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10 個回答
铁马冰河wu
2018-10-04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孫傳庭,山西代縣人,他被稱為明朝最後一位智勇雙全、能征善戰的悍將。《明史》載,孫傳庭相貌堂堂,有智謀,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先做永城知縣。天啟初年進京任職,受封吏部主事,後升為稽勳郎中,兩年後, 因不願和擅權攬政的魏忠賢“閹黨”同流合汙,毅然辭官回鄉。

崇禎八年(1635年),傳庭重獲起用,出任驗封郎中,後越級提拔為順天府丞。

崇禎九年(1636),他主動請纓出任陝西巡撫,專門負責剿滅此起彼伏的農民暴動之火。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當時,李自成聯合諸部農民軍從河南重返陝西,陝西各地烽火連天,官軍顧此失彼,各級官府非常恐慌。因此,明廷派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將洪承疇親自率軍前去鎮壓。洪承疇果然厲害,他督帥明軍對農民軍進行圍追堵截,瘋狂剿殺,使李自成等各股農軍在陝西很快陷入困境。農民軍在陝西損失慘重,難以立足,李自成被迫率部重又殺回河南。

在河南,農民軍獲得了廣大饑民的支持,他們攻城略地,許多城鎮被攻陷,崇禎皇帝急忙調洪承疇由陝入豫,以攻伐並擊滅聲勢復振的李自成等各股農軍。

洪承疇奉命率明軍主力由陝西追到河南,並隨即展開了瘋狂剿殺。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面對明軍的凶悍進剿和層層包圍,農軍壓力巨大,情勢極度不利,各路農民軍首領在河南滎陽召開了著名的“滎陽大會”,共商突出重圍的生存大計。

滎陽大會後,農民軍突入安徽,並出其不意地攻佔了朱元璋的龍興之地 -----鳳陽,還一把火將明祖陵的享殿燒作白地。在鳳陽休整3天后,高迎祥(老闖王,李自成岳父)、李自成率軍又輾轉返回陝西。在陝西,高迎祥、李自成部農民軍接連取勝,先後陣斬兩員明軍大將曹文詔、艾萬年,挫敗了明軍的全力圍堵。

明廷聞報大為震恐,崇禎遂任命盧象升為宣大總督 ,負責關中外圍剿寇事宜,洪承疇則負責關內進剿,協同鎮壓農民軍。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孫傳庭接任陝西巡撫後,在榆林大肆招兵買馬,建立了一支軍隊,號為“秦軍”,他和洪承疇密切配合,對陝西農民軍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圍剿。在有名的黑水峪之戰中,孫傳庭用離間計對農民軍採取分化瓦解之策,不少農軍士卒投降了明軍,隨後明軍發起了猛烈攻擊,高迎祥寡不敵眾,力戰不支,被孫軍生擒,後被押往京城凌遲處死。

高迎祥敗死對農軍的打擊很大,不少首領對前途感到悲觀,紛紛率部投降明軍。李自成得知老闖王被殺,強忍悲痛,繼承了“闖王”的稱號,繼續與明軍周旋、鏖戰。

崇禎十年(1637),在洪承疇、孫傳庭的有利進攻下,李自成的闖軍在陝西接連受挫,在老家難以存身,便打算南下四川,再圖發展。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彼時,張獻忠部力量壯大得很快,數次擊潰明軍,孫傳庭等人便把主要精力用在對付張身上,暫時疏忽了對四川的防務,正好為李自成率部入川提供了便利。

