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滅佛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唐武宗原本也挺喜歡佛教的,但是即位數年後對佛教懷有刻骨之恨,到底是為什麼?
唐武宗滅佛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4 個回答
谈古论金
2017-04-12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唐武宗原本也挺喜歡佛教的這個說法並不成立。

於輔仁先生認為:

唐武宗滅佛的根本背景是唐武宗與唐宣宗之間的權力鬥爭。……唐武宗與佛教的矛盾,實質上主要是與宣宗的矛盾。武宗毀滅佛教的原因,根本在於宣宗從宮中逃出之後,隱身於佛門。滅佛,就是為了查殺宣宗,毀滅他的棲身之所。

於先生還認為:

武宗御宇初尚欽釋氏,而在會昌元年六月突然改變了態度,於自己生日棒決入內齋與道士談經的僧人,這很可能是由於武宗這時得到了宣宗逃入佛門的消息,從而才把佛教視為異己力量。

這個唐武宗御宇初尚欽釋氏就是唐武宗原本也挺喜歡佛教的。

這個說法出於贊寧的《宋高僧傳》

武宗御宇,初尚欽釋氏,後納蠱或者議,望祀蓬萊山,築高臺以祈羽化。雖諫官抗疏,宰臣屢言,終不回上意。

不過,這種武宗初信佛教,後受人蠱惑而改信道教的觀點,明顯有迴護武宗的意思。

贊寧是北宋初年人,他的《宋高僧傳》是在太平興國七年(982)奉敕編撰的。既是奉敕而作,無疑必須迎合皇帝的需要。五代十國時,贊寧是吳越國的僧人,宋統一全國後,他受賜紫衣(相當於享受副部級待遇的和尚),也正因為如此

書中往往流露出媚世之意,不敘高僧不事王侯的高尚事蹟,不主張高蹈,這倒是實在有悖于慧皎當初名其書曰《高僧傳》的初衷。——《佛教與中國文化》第167—168頁。

所以贊寧的這個說法其實就是皇帝是好的,就是受了人的矇蔽所以做了壞事的意思,不足為據。

事實上,武宗在會昌元年六月以前,甚至在未做皇帝的時候就是信奉道教的。《舊唐書·武宗紀》記載:

帝在藩時,頗好道術修攝之事,是秋(開成五年秋),召道士趙歸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於三殿脩金錄道場,帝幸三殿,於九天壇親受法籙。

既然唐武宗未做皇帝時即已崇道,又在開成五年(840)秋剛做皇帝時即召趙歸真等81人入禁中,當然就不可能是在會昌元年(841)六月突然改變態度才由信佛改為信道了。

至於唐武宗是為了追殺唐宣宗而滅佛,也不能成立。

會昌二年(842)十月九日敕下:

天下所有僧尼解燒練、咒術、禁氣、背軍、身上杖痕、鳥文、雜工巧、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並敕還俗。

這些內容,既沒有地域、年齡、性別的限制,涉及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非主流品流也不符合宣宗可能的隱藏自己的身份,甚至潛臺詞是你們這些人自己不受佛門戒律,所以不應該再繼續做僧人。

沒有證據顯示是唐武宗滅佛是專門針對唐宣宗、

唐武宗滅佛的深層原因是涉及當時政治、經濟宏觀方面的,其實方家討論的很多,我這裡就不贅述了,只是指出上述這兩點。

八卦历史杂谈
2017-02-18

一、唐武宗與唐宣宗之間的權力鬥爭

唐武宗與唐宣宗之間的權力鬥爭。其深層次背景是唐武宗與唐宣宗存在著矛盾,宣宗從宮中逃出之後,被佛門收留。武宗之所以毀滅佛教,一方面是為了追殺宣宗,另一方面是對保護宣宗的佛門洩恨。

二、佛道矛盾是滅佛的直接原因

一些學者進一步指出,武宗滅佛是佛道相爭的結果。唐高祖李淵將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尊為祖先,將道教立為國教,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和“太上玄元皇帝”。這樣一來,道教在唐代便有了極其崇高的地位,但佛道之爭一直沒有間斷。武宗在藩邸之時就崇尚道教,迷信道教長生之術,與許多道士走得很近,武宗登基後,信任道士趙歸真,為求長生不老而修習。趙歸真宣稱佛道不能兩立,佛教的存在影響道家的修煉結果。武宗信以為真,認為僧人的存在是自己修煉成仙的障礙。

