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10 個回答
作家提拉迷苏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我認為,上古時期的堯帝並沒有將天下共主這個帝位禪讓給舜帝。所以關於堯帝禪讓給舜帝,不過是後人的一廂情願式的猜想。

堯到年老時,由四嶽十二牧推舉部落聯盟軍事首長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才放心的禪讓。

其一,堯帝不傳位給兒子,很可疑。

作為一代天下共主,準確來說,就是盟主,就是酉長,(那時候還不是稱皇帝,皇帝是後來的秦始皇開始稱的),堯帝沒有兒子?不,堯帝至少有九個兒子,其中有個出名的兒子丹朱,但出名的原因是,兒子丹朱不成器,這是一個暴戾的孩子,所以堯帝就禪讓給舜帝了。

其實,這很搞笑,我自己有兒子,我不禪讓給兒子,我會禪讓給你?有人因堯帝的禪讓,所以認為他開了禪讓的先河。但我很懷疑,養不教,父之過!兒子不好,可以再教育的,憑什麼兒子不好,就將帝位禪讓給別人?

《竹書紀年》什麼的,就不多討論了,因為我們都是後人,那些書很多都是猜測,所以,那些所謂的乾貨,其實全都是猜測。

其二,堯帝的帝位來歷很詭異,20歲的天才?

那麼我也來猜測一下,為什麼我會說不是禪讓?如不是禪讓,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最後帝位卻是給了舜帝?

堯帝,一般應該是寫“帝堯”,與“帝堯”同期的一個著名盟主,則是“帝摯”,據傳,“帝摯”是“帝堯”的大哥,不過兩人是同父異母。

同父,指的就是帝嚳(公元前2275----公元前2176年),高辛氏。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此圖人物是帝嚳

“帝摯” (公元前2221年 - 公元前2163年)是帝嚳娶了娵訾氏女子生下的,被認為是弟弟,但也有人說是兄長。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此圖人物是帝摯

“帝堯” (約公元前2377-公元前2259年)是帝嚳娶了陳鋒氏女子生下的,被認為是兄長。

其中,首先繼承帝位的是帝摯。有人說,“摯在位九年,為政不善,而禪讓於堯。”所以,如果說禪讓是帝堯開的先河,這裡帝摯就在打那些人的臉了,因為帝摯會說,這是我先開始禪讓的啊!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此圖人物是帝堯

多數人認為,“帝摯”應該是兄長,因為是長子,所以才能繼承帝位。

商代的繼承製度是父死子繼,輔之以兄終弟及。(商朝前期,主要實行兄終弟及制,從商朝後期起,王位繼承發展的趨勢是向嫡長子繼承製轉變)西周初年,周公制禮作樂,始行嫡長子繼承製。

我不確定,帝嚳時期的傳位算不算是嫡長子繼承製?還是商代的那種制度?如果說帝嚳時期就開始了嫡長子繼承製,那麼“帝堯”的帝位算不算是搶來的?

十三歲封於陶(山西襄汾縣陶氏村)。十五歲輔佐兄長帝摯,改封於唐地(今山西翼城),號為陶唐氏。二十歲,堯代摯為天子,定都平陽。

我們可以瞭解到,“帝堯”這個人,15歲就能輔佐了?這算是天才嗎?更重要的是,他20歲就替代了“帝摯”,成為了天下共主,(也有人說帝堯是18歲代摯為天子,建立都城於蒲阪),先不說帝舜,“帝摯”20歲就替代別人,這其實是很恐怖的事情。

別跟我扯什麼天才,假使我跟你一樣年輕,我還在當盟主,我憑什麼要禪讓給你?難道就一句“為政不善”,所以我要退避讓賢?

如果我活在商代,或者西周,我可能會相信確實是“帝摯”為政不善,可是從“帝摯”的 公元前2163年,到現在的2019年,我們再看看歷代朝政誕生的帝王,無不為了爭奪帝王之位,鬥得你死我活,你會相信所謂的“為政不善”?反正我是不信的。

作為一代帝王,我“帝摯”縱然有什麼過錯,我也是一個帝王,你們這些下屬不努力指證我的過錯,讓我改造過來,而是退位,這邏輯說不通。

其中有人說,“帝摯死,堯即位”,大意就是“帝摯”死掉了,所以“帝堯”也就繼承了帝位。

一會兒禪讓,一會兒說死掉,是不是讓你覺得,“帝堯”的帝位來得很神奇?

所以,“帝堯”又怎麼可能會禪讓給舜帝呢?

其三,“帝堯”70歲禪讓給“帝舜”,太不靠譜了,54歲的兒子還調皮?

而舜帝又是什麼人?舜帝,也即“帝舜”、“ 虞舜” (約公元前2277- 約公元前2178)。“舜”是諡號,當時的人會稱呼“帝舜”作什麼呢?國名為"虞",我認為這裡應該稱為“帝虞”才對。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此圖人物是帝舜


傳其稱號為有虞氏,姓媯氏姚 ,名重華,字都君,諡曰"舜"。因國名"虞",故又稱虞舜。他是帝顓頊的六世孫(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重華)。


諡是什麼意思?諡一般就是指諡號。諡號是在我國古代,統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的稱號,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

“帝舜”是帝顓頊(高陽氏)的後代,據傳,他是帝顓頊的六世孫,而“帝摯”和“帝堯”的祖父是蟜極,蟜極和帝顓頊是兄弟。

所以,準確的說,“帝摯”和“帝堯”是親兄弟,而“帝堯”和“帝舜”,那是堂兄弟啊。

“帝堯”不禪讓給兒子,禪讓帝位給了“帝舜”?這很荒謬。

至於“帝舜”這個人,身世也就更加複雜了。有人說,“帝舜”的這個虞國,應該是歷史上的第一代虞朝,而不是夏朝。當然了,這裡就不另外討論這個問題了。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葬於谷林(山東省鄄城縣)。堯從兄長帝摯那裡繼承帝位,並禪讓於舜。

“帝堯”七十年,上面已經提及,“帝堯”至少有九個兒子,就算兒子丹朱不成大器,難道其他人就不能成大器了?七十年的時間,培養不出一個成大器的兒子?就算是康熙,都找得到一個合適繼承皇位的人,難道一代明君“帝堯”,生出來的都是廢材?