1637年5月,李自成率部突然進入四川。但闖軍圍攻成都20多天而不克,還遭受了不小的傷亡,見明軍紛紛來援,李自成只好率軍重新打回陝西。

在此前,孫傳庭用剿撫並用的手法,先後將聖世王 、鎮天王、瓜背王、過天星、馬進忠、馬光玉、混天星等各股農軍擊敗,剿殺並招撫了大量農軍將士 ,使關中平原以南的地區漸漸平靜。史載,孫傳庭善用分兵堵截、機動設伏的戰術,他謀勇兼具,剽悍善戰,雖是文人掌兵,但又有名將的風範。在這段時期內,孫傳庭屢戰屢勝,名聲大噪,成為明廷鎮壓農民軍的主力。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李自成重回陝西后,因許多農民軍首領或死或降,闖軍缺少配合與策應,於是再次陷入極其不利的境地。他將所部分成3塊,分別與明軍周旋並互相掩護。在陝西的各股農軍中,李自成的抵抗態度最堅決:堅持對抗,絕不接受招安。此時的明軍在力量上佔有很大優勢,又有洪承疇、孫傳庭這樣足智多謀的驍將運籌、指揮,李自成的處境非常不利。為擺脫困境,他謀劃再次兵進河南。

孫傳庭、洪承疇對李自成的企圖早有察覺,事先在潼關南原埋伏下重兵,單等李自成自投羅網。潼關南原一戰,李自成的隊伍基本被明軍打的全軍覆沒,李自成僅率18騎殺出條血路,強行突圍而去。至此,在陝西境內縱橫近10年的各股農民軍幾乎全被孫傳庭等人給鎮壓了下去。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潼關南原大戰是李自成起事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大敗,他和少數親信僥倖逃脫後藏匿在商洛大山中。孫傳庭差一點滅掉了李自成,正待追殲窮寇時,皇太極帥清軍突然嚮明王朝發起進攻,並逼近京師。崇禎急調洪承疇、孫傳庭回軍進京勤王。孫傳庭的離任,讓李自成獲得了喘息的機會。李自成乘機收集潰兵,招攬災民,慢慢積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

崇禎十二年(1639年),被明軍招降的張獻忠於谷城復叛,羅汝才等人也舉兵響應,持續一年多的平靜局面再次被徹底破壞。李自成聞訊精神大振,於是再次召集舊部準備重舉義旗。由於勢單力薄,他便和張獻忠、羅汝才合兵一處,但又極力保持相對的獨立。

之後,李自成離開張、羅,再次進入河南,一些知識分子如牛金星、宋獻策等前來投效,並積極為他今後的發展出謀劃策。恰逢中原大旱,餓殍遍野,災民如蟻,大家聽到“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後紛紛加入闖軍,李自成的隊伍得以迅速壯大。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1461年,李自成率軍攻佔洛陽。明藩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烹殺 。崇禎得知後,感到自己的末日也即將來臨。

之後,李自成揮師東進,圍攻開封。就藩在開封的明周王能團結守城將士浴血抵抗,李自成在城下遇挫,將士死傷頗重,遂撤圍而去。李自成率軍轉戰中原,屢次擊敗明重臣楊嗣昌,迫使他畏罪自盡。闖軍還生擒名將傅宗龍,基本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河南的許多州縣被闖軍攻克。1461年底,李自成再次率軍圍攻開封,仍舊久攻不克,傷亡慘重,只好第二次撤圍而去。

闖軍前往郾城迎戰明悍將左良玉的部隊,擊敗了他,大體廓清了開封外圍,接著開始第三次大舉圍攻城池堅固的開封城。明軍和闖軍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用水衝淹對方的損招,明軍和闖軍先後掘開黃河堤壩,洶湧的洪水呼嘯而來,使開封以及河南的許多地方淹沒在一片汪洋中。開封雖然慘遭洪水灌淹,但李自成的軍隊也被溺死不少,且開封城已成澤國,闖軍仍然進不了城。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孫傳庭率部前來救援岌岌可危的開封城。在“柿園之戰”中,和農民軍對戰多年從未遭敗績的孫傳庭竟意外地被李自成擊潰,而且還敗得很慘。李自成率闖軍乘勝前進,在汝寧再次大敗明軍,俘斬了明總督楊文嶽。此後,河南一帶再也沒有任何能阻擋李自成的力量了。李自成攻取信陽後,便揮師進入湖廣。

之後,李自成除掉了羅汝才、袁時中等農軍首領,毫不客氣的吞併了他們的人馬,其領袖的地位愈加穩固。張獻忠嚇得拔營西去,獨自發展,再也未和李協同作戰。崇禎十六年5月,李自成在襄陽設官建制,建立了農民政權,他自稱新順王,軍隊叫大順軍。

