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10 個回答
秉烛读春秋
2019-03-20

寇準的結局確實很慘,晚年被貶到了荒涼之地,次年就死了。其實都是他的性格造成的,不是有句話:“性格決定人生嗎?”

知道寇準這個人,大多信息來源於評書《楊家將》,書中他是一個性格鮮明的人。嫉惡如仇卻幽默風趣,剛正不阿卻不乏陰損狡猾。評書上說他是山西人,人稱寇老西兒。

其實寇準是陝西渭南人,他的先祖是山西太原昌平鄉人,這可能是評書把他說成是山西人的緣故吧。

寇準出身於名門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他繼承了先祖的基因,從小聰明伶俐,19歲時考中進士,年紀輕輕就步入了仕途。

講真寇準的前半生的確順風順水,從“七品芝麻官”的縣令做起,經過17年的打拼,到36歲時做到了尚書工部侍郎(官居二品)。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當時宋真宗趙恆很想讓寇準做宰相,但是擔心他年輕氣盛、做事不夠圓融,恐難以勝任。

但是沒過多久,遼國犯邊,遼軍攻城掠寨勢如破竹。很快兵臨澶州城下,這時滿朝文武大臣都上表皇帝遷都,唯有寇準堅持皇帝留下來和將士們一起同仇敵愾。

寇準說:“皇上只有親臨前線,將士們受到鼓舞,信心大增才能戰勝敵人”!其實大臣們提出遷都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澶州城和都城汴京僅一河之隔。遼軍的喊殺聲清晰可聞,宋真宗早已嚇得魂飛魄散。

此時朝中很快分成了兩個派系——遷都派和抗敵派。兩派展開了激烈的爭鋒,最後怯懦的宋真宗在寇準的催促下,終於下定決心御駕親征。寇準臨危受命,被封為宰相。

果然不出寇準所料“堅決抗敵才是唯一的出路,因為逃跑永遠逃不過遼軍的馬蹄。”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經過激烈的決戰,宋軍戰勝了遼軍。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隨之簽訂了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

此役寇準一戰成名,從此聲名鵲起。

也許是成功的喜悅衝昏了寇準的頭腦,也許是他天生的性格有缺陷。總之寇準為相期間,上壓皇帝,下壓群臣。

請注意,我這裡說他上壓皇帝不是指故意壓制皇帝的意思,而是指他過於苛責宋真宗,只要皇上不合他的意思,寇準不管在什麼場合都不給皇帝的面子,這讓皇帝很尷尬。

有一次,寇準在朝堂上扯著皇帝的龍袍,吐沫星子四濺和宋真宗爭辯,氣的皇帝拿他沒辦法。

寇準對同僚更是尖酸刻薄。歷史上評價寇準剛直有餘,機變不足,這樣的人最容易得罪人,也最容易受到同僚的攻擊。

說實話,寇準是忠臣沒有異議,但他採取的方法欠妥當。這樣就招致了另一個宰相王欽若的攻擊。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此時宋真宗正想把寇準邊緣化,王欽若的彈劾正給了他機會。寇準在任宰相兩年後被罷相,王欽若隨之成了皇帝的紅人。

歷朝歷代宮廷鬥爭波譎雲詭,事隔三年後形勢發生了變化,王欽若的同黨丁謂想上位,有心取代王欽若做宰相。

但考慮到自己資歷還不夠,他向皇帝提出請寇準復任宰相,他的意思是想和寇準結為同黨,共同對付王欽若。

寇準在丁謂的推薦下赴京上任了。這是寇準的第二次復出。

丁謂一心想把寇準拉為同黨,在一次宴會上,寇準的鬍鬚沾了些菜湯,丁謂馬上起身為寇準擦須,(溜鬚怕馬)寇準不但不領情,反而十分惱火,當場訓斥丁謂有失大臣之體。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原話是:【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鬚耶?】

這就是寇準的不對了,都是同僚一點都不給面子,也許他平時霸道慣了,從沒想過別人的感受。

丁謂當著許多大臣的面受辱,臉面有點掛不住,心中暗暗發誓要報復寇準。

丁謂報復的機會來了,宋真宗得病期間,劉皇后參與朝政。寇準反對皇后專權,而丁謂卻支持劉皇后。二人又為立太子的問題上產生了矛盾。

丁謂背後的支持者是劉皇后,最後劉皇后勝出。

丁謂誣告寇準參與密謀謀反,他想弄死寇準。宋真宗沒追究責任,寇準這才逃過了一劫,但沒有逃過被再次罷相的結局。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被趕出京城後,丁謂做了宰相,他要把寇準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丁謂把寇準一貶再貶,最後把61歲的寇準發配到荒無人煙的雷州半島了,次年寇準病死於雷州。

結語:寇準的仕途跌宕坎坷,三起三落,最終難逃被貶至雷州(今廣東海康)司戶參軍的厄運。總結一下就是六個字:偏離“正”,過於“直”。《宋史》中說寇準最多的就是“正直”二字。寇準的確“直”得令人佩服,但說他“正”,就見仁見智了。你覺得呢?

文/秉燭讀春秋

福垊
2019-03-20

寇準有多慘?