所以,你確定這不是開玩笑?這可是七十年的時間啊。

好吧,這個七十年,指的是“帝堯”70歲,就算是這樣,活到70歲的人,他的兒子多少歲了?假設當時之人是16歲早婚,兒子也大概有54歲了,再調皮的人活到54歲,都變成穩重老實了吧?

所以,這個所謂的“帝堯”禪讓,我是不信的!而且,“帝堯”還附送了他自己的兩個女兒。這就更加荒謬了。“帝舜”的人品好到了極點?所以值得“帝堯”如此託付江山,託付女兒,卻要拼命的打壓自己的兒子?

我不認為“帝堯”禪讓,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1】盟主的位置。

我認為,當時的盟主應該不會輕易推選。所謂上古,其實就是土著部落的泛濫時期。當時的人,還是一直為生計發愁的,不像現今科技文明高度發達。就算當時發生人吃人,也是正常的事兒。

一個土著部落,一旦定下了一個盟主,其實也就是一個酉長,是不會輕易變來變去的。基本上,定下了是誰,這輩子就是誰了,直到死了才開始繼續推選新一任的酉長。

【2】血緣。

“帝堯”和“帝舜”,只是堂兄弟,而“帝舜”也不在“帝堯”的中央範圍之內,所以“帝堯”禪讓,“帝舜”上位,很是可疑。不要以為只是西周才開始講究血緣關係,從伏羲女王開始,我們的先祖一直都講究血緣關係。

我不讓自己的兒子做天下共主,讓外人來做,這道理說不通。兒子再差,也是在身邊長大的,應該熟知身邊的一切制度,知道怎麼去做一個酉長,怎麼領帶人民去打仗和狩獵,禪讓給“帝舜”?根本不可能。

【3】緋聞的流傳。

當時還是部落,不像是現在,科技發達,通訊發達,有一點事情,也必定是隱祕的,尤其是“帝堯”,身在他的部落之中,他的事兒應該是被掌控著的,是不被隨便流傳的。

可是最後,“帝堯”卻去禪讓了,在那個時代不用寫字,只論蠻力打天下,憑什麼就去禪讓了?這也說不通。說“帝堯”去找上“帝舜”,更是可笑至極。

“帝舜”,“ 五世祖窮蟬起都是平民”,而且,還是已經被封在外地了,“帝堯”不花時間去培養孩子,去找其他人的兒子做盟主做酉長,真的不可能。

尤其是以上提及的,“帝堯”到了90歲,才開始發覺自己老了,所以禪讓給了“帝舜”?難道說,90歲之前就很年輕?

不,古代雖然沒有那麼多汙染,但是飲食也是有限,且是大多有毒的,所以他們一般也不會活很長,按照一些歷史學家的考究,他們最多也就是六十多歲,如“帝堯”這種活到118歲的,你說他是多麼懂得養生?難道他繼承了黃帝的《黃帝內經》?

“帝堯”兒子丹朱活了那麼久,流傳的反而都是緋聞,“帝堯”沒有幫助丹朱改變,“帝舜”也沒有幫助丹朱改變,且“帝舜”繼承了帝位,丹朱去了哪裡?

《山海經》一書記載古代首領有帝號的不多,而丹朱卻有了帝號,稱作帝丹朱。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此圖人物是帝丹朱


(東漢末年儒家學者)鄭玄說:"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這說明丹朱在漢代人眼裡是古代很有德望、聲名很顯赫的人。


我們不知道丹朱去了哪裡,也不知道其他八個兒子的下場。據說他們都被流放了,然後都死了。

早在漢平帝文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就曾將曲逆改為順平縣。縣境內伊祁山、堯母洞、堯帝太子丹朱城至今猶存,伊祁山太子庵至今香火不斷。

【4】勝利者可以改寫歷史。

“帝舜”繼承帝王位,“帝舜”是勝利者,他可以改寫之前的歷史,所以,我們不是目擊證人,我們也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禪讓。

比如商紂王,他不是叫紂王,那是後人添加給他的,連毛澤東主席都認為,所謂的“紂王”: 能文能武並非十惡不赦。

1958年10月,在第一次鄭州會議上,毛澤東指出,“把商紂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壞人是錯誤的。”他說,史書上把紂王描寫得如一個青面獠牙、十惡不赦的惡人,太過分了。連孟子也為他打抱不平地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桀紂之惡未有為此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均歸焉。”

同理,丹朱的歷史命運,可能被改寫了。尤其是帝丹朱,變成了丹朱,失去了帝位,還被流放,這令人不得不懷疑。至於丹朱最後是被“帝舜”殺掉,還是投海自殺,已經不重要了。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竹書紀年》記載:"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不與父相見"。

【5】不能百分百信《史記》等後世書籍。

《史記》關於上古時期的記載,也距離當年禪讓事件發生的時間太遠了,不能過分的相信《史記》的這些記載,司馬遷不是神仙,不是萬能的,他的話並不是都是對的。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他不是“帝堯”那個時代的人,從“帝堯”去世的公元前2259年,到司馬遷出生的公元前145年,已經經過了2114年。司馬遷這個2114年後的人,沒有什麼科技,只是單憑一些史書進行推測,這其實對於瞭解當年事件是非常有限的。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綜上所述,所謂的“帝堯”禪讓帝位給“帝舜”,我認為應該並沒有進行禪讓。

我回答這些問題,我一般都答有三千多字,但並沒有拿過什麼優質。我只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如果有什麼資料比較詳實的,請私信給我,謝謝。如果你覺得我說得在理,請點贊一下,謝謝。

弹剑而歌2018

感謝邀請!