接著,李自成又從湖北返回河南,並由河南進入陝西。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陝西都督孫傳庭率軍圍追堵截,卻早就沒了往日之威,先在襄城被李自成打得大敗虧輸,後來又因崇禎越級瞎指揮而被迫輕率冒進,在潼關被十萬大順軍擊潰,不僅潼關失守,孫傳庭也在此戰中陣亡,時年51歲。

隨著名將孫傳庭的敗亡、潼關被攻破,通往西安的門戶洞開,李自成指揮大順軍便以摧枯拉朽之勢向西安迅猛進擊。1643年10月,大順軍攻佔西安,之後又攻取延綏、寧夏、甘肅等地區,以及山西、青海的部分地區,基本上掌控了西北之大部,為後來進軍北京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固的大後方。

孫傳庭是明朝鎮壓農民軍的中流砥柱,他的死,對於風雨飄搖明王朝來說損失不可估量,相當於長城崩塌。對此,《明史》哀嘆道:“傳庭死,而明亡矣”!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寫作不易 嚴禁剽竊】【網絡配圖】




深度军事
2018-11-18

孫傳庭從1636年開始與農民軍作戰,基本上是百戰百勝,但是為什麼最後就突然不行了呢?這就又回到了那個老話題,明朝所有的精銳野戰軍都陸續去了遼東,但是在遼東都一個個的全軍覆沒再也沒有回來。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李自成、張獻忠其實一個明軍真正的精銳部隊也沒有殲滅過。當初在關內對農民軍百戰百勝的曹變蛟部隊、祖寬祖大樂關寧軍、盧象昇天雄軍等,都在與八旗軍的戰鬥當中一戰全軍覆沒了。

特別是鬆錦大戰,明軍精銳力量基本上被一戰全端。等孫傳庭在1642年2月出獄以後,只能全部招募新兵組建部隊。從招募到訓練、編組僅僅8月,就出兵與李自成進行主力決戰。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第一戰就在河南郟縣重創了農民軍取得大捷,但是孫傳庭部隊缺乏糧草只能吃青柿子混日子,結果在農民軍主力反攻之下阻擋不住敗退。首先是農民軍在數量上已經是絕對優勢,在這個時候李自成已經有50萬人馬,佈下了5重戰陣。

明軍在以少打多的情況下連續突破了3道軍陣,直到第4道軍陣才被農民軍重騎兵集團阻擋住,最後飢寒交迫,筋疲力盡之下全軍戰敗,戰死4萬多人。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到了潼關戰役,孫傳庭那幾千新兵怎麼可能打得過李自成的數十萬人馬,後來在1644年清軍佔領北京以後,命令1萬八旗軍,1萬投降的關寧軍,還有2萬投降的宣大山西邊軍追擊李自成。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九戰九勝,一路衝進陝西,在潼關的主力決戰再次擊敗李自成主力,可見李自成的50萬主力遇到真正的3萬明軍精銳(雖然此刻已經投降了清朝),外加1萬八旗軍,根本就阻擋不住,就和斬瓜切菜一樣。

萨沙
2018-06-10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農民軍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或者說是經濟問題!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香港的著名掃黑警察總督有名言:香港有幾萬小混混混社會,你總不能把他們全部抓起來槍斃了。你去打擊黑幫,抓了一個老大,立即就有一個新老大。消滅一個幫派,馬上又會有新幫派。只要有這麼多人混社會,你就不可能消滅黑幫。

道理也是一樣。

所謂的農民軍,主體都是活不下去的農民。

因為北方天災,政府撫卹不利,導致出現大量老百姓要餓死。

相比活活餓死,乾脆起來做土匪,還能多活幾天,最壞的結局也不過是個死。

所以,農民蜂擁起來叛亂。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至於李自成之流,不過是藉助農民叛軍的政客而已。

