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越南邊界上的縣城:村寨多留守孩子,老人哄孩子:媽媽快回來了
去驢行
1/11 清晨的沙巴縣城街頭,穿梭著來自不同村莊趕集的人們,有瑤族的大姐挑著翻了好幾座山的蔬菜瓜果,有走了好幾公里山路前來採購的苗族姑娘,而更多的是還是越南老街本地鄉民。
2/11 沙巴縣是越南北方海拔最高的一座縣城,按照歷史記載,早年這裡也曾是附屬國。因老街省與我國雲南接壤,數千年來,沙巴縣也分佈著不少瑤族、苗族,他們的生活習性與我們所知道的雲南、廣西一帶的少數民族都有相似的地方。
3/11 沙巴縣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高山處的少數民族部落海拔要更高一些。過去這些散落在高原密林深處的少數民族部落無人問津,村民也過著半與世隔絕的生活,而隨著老街的特殊地理位置凸顯,曾被法國殖民的沙巴縣也開始得到了外界人們的關注。
4/11 高山環境,傳統農業耕種,並不能帶來多大的生活改變,和許多越南村落一樣,留守在村寨裡的多為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大部分選擇下山。有一技之長的湧入河內,沒有太多技能的則留在縣城工作,有一定積累的則可以在縣城謀個鋪子,畢竟到訪的外國遊客這幾年還是有些不少的。
5/11 在走向村寨的路上,我們總能遇到佝僂的老人揹著年幼的孩子,老人們操著濃重的口音哄著背上的孩子,我們猜那是在說,“莫哭啦,媽媽很快就回來啦~”。
6/11 村寨裡再稍微大的孩子,便不再需要老人時時看管,往往鄰里的幾個小朋友湊到一塊,就能夠從早玩到天黑。聽到父母打來電話,全身髒兮兮地跑回家,在斷斷續續的信號下,還沒說出幾句話便被節省的父母親忍痛掛斷,只留著她握著手機一副讓我們心疼的模樣。
7/11 貧困,是阻礙人世間團聚最大的障礙。得益於中國日漸的強大,政府鼓勵,扶持,幫助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轉型發展旅遊,許多年輕人重回自己的家鄉就業,讓原本分開的家庭重新團聚。
8/11 生有所養,老有所依,在廣西、雲南每個人臉上的笑容要比過去多了許多,而在山的另外一側,同族不同命,人們仍然艱難地掙扎著,提到這種少數民族的變化,人們總是有些羨慕。
9/11 頗為有趣的是,早在上個世紀年代末,這座有著殖民文化和多個民族風情的沙巴縣,被越南定位為避暑勝地,但十幾年來除了縣城多了一些旅館外,道路交通依然落後,周邊村莊依然貧困,除了徒步愛好者、攝影師之外,很少有遊客到訪,即使沙巴就靠近世界上最活躍的旅遊大國:中國。
10/11 這種現象在這幾年似乎有所好轉,比方說我們的國內和國外的攝影師,到沙巴縣取景就有不少。近年在國內就有不少針對沙巴縣人文專題的旅行攝影團,而吸引長槍短炮出境去拍攝最大的因素是,沒有經過商業化的洗禮,鏡頭下的瑤族、苗族人們更顯真實感。
11/11 但落後的旅遊基礎設施和商業環境,以及一系列存在的現象,都無法通過旅遊改變人們的現狀。往前10年和往後再10年也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而這種差距只會無限被拉長。【圖片為(意大利)攝影師Roberto Veronesi獨家授權去驢行,版權歸其所有,禁止轉載盜用】
2019-08-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