中國的信史也就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基本是從黃帝開始的,而關於堯舜禹的記載最早可見於《尚書》,《尚書》相傳為孔子整理而成, “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

書中記載“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作《堯典》”。

另外在《墨子.尚賢》中記載“故古者堯舉舜於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

《孟子·萬章》說得稍有情節:舜相堯二十有八載,堯薦舜於天。堯崩,舜避堯之子而不即位,全國諸侯不朝覲堯之子而朝覲舜,由是人心所向,舜踐皇帝位。後舜薦禹於天,十七年而舜崩,禹避舜之子回故城,但公民願遵守禹,禹遂即皇帝位。後禹又薦益於天,七年而禹崩,益也避禹之子啟,但是,人民不肯跟從益而願跟啟,啟便為皇帝。有評論曰:“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

《呂氏春秋·去私》講得十分簡練:“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史記·五帝本紀》對此故事作了體系而生動的敘說:堯先諮詢“四嶽”誰能接任皇帝之位?“四嶽”引薦了民間有孝名的舜,堯所以對舜作了屢次調查,舜的言行和能力使堯很是滿足,所以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堯老身後,舜踐皇帝之位。

可見直到西漢司馬遷著《史記》以來,史學界的主流認識都是堯禪位於舜,直到西晉咸寧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縣)人不準盜發戰國時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發現了一部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竹書紀年》,裡面的諸多記載頗為特異,與傳統的正史記載不同。五帝紀,關於舜的記載,就跟史記等正史所載的有德之君舜的形象大為不同。引述如下: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放堯於平陽。(放,流放)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看完這些大家該問了,這些都是史書,可是為什麼記載卻大相徑庭,到底該相信那個呢?首先我們想來了解一下史書,史書是由歷朝歷代的史官對前人的著錄和平時對君主的言行起居國家大事的記載,說通俗點就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怎麼書寫歷史利於統治那就怎麼來寫。所以後人說歷史是勝利者的史書,胡適先生就說過“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這樣大家又會說,難道那些史書就都是經過篡改的嗎?其實這個事情在史學界就是要辯證的去看待,對一些歷史可以橫向去比較,也可參考現在的考古成果作為佐證,這樣的可靠性就大大增加了。

遠在黃帝堯舜禹時代還沒有比較系統的文字,雖然相傳黃帝命倉頡造字,通過考古也發現了一些更早的文字,但是真正成熟的文字還是商朝時的甲骨文,所以較早的歷史很少有文字作為佐證,甲骨文以前的文字很難記載一些很複雜的歷史事件,後人所記載的上古的歷史基本都是靠口口流傳下來的,再加上進行一些考古取證,這樣對同一個事件的流傳出現不同的版本就很正常了,得利者會是一個說法,失利者也會有一個說法。

先來分析一下三皇五帝時的政治形勢,黃帝的統一中原成為第一個比較統一的部落聯盟首領是經過很殘酷的戰爭實現的,打敗炎帝和蚩尤後才確立正統地位。那個時代沒有完善的國家制度,但是參考一些部落首領的產生,還是會發現是在貴族的圈子裡產生的,平民很難取得高位,黃帝后來的繼承者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等都是其直系子孫後代,其中顓頊是其孫子,帝嚳是其曾孫,堯為帝嚳之子是其玄孫,舜為其七世孫(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重華),到了舜代堯的時候有一個變化就是舜雖為黃帝的七世孫,但是已經傳過很多代,到舜的時候家庭已經很衰落了,自五世祖窮蟬起都是平民。可見在舜之前如果仔細看五帝的傳承,雖不是家天下,但是可以說是族天下,還是在同族之人中傳遞,是一種“擬血統”之間的傳承,一句話概之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是一個勝利者的族群的天下。這個時期天下還是靠族群的力量和自身的能力來取得的。

可是到了堯帝時為什麼沒有傳給他的兒子丹朱或者直系子孫而是傳給一個分支很遠的親戚呢?堯帝又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說明當時堯帝沒有把舜當做自己的直系親屬或者連親戚都沒當做,要不怎麼會亂了輩分,把奶奶級別的女兒嫁給他的玄孫呢。歷史記載堯帝以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肖,而遍尋賢者,這個時候四嶽向他推薦了舜,經過堯的考察,確定舜確實為賢者就把帝位傳給了舜,歷史記載往往很簡潔,堯從發現了舜到確定傳位舜,中間經歷了幾十年,在這幾十年中都發生了什麼,歷史沒有明確的告訴我們,也有可能是一種和平的交接,也有可能是舜慢慢掌握大權後的逼宮踐位,不管怎麼說,堯帝都是一位禪讓天下的道德典範,從他開始重用舜,到嫁兩女,都是想把舜給培養起來,堯沒有扶植自己的兒子也沒有從直系子孫之中扶植繼承人,而是發掘一個平民出身的舜,從這點來說堯帝的確是有一顆為天下蒼生負責的心,是一個真正懷著有德者為之的心態的帝王,這一點是應該為後人肯定的。

最後,舜是黃帝后裔族群裡的佼佼者,其繼承天下是可以被認可的,在哪個生產力並不發達並且天災不斷的時代,誰能帶領大家填飽肚子過上穩定的生活,人們就會認可誰,舜出身平民,他了解百姓的需要和疾苦,他重視發展生產,大力度的派人治理水患,已經證明了其是一位賢明的君主,在堯帝百歲的高齡時是否還能向以前那麼開明沒有人知道了,舜繼位那個時候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舜是否還需要囚堯於平陽而取帝位,這就需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站集镇孔治业

我只能這樣評價這段歷史,因為我是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沒有文化。更不懂的歷史文化人物。從沒有看過這段歷史的文字記載。從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一直教我們,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按中國的近代教材來說。包括電視大型連續劇《舜》這部影片。堯不但把禪讓給了舜,就連自己心愛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舜。按我個人來看,今年我都48歲了。說一句不該說的大實話。中國的歷史大多數80%左右,含水量太深都是後來的一些歷史人物專家學者,改編而成。糊弄百姓迷糊讀者,顛倒黑白。究竟真實歷史堯是否傳給舜禪,只有他們兩個心知肚明。

