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除了回家掃墓祭祖,這是必須吃的食物,你今天吃了嗎?
清明節除了回家掃墓祭祖,這是必須吃的食物,你今天吃了嗎?
清明節除了回家掃墓祭祖,這是必須吃的食物,你今天吃了嗎?
清明節除了回家掃墓祭祖,這是必須吃的食物,你今天吃了嗎?
清明節除了回家掃墓祭祖,這是必須吃的食物,你今天吃了嗎?
清明節除了回家掃墓祭祖,這是必須吃的食物,你今天吃了嗎?
清明節除了回家掃墓祭祖,這是必須吃的食物,你今天吃了嗎?
清明節除了回家掃墓祭祖,這是必須吃的食物,你今天吃了嗎?
清明節除了回家掃墓祭祖,這是必須吃的食物,你今天吃了嗎?
寒殘一葉
1/8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傳統文化更是源運流長。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兼具自然節氣和人文風俗兩大內涵,是踏青春遊的好時節,也是掃墓祭祀緬懷先祖時候,更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來優良的傳統。我今天要介紹的是清明節特有的一種食物,南方人稱它為“清明果”,不知道你吃過沒?\n
2/8 清明節在各地有著許多不同的叫法,有祭祖節、踏青節、行清節等,各地也有不同的風俗,但大至以踏青春遊與祭祖掃墓為主,當然清明節吃清明果也是很多地方的風俗。2019年3月拍攝於浙江。\n\n
3/8 清明果,又叫青團、艾餈、清明糰子、清明饃饃、清明粑(江西叫法)等等,是清明節重要食品。在老底子物資匱乏,所以傳統節日會比較強調“吃”文化,比如中秋節吃月餅,春節吃團圓飯等,所以清明果就成了清明節人們重要的食品。\n
4/8 清明果以野生的艾草或鼠鞠草和上米粉做成綠色外皮,餡分鹹甜兩種,裡面配料各地都略有不同。形狀以圓形和元寶形為主。當然個別人不喜歡吃綠色口味,所有清明果也有純米粉的白色外皮。白皮以鹹口為主,綠皮以甜為主。\n
5/8 據說歷史上最早的清明果出現在東晉,當時很多北方人遷徙到江浙閩一帶,由於受不了當地潮溫的氣候,出現水土不服拉肚子的現象,所以當時的人們用艾草或鼠鞠草和在米粉裡,做成糰子食用。到了明代,浙江、江蘇、安徽、福建、廣東等地區就開始流行清明節吃清時果的習俗,同時也成為了這些地區的特色小吃。\n
6/8 清明果的做法並不複雜,首先到田間地頭採集野生的艾草或鼠鞠草,將其洗淨放入鍋中,加水加小蘇打,然後開火煮。將煮過的艾草揉成團,倒掉湯水。接下來同樣步奏,最後得到糊狀艾草,最後其和在糯米粉、大米粉中,做成清明果皮。\n
7/8 清明果裡面餡各地有所不同,口味基本以甜為主,有芝麻、豆沙餡、桂花糖等,再將其包裹想來即可。另外也有很多地方會包入肉丁、香菇丁、冬筍丁、豆腐、醃菜、豆芽等餡,以滿足不同口味的需求。做好的清明果放鍋上蒸熟就可食用,不過這個蒸的時間和火候也是很有講究,沒控制好會出現太硬或太軟太黏的現象。\n
8/8 清明果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重要食品,吃的不僅是味道,更是一種傳統。千百年來,在外漂泊的遊子到了清明節都回家,掃墓祭祀、緬懷祖先,品嚐這許久未吃的媽媽手藝、家鄉味道。今天是清明節,不知你是否有回家,是否有吃清明果?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2019-04-0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