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2 個回答
娱乐壹世界
2017-04-04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前世今生”

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盉,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明《帝京景物略》


清明節有許多民俗活動:

第一層:掃墓、踏青

第二層:寒食、盪鞦韆、放風箏

第三層:蹴鞠、插柳、拔河、鬥雞

第四層:祓除釁浴(洗浴去垢消除不祥)、男女相會、交感鬼神、祭高禖(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

清明節的由來?

我們先從清明說起。

先要搞清:“清明”,是指一個節氣,而“清明節”,才是指我們現在普遍認為的那個節日。

所謂節氣,特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我們中原一帶的先民是最早進行農業耕作的民族之一,搞農業自然要配合作物的生長規律,所以在合適的時間安排合適的農事活動就非常關鍵。農事活動取決於氣候和物候變化,氣候和物候變化取決於氣溫冷暖,氣溫冷暖取決於地球吸收的太陽的熱量,地球吸收的太陽的熱量取決於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比如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時,是北半球最熱的時候,也就是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時,則是冬至,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時,則是春分或秋分。太陽直射點一個週期的循環形成一個迴歸年,又叫太陽年。所謂二十四節氣,就是把一個太陽年劃成二十四等分,通過這樣的細分,藉以更準確地指導農事活動。

二十四節氣一開始並沒有這麼多,而是隨著古人天文、曆法、農業文化的進步而逐漸豐富起來的,在戰國時期,還只有八個節氣,到了秦漢之際,才確立了今天齊全的面貌。像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等,是節氣中的老大哥,而清明則是最後才加入進來的小弟弟。

二十四節氣命名的規則並不一致,比如有細分季節的(如春分、秋分),有借氣候命名的(如小雪、大雪),有借物候命名的(如驚蟄、芒種)。而“清明”的命名卻不是以上任何一種情況,它只是兩個抽象的形容性文字。只要一看到這兩個字,我們不需聯想具象的東西,只要去感受這兩個字背後那清潔明淨的感覺。比如雨後的天空、青山啊,還有與陰霾的冬天決然不同的陽光啊,總之萬物勃興,色彩“清明”,空氣“清明”,人的心情也“清明”了。

對農民來說,他們來不及像我們那麼矯情。節氣就是指令,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春耕春種就要開始,該走出貓冬的院落、整治農具準備下田啦!“清明前後,點瓜種豆”啊!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寒食節、上巳節大約在唐宋之際合而為一——不是說三個節日就剩一個了,而是說三個節日連成一片,含混不分了。

清明一般在陽曆4月4、5日;寒食節的時間自古說法不一,但唐代以後基本確定為每年冬至後一百零五日;上巳節是按陰曆算,陰曆三月三也與清明時間接近。總之,就是每年清明前後這段時間,大自然和人都非常活躍,每年到這個時候,生物鐘就帶領人們產生了那種清明時節特殊的氣氛和感覺。至於人們為什麼最終普及了“清明”,而不是“寒食”或“三月三”,其原因大概有二:第一,清明的時間是最固定的,最好記。第二,清明是關乎農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農業社會中最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必須記。

隨著時間的流逝,原本很多清明前後的活動都消失了,但是掃墓和踏青郊遊最普遍地保存下來。為什麼最終保留的是這兩項?

關於踏青郊遊風俗的保存很好解釋:春天來了,萬物復甦,誰不想活動活動筋骨、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呢?而且墳地一般在植物茂盛、風景優美的野外,上墳又都帶著食物,祭完祖就便找個乾淨地方席地而坐,吃吃喝喝,何樂而不為!

清明節的由來?

那麼掃墓的保存作何解釋?一般說來,涉及到禮敬先人的民俗是最穩定的,掃墓保留得最完整很正常。還有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不知有沒有人注意到,中國四個最重要的上墳的日子——春節、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一(不是國慶,而是陰曆十月一,“燒寒衣”的日子),這四個日子不但間隔是那麼平均,而且時間還那麼科學:春節這個大節祭祖自不必說,清明是農活馬上就要忙起來的分界線,而七月十五除了是佛教道教的鬼節外也是秋收馬上要開始的分界線,十月一則是糧食歸完倉、貓冬即將開始的分界線。這個節奏和時間把握得那麼好,只能歸於農業社會對節日“自然選擇、優勝劣汰”的結果。

爱家搭配
2017-04-04

起源源流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