亲爹亲爹

根據史書記載黃帝“生於姬水,炎帝生於姜水”。姬水在關中西北,姜水在關中寶雞地區。

如今在寶雞姜水沿岸,考古學家發現了5000—6000年前的“姜氏城遺址”,遺址面積49萬平米。極有可能是炎帝部落早期都城。而在姬水沿岸,陝西西安高陵縣發現5000—6000年前的“楊官寨遺址”,遺址面積100萬平米,極有可能是黃帝早期的都城。這兩座城市遺址都與傳說的黃帝時代吻合。

根據史料記載和歷史考古學家分析,炎帝和黃帝集團通過“板泉”之戰,黃帝勝利,於是黃帝,炎帝部落融合為炎黃部落聯盟。他們統治整個渭河流域,在向東發展的過程中被潼關黃河所阻擋,於是沿著渭河的支流洛河和黃河之間的平原北上,在這個過程中有了”河圖洛書”的傳說,最後他們定居陝北延安,《史記》記載”黃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他在黃土高原建立了華夏集團,而延安又發現多座史前城市遺址,其中4500—5000年的“蘆山峁遺址”遺址分佈200萬平米,極有可能是黃帝后期的都城,因為在蘆山峁遺址去年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宮殿遺址。黃帝部落正是以此地為大本營,東出黃河戰勝蚩尤部落統一整個中原,黃帝在這裡走完人生最後的日子,死後葬在這裡,由於百姓愛戴,不忍相信黃帝去世,於是為了神話偉人,編出黃帝乘坐黃龍飛昇上天,百姓不捨緊抓衣角,後將撕下的衣角埋葬的傳說。而《史記》記載”黃帝崩,葬橋山”。隔壁的縣叫黃龍縣,與此肯定有聯繫。中國人有給祖先陵墓種植柏樹的傳統,延安黃帝陵,八萬多顆約5000—500年的古柏群,就是歷代後人祭祀先祖的鐵證吧。

後來的堯舜則在黃帝陵黃河對岸的山西臨汾建立堯舜之都,這裡考古學家發現了距今約4500年,遺址面積280萬平米的“陶寺遺址”。

而大禹在位於黃河中游”幾”字彎的司馬遷老家韓城做了“大禹治水”。《史記》記載“禹都陽城”。司馬遷老家韓城古稱(夏陽、龍門),治水之地龍門,夏朝和陽城,這與夏陽這個古稱聯繫緊密。而黃河東岸的山西夏縣也是大禹封邑的傳說地“陽城”之一。

後來大禹建立夏朝,夏都應該是位於黃帝陵北部的中國最大城址,距今約4300—3800年,遺址面積425萬平米的“石峁遺址”,就極有可能是夏禹建立的夏都,作為中國第一王朝國都,石峁巨城,出現顛覆中國建城歷史的遺蹟,馬面城牆,甕城,內城,外城,皇城,城牆紝木技術,以及四周十幾座衛星城遺址。這絕對是一個王朝都城的規模。而石峁和陶寺考古學家認定,石峁人滅了陶寺人,而歷史上堯舜下來就是禹和啟。看來不是堯舜禪讓給禹,而是政變。在石峁遺址出土的遺物有大量鱷魚屍骨和鴕鳥蛋,陝北地區不會有些動物,說明石峁先民的勢力範圍已經與長江一帶聯繫起來了。

後來在3800年左右時石峁遺址廢棄了,也許是氣候變化的原因,或是外敵威脅,石峁的夏朝人,順黃河南下,經過幾年的遷移,終於遷到了河南伊雒平原,於是又在此建立新的城市,而此時夏王朝的實力大不如前於,進入夏朝後期或商朝早期,這裡考古學家發現約3700—3500年前的城市遺址,”二里頭遺址”,遺址面積300萬平米。此時的夏朝實力大不如前,所以二里頭沒有像石峁425萬平米那麼巨大,那麼先進,沒有馬面城牆,甕城,烽火臺,內城外城,衛星城等設施,也許它還不是都城,只是一個大城。

遷到伊雒流域的夏王朝面對東部東夷人部落的威脅,最終在3600年前,東夷人“湯”滅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建都“亳“,與“二里頭”共用了近百年,受到外族或洪水威脅,”盤庚”又遷都到山東,河北,山西等地最後遷到河南安陽。以後得歷史我們都知道,西周武王又滅了商,建都在了鎬京,申侯聯合犬戎又殺了幽王,於是平王又遷都到了雒邑開啟春秋戰國時代。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奚譽贤

上古時代“王”的制度據傳說是禪讓制度,讓給賢德兼備之人。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但其中還有被推舉制,如歷史故事裡的大禹治水,因大禹治理滔天洪水有功,而被各部,氏族首長推舉為各部的氏族總首長。這就是被推舉制。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關於堯帝禪讓一事,極有可能是真實的歷史記憶。各氏族族群以禪讓加推舉加選舉的方式繼承與傳承著上古時代的“王”的制度。當然必須是賢德兼備大智若愚服眾之人,才會被禪讓其位。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但至高無上的“王”的制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現代人的思維裡腦海裡對上古權利的看法又是極不可思議。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現代人的思維邏輯比較複雜,而古人是沒有現代人的那種複雜思想的,簡單的來說古人心態是很純正的。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作為王者肯定是有忠心於自己的人,軍隊首長就是其中之一(親信),在古代除了王誰也調動不了軍隊。所以逼宮一說在上古是不成立的。

個人觀點

闻道国学官方账号

堯舜“禪讓,,故事是中國古史傳說中的一段佳話。《墨子》 倡之於前,《孟子》和之在後;諸子百家,各取所需,情節 差異頗大。司馬遷則據《尚書·堯典》將它寫進《史記·五帝 本記》,說是“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 朱得其利。堯日‘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而卒授舜以天 下’’o堯傳賢而不傳子, 似乎完全出於公心參於是, 堯舜名聲 如日月,甚至超過“五帝”之首的黃帝,歷代傳誦不衰。 但 是,若據《山海經》所說,堯舜“禪讓”的說法值得推敲。今本《海內南經》 說:“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 帝丹朱葬於陰。 ” 郭璞注:“即九疑山也。

