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樣板戲一直被稱之為現代京劇,實際上,他們能算是京劇嗎?

某些樣板戲一直被稱之為現代京劇,實際上,他們能算是京劇嗎?
10 個回答
掌上三言两语
2019-01-20

1970年代風靡一時的京劇樣板戲,其實質就是現代京劇。沒有什麼可爭議的。京劇樣板戲除了唸白等方面有別於傳統京劇,它的內容都是紅色革命鬥爭史,因此也堪稱紅色經典。

平心而論,樣板戲除了部分唱詞極具政治色彩,為現今年輕人感到陌生外,它們大部分唱腔還是很好聽的。與傳統京劇不同,樣板戲節奏快,極少一句話拖的老長,也便於傳唱。當時許多人即使五音不全的人都可以哼上幾句,說明樣板戲易學易唱。你也不要說這是那時的文化生活貧乏所致,京劇樣板戲確實吸引人。

再是樣板戲京劇的劇本及唱詞,寫的好寫的很美,絕不遜於傳統京劇。那時有個寫詞高手,叫汪曾祺,曾師從沈從文,此人才思敏捷,妙筆生花,有七步之功。我曾寫過一篇關於汪曾祺的文章,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熟悉樣板戲的應該對《沙家浜》“鬥智”一段唱詞印象很深,其實這段是後來加上的。

這是一段趣事,確切的說是文壇驚現七步之功的奇事。

當時主管京劇的領導人認為阿慶嫂唱詞少情節太單薄,不符合其性格及職業特點,建議加一段。但是誰來寫呢,終於有人想起汪曾祺,正在燒鍋爐的汪曾祺被請來了,他瀏覽了下劇本,於是提筆就寫出“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一氣呵成沒加修改,那位領導人看完甚為驚訝:就是它了!此段唱詞文字詼諧風格典雅,把阿慶嫂的個性特徵刻畫的恰到好處,自此,汪曾祺就專業撰寫樣板戲劇本和潤色手稿。以至那位領導人數次在會議上很自信地說,我們樣板戲有汪曾祺。

我複述這段往事,只是想說明,拋開當時的政治因素,僅僅就樣板戲的創作之嚴謹水準之高,是後來者難以企及。

就汪曾祺的才情,現今一些寫詞的幾人能夠望其項背?

2019.1.19

浓茶淡话
2019-01-19

撇開歷史原因,必須承認樣板戲的樣板作用和高水平。

一、每部樣板戲都是經過精細的加工打磨的。因此,每部樣板戲的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越是後期拍成電影的樣板戲水準越高。《杜鵑山》、《磐石灣》、《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等。

三、樣板戲從唱腔、臺詞、做工、人物、舞美等全方位地對京劇進行成功地創新。

四、可以說,《杜鵑山》是京劇的一顆耀眼的明珠,可能是京劇的頂峰。

五、大量的優美唱段已經成為經典,難以逾越。《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杜鵑山》中的“亂雲飛”、《磐石灣》中的“怎能忘”等等。

六、因為歷史原因,當時過於頻繁播出,其它藝術作品不多。所以,在當時難免出現審美疲勞現象。

時間過去四十多年,再回頭審視這些作品,裡面有很多京劇藝術創新和嚴謹的創作精神是不可否認的,是值得當今藝術家們學習的。

YINANRENSHI
2019-11-07

八部樣板戲實事求是的說是旗手江青說的,但這是在六七年初期說的。這八部樣板戲用發展的眼光看僅僅是指文革初期推出的第一批樣板戲,京劇五部,舞劇兩部和交響樂一部,不久在形式上還創新了一部鋼琴伴唱。所以,第一批有9部,分別是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樂沙家浜和鋼琴伴唱紅燈記。而後陸續出臺的樣板戲還有京劇龍江頌、杜鵑山、紅色娘子軍(京劇)、磐石灣(南海長城)、審椅子、平原作戰(平原游擊隊)、紅雲崗(紅嫂),舞劇有沂蒙頌(紅嫂)、草原兒女(草原英雄小姐妹),文革十年江青主抓的戲劇大概就是這些作品吧!它們源於文革前夕京劇匯演的優秀劇目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作。在兩報一刊上發表劇本的還要少一點。有些限於戲劇形式,如交響樂、舞劇(舞劇發表舞臺劇本的僅有紅色娘子軍),有些還不那麼成熟。最後製成電影上映的是76年春節發行的《磐石灣》和七一發行的《審椅子》,分別由智取威虎山劇組和龍江頌劇組排演的。

用户82143803
2019-12-30

樣板戲首先就是樣板。就象商品房的樣板房一樣。由於是樣板,所以精工細作。幾經修改,所以相對來說應該是精品。樣板戲就是對傳統的京劇藝術形式作大量的改進,用現在的話就是改革。這是進歩的表現。其次由於特殊時代,深入人心,不管老百姓,還是專業人士。當時誰都能或會唱上一選段,真正服務人民群眾。傳統京劇的老百姓能唱上一段就比較難了。再次主要內容都是寫工農兵,用現在的話就是接地氣。所以當時不管是國家級,還是省、市、縣、公社、乃至村〈當時稱大隊)都有劇團(當時叫文藝宣傳隊)演樣板戲。現在雖然文化豐富了,但是級級都演京劇那是不可能能了。普通老百姓能唱會唱上一段京劇選段的就不多了。最後要指出的什麼事物都有時代的侷限性,不要簡單以對與不對下結論為好。