從1019年到1022年短短三年,寇準由正一品的集賢殿大學士兼尚書右僕射(pú yè)的宰相降到管賦稅民政的從八品的雷州司戶參軍(事)。要知道他19歲都當正七品的知縣了,真是太慘了。更慘的是流放南疆,環境惡劣,心情鬱悶,一年後客死異鄉!最慘的是1023年10月24日,寇準去世,靈柩想回到家鄉,奈何朝廷給的銀子太少而葬在今天的鄭州鞏義。直到10年後,平反安葬於故里。

真實的寇準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受影視影響,寇準給我們的影響就是窮酸的好官和大官的鳳凰男。歷史上的寇準出身於望族,但又不是網上傳言是宋太祖的連襟那麼牛,儘管他的夫人也姓宋。寇準他不是山西人,不愛喝醋(吃醋)。他是陝西人,特愛喝酒,而且還是那種感情鐵喝出血的那種。也不是勤儉吝嗇的人,而是貪圖享受奢侈的人。歌妓跳個舞,他就賞賜一匹綢緞,因此還受到小妾的嚴厲批評,可見他有宰相之量。過個生日,大操大辦就連衛生間裡也都蠟燭遍地,弄得皇帝都批評他。儘管有種種不足,可他在學習和為國上,絕對值得我們豎起大拇哥。他是學霸,19歲中進士,他的事業表現在《澶州之盟》的簽訂上。如果不是受人挑破,引起皇帝猜疑,《澶州之盟》也就不可能是城下之盟,因為他是抗戰派,但皇帝不是啊!寇準為人耿直,汲汲於名利,在為人處事甚至人品上遠不如宰相王旦,還有點毒舌的味道。

都是嘴巴惹的禍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福垊一言以蔽之,壞在耿直——嘴上。這嘴上不是他曾經喜歡的大吃大喝,而是為人耿直,在公事上對皇帝、皇后對同僚對下屬講話太不留情面,讓人下不了臺。

對皇帝——犯言直諫

寇準的偶像是魏徵,他對宋太宗、宋真宗時常犯言直諫。宋太宗曾高興地對他說:你是我的魏徵。宋太宗有著唐太宗的胸襟,雖然不喜歡他的口無遮攔,但還是很重用他的。契丹南下時,寇準以激將的方式,讓宋真宗御駕親征,宋真宗做了做樣子,就令人談判去了。事後簽訂《澶州之盟》,寇準也以此為功,弄得皇帝很不痛快,也為他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他真正的悲劇卻是因為皇后。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對皇后——不留情面

宋真宗的皇后是劉娥,就是那個狸貓換太子裡的皇后。她被稱為宋朝的武則天,曾幾何時她和後來的宋仁宗,身穿龍袍,同坐龍椅,接受群臣朝賀。但她出身非常貧賤,入宮發達了後。她四川老家的親戚也不免富貴,也就滋生出驕奢淫逸之風,作出傷天害理違法亂禁之事。皇帝給皇后面子,既往不咎,下不為例,但寇準卻公然批評皇后,要求嚴辦皇后的孃家人。結果皇后孃家人沒被嚴辦,寇準自己卻因為一個太監而倒大黴了。

對同僚——公然侮辱

當然丁謂不是太監而是副宰相,太監之事還在後面呢。燕趙人士丁謂可以說就是學神,時人評價他的文章有韓柳之風,詩有杜甫之勢。他修造玉清昭應宮讓人驚歎,他是個多面手,理財、軍事、治水、治理地方都有一套。此人雖然文采風流,才幹遠超寇準,然而人品差。在歷史上留下的名聲很糟糕,被人稱為五鬼之一,其實丁謂沒那麼壞了。有個成語是溜鬚拍馬,這個溜鬚說的就是丁謂。丁謂不僅有才更是會拍,仕途直逼寇準,任參知政事。一日,開完會議,朝臣聚餐,寇準吃得很開心,弄得鬍子都是飯渣子。丁謂見狀,好心為他拂去。寇準說:你身為副宰相,難道就為人溜鬚的嗎?丁謂不語,卻記下了這份恥辱。後來,在寇準的悲劇中,丁謂成了傷害的寇準第一個人。