《禮記》亦曰:‘舜葬蒼梧之野夕。今 丹陽復有丹朱冢也。 《竹書》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與 此義符。”今按,丹朱以放于丹水而得名, 本名朱。丹朱稱“帝’’, 《竹書》、《山海經》 二書可以互證。 郭注又云: “丹朱稱帝者,猶漢山陽公死加獻帝之諡也。 ”是丹朱生前有稱帝之實, 死後 始有稱帝之名。

這裡郭氏以曹操比舜,值得玩味。畢沅《山 海經新校正》 雲:“帝丹朱者,猶言帝子丹朱也。 ”別出心裁, 畢說不確。郝懿行《山海經箋疏》雲:“《竹書》雲:‘帝堯 五十八年,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今本朱上有子字,與郭 所引導。 ”案郝氏所引出今本《竹書紀年》 ,似難信據。

考《堯 典》,棄任后稷乃在堯死之後,實出帝舜任命,自與“帝堯” 無關。赫氏又云: “推尋經文所以稱帝之義, 或上古樸略不以 為嫌。”亦非。因為“帝丹朱”書法,在《山海經》中完全例同 “帝舜”“帝堯”、“帝顓頊”;所謂“帝”,都是今天說的部落聯盟 或酋邦最高軍事首長的稱號。 今本《海內北經》 又說: 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 崑崙東北。 郭璞注:“此蓋天子巡狩所經過,夷狄慕聖 人恩德,輒共為築立臺觀,以標顯其遺蹟也。一本雲,所殺 相柳地腥臊,不可種五穀,以為眾帝之臺。”案,郭注“一本 雲”,乃指《海外北經》所說“眾帝之臺”,為禹所築。 《山海 經》兩稱“帝丹朱”,可知丹朱稱帝,義非帝子。臺“在崑崙東 北”,其地相當於《禹貢》雍州。傳說丹朱足跡到過西北,跟 帝堯,帝舜一樣, 說明他曾經身居“帝位”。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丹朱身居帝位,《孟 子·萬章上》也透露端倪: 舜相堯,二十有八載。… 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丹朱於南河之南。 舜長期 輔佐帝堯,政績很好。按照《堯典》說法,如果堯生前已讓舜“受終於文祖”、“陟帝位”,那為什麼堯死後他還要“避堯之 子丹朱於南河之南”呢?這不合邏輯, 其動機是不能用儒家的 一個“讓”字來解釋的。舜避堯之子,原因很簡單,因為事實 上堯在世時早已把帝位”交給了朱。 父子職位相傳, 這完全符 合氏族社會末期的形勢。 根據摩爾根提供的民族學材料, 在母權制下, 氏族選舉制度規定, 酋長不得以職位傳給兒子, 因為他屬於另一氏族;而只能傳給與自己同氏族的兄弟,或 姊妹的兒子。但在父權制下,卻可以傳給兒子,而且酋長的 兒子還有優先權。 丹朱稱“帝丹朱”,說明他已經繼承了“帝堯” 的職位, 當時實行的是父權制。

恩格斯說: “如果說在希臘人 中間,在父權制統治之下,巴賽勒斯(按,義為軍事首長) 的職位通常是傳給兒子或兒子中的一個,那麼這僅僅證明, 兒子們在這裡可能指望通過人民選舉而獲得繼承權,但決不 是說不經過人民選舉就承認繼承合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 在易洛魁人和希臘人中間所看到的,是氏族內部的特殊的顯 貴家庭的最初萌芽,而在希臘人那裡,還是未來的世襲元首 或君主的最初萌芽。因此,可以推想希臘人的巴賽勒斯,正 像羅馬的‘王’一樣,必期是或者由人民選舉的, 或者為人民公 認的機關。——議事會或人民大會——所認可的。 ”查《堯典》 記載,堯時的部落聯盟議事會成員應包括四嶽、放齊、 *兜、 共工、三苗、鯀等人。其中除了四嶽之外,可以說都是擁朱 派、太子黨。在這種形勢下,朱承父職,登上“帝位”,取得議事會或人民大會對他優先繼承權的認可,應該說是順理成 章的。因此,《竹書紀年》 稱之為“帝朱”,《山海經》 稱之為“帝 丹朱”。這個“帝”字,可謂名副其實。舜乃堯婿,他屬於另一 氏族,根本就沒有這種優先權。

再看考古材料。山西襄汾 的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遺址, 其年代約為公元奠 2400 或 2500- 一前 1 900 年,相當於古史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 從陶寺 700 座墓葬分為大、中、小三種規格來看,氏族部落內部等級差 別十分鮮明。大型墓和中型墓佔據墓地中央,大型墓出土只 有後世商周王室才能擁有的鼉鼓、特磬之類重器,這說明墓 主人起碼是執掌祭祀和軍事大權的部落顯貴。

墓地北部墓位 最為密集.但小墓量多,窮墓最多;窮到以簾箔卷屍,大多 數沒有任何隨葬品。整個墓地宛若一座由若干等級臺階構成 的金字塔。值得注意的是。 5 座隨葬鼉鼓、特磬異型陶器的 甲種大墓呈前後四排集中在一片,從墓位排列以及各墓隨葬 陶器的細微變化上,可以認為墓主是埋在同一氏族乃至同一 家族內的幾代人。執掌政教大權的部落顯貴,為什麼連續出 現在同一氏族乃至同一家族之內呢?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 是他們實行世襲制。

陶寺類型如果可以代表堯部落文化,那 麼,他就直截了當地否定了傳說中的所謂堯舜“禪讓”。 “舜 避堯之子丹朱於南河之南”, 恰恰表明他承認帝朱在位的既成 事實,同時也說明朱繼父職的合法性。 《堯典》不載帝朱繼 統,若不是後世史官疏漏,那就是他們企圖託古改制。 《孟子》將舜避堯之子”放到莫須有的“堯崩,三年之喪畢”之後敘 述,是便於自己 信口開河, 雄辯滔滔, 宣傳“天命”和“仁政”。 《五帝本紀》又說成“舜讓闢丹朱”,則是昧於遠古時代的氏 族選舉制度。《荀子 ?正論》雲:“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 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似乎只有荀子較為清醒。 那麼 朱繼堯位之後行事如何?他很不爭氣,堪稱中國古史上第一 名“不肖”子。《尚書·皋陶謨》雲: 丹朱傲,惟漫遊是好,傲 虐是作,罔晝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於家。 這樣一個傲 慢、日夜玩樂、惡作劇、乃至破壞好不容易才鞏固起來的一 夫一妻制家庭和氏族外婚規定的最高軍事首長帝朱,就漸漸 失去了民心。 相反,舜卻盡顯其個人魅力, 《堯典》稱他: 慎 徽五典,五典克從。

