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裡的北洋代表什麼?

2 個回答
啸谈秘史
2017-06-23

北洋軍閥,民國軍閥勢力之一,由袁世凱掌權後的「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袁死後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各領導人以省割據導致分裂,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範圍。在名義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權實際上由不同時期的軍閥所控制,故而在北洋軍閥時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軍閥政府(簡稱北洋政府)的稱呼。歷史上把長江吳淞口以北的軍閥也稱北洋軍閥。

  北洋政府是史稱的,當時掌控北京政府的主要是北洋軍閥,北洋軍閥一稱是指在晚清時期由袁世凱培植起來的北洋新軍的一些軍事將領。袁世凱曾任清政府"北洋通商大臣”(亦稱辦理三口通商事務大臣)所以他訓練的部隊稱北洋軍,以他為首形成的政治派別統稱北洋系。

  在1912年與孫和談後,孫讓權與袁。自然以袁為首的北洋軍閥集團就掌握中華民國行政大權,他們建立的政府史稱“北洋政府”。

北洋軍閥裡的北洋代表什麼?

  1912年4月,袁世凱竊得政權後,利用同盟會的內部分化,拉攏部分革命黨人與之合作,並憑藉武力公然向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開刀,迫使唐紹儀辭職。1913年的“宋案”和“善後大借款”,使資產階級革命派從議會政治、和平建設、實業救國的幻想中驚醒。7月,李烈鈞奉孫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佈獨立,組織討袁軍,“二次革命”爆發。江蘇、上海、安徽、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先後獨立。由於國民黨人倉促應戰,缺乏統一領導,“二次革命”被北洋軍閥鎮壓。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後,便開始了復辟帝制的活動。為了儘快皇袍加身,袁世凱不惜出賣國家主權,以取得外國列強的支持。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抗,各地群眾紛紛集會抗議。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宣佈獨立,組織護國軍興師討袁,發動護國戰爭。隨後,貴州、廣西、廣東、浙江、陝西等省相繼宣佈獨立。在護國軍的打擊下和全國一片討伐聲中,袁世凱不得不於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閩、魯、陝等省;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佔踞東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徐州一帶張勳的定武軍,西南的滇系軍閥唐繼堯和桂系軍閥陸榮廷等,都在外國列強操縱下,爾吞我並,爭鬥不已。

伊洛河畔看春秋
2017-06-24

北洋與南洋之說起於清朝末年,鴉片戰爭之後,清朝設置五口通商大臣,由兩廣總督兼任,以地方官處理外交事務,是當時體制落後;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通商口岸繼續增加,原來的五口通商大臣改由兩江總督兼任,俗稱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北方也設置了三口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俗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春夏駐節天津,秋冬駐節保定。

甲午戰爭之後,清廷命令袁世凱在天津馬廠編練新建陸軍。八國聯軍之後,袁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清廷軍事改革,大規模編練新建陸軍,袁世凱成為六個鎮(師)新軍首領,他的新軍成為一股強有力的武裝,在清廷退位過程中,功不可沒。後袁世凱死,他的舊部繼續把持中央政府。如同董卓霸京師之後,李傕郭汜故事。所以稱他們為北洋軍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