對下屬——斥責威脅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前面福垊說了,本來寇準要一戰到底,擊退契丹。但宋真宗畏懼契丹,草草御駕親征後,見契丹撤退就派人談判了。宋真宗對談判代表曹利用表示:除了以土地換和平外,就是每年要財物一百萬(歲幣)也沒問題。寇準正為打了勝仗,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直接收復幽雲十六州而鬱悶的。聽說打了勝仗還要賠財物,而且年年都賠,還要一百萬。寇準怒氣衝衝地對曹利用說:“皇上允許你的上限是賠百萬,但你要超過三十萬,我要你命。”後來果然賠絹20萬匹,賠銀10萬兩。宋朝人認為送錢——歲幣,雖然丟人,但比漢唐送女人——和親,強。後來,就是曹利用,抓獲了給寇準幫忙的太監,然後順藤就這樣摸到了瓜——寇準。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1019年發生的一件宮廷政變牽連到寇準,使寇準嘴巴惹的禍大爆發,從此讓寇準陷入了悲慘。寇準二次拜相也得感謝太監(寵監)周懷政,他倆夥同寇準的親信朱能搞了一場天書的把戲。宋真宗非常開心。宋真宗身體不好,表示讓太子監國,宰相寇準和周懷政準備促成此事。寇準之所以要促成此事,一為考慮皇帝龍體,二為遏制皇后權力。而溜鬚之後,丁謂夥同吳越王的後裔錢惟演支持皇后。關於錢惟演福垊說一句:他是吳越忠懿王錢俶第七子,章獻明肅皇后劉娥之兄劉美的妻舅。寇準自然對丁謂更厭惡,一次酒後失言有換掉丁謂之意,丁謂聽聞,向皇后打小報告,說寇準讓太子監國有想法!宋真宗本來就對寇準在《澶州之盟》的表現都不滿:前有勉強皇帝親征,後有貪天之功(本來剩70萬就是寇準的功勞嘛,但寇準沒低調,常以此為榮)。皇后這一吹枕頭風,宋真宗立即出爾反爾(他自己說讓太子監國的)就將寇準罷相了。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城門失火,有人就怕殃及池魚,於是就來了個魚死網破。太監周懷政,竟然早!飯!了!他勾結永興軍巡檢朱能、自己的弟弟禮賓副使周懷信、客省使楊崇勳、內殿承製楊懷吉,決定殺相(丁謂)、廢后(劉娥),立太子為帝,尊真宗為太上皇,拜寇準為相。周懷政集團中的二楊害怕了,後悔了,自首了。曹利用出手了,周懷政完蛋了。朱能魚死網破,怒而起兵,毫無懸念地兵敗自殺。這事,牽連到了寇準。第一、朱能是寇準的下屬親信。第二、周懷政跟寇準關係密切。臨了,寇準反而成了躺著中槍的池魚。就連他的兩個女婿也被流放,最慘的是寇準。先流放到安州,劉皇后他們不解氣。再流放到道州,他們還不解氣。最後流放到雷州,他們解氣了,寇準卻顛沛流離,一貶再貶,心情鬱悶,最終客死異鄉了。

棍哥观史
2019-04-01

寇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十九歲邊中進士,兩度為相,可謂是位極人臣風光無限。深的皇帝信任的他為什麼結局並不好呢?

人際關係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做人剛正、耿直一向是褒義的,但是這樣的人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得罪其他人。 寇準為人耿直、性格強悍是名聲在外的。寇準因為自己的性格得罪了很多人,有些是理所當然的,有些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寇準在樞密院和知院張遜在一些政事上產生了分歧,一天,寇凖與與溫仲舒一起外出,在路上碰到一個瘋子迎著他的馬喊萬歲。判左金吾王賓與張遜向來交好,張遜就嗾使他把這件事稟告宋太宗。寇凖引溫仲舒作證,張遜讓王賓單獨上奏,言辭很嚴厲,並且互相指責對方的短處。宋太宗很生氣,貶謫了張遜,寇凖也被免官任青州知府。這件事本不是什麼事,說清楚就是了,但是在盛怒之下互相揭短就顯得有點兒市井打架的意味,顯得心胸就有點兒狹隘了。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如果說上面這件事是為了保全自己,一時情急尚可原諒,那麼下面這件事可就充分證明寇準的情商有問題了。丁謂當時身居宰相之職,對寇準的才能也是報以肯定的態度,一心想把他辣味同黨。在一次宴會上,寇凖的鬍鬚沾了些菜湯,丁謂馬上起身為寇凖擦須。寇凖不但不領情,反而十分惱火,當場訓斥丁謂有失大臣之體。丁謂惱羞成怒,發誓要報復寇凖。拋開職位,單就是朋友之間有此行為也沒有那麼過分吧。

如果自己不喜歡這樣的阿諛奉承曲意逢迎的人,今後少來往就是了,何必當眾訓斥對方,至對方顏面於何地,中國人可是非常看重面子的,尤其是士大夫階層,士可殺不可辱深植於他們心中。他得罪的可不僅僅是宰相而是與宰相一派的一批人。這些人處處排擠、暗算寇準,在皇帝面說寇準的壞話,一個人說不可怕,怕的就是三人成虎。由此來看,寇準沒有丟掉 性命只是被貶到雷州最後還得以壽終,我感覺已是很好的結果了。

領導忌憚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侍奉了兩朝天子,分別是宋太宗和宋真宗。宋真宗是真喜歡他。端拱二年(989年),寇凖曾奏事殿中,大膽進諫。由於忠言逆耳,宋太宗聽不進去,生氣地離開了龍座,轉要回內宮。寇凖卻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勸他重新落座,聽他把話講完。事後,宋太宗十分讚賞寇凖,高興地說:“我得到寇凖,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可見宋真宗還是有一些肚量的,能夠做到從諫如流。包括中間將寇準貶黜青州,宋太宗悶悶不樂,經常詢問有關寇凖在青州的情況。第二年,寇凖就被召回京師,拜為參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年)又加給事中。