納於百揆,百揆時敘。賓於四門,四門 穆穆。納於大麓,烈風雷雨不迷。 任何事情他都能做得很 好,簡直如有神助。可惜當時朱已經繼承薰了帝位。舜決定 離開帝朱和聯盟議事會。 這一行動意味著他退出堯部落聯 盟。《孟子 ?萬章上》載: 舜避堯之子丹朱於南河之南。天 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 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日天也。夫然後之中國踐 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 《泰 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 在帝 朱治下,諸侯百姓競出現“一邊倒”現象。

民族學資料顯示, 人民大會通過決定總是用舉手、歡呼或唱歌的方式來表達。現在,諸侯百姓“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說明帝朱事實上 已經被他的人民拋棄了。美洲印第安人部落聯盟規定,議事 會對部落酋長和軍事首領, “有撤換他們的權利, 甚至可以違 反他們氏族的願望而撤換他們”此後, 帝朱職務被撤銷, 當是由聯盟議事會根據人民的意願做出的。棋高一著,把退出聯 盟變成了一次民意測驗,舜就這樣把帝朱拉下馬。所以孟子 認為,朱失位是由於失民心,舜得位是由於得民心;天人互 相感應,得民心也就得了天命, 得了帝位。 其實,“成事在天, 謀事在人”,舜取帝位並不排除他本人的“人謀”。但是,孟子 斷然否認騰諸眾口的舜“居堯之官, 逼堯之子”、形同“篡”位的 傳說,顯然是他強調了一面而簡單地拋棄了另一面。

就像他 對待記載武王伐紂的《書·武成》 ,僅“取二三策而已矣”(《盡 心下》),別的都可以不管。 舜“之中國踐天子位”之前,又 進一步採取行動。古本《竹書紀年》載:昔堯德衰,為舜所 囚。……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囚堯,復偃塞丹 朱,不使與父相見也。 考《漢書 ?地理志》“河東郡平陽”, 應劭曰:“堯都也,在“平河之陽。”地在今山西臨汾西南,正 是前面說的陶寺文化分佈地。文獻記載與考古資料一致。又 《韓非子·說疑》雲:“舜偪堯。” 二書亦可互證。由此可見, 傳說舜“居堯之宮,逼堯之子”,必有事實為依據。對舜這種 隔離措施, 朱當然不服氣, 其最終命運便是堯死之後的流放。 這是後話,按下不表。 必須指出,舜囚堯、逼朱這樣重要的古史傳說竟為《堯典》所不取。墨子鼓吹“尚賢”,所以也 把一波三折的堯舜故事簡化為直接交班: “古者舜耕歷山,陶 河濱,漁雷澤。

堯得之服澤(畢沅曰,疑蒲澤)之陽,舉以 為天子, 與接天下之政, 治天下之民 0 99(《墨子·尚賢中》) 這樣一來,堯就被塑造為大公無私的聖君,舜就成了溫良恭 儉讓的明王,並被司馬遷寫進中國古史第一篇。這無疑是片 面的,也是不真實的。 帝朱既然被廢,堯只能接受人民的 選擇。但是,舜要正式就職,除了靠民眾擁戴,還必須取得 聯盟議事會的認可,因為它擁有否決權。前面說過,議事會 中太子黨佔多數,這就要藉助帝堯的權威了。 《韓非子·外儲 說》雲:“堯欲傳天下於舜,鯀諫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 傳之於匹夫乎?”堯不聽, 舉兵而誅殺鯀於羽山之郊。 共工又 諫曰:“孰以天下而傳之於匹夫乎?”堯不聽,又舉兵而誅共 工於幽州之 。於是天下 敢言無傳天下於舜。” 《莊子·在 宥》亦云:“ 堯於是乎放灌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危,流共 工於幽都。” 可見,在輿論和舜的壓力下,帝堯在議事會中 轉而支持舜,甚至濫用權力,壓制反舜派,殺害、放逐有關 的部落酋長。

從民族學材料看, “在有些部落中間, 有一個最 高的首領,但他的權力並不大。他是酋長之一。當需要緊急 行動時,他應當在議事會召集麼議做出最後決定之前採取臨 時的措施。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種具有執行權利的官員的微 弱萌芽;這種官員,在多數場合,都是由最高軍事酋長髮展來的。”帝堯就相當於這類“最高軍事首領”。他可以任意迫害 其他部落酋長,這與當時該聯盟通過武力征服而不斷擴大最 高軍事首長的權力有關相傳“堯伐驩兜” (《苟子·議兵》),堯攻 叢技,胥敖,國為虛厲,身為刑戮”( 《莊子·人間世》),都可 以為證。又,“聯盟沒有一長制,即沒有主掌執行權的首領。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但聯盟有兩個具有平等職能和平等權力的最高軍事首長。” 可是,不論在《堯典》還是《五帝本紀》中我們都看不出堯 聯盟有兩個最高執政官的痕跡。 相反, 傳說“舜南面而立, 堯 帥諸侯北面而朝之”(《孟子·萬章上》),這表明堯聯盟已經從 “兩頭制”發展而為一長制。部落聯盟議事會的性質正在發生 歷史性的根本變化。 堯傳子又改傳婿的古史傳說,深刻地 反映出父權制確立以來,它在職位繼承問題上跟氏族制度的 矛盾、衝突和妥協。從堯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化 的保守性、兼容性和世俗性。 堯舜聯手把反舜派趕出議事 會,舜才能順利就職。可是《堯典》在舜“受終於文祖”、“陟 帝位”之後卻說:“流共工於幽洲,放罐兜於崇山,竄三苗於 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 這就顛倒了故事 情節。它根本不知道,當時議事會還擁有否決權。只要這些 “障礙”不事先掃除,舜就無法上臺。