如果沒有大面積的農民成匪,李自成是狗屁不算的。

當時的情況,如果不能解決農民無法生存的問題,單靠軍事打擊是沒用的。

因為反正都是死,農民軍只會越來越多。

明軍對於農民軍是很輝煌的,幾次幾乎將他們全部消滅。

但稍微放鬆,李自成張獻忠又能糾集大批人馬。

說白了,是明朝自己搞出了這麼多叛亂的農民,沒有李自成也有王自成、趙自成。

單靠軍隊去殺,是殺不光的,就像野草一樣。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這不是孫傳庭或者某個名將,能夠解決的問題。

比如名將曹文詔,和農民軍交手幾百次,基本沒有戰敗過,斬殺農民軍領袖就有幾十人。

就這樣一個人,最後被迫率領6000人對抗農民軍30萬,這還好得了嗎!

最後一戰,曹文詔率領3000明軍被十幾倍農民軍圍攻,兵敗身亡。

別說曹文詔,就是鬥戰勝佛孫悟空來指揮,也是死翹翹。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對於農民軍來說,它越打越多,還可以通過洗劫地方獲得軍費,壯大自己。

但對於明軍來說,他嚴重缺乏糧餉。不要說增加明軍規模,就連維持現狀都很困難,很多明軍已經1年沒有糧餉,大批譁變。因為補充困難,明軍是越打越少,表面上勝仗很多,可惜殺人一千自己損失幾百,無數激戰下來,明軍實力就消耗殆盡了。

明軍好歹是政府軍,不能通過濫殺和洗劫地方的方法,來獲取軍費。

總之,農民軍不是單靠軍事就可以解決的。

除非崇禎有種,將農民全殺光!

这些历史要读
2018-03-14

看過《大明劫》的朋友,都應該對孫傳庭殺鄉紳時的那番話影響深刻:

“天下糜爛,百姓從賊,皆因飢餓,百姓飢餓,皆因無地可耕。得人心者得天下,你們知道什麼是人心嗎?!人心,就是糧食,就是源源不斷的後備兵員!這就是為什麼他李自成可以輸個十回八回,而我孫傳庭,連一回都輸不起!”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孫傳庭的這番話,不僅道出了自己對這些禍害國家的鄉紳的憤恨,更道出了大明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我們都知道孫傳庭幾乎每次都能打敗李自成,卻不知道李自成勝過孫傳庭的地方不在軍事,而在人心!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開始緬懷故明,開始貶低滿清,痛斥吳三桂等漢奸。卻不曾想想,我們很多人眼中那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事實上卻並非毀於滿人之手,而恰恰是毀於咱們自己漢人的手上。明朝的滅亡,是亡於人心!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這部《大明劫》的背景,正是明朝滅亡前的公元1642年。那時,距離明朝的滅亡只剩下兩年。而那時的明朝不僅要面對日益強大的滿清和農民軍,還要面對腐敗的官僚系統、兼併土地的鄉紳、肆虐的瘟疫、越發嚴重的糧食危機。

可以說,明朝那時早已氣數將盡。 而作為帝國的統治者的崇禎,他雖然有中興帝國的志向,卻並非明主。儘管,他和他下面的一些忠臣在帝國的最後時刻,都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自上而下腐爛的國家機器早已到了崩潰的時刻,這其實已是不可扭轉的了。

以礼观书
2018-05-26

向敬之

孫傳庭著實強悍,曾經所向披靡,除開自身能力不錯外,還有兩點不容忽視。

一、他組織了一支能征慣戰的秦軍。

崇禎九年三月,孫傳庭請纓到義軍紛起的陝西做巡撫,在榆林辦團練,組成了一支強悍的秦軍。秦軍戰鬥力強,跟著孫傳庭創造了不少戰績。

二、他有幾位攜手剿義軍的合作者。

一個是兵部尚書兼五省總督洪承疇,一個是宣大總督盧象昇,他們都是義軍的剋星。

洪承疇在陝北拖住了李自成,孫傳庭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將義軍中實力最強的高迎祥俘獲,押解北京處死。隨後,孫傳庭迅速以優勢兵力,打擊聖世王、瓜背王、鎮天王、過天星、混天星諸部,平定關中以南地區。他聯手洪承疇,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使接管高迎祥餘部的新闖王李自成幾乎全軍覆沒,倉皇帶著劉宗敏等十七人突圍逃亡。

