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優景匯
1/17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位於重慶市涪陵城北長江中,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資料寶庫”、“水下碑林”,是三峽文物景觀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圖片來自 IC photo)
2/17 水下博物館在水下40米處,環境極為特殊。要進入水下博物館,必須要經過一個和乘飛機類似的安檢程序。(圖片來自 IC photo)
3/17 之後踏上一條長88米的電梯,進入水深40米處。(圖片來自 IC photo)
4/17 再通過一條約150米的平直交通走廊,在邁過一道寬約一米、厚約半米的鋼製艙門後,進入到60多米長的環形參觀走廊。(圖片來自 IC photo)
5/17 參觀走廊上的一側有23個半米大小的水下視窗。(圖片來自 IC photo)
6/17 從視窗望去,石魚、書刻等都展現在面前,最近的題刻只有一米遠,最遠的也不過8米左右。(圖片來自 IC photo)
7/17 水下題刻周圍安裝了6排共1萬多盞節能燈,可以保證遊客清晰地看到題刻。(圖片來自 IC photo)
8/17 在視窗之外的水中還安裝了28個可旋轉攝像機,遊客通過觸摸屏調節可以欣賞到題刻的細緻部位,還能通過電腦數據庫調集與眼前景觀相關的錄像資料等。(圖片來自 IC photo)
9/17 倘若參觀者是潛水愛好者,還能到水中和題刻做“親密接觸”。意猶未盡的參觀者還可以到岸上博物館參觀從白鶴梁轉移上來的題刻。(圖片來自 IC photo)
10/17 益於水下博物館優良的安全措施,水下博物館參觀絲毫不會受到往來船隻的影響,同時自身安全也可以得到保證。禁航和禁泊的措施則完全保護著水下保護體周圍1萬平方米的水域。(圖片來自 IC photo)
11/17 白鶴梁題刻矗立在重慶涪陵區長江江中心的砂岩天然石樑上。白鶴梁的得名,一說是早年常有白鶴群集樑上;一說是唐朝時朱真人在此修煉得道,乘鶴仙去。(圖片來自 IC photo)
12/17 白鶴梁是造山運動時自然形成的,長約1600米,寬約10到15米,東西向延伸,與長江平行。背脊標高約為138米,比當地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至3米,隨著每年枯水期和豐水期的變化,夏隱冬現。(圖片來自 IC photo)
13/17 樑體分為上、中、下三段,題刻位於中段長約220米、寬約15米的樑體上,迄今發現有題刻約165段,文字約3萬餘字。(圖片來自 IC photo)
14/17 題刻始於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終於1963年。現存最早明確紀年的是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圖片來自 IC photo)
15/17 樑上的18尾石魚雕刻,記載了1200多年來長江72個枯水年份的水文情況,系統地反映了長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況,為研究長江水文、區域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規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圖片來自 IC photo)
16/17 葛洲壩和三峽水利工程的建設都曾經以此為依據,白鶴梁也當之無愧地成為“長江古代水文站”和“世界水文資料的寶庫”。(圖片來自 IC photo)
17/17 白鶴梁題刻是世界上已知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水文題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白鶴梁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9-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