這場堯聯盟議事會中的 鬥爭,在《山海經》中也可以看到餘波:“西北海之外,大荒 之隅,有山而不合, 名曰不周負子。 ……有禹攻共工之國山。 ” (《大荒西經》 ) 可見共工氏已被趕到西北荒外之地,到禹時還在受討伐。 又:“讙頭國在其南,其為人人面有翼, 鳥喙, 方捕魚。”(《海外南經》) 郭璞注:“讙兜,堯臣,有罪,自 投南海而死。 帝憐之, 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 力其實, 從《堯 典》看,所謂“有罪”就罪在支持共工,而共工是反對舜的。 又:“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 《海外南經》 郭 注:“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有苗之民叛 入南海,為二苗國。”其罪也是反對舜。三苗之民仍然不服, 在舜登位後繼續反抗, 所以《堯典》 又記帝舜“分北三苗”。《大 荒北經》說:“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 這就是被分而治之的北三苗。 又:”洪水滔天。

鯀竊帝之息壤 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海內經》) 藉口小過而殺死治水救災大英雄,實在說不過去。難怪屈原 發問:鯀“順欲成功,帝何刑焉?”(《天問》)現在案情已經 水落石出,鯀死因還是緣於他反對舜。 《山海經》一書雖然 充滿神話色彩, 但它有關堯舜的古史傳說, 真可與儒家經典、 史書傳記等量齊觀。看來,這些神話包裹著歷史事實,而且 惟其被神話所包裹,史實才更具原始性、真實性。 議事會 中的“石頭”已經搬掉,舜就可以爽爽快快地“陟帝位”了。《堯 典》記載:“ 正月上日,(舜)受終於文祖。在璇璣玉衡,以 齊七政。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群神。輯 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嶽群牧,班瑞於群后。” 據民族學材 料,最高軍事首領正式就職,照例由聯盟議事會主持。經過上述一番宗教禮節儀式,舜終於取代朱而成為帝堯的合法繼 承人。因而,後人特意把這些所謂“禪讓”文字從《堯典》中 割裂出來,獨立成篇,稱為《舜典》 。

《山海經》則稱舜為“帝 舜”,表明他跟 前任疊帝丹朱”一樣,取得了“帝”的資格,死 後而有“帝’’的稱號。堯由於轉過來支持舜,跟舜密切合作, 得以善終。《海外南經》說:“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 陰。” 郭璞注: “《呂氏春秋》 曰:‘堯葬轂林。夕今陽城縣西, 東阿縣城次鄉中,赭陽縣湘亭南,皆有堯冢。”高誘注《呂氏 春秋·安死》雲:“傳曰‘堯葬成陽’,此雲轂林,成陽山下有毅 林也。 "知郭注“陽城”乃“城陽”之訛。堯葬地當在今山東甄城 縣境。

又,《大荒南經》 :“帝堯、帝嚳、帝舜葬於嶽山。 郭 注:“即狄山也。”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則雲:“今大名府清 豐縣有狄山也,山在今河南清豐縣境。堯葬地傳聞異辭。今 案《漢書·地理志》:“濟陰郡成陽,有堯冢。”又,經雲帝堯葬 於嶽山之“陽”,帝嚳葬於其“陰”,而“帝嚳冢在東郡濮陽頓丘 城南臺陰野中”(《皇 覽·冢墓記》),則堯葬以山東甄城近是。 葬地已非囚地,不言自明。 可是堯一死,朱就被流放 了。《山海經·海內南經》郭璞注引《竹書》曰:“后稷放帝朱 于丹水。”查《堯典》,棄任后稷事在堯死之後,出於帝舜的 任命。

可見放逐廢帝朱,是舜“陟帝位, ,後的最後一招。相 傳“堯戰于丹水之浦, 以服南蠻”(《呂氏春秋·召類》),有人卻 把它跟這裡的“后稷放帝朱于丹水”混淆起來,說“堯殺長子”(《莊子·盜跖》)。這真是“俗語不實, 漉為丹青”。考《南次二 經》:“……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赤水。……有鳥 焉,其狀 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癉,其名日鶴,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 多放士。 鴸,就是神話中帝朱死後所化之鳥。 “赤水”義同“丹 水”。經筆者考證, 此赤水當指今湖南東北部昌江, 又稱梅仙 水;英水指今汩羅江。

又,今本《海內南經》 說:“蒼梧之山, 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 郭注:“即九疑山也。”山在 今湖南寧遠縣南。可知丹朱葬地與流放地鄰近。而《史記正 義》引《荊州記》 、《括地誌》指今河南西南部丹江為丹水, 與《山海經》不合。 試想,假使沒有 《山海經》有關“帝丹朱” 的這段記載,以與《竹書》互相證發,則古史上堯舜故事的 關鍵情節將永遠湮滅,堯舜“禪讓”的過程和實質就永遠真假 難辨。由此可見, 《山海經》一書珍貴的史料價值為它書所 不及。

惟經雲帝舜葬於蒼梧之山,又云葬於狄山、嶽 山;而帝堯,既雲葬於狄山,又云葬於嶽山。不無疑問。從 民族學材料來看,堯舜都有可能是氏族部落幾位連任酋長的 固定稱號。只因口耳相傳中把他們的事蹟疊合在一起,無形 中個人化了, 所以才出現同一個酋長有多處葬地。 果真如此, 所謂堯舜“禪讓”故事就更站不住腳了。 此外,共工、鯀同堂, 契、稷共代, 也可以從這方面去理解。 否則,就會誤認是 《堯 典》作者在硬拉拼湊。 總之,舜避堯之子帝朱於外,進而 利用民意逼堯合作,謀取“帝位”,堯死又放逐丹朱,這一系列行事,並不是儒家所豔稱的“禪讓”,也不是墨家所表彰的 “尚賢”,更不是法家所痛罵的“逼上弒君”。 究其實質, 舜只不 過是照章辦事而已。這個“章”,不是別的,它就是遠古時代 處於社會大變動前夜的傳統氏族制度。 堯舜“禪讓”如此, 所謂舜禹“禪讓”也就可想而知了。堯舜這類故事或社會現象 反覆出現於歷史舞臺,這意味著傳統的氏族制度本身快走到 它的盡頭。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父權制下的世襲制、 君主制已經呼之欲出了。 《韓 非子·顯學》說:“孔子墨子俱道堯舜,而取捨不同,皆自謂 真堯舜。 堯舜不復生, 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殷周七百餘歲, 虞夏二千餘歲,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審堯舜之道於三 千歲之前, ……非愚則誣也。 "韓非能發此等議論, 不愧為戰 國時期的大智者。幸運的是,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有了他說 的“欲審堯舜之道於三千歲之前”的社會條件。