不料,崇禎十一年八月,清軍在多爾袞、嶽託等人率領下,分兵進入關內。京師告急,盧象昇戰死。明廷急調洪承疇、孫傳庭率部勤王。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京師危機解除,但孫傳庭不受主管兵權的閣臣楊嗣昌和太監高起潛待見,楊、高主和,矛盾激化。楊嗣昌調洪承疇督師遼東,並強制帶著孫傳庭訓練有素的秦軍。

孫傳庭無可奈何,而楊嗣昌的迫害繼續,導致崇禎帝將升任總督的孫傳庭貶為平民。陝西義軍復起,朝廷起用孫傳庭。孫氏沒了團結的合作者和自己的隊伍,手下的諸鎮總兵又不聽調遣,各自擁兵自重,此時已升兵部尚書兼督師的孫氏,主管了多省軍務,但還是巧婦無米、勉力為戰。

崇禎帝不知兵,卻盲目促戰,導致孫傳庭郟縣大敗,潼關失守,最後被李自成的十萬大軍圍攻,悲壯戰死。

《明史》有云:“傳庭死,而明亡矣。”說的就是大明督師孫傳庭。

一枚明粉
2018-10-06

孫傳庭之問:為什麼李自成輸得起十回八回,而我孫傳庭一回都輸不起?回答這個問題自然得回到歷史中尋找答案。

1、李自成的歷史機遇

李自成的每一次崛起都與內亞格局變動有關。

1629-1630年的己巳之變,明軍大量精銳投入到畿輔戰場,內地空虛。在陝西的農民軍就到了山西作戰。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己巳之變)

在被官軍四處追剿的時候,1632年清軍西進,明軍北上備邊,又給了一次機會。

1634年在畿南作戰,明軍已經取得優勢,皇太極西征林丹汗,明軍精銳北援大同。農民軍渡過黃河,向鳳陽進軍。

1636年農民軍被盧象升所部擊敗多次,勢力大衰,但清軍從昌平入關,迅速進入保定地區。盧象升北調,農民軍大發展。

1638年楊嗣昌的總攻令下達後,半年十年裡,農民軍屢戰屢敗,不是打散就是投降。但年底清軍入關,陝西秦軍與中原熊文燦的部隊紛紛北調,李自成得以出山,張獻忠得以再次起兵。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農民軍)

清軍的幾次入關作戰,對農民軍的命運有較大影響。

2、明朝的腐敗困境

維持明王朝的一個基本的體系就是財政轉移支付,以維持邊疆地區的生活條件與防禦能力。

但文官集團的明王朝根本沒有能力加稅,提高國家能力。反而向泥腿子徵稅。

比如軍屯,本來是衛所軍人養家餬口之本。但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屯田被各種侵佔,屯丁被各種衙門使用。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孫傳庭)

孫傳庭在當時就說:“權貴、豪強、衙蠧、學劣、與各項奸徒百計阻撓,本院已誓之天日斷無調停人情,為若輩轉移之理,想若輩亦各有良心,當此內外空虛,腹心交訌,兵單餉匱,人民日見殺擄,城郭所在破殘,五位宵旰,勞心群工上下束手之日,即不能捐貲効義,戮力佐公,乃猶忍佔朝廷之軍屯,貽國家以單弱此,其為人毒猶逾於流賊,而奸更甚於細作”。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孫傳庭之問)

在那個時代指出問題還嘗試解決問題的,孫傳庭的唯一一個。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1643年的華北)

但在歷史的大變局與政權的腐敗透頂下,孫傳庭有能做多少呢?這就有了孫傳庭之問。

參考文獻:

《孫傳庭》

有书共读
2018-10-14

孫傳庭,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至崇偵十六年(1643年)兵敗身亡的25年間。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他由永城知縣,逐步升至兵部尚書,統領七省軍務,先後參與並主持了數十次對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鎮壓活動,從無敗績,深得明廷賞識。