三、唐朝的經濟問題是滅佛的根本原因

也有一些學者指出,武宗滅佛有著深層的經濟原因。西漢末年,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過五六百年的發展,佛教在隋唐時期達到鼎盛,其義理成為當世三大意識形態之一,以儒家和道家並稱於世。初唐時期,全國的僧尼竟有10多萬人,成為社會的一大負擔。唐太宗、武則天等皇帝,支持佛教的發展,使得佛教的勢力進一步發展。唐朝寺院擁有免稅的特權,出家為僧或投靠寺院做佃戶的農民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國家的賦稅收入。佛教勢力的發展,必然影響政府的財政來源。為了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宰相李德裕早在敬宗時期就提出限制佛教的發展。敬宗儘管是位昏庸的皇帝,但也看到了佛教的膨脹對社會經濟的不良影響。李德裕大力主張滅佛,認為武宗此舉“獨發英斷,破逃亡之藪,皆列齊人;收膏壤之田,盡歸王稅。正群生之大惑,返六合之澆風。出前聖之謨,為后王之法。巍巍功德,煥炳圖書”。實際上,武宗滅佛是佛教勢力日益擴張的必然結果。

四、唐朝的政治問題是滅佛的重要原因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就和在思想領域裡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相互影響。佛教能夠在逐步中國化的過程中得到發展,主要是和儒家思想日益調和、會通、融合的結果。但是,由於兩者產生的地理、歷史條件和文化傳統不同,二者的內容又有相互對立的一面,同時,由於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故而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中又常常遭到儒家的批判和排斥。從根本上說,儒家重視人生的現實,重視社會組織和人際關係。故而要求從個人本身開始,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使每一個人都在家庭、國家處於適當的地位,以達到家庭和諧、國家富強、天下太平的目的,這是積極的入世思想。而佛教則認為人生是痛苦,社會是苦海,要求人們出家,脫離現實,以達成佛的目的。這是消極的出世思想。基於這個前提,二者對於生與死的問題也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儒家認為,生與死都是自然現象,男女婚配,生兒育女,使社會得以延續,也就是要人們重視現實的人生。而佛教則宣傳因果報應,輪迴轉世,使人們希望在死後有個好去處。前者重生,後者重死,也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唐武宗滅佛和這種矛盾的存在與發展密切相關。

手机用户一一香草天空
2017-02-19

唐王朝盛行崇佛,而唐朝的歷代王室都賜予大量的土地於寺廟,意義為真心真意供奉佛祖,並且不對賜予的大量土地徵稅。然隨著王室更替,寺廟的僧人也開始了對土地的盤剝和略奪,農耕戶們為了逃避稅賦、兵役,將自己變為了寺廟裡的佃農,隨著這樣佃農的壯大,唐中央政府的稅銀漸收漸少,政府集權也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唐王朝進入了不得不改革的階段,改革弊制、清除藩鎮、消除障礙,滅佛只是其改革手段之一。

太极拳的修行之路
2017-02-19

儒家是人與社會的關係,道家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佛家是人與宇宙的關係。儒家強調仁義忠孝,沒有看到太極中的陰。一味的強調陽。不能全面的看待這個社會,法家就是它的補充。若遇上昏君,奸相就是愚忠。道家的道法自然,對自然,對人自身的瞭解,參悟了自然的法則,事物陰陽轉換不斷髮展的規律。重視陰陽平衡,培養自身的陽氣,強調無為而治,通過修行可以看見鬼道,仙道,可以降妖除魔,可以達到成仙的境界。釋迦摩尼佛在人間講法49年,留下眾多的佛經,講宇宙的道理講的非常究竟。解釋了道家不能解釋的生命的輪迴,說明了從人到佛的詳細的修行過程,不斷的修心,去業障,離魔境。佛教傳入中國迅速的成為國教因為它的完整與究竟。盛唐是古代中國的最高點,人人都是詩人。佛教強調忍,所以是唯一一個不對其他宗教產生威脅的,因為佛教認為其他宗教都是他的不同發展階段。宇宙是一不是二。滅佛的原因樓主講的很詳細了。最簡單的道理是地球是個人的社會,陰陽轉換,魔當道時必然滅佛。因為佛是純陽之體。滅佛後唐迅速的衰敗,但佛家的思想已經深深的印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腦海中,機緣合和時自然會重回神州。隨著經濟的富強,神州大地上重新出現的寺廟,樹起的塑像就是證明。其實佛和菩薩從未離去,他們無處不在,就在微塵中,在我們心中。當我們越來越容易的見到他們時,大唐重回神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