因為,正如北 大老校長蔡元培所說:“歷史的材料,以有文字而後為斷限; 過此則有資於史前學及考古學。但史前學之所得,又往往零 碎斷爛,不能為獨立的說明;乃有資於旁證的民族學。自民 族學發展而現在未開化人物質方面與文化方面的種種事實, 乃正與開化人有史以前的事實以證明;所以史學的範圍比前 擴大了。 "無文字以前的史事,“非以史前學考古學之所得為 補充而以民族學之所敘為比證不可。 ”本文以民族學所得為比 證,以史前考古學所得為補充,窺探古史傳說中堯舜“禪讓” 的過程和實質。但願能夠免除古人“非愚則誣”的譏刺或“非聖無法”之彈劾。

鱼磊卫静

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待於考古的進一步求證。我現在的觀察如下:

1、堯舜禹應該是黃帝朝的最後三位共主,在長達千年的黃帝朝中,其共主毫無例外是黃帝的後代,但是,不是夏之後的只傳嫡系,不傳旁系。應該是在第一任黃帝的越來越多後代中海選的。

2、堯確認舜為攝政時,應該是有幾個方面的因素的。一是舜是黃帝后代中的姣姣者,或者是姣姣者之一。二是舜生活於剛剛統一的東夷部落聯盟內,懂得東夷,也易於被東夷和黃帝陣營內的人雙方接受。三是應該有一個推舉比較過程。四是堯當時確實有意確立和栽培舜,要不不會一下子嫁兩個女兒給舜。

3、舜從攝政轉換為共主的路並不平坦。一是堯要進行考察和培訓。二是一旦成為攝政就有可能成為最受觀注的人,眾多勢力和競爭對手有的肯定是拿放大鏡觀察的,力圖找出破綻,有的進行公正觀察的,有的跟上攝政轉的。三是舜攝政後也會逐漸培植自己的勢力的。

丹朱應該是堯眾多兒子中的姣姣者,許多勢力預計自己無望後,集中力量于丹朱周圍。這是需要時間的。等到這些力量集聚到一定程度,舜的勢力也大了,堯也老了,舜於是軟禁了堯,將丹朱支配遠了。也就是說起碼丹朱等人不能單獨見堯了。

於是,就出現了相傳的分歧。一是一般人和支持舜的人認為是禪讓。二是丹朱一夥的,支持丹朱,反對舜的認為舜是害了堯,搶班奪權。

草木子芩

看了《史記》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堯舜之前,最有名的帝王就是黃帝了,黃帝統一華夏部落、征服東夷和九黎族,坐上了天子之位。

黃帝死後,就將天下傳給了他的孫子顓頊,顓頊去世後,將天下傳給了自己的侄子,也就是黃帝的重孫子帝嚳,帝嚳去世後,將天下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帝摯,帝摯水平不行,沒把天下治理好,所以被他的弟弟堯取而代之。

捋一下這個傳承,我們會發現,從黃帝到堯,天下一直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樣一種方式在傳承,這和後來的封建王朝中傳承王位的方式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也就是說,從黃帝到堯,一直都是家天下的傳承,為什麼到了堯這一代要把王位禪讓給舜呢?因為堯的兒子丹朱是一個凶頑的人,堯早就意識到,把天下傳給丹朱是不可靠的,於是就讓人給自己推薦合適的人選。有人推薦了舜,這時堯做了一件事: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舜!

而後,堯又考察了舜三年,發現舜確實很有德行,於是把天子之位讓給了舜。

舜確實不是堯的兒子,但他是堯的女婿。從某種意義上說,舜也是堯的後輩、家人,而且是完全繼承了堯的衣缽的後輩。

舜倒是想禪讓,他在自己在位三十三年的時候,把天子之位讓給了治水有功的大禹。在禪讓十七年之後,舜在南巡中逝世,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三年治喪結束後,大禹突然躲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把帝位讓給了舜的兒子商均。

史書上寫,大禹是效仿舜把帝位禪讓給自己,於是才把帝位禪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是天下的諸侯都不擁戴商均,而是跑到那個小地方去朝見大禹,大禹不得已才登基為王,開創了夏朝!

火天牛大有

堯舜禪位是儒家的觀點,史記和尚書上也都有記載,之所以出現這種疑問主要是覺得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其實這種疑問自古都有。韓非子就懷疑過:“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韓非子.說疑》”,不過對於歷史來說《史記》是當前公認的最具權威性的。所以我們認為堯帝確實是禪位給了舜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上古時期,堯帝真的禪讓給舜帝了嗎?

匹夫有择762

回答:堯舜佳話:派色情間諜考察接班人!堯老了,他想找個接班人,誰好呢?有人推薦舜,堯不放心,要派人去考察,於是把兩個女兒嫁給舜,帶著領導重任,前去臥底。

舜當時生活在媯(音歸)水,在今河北境內,兩隻燕子飛入舜家,身份漯藏不露,孝敬公婆,愛護異母幼弟。舜的父親雙目失明,聽信後老婆壞話,他讓舜挖並,讓小兒子往裡扔石頭,落並下石,舜沒被砸死,父親又讓舜去給谷倉抹頂,讓小兒子放火,舜跳下谷倉逃生,孝順父母,愛護弟弟,一如當初。情報傳給堯,堯大喜:傳位!(注:中國還有一條媯水,位水新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