他曾經生擒第一任闖王高迎祥,又與洪承疇一道,擊潰李自成部,後因崇禎皇帝倉皇調兵出迎皇太極,才得以讓李自成保全性命。

不可否認,孫傳庭是明末不可多得的人才,既有文人的計謀才識,也兼具武將的鐵血手段。他以獨有的多謀、果斷,使明末農民起義軍多次處境艱險。

那為何孫傳庭做為常勝將軍,最後卻還是在陝西一戰中,被手下敗將李自成幹掉了呢?有書君試從交戰雙方來做一點簡短分析,首先來看孫傳庭這一邊。

君主多疑,糧少兵疲。

崇禎素來多疑,1638年清兵入關之時,他曾調孫明庭入京勤王,卻又聽信兵部尚書楊嗣昌所言,以為孫傳庭裝病推託,將其貶為平民,投入大獄達三年之久。

崇禎十五年(1642年)5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圍了開封,崇禎帝連催孫傳庭火速出關入豫。孫傳庭則上疏回覆:“兵新募,不堪用”。

但心急如焚的崇禎帝不加理會,只是逼迫孫傳庭儘快救援開封。孫傳庭只得起兵馳援,於9月底進抵潼關。

孫傳庭本決心死守潼關,以扼京城之上游要地。

當時明軍因在郟縣之戰中損失慘重,補充了許多新兵,糧草彈藥不足,又值時疫流行,兵士疲憊。

他制定了不宜速戰,開墾屯田,修繕兵器,儲存糧食的戰略方針。但明廷不斷催令迅速兵出潼關。

孫傳庭深知如此倉促出兵,必敗無疑,不由得頓足嘆息:“我能怎麼辦呢,這次出兵必定回不來了,但是我堂堂丈夫豈能再一次掉到大牢看守手中!”

他明瞭崇禎多疑,不聽君令必將再次面對牢獄之災。

只得勉強出潼關,最終戰死於李自成之手。

孫傳庭死後,崇禎卻認為他是詐死潛逃,沒有給予他追贈封蔭。君王多疑之心可見一斑。

再來看李自成這邊。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百姓支持,兵多糧足。

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是內憂外患,外有強兵,內有紛爭。地權集中,賦稅繁重,又遇旱荒,民不聊生。

當此時,李自成起義,提出“均田免賦”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支持。百姓廣泛傳唱“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遠近饑民荷鋤而往,參軍的人日夜不絕,一呼百萬。

李自成在與明軍的初期作戰中,雖有百萬之眾,但在迎戰孫傳庭的戰鬥中從未獲利,1638年,若不是崇禎決策失誤,幾乎死於孫傳庭之手。

此後,李自成厲兵秣馬,繼續招撫流亡的貧苦農民,分發耕牛與田地,穩定民心。募集糧草,壯大軍隊。

1643年,李自成攻下承天,在襄陽稱王。有了穩定的後方。

9月,孫、李兩軍對壘。時值大雨滂沱,明軍糧運不繼。

李自成抓住時機,一面動員百姓堅壁清野,使明軍無法就地籌糧;一面派大將劉宗敏輕騎出汝州,截斷明軍糧道。

孫傳庭聞訊大驚,不得已回師欲打通糧道。李自成率師追擊,大敗明軍,並乘勝揮師西進。10月,攻破潼關,殺死孫傳庭。

有書君認為,孫傳庭雖然忠勇無雙,但此時已喪失天時、地利、人和。敗於李自成之手也是必然。

這是有書君的一孔之見,各位看官對此若有不同見解,歡迎與有書君一起討論。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三拳历史杂谈
2018-07-28

感謝邀請!