宋太宗時期寇準春風得意,問題就出在了宋真宗的時候,宋真宗剛剛即位,遼國就更加頻繁的騷擾邊境。眾所周知,宋朝的軍事力量是很不怎麼地的,連戰連敗。宋真宗見此情況,惶恐不安一心妥協。但是寇準是堅決的主戰派,積極到什麼地步呢?堅決要求宋真宗御駕親征。聽聞前線我軍接連敗北,遼軍多麼可怕,宋真宗這時肯定弄死寇準的心都有,可是宋真宗是個“軟弱”的皇帝,不敢堅決的發號施令。最終怯弱的宋真宗在寇凖的督促下終於決定親征。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宋真宗到達澶淵城南城之後,死活都不願過河到澶淵的北城去。寇準便和高瓊商議命令衛士把真宗的車駕轉向北城行進。如果說此前宋真宗只是厭煩寇準主戰,那這時一定對寇準起了殺心,這分明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感覺,寇準分明是沒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一心為國,卻沒想到他有一個心胸狹隘的領導,加上後來王欽若的詆譭:“《春秋》—書都把城下之盟當作一種恥辱。澶淵之盟實際上是城下之盟,陛下不以為恥嗎?”王欽若見宋真宗不高興,接著說:“陛下聽說過賭博吧。那些賭徒在錢快要輸完時,就盡其所有押了上去,輸贏在此一著,這就叫‘孤注一擲’。陛下在澶州時不過是寇凖的‘孤注’罷了,真是危險啊!”早就對寇準不滿意的宋真宗,此時一定也願意相信這個理由,中國人講究師出有名,那樣做起壞事來心裡就沒那麼虛了。至此,寇準的好日子就徹底到頭了。

其實我感覺寇準如果生在其他朝代,恐怕只是他自己丟了性命而不累及家人朋友已是萬幸,更幸運的是他生在了宋朝,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是文人士大夫的天堂,也許從這個層面來講,寇準的下場是很慘的吧。

冷兵器研究所
2019-03-21

寇準其實是典型的性格決定命運。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有兩大政敵,一個是宋真宗的皇后劉娥(也就是“狸貓換太子”裡面壞人BOSS劉妃的原型),一個是大臣丁謂。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跟劉娥的矛盾主要是政治上的。當時宋真宗身體不好,“得風疾”,也就是高血壓、血栓一類。

於是劉娥漸漸“預政於內”;“事多決於後”。劉娥專政,自然引起朝臣憂慮,作為宰相的寇準首當其衝。

當年,真宗準備立劉娥為皇后時,寇準就“以為出於側微不可”。劉娥坐上後位後,她的真前夫、假兄長劉美的宗人在四川飛揚跋扈、橫行霸道“奪民鹽井”。地方官奏章報上,真宗見是皇后姻親,決定網開一面“欲赦其罪”。其他人對此並無意見,惟有寇準堅持原則,要求“付臺勘”。所以皇后和寇準的關係一直不好。

因此,寇準此時便密奏真宗請太子監國,削弱劉皇后在朝堂的影響力。真宗聽了這番話,“然之”。於是,寇準準備對劉娥出手,結果事情不祕,寇準的政敵丁謂先出手了。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而之所以後者成為寇準的政敵,純是寇準的性格問題。寇準為人過於剛直,每每喜怒形於色,因此不管是正人君子還是奸佞小人都不喜歡他。當初寇準非常欣賞丁謂,早年間還曾向時任宰相的同年李沆力薦過。但寇準後來發現丁謂是個溜鬚拍馬的小人,就對他沒好臉了。有一次,大臣們一起吃飯,丁謂見“羹汙準須”,便起身徐拂之。哪知寇準非但不領情,反而譏諷道:“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鬚耶?”這就是“溜鬚”一詞的出處。

丁謂拍馬屁結果拍到了馬蹄上,自然也恨上了寇準。

而當寇準謀劃請太子監國時,這個祕密被寇準得罪過的武官曹利用得到了。

曹利用就此密告劉皇后,之後丁謂也加入進來。他們求見真宗,“力譖準,請罷準政事”。

結果真宗直接表示記不得這事了,“上不記與(寇)準初有成言,諾其請!”(也有觀點認為,宋真宗貪戀權力,反悔了太子監國的決定,於是決定犧牲寇準)

結果寇準被罷免了宰相。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於是,為人剛直的寇準生氣了併為自己叫屈,結果真宗生氣了:“寇準遠貶”。

加之寇準捲入了周懷政(典左右春坊事,掌皇太子宮庶事)謀劃的宮廷政變——廢劉皇后、立仁宗為帝、尊真宗為太上皇,誅丁謂、曹利用,復寇準相,但最後失敗了。

於是寇準被降為太常卿(正四品,為太常寺長官,總領寺事,其職清重而位尊,掌禮樂、郊廟、社稷、陵寢、醫學等事。)、出知相州。丁謂請示真宗,準備將寇準貶到邊遠地區任職。真宗的意思是“與小州”,可是等丁謂退下來後,卻變成了“奉聖旨,除遠小處知州”。結果寇準被貶去了安州,之後又被貶為道州司馬,最終死於天涯海角的煙瘴之地雷州。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總之,寇準的悲慘結局,是性格太直了。得罪領導的枕邊人,得罪了身邊的小人,還不肯替領導背黑鍋。這樣性格的人是打不贏政治鬥爭的。就如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裡那句著名的臺詞:“貪官要奸,清官更要 奸!”