晨风24241496
2019-02-20

樣板戲開始叫現代戲,後來稱作現代樣板戲。現代戲無論從弘揚正氣,激發人們革命熱情的政治層面,還是精益求精,追求藝術完美方面,都是十分值得讚美的。當然在藝術創作,設計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正是因為創新,才達到了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的效果,使得京劇這門古老的藝術發揚光大,被新生代所接受。

有個別劇“三突出”過分,追求“高”,“大,“上”,但不能因此算盤否定現代戲。文革後中國京劇院排的京劇《駱駝祥子》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不演,不能因為莫個人不愛現代戲就把現代戲毀了。沒有現代戲古裝戲是沒有生命力的。新生代不喜歡,看不懂。

大提琴心声
2019-06-08

被稱為現代京劇一點不假,舊時代的京劇主要是反映帝王將相和才子佳人為主要人物為故事背景。如果不改革,京劇舞臺肯定發展不下去。作為國粹藝術,我們中國的京劇藝術就是我們民族精華和藝術文化。即使沒有現代京劇的改革,作為我們中國戲曲文化傳承,京劇(臉譜)還是可以放到文化博物館中,讓後人們去了解和欣賞的。我們應該注意的是,為什麼現代京劇在那個時代可以成功改革,而在今天要比過去年代強的多物質條件下而鮮有聞悉現代京劇成功改編於戲曲舞臺。為什麼?是現代京劇沒有人欣賞?我想應該不是這個問題啊,問題出在我們今天所有人的重心偏於何方啊?其實全民奔命金錢的國家失去最多的就是傳承與精華!


某些樣板戲一直被稱之為現代京劇,實際上,他們能算是京劇嗎?
广平先生
2020-01-01

毫不客氣,樣板戲是京戲的巔峰。

以前的京戲,由於沒有現在的各種先進設備,不得已把臉分成了紅黑白黃藍,否則後面的觀眾看不懂哪。到樣板戲,就沒有這個問題啦。

那唱腔,老生、小生都不是現在的藝人可比的,沒辦法,以前沒設備呀,全憑真功夫。

但是,現在有設備啦,呻吟聲都能直播。

蓦然回首101958616
2019-11-07

提出這個問題有點居心叵測。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演變、創新充實的過程,京劇也不例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可見京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說樣板戲是京劇的一場革命並不為過,它在伴奏、唱腔、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等方面進行了突破性改革,是京劇的昇華,直至今天仍然受到百姓喜愛,包括很多年輕觀眾的喜愛。想把樣板戲排擠出京劇行列,這種想法無疑是徒勞的。

小城市下水道1
2019-11-07

這個事說起來就複雜啦,當年文革錢前,中央搞過全國現代戲匯演,當時不叫樣板戲,六四年搞的全國現代京劇匯演,其它單位不清楚,中國京劇院搞了不少現代戲,有革命自由後來人(紅燈記前身),柯山紅日,林海雪原(後來的智取威虎山)京劇白毛女等等一大批現代戲,後來上級從戰略角度出發,雖然有些戲,各地各團都在演,但最後把幾個有代表性的作品分配到各地劇團,有的將戲名改名,向沙家浜,當時叫蘆蕩火種,主席給改成沙家浜了等等。所以說現代戲跟樣板戲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就說當年李玉和的打扮就是個翻毛外套,楊子榮的打扮比土匪還土匪,如果沒有樣板戲的精雕細刻,這些現代戲早就沉默在汪洋大海里拉。當然西洋樂器加入京劇伴奏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這都是樣板戲與現代京劇的本質區別。

步武堂
2019-11-07

樣板戲,是一個特定的稱呼,也是一個特殊時代的產物。

所謂樣板戲,就是樣板,也就是戲曲的標準模板,這個模板的依據,就是兩個: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解放後毛澤東同志關於文藝工作“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以及“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指示。

樣板戲,無論是京劇和舞劇,都被冠名為“革命現代”,“革命現代京劇”,“革命現代舞劇”。

在著名的八個樣板戲當中,革命現代京劇佔的比例最大。

樣板戲的“樣板”,在當時應該是“政治樣板”的因素佔主導,對於京劇藝術本身,更多的是發展和創新。

拋開特殊的政治背景,僅就京劇藝術來講,樣板戲不僅算京劇,而且是到目前為止,對傳統戲曲劇“現代化”嘗試的最成功的典範,就現代京劇而言,配得上“樣板戲”的標準。

第一,從內容上講,樣板戲開啟了京劇脫離“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模式的先河,把工農兵的形象搬上了舞臺,使得京劇更加貼近廣大人民群眾。這也是響應“文藝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文藝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號召。

按照現在的流行語,叫做“接地氣”。

樣板戲當中的角色,都是在革命和建設中最基層的幹部,戰士,工人,農民。

第二,樣板戲對京劇的“唱唸做打”都進行了大膽有效的改革創新,大膽拋棄了京劇的經典戲服,簡化臉譜,引進話劇元素(包括對白和佈景,人物形象)和歌劇化唱腔,但又堅持了京劇的“生旦淨末醜”核心傳統,這樣的改革,更加貼近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第三,首創京劇伴奏採用“交響樂隊”的“革命性”變革,把中西音樂元素完美結合,真正提現了“洋為中用”。

《智取威虎山》當中,楊子榮《打虎上山》片段,幾乎是至今無法超越的京劇片段,現代舞臺劇的佈景,西洋樂器和中國傳統京劇樂器完美配合的伴奏,揉合歌劇元素的唱腔,交響樂風格的音樂,真正體現了什麼叫“現代京劇”,什麼叫“樣板”。

可惜的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文藝作品,越來越少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