首先我先推薦一部超級好看的電影《大明劫》,一部被忽視的電影,講的就是孫傳庭。

首先李自成剛開始是被孫傳庭幹趴過的,崇禎十一年的時候孫傳庭和洪承疇打的李自成幾乎全軍覆沒,但是崇禎急調他倆回城防禦,李自成這才逃過一劫。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後來崇禎看起義軍鎮壓的差不多了,再加上疑心的性格聽信讒言把孫傳庭關進大牢,可以說拔吊無情。內部鬥爭看不得別人好一直是我國古代優良傳統。至於後來起義軍看剋星被關進大牢了,沒有了剋星當然重操舊業。崇禎眼看控制不住局面了,這時候又想起孫傳庭了。但是現在起義軍已經壯大了,而明朝的正規軍全被崇禎派往關東了,孫傳庭手裡可用的兵全是一些新兵蛋子,你想這哪能打過起義軍啊。孫傳庭本來想等訓練一段時間再出戰的,但是我們崇禎等不及啊,一而再催他出戰,最後孫傳庭被迫出關與李自成決戰,大敗,全軍覆沒,身死戰場。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孫傳庭死後崇禎背後又來了一刀,不僅沒有撫卹,還給來個了“詐死潛逃”的罪名...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脾气49342037
2018-05-24

孫傳庭的拿手好戲就是誘敵深入,然後圍殲。前期孫傳庭戰績好的驚人,是明末三大將之一,和袁崇煥,盧象升並列三甲。可惜後來孫傳庭遭了崇禎皇帝的忌,被關進牢獄數年之久,完全與世隔絕,不清楚外面的套路跟實際情況,也給了李自成充足的時間思考孫傳庭,畢竟孫傳庭把李自成打的很慘,李自成完全掌握了孫傳庭的老套路。

再就是不得不說的時局,大廈將傾,氣數已盡,一己之力,無力迴天。明朝那時候已經是千瘡百孔,強弩之末,根本給不了孫傳庭太好的條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力迴天。 後面崇禎皇帝逼他出關,去解救開封,沒有充足的準備又遠離根據地,崇禎皇帝又幹預太多,孫傳庭大敗……

再就是民心了,明朝已經沒有人心了……

少侠看历史
2018-03-15

孫傳庭能夠打敗起義軍千萬次,但卻不能有一次失敗;闖王李自成可以失敗千萬次,只需要有一次勝利!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大明督師孫傳庭對於明末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第一任闖王高迎祥就是被他打敗,那時候的李自成還僅僅是個闖將。起義將領張獻忠走投無路,孫傳庭欲起兵滅之,因為朝廷的壓力沒有成事。可以說孫傳庭就是當時農民起義軍邁不過的坎。

就孫傳庭個人來講,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架不住朝廷群臣與皇帝變了法的作死。

眼看著要把起義軍滅掉了,邊關告急朝廷就把孫傳庭“發配”邊關去了;

孫傳庭又把起義軍圍困住,朝廷就有人彈劾他,毫無疑問的當然是召回待查革除軍權;

崇禎看到孫傳庭每次打起義軍都能贏,好吧,那我不用給你那麼多軍餉了。給你一半,什麼?又贏了!不給了;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
直到再一次朝廷中嫉妒孫傳庭的大臣向崇禎打小報告,汙衊孫傳庭裝病。崇禎當時的小脾氣就往外冒,小子收拾不了你了還?當下也沒有過問就把孫傳庭送去了大牢,還不準別人為其辯護。李自成、張獻忠一看形勢,再也不用猥瑣發育了,大張旗鼓的浪了三年可把崇禎折騰壞了,這才放出孫傳庭。逼著他帶著一幫新兵娃子上戰場,孫傳庭幾次上表希望多些時間準備,崇禎哪裡管這一套。不得已孫傳庭打了這場必敗之仗,就這一次失敗徹底葬送了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也背了“黑鍋”判了個“嚇死潛逃”的罪名。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為何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相比於孫傳庭李自成就沒有那麼多包袱,打不過我就跑唄,反正你總會關鍵時候掉鏈子。哪怕有一次被孫傳庭打的就剩二十人,不還是被我逃了嗎?李自成無論怎麼失敗,需要的僅僅是一次勝利。就是在潼關打敗了兵寡將少的孫傳庭,浩浩蕩蕩的隊伍逼著崇禎吊死在煤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