饮水君
2019-05-02

因為一個女人!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寇老西在民間的知名度是數一數二的,他和楊家將的那些傳奇故事,婦孺皆知。但是,傳說只是人民美好的心願,寇準的晚年,英雄遲暮,境遇慘淡。

他年輕時候曾經寫過一句詩:“到海只十里,過山應萬重。”誰料到竟然一語成讖,晚年,他從宰相的位子上一貶再貶,一直被流放到廣東雷州(現在屬於湛江),離海邊只有幾里路,而離他的家鄉陝西渭南更是隔了千萬重山。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作為兩朝重臣,寇準到了雷州,卻連個像樣的住所都沒有。但當地百姓敬重他的為人,紛紛出錢出力,給他搞了一套經濟適用房,勉強湊活著住。

寇準在雷州也沒啥事,就是讀讀書,寫寫字,給雷州當地人傳播傳播先進文化,雖然悠閒,但不自在。作為一名政治家,政治生命結束了,自然生命也長不了。他心裡極度鬱悶,不到一年就病倒了,到雷州只有18個月,寇準憂病交加,含冤離世,享年62歲。

寇準死後,其夫人上奏朝廷請求歸葬故里,皇上恩准了。但是,口惠而實不至,要運回故鄉也行,但是喪葬費只有這麼點,你們看著辦吧。結果,靈柩運到洛陽的時候,錢就花完了,實在無法,只能就地安葬。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作為一位給大宋皇家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老臣,皇帝如此小氣,實在讓人心寒。為啥會這樣呢?

原因也很簡單,寇準摻和了不該摻和的事,惹了不該惹的人!俗話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具體的講,寇準得罪了內廷和外朝的兩個實權人物!

先說說,外朝的這位,名叫丁謂,宋朝的大奸臣,“五鬼”之一。丁謂這個人很聰明,天才式的人物,讀書基本過目不忘,但是,品行太差,他當權時,一味的拍馬屁,糊弄皇帝,“天下目為奸邪”。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他和寇準的矛盾主要是“三觀不合”。寇準做宰相時,他倆一起出席一個飯局,寇準不小心,鬍子上沾了一點菜湯,丁謂趕緊給他擦拭。這要是普通的領導,看在眼裡,喜在心上,但寇準是個眼裡不揉沙子的主,當場發怒,直斥丁謂的怕馬屁行徑,認為有失大臣風度,讓丁謂當場下不來臺。從此,丁謂就恨上了寇準,發誓一定要搞他!

再說說內廷的那位,名叫劉娥,是當朝皇后。當時,皇帝宋真宗多病,太子年幼,劉皇后支配著朝廷,她是宋朝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人,後世常常將她和呂后、武則天並稱。她還有一個更有名的故事,叫狸貓換太子,說的就是她以剝皮狸貓偷換了宸妃的兒子,當然,這個也是後人抹黑她。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但生性剛直的寇準看不下去了,他不同意劉皇后“牝雞司晨”,他向皇帝建議,請幾位年高德重的大臣輔佐太子監國。宋真宗也看出了劉皇后勢頭不對,於是同意讓寇準擬詔,請太子監國,寇準和另一位大臣楊億輔政。

可惜,謀事不密,計劃洩露,劉皇后先下手為強,以宋真宗的名義免去了寇準的宰相。局勢瞬息萬變,就在這緊急關頭,有一個與丁謂有個人恩怨的太監,因為恐懼,決定放手一搏,發動政變,計劃殺掉丁謂,逼退皇后,擁立太子,將宋神宗搞成太上皇。可惜,又是洩密事敗,這個太監也被俘自殺。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這件事,給了丁謂一個好機會,他趁機誣告寇準參與了謀反。劉皇后本來就看寇準不順眼,真是“想睡覺有人就遞枕頭”,於是,寇準就被逐出了京城。病床上的宋真宗還被矇在鼓裡,問身邊的太監:寇老西哪兒去了,我咋好幾天沒見他了?

兩年後,宋真宗就掛了,劉皇后一手遮天,丁謂從中作梗,將宋真宗的死歸咎於寇準,反正死無罪證,於是,寇準就被再次被貶,去了雷州!

寇準死後,朝廷對他也不鹹不淡,直到10年之後,劉皇后也死了,宋仁宗親政,才給寇準平了反,恢復了名譽!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历史简单说
2019-03-20

寇準生於公元961年,華州下邽(陝西渭南)人,寇準的父親叫寇湘,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的進士,因有功被封為國公,寇準從小就聰明好學。

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寇準中了進士。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寇準勸諫宋太宗,宋太宗實在聽不去,準備回宮,寇準就拉住了宋太宗的衣角,說:請聽我把話說完。宋太宗事後,反而不生氣了,說:我有寇準,就像唐太宗有魏徵。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寇準被任命為樞密副使,同知院事,開始參與處理北宋的朝政了。寇準與樞密使張遜有矛盾,宋太宗就將張遜給罷免了,寇準也被貶至青州知府,但是宋太宗離不開寇準,所以第二年的時候,又將寇準召回,任命為參知政事。

宋太宗一直沒有立太子,原因也很簡單,他的帝位是從皇兄宋太祖那邊傳下來,而自己也面臨這個局面,是立自己的兒子,還是立太祖的兒子,有個大臣叫馮拯上表要立太子,就被貶到嶺南去了,所以大臣們都不敢再提這個事情。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剛從青州回來,就來見宋太宗,宋太宗就問寇準:你認為立誰為太子?寇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這個事情,誰都不能商量,只有你自己拿主意。宋太宗說:襄王趙恆怎麼樣?寇準說:你覺得可以,那就可以了,然後宋太宗就立趙恆為太子了。

宋太宗與太子一直從祖廟祭祀回來,京城的百姓高呼:少年天子。宋太宗心裡有點不平衡,他就問寇準說:現在人心都向著太子了,那我怎麼辦?寇準說:這個說明你選這個太子選得好,選對了。宋太宗十分高興,與寇準不醉不歸。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公元997年,宋太宗病逝,宋真宗趙恆繼位。遼軍多次入侵北宋,公元1004年,宋真宗任命寇準為宰相。遼聖宗率二十萬遼軍攻打北宋,參知政事王欽若建議遷都至金陵(南京),寇準認為應該出擊,而且宋真宗應該御駕親征。

