞笑麼!

再說善惡。

善惡本是一體,猶如陰陽,正反,不可分割,有向光面,就必然有背光面。

就必然有陰影,就如硬幣的正反,人體的前後。

不可能唯獨存一的,它們一體共生。

所以究其真意,善也,大道無情也。

只有達到極高的層次才會發現,世間本無善惡。

而人口中善惡,皆存私心偏向,利己同己者善,而實則,你之蜜餞,亦可作他之毒藥。

所以,拿性這種“先天”的東西,一定要灌上“善惡”的屬性,好讓人們“恍然大悟”,這不是欺負人麼?

用心險惡!

所謂“聖人”也不過是,羊群中的領頭羊而已!

====無聊的分割線====

突然想起來一句話“上善若水”。

哈哈

我只想說,這句話,也是好笑。

可以想象,水是滋養萬物的,無私的灌溉一切的,所以……

水是善良的!

聽上去是不是想笑。

就好像在說。

手紙是善良的,它讓我們擦屁屁,還衝進下水道里,無怨無悔。

em……所以它也是善良的!

哈哈哈

所以,我有時候,也是納悶,為什麼這些明顯反邏輯甚至是反智的話,被人那麼推崇!

我猜測,這也是有不少中國人邏輯方面很難健全的原因!

╮(╯▽╰)╭

====好吧又有人反駁了的分割線====

我姑且不說水是沒有靈魂沒有意識的死物。

就算水是有人味的,那它也是永遠無限的能量,無限能源的!

而人呢?

高不到兩米,寬不到三尺!

還要吃飯,拉屎!

動不動還要生病,早晚要死!

怎麼可能去向水學習?

就好像最近的一句話:“為什麼拿著2000元工資的底層員工,要被跨國企業的超級大老闆要求有奉獻精神一樣”!

都是忽悠人!

看清楚,人這種東西的本來面目。

才能心平氣和的去生活。

去活下去。

====有感而發分割線====

中國人不愚昧,智力也不低下,只不過是因為中國過早的出現了一批“聖人”,被他們帶跑了而已。導致現在大多數中國人,都被“聖人之言”所壓住了。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那種思想上的百家爭鳴的局面了。這種局面有好有壞,可以讓新一代的中國人更快的進入一種比其他國家的人更高一種的層次,但是也更難突破到下一種層次。不過就現在來看,這種思想上的禁錮已經太久了,該是掙扎的時候了。好像人們無意識中的也在朝著不同的方向奔跑,所以就現在情況來看,有點“群魔亂舞”的局面。要學著“道德”,又要學著“不道德”,想扶人,又好像不該扶人。想讓座,又好像不想讓座。類似這種情況其實是正常的現象。趕得時代不好而已——思想正在改革的時代,又碰巧是科技進步最猛的時代,媒體也不斷更新的時代等等。不過會持續多久,會怎麼收尾這些都不得而知。還不知道能不能趕得上大時代的最後一班列車……

俯首艳阳天

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站在人的角度看人,然後根據自己所看見的對人性做出定論。孔子認為人性本善,這個定性比較討人喜歡,畢竟誰都不願意別人說自己是惡的。他的矛盾在於既然人性本善,還何用教育。孔子的學說多數都是在教人做人,這和人性本善的定論是矛盾的。

孟子認為人性不善不惡,這是中庸主義,既不討好人也不得罪人。但這種定論明顯與客觀事實不符,不善不惡是為中性,只有木石才無善惡之性。事實上不善不惡之人一個都不存在。

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這種定性造就了法家學派,但很少有人願意接受這個定論,因為人們總是過高的評價自己和評估人性。但不管有多少人反對,荀子對人性的定論是對的。人性確實是惡的,這從人類始祖墮落那一刻起,就已經是事實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