遼軍受挫,要與北宋議和,寇準是反對議和,他覺得應該乘勝進攻,收復失地,但是宋真宗個人比較傾向議和,所以最後宋遼雙方簽下了,著名的“澶淵之盟”。而這次,寇準居功至偉,宋真宗十分敬重寇準,這個也引起了其他大臣的嫉妒。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王欽若就同宋真宗說:陛下覺得澶淵之盟是件好事嗎?澶淵之盟就是城下之盟,而春秋有言,城下之盟是一種恥辱。而且,寇準這次就是在孤注一擲,而陛下就是他的“孤注“,意思是說即使宋真宗死了,還有太子嘛,宋真宗開始對寇準疏遠,公元1006年,寇準被罷相,貶為陝州知州。

丁渭與寇準有很深的矛盾,寇準也得罪了劉皇后,太監周懷政與丁渭有仇,殺死丁渭,讓寇準復相,尊宋真宗為太上皇,讓太子繼位,可是這個事情敗露了,丁渭為了置寇準為死地,就誣告寇準參與了此事,結果,寇準雖然沒死,但還是被逐出了京城。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丁渭成為宰相之後,就對寇準一直貶。公元1022年,寇準被貶至雷州,而雷州的生活條件十分之差。公元1023年,寇準病困交加,最後病死於雷州,他的妻子宋氏乞求歸葬故里,獲准之後,但是因為錢不夠,最後只能葬在洛陽。公元1033年,宋仁宗將寇準歸葬於家鄉華州下邽。

由此可見,寇準的結局那麼慘,主要是因為寇準這個人為人正直,不逢迎,不畏權貴。

有书共读
2019-04-30

寇準,人稱寇老西兒,陝西渭南人。他一生為官清廉,曾官至宰相,可謂風光無限,可是澶淵建功後,寇準卻連遭貶斥,最終客死他鄉,就連運送遺骸回鄉的費用都沒有。一代名相的結局為何如此悲慘,大家一定覺得奇怪,有書君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性格太剛,得罪了不少人。

寇準剛直有餘,機變不足,容易得罪人,也容易受到同僚攻擊。

(1)寇準對待皇親國戚是不留情面。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只要皇上不合他的意,寇準不管在什麼場合都不給皇帝的面子。有一次,寇準在朝堂上扯著皇帝的龍袍,和宋太宗唾沫橫飛地爭辯,氣得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宋真宗的皇后劉娥,他的親戚犯了法,皇上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既往不咎了,寇準卻公然批評皇后,要求嚴懲皇后的親戚,反而得罪了皇后。

(2)寇準對待同僚上是不留情面。

有個溜鬚拍馬的成語典故就是出自他的事例,這個溜鬚說得就是丁謂了。一日大臣們一起吃飯,寇準吃得高興,弄得鬍子上都是飯粒。丁謂見狀,就好心地為他拂去了。寇準卻當著眾人的面,毫不客氣地說:“你身為副宰相,難道就為人溜鬚的嗎?”丁謂不語,卻記下了這份恥辱。

(3)寇準對待下屬上是嚴厲斥責。

在簽訂澶淵之盟時,皇帝派的使者是曹利用,他即將出營時被寇準拉住了,問他皇帝答應遼軍的底限是什麼?曹利用回答說是每年一百萬。寇準對他說“所給的銀絹不得超過三十萬,否則我就要砍你的頭!”

寇準他是一心為公,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宋太宗的心胸可以包容他。事實證明他曾無意得罪的人最後都為他悲慘的命運添磚加瓦。

二,遭到小人的暗算報復。

澶淵建功後的寇準遭到了主和派以王欽若為首的小人們的瘋狂詆譭。

寇準曾堅持宋真宗御駕親征,王欽若卻在宋真宗背後說,寇準其實是一種賭徒心理,是拿皇上的命當作籌碼孤注一擲,把皇上置於險地來賭自己的榮譽。宋真宗聽信讒言,開始疏遠寇準。在王欽若等人不斷地詆譭中,寇準被貶職。

三,陷入了宮廷權利鬥爭中。

寇準第二次拜相是太監周懷政聯合寇準的親信朱能,搞了一場天書的把戲才促成的。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想在宋真宗身體不好期間,謀劃著讓太子監國,而溜鬚之後的丁謂,他夥同錢惟演等人支持劉皇后參政。寇準一次酒後失言洩了密,被寇準得罪過的曹利用知道了並密告了劉皇后。

太監周懷政聯合朱能等人決定殺死丁謂,廢掉劉皇后,立太子為帝,尊宋真宗為太上皇,復寇準相位。結果計劃失敗了,周懷政死了,朱能自殺了。這件事牽連到了寇準,被貶到了偏遠貧窮的海濱雷州。

寇準有著傳統士大夫的剛直,做人太過較真不懂迂迴。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上容易得罪人,遭小人嫉恨,畢竟“剛極宜折”嘛。他的剛正性格成了他的弱點,在封建人治的時代下,寇準的悲劇命運其實早已註定。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亮仔学史
2019-03-18

寇準,北宋時期著名的宰相,由於是陝西渭南人,當時人稱寇老西。寇準一生性情剛直,直言敢諫,被太宗趙光義大為讚賞,並且把他必做是自己的魏徵,得此一人,乃是社稷之幸。

而到了真宗朝,寇準由於前期堅持反對北宋南遷,建議武力抵抗遼國的入侵,勸宋真宗親征,並且簽訂了“澶淵之盟”,使得北部邊境得到了近一個世紀的和平,就是這樣一位有大功於國家的救時宰相,為何晚年連續被貶,最終客死他鄉呢?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脾氣太剛,得罪他人

寇準是個出了名的直腸子,只要是他看不慣的事情,或者覺得對國家不利的人,他就要大膽說出來,不分場合,不分對象。

澶淵之盟簽訂以後,寇準就多次要求宋真宗把當時的投降派全部斬首,因為他們都是“只顧小家而忘大義”的無恥小人,真宗對這件事並沒有追究,但寇準卻被所有的投降派看成“公敵”,想方設法要將他搬倒。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小人讒言,防不勝防

由於寇準的火爆性格,以王欽若為首的小人們開始瘋狂詆譭寇準。王欽若曾經對宋真宗說:“陛下您難道沒有看出澶淵之盟實際上就是城下之盟嗎?那寇準就像賭徒一樣,把您放在城中當賭注,成功了是他的功勞,失敗了您就萬劫不復了,對於這樣的功利之人,陛下您應該要小心。”

宋真宗聽完以後不覺後背發涼,想起此事就覺得後怕,萬一當年遼軍孤注一擲魚死網破,自己豈不是要成為階下囚?於是從此開始疏遠寇準。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皇帝病危,得罪皇后

當年宋真宗的劉皇后因為家人犯法,真宗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準備網開一面,但寇準堅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將劉皇后的孃家人按國法處理,因此得罪了皇后。

後來寇準在真宗病危之時堅持讓太子監國,為了避免皇后干政和姦臣丁謂大權獨掌。可事情辦的並不周密,被一知情人酒後洩露,寇準於是被皇后和丁謂聯合起來貶官,宋真宗躺在床上都不知情,還意識不清醒的問為何沒有見到寇準。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最後被髮配到了雷州,臨行之前,許多人害怕丁謂的勢力都不敢相送。到達雷州後,寇準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雷州傳播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興修水利,修建真武堂,著書立說,給雷州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貢獻。

寇準客死雷州後,仁宗為他平反昭雪,追贈太子太傅,加封萊國公,諡“忠愍”。用後世范仲淹對寇準的評價我認為算是比較公道:

寇萊公澶淵之役,而能左右天子,不動如山,天下謂之大忠。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无笔史官
2019-05-04

寇準結局為什麼那麼慘呢,我認為原因有兩點,那我就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一 下吧。

第一個方面,首先與個人脾氣和情商有關。

寇準這個人能力是很強智商也很高,但是情商卻有點缺陷。寇準出生於名門望族, 在個人素質上是比較高的,還有在君臣關係上,忠君的思想根深蒂固,這些都是 他日後能在朝堂之上能有一席之地的基礎。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他在擔任奏事殿中的時候,大膽進諫, 由於說話過於直接,惹怒了宋太宗,但幸好宋太宗是一位明君認為他的進諫和做法有其道理。由於他剛直足智在朝堂之上也有了一定的威望,也擔任了朝廷的許多重要職務,由於他的性格剛硬和情商較低與朝廷眾多官員不和,導致在一定時期沒有自己的朋友圈,自己在被丁謂設計陷害的時候,沒有人挺身而出來幫助他, 這也是他結局為什麼那麼慘的原因之一。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第二個方面,在當時朝政背景有關。

寇準經歷了兩朝皇帝也算是兩朝元老,在遼國入侵時力勸宋真宗御駕親征,擊退遼軍換得了黃河以北將近一個世紀的和平,所以其聲望在朝廷上是舉足輕重的, 真宗也非常器重他,先後拜他為左諫議大夫,樞密使,等重要職務,直接參與國家的軍國大事。

檀淵之盟由於他功勞過大,和在處理一些問題上得罪了一些朝堂上的一些小人,王欽若是其中之一 ,這個王欽若一回到汴梁不久就開始設計謀陷害寇準,也是真宗聽信了王欽若的讒言開始對寇準冷落了起來。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公元 1006年由於在選拔人才上還有檀淵之盟上都得罪了王欽若等一夥人,最後被這些人估計下,被免去相職,發配到地方去做官。在地方上做了十多年的官後又被調到中央,丁謂想拉攏他為自己的黨羽,而寇準一心想為國家做事,並沒有 爭權奪利的想法,所以在行動上拒絕了丁謂,在拒絕丁謂時處理得一不對,搞得最後又被朝中大臣孤立。

在真宗執政後期,由於黨羽之爭寇準再次被罷相,逐出 京城。這個時候他已經年過花甲,卻被髮配到當時的蠻荒之地的雷州做知府,這樣的結局是比較悽慘的。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就是這兩個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寇準晚年時結局比較慘,像寇準這種有才能的人也可以算得上千古名相,他本應該可以輕鬆的安度晚年,然而由於他自身原因,和朝堂的一些變故,導致了晚年都還被髮配邊疆做官。

小小嬴政
2019-03-27

寇準是北宋的名相,很多人對他並不陌生,在楊家將演義裡幫助楊家平冤昭雪的,就是這個寇準,而在正史中力主抗遼,並且在澶淵之盟時,最大限度減少北宋的損失。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可見,這個人無論是民間還是正史中,都有著很高地位。但即便有如此功勞,他的結局卻並不好。

其實,在歷史上,有很多都是這樣,曾經創下豐功偉績,卻不容於當時的朝廷,他們的結局,都比較悲慘。

寇準立下的功勞

寇準是一個典型的活得偉大,死的悲涼的人物。他忠心為國,努力的為國為民分憂解難,是宋真宗手下最重要的臣子。

他對外很強硬,這與北宋王朝的主流官員大不相同。當遼國犯境,大部分的朝廷重臣,第一個考慮的是遷都。

而寇準敏銳的洞察到,這次遼國的進攻,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很可能後勁不足,如果遷都,無疑把整個汴京城送給遼人,讓遼國有了足夠的補給,然後繼續進攻。

寇準力排眾議,執意北上抗遼,最終遼軍退卻,北宋挽回了一些顏面。這場大功,讓寇準聲名鵲起,也成了寇準悲劇性人生的起點。

寇準怎麼一步步“走向”深淵

宋真宗御駕親征,擊敗遼國的進攻,這場勝利,狠狠的打了那些主和派和遷都派的臉。如果這些人是少數的,他們一定會覺得羞恥。但偏偏,這些人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反而寇準變得勢單力孤。

人數眾多讓這些人底氣更足,臉皮更厚,他們不去考慮自己為了自己的小九九,幾乎讓國家陷入危機,他們也不考慮自己的不足,以及眼光狹隘,他們的邏輯很簡單,自己沒錯,只是因為寇準的成功,讓自己錯了。

所以,千錯萬錯,只是寇準一個人的錯誤。

此後,一幫主和派和遷都派達成了共識,在他們看來最壞的不是遼人,而是你寇準,你若想做出頭鳥,就把你幹掉。

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國家危亡之時,沒有半點計策貢獻,但要論起整人的藝術,絕對是一流的。這裡面,就有力主遷都的王欽若。

在宋真宗異常興奮得意的時候,王欽若不動聲色的講了一個關於春秋的故事,那是一個城下之盟的恥辱故事,當王欽若看到宋真宗的臉色一變,他嘴角泛起一絲陰冷的笑容。

隨後,他不動聲色的又加了一把柴,突然提出了一個讓宋真宗沒想到的問題。你認為這是一場勝利,其實只是城下之辱,寇準看似為國盡忠,卻是拿陛下的性命作賭注,來讓自己留名青史,陛下,你這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

可見,人心險惡,好好的一場勝仗,被一個半點能力也沒有的人,說成了一文不值。被王欽若這一忽悠,宋真宗也覺得不對勁。其實,這只是一種心理暗示,使宋真宗無意識的順從了王欽若得想法。

於是,宋真宗憤怒了,王欽若成功了。寇準被排擠出政治核心,雖然他有復相,但他又捲入宮廷之爭,於是,再次被貶。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圖:《楊門虎將》寇準劇照

這次,寇準的對手叫做丁謂。

這是一個野心家加笑面虎,寇準在地方當了幾年官,被丁謂推薦,再次當了丞相,但這時候的寇準,已經沒有政治根基,儼然成了丁謂的棋子。

而寇準是一個名副其實得正人君子,也是為國盡忠得人物,偏偏生性剛烈,不善於陰謀詭計。

宋真宗病危,劉皇后開始理政。這個劉皇后,在民間,是一個惡毒婦人的形象,“狸貓換太子”說的就是她。

但在歷史上,這個劉皇后(後來叫劉太后)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女人,在宋仁宗沒有親政之前,整個國家都是劉太后在管理,可見這個女人也是很厲害的。

但劉太后干政,重用丁謂,寇準在和丁謂接處的這段時間,看出來丁謂不是個能幹事的人,於是開始極力反對劉太后干政,也反對丁謂掌權。

於是,寇準同時得罪了兩個根本沒法得罪的人物。然後,再次被貶。

這次被貶,貶得極為徹底,一路向南,最終在雷州,寇準去世,享年六十二歲。

寇準諡號的含義

寇準的諡號,叫做忠愍,對於大臣來說,諡號,代表著他一生的功過,因此,通過諡號,可以看出寇準在當時的地位以及皇帝對他的態度。

忠這個字,古代和現代,都是一樣的,有為國盡忠的意思,這是對一個臣子很高的評價。所以這個字沒有什麼可以多說的。

值得一說的而是愍字,這個字比較生僻,在諡號中,有著很特殊的含義,比如在國遭憂,可以是愍,比如佐國逢難,也可以說是愍。

簡而言之,得到這個諡號的,一般是有功於國,但蒙受不白之冤,結局比較悲慘的人。這兩個字,也體現了寇準的一生。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寇準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也是一個幹事業的人,卻沒有趕上好時候,宋真宗不是一個英明的皇帝,他好大喜功,信奉鬼神之說,而且,很搞笑的玩了一出封禪大戲,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六個封禪泰山的皇帝,其他五個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後世很多人認為,宋真宗完全沒有資格封禪,於是,這場封禪變得很幽默。宋真宗這樣的皇帝,身邊就會又很多好大喜功,卻不幹實事的人。很多事情,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是人多和人少之分而已。這樣的皇帝,再加上這樣一群臣子,寇準真的很無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