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中國境內的古生物這麼大!有實物為證,劍齒象頭骨比一隻大象還大
寒殘一葉
1/11 說起天津的五大道,對於瞭解天津的人來說,可謂是無人不知,這裡有數不盡的洋樓,道不完的歲月故事,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在這眾多的洋樓中,隱藏著這麼一座特別的房子,在長達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它歷經滄桑,最終還是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它就是被稱為中國近代博物館活化石的“北疆博物院”。2018年10月博物院北樓重新開放,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在百年前它早已聞名世界。
2/11 這是位於天津市河西區馬場道117號天津外國語大學校園內。青草綠地,高大的古樹,古樸而又充滿異國風情的古建,在這生機勃勃的校園,有兩幢並不起眼的三層紅磚小洋樓,這就是北疆博物院所在處。(2019年9月拍攝於天津。)
3/11 北疆博物院,又名:黃河白河博物館,為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由法國神甫、著名博物學家桑志華(中文名字),於1914年來華所創建,在1928年面向大眾開放,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院之一,在當時是世界一流博物館。在博物館大門口的右手邊有一塊石碑,上面是桑志華的生平簡歷。左手邊放有一門老式的大炮,牆上掛有各種介紹性的牌子。
4/11 照片上這個人就是北疆博物院的創始人,法國人桑志華。在上個世紀初,許多的外國人打著科考的旗子,盜取了中國許許多多的文物寶藏,唯獨它在中國創建了博物館。在長達25年的科考發掘中,它都堅持中國出土的化石應該留在中國的原則,最終將收集到的20萬件藏品都留在了中國。
5/11 北疆博物院收集了中國北方各地,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遼寧、內蒙、西藏等地的動物、植物、礦石、古生物、古人類的標本。走進博物館,正對門掛著一具巨大的劍齒象頭骨化石,龐大的古生物化石,讓我對古生物的體型有了新的認識。
6/11 一樓展廳為北疆博物院的陳列室,展示內容有古生物學、地質學、史前學和人種學等。展廳內有古哺乳動物化石5000多件。這些所展示的動物化石給我的最大印象是骨格奇大,而如今這些動物已基本全部滅亡了。
7/11 二樓展示的是現代生動、植物標本。這些標本在現在看來或許有些普通,但在100年前中國落後的環境下,要收集這麼多動、植物標本,而且分門別類如此清晰明瞭可絕非易事。當時桑志華聘請了歐洲許多的著名的動植物科學家一同完成的研究工作。
8/11 北疆博物院主體樓是由當時著名的比商義品公司設計、建造的,為磚混結構。在設計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採用防盜、防火、防塵和防震的措施,為便於放置展架,採用高窗天然採光,為了防盜,窗戶為又層玻璃,而且寬度較窄。如今一百年過去了,依然沒過時的感覺。
9/11 值得的一提的是展廳內的展架,這些都是當時從法國原裝進口。每個展架為方便大小展品展示,採用的是活動式隔板,這樣的隔板對於今天的展架來說是很普通的設計,但在百年前絕對是超前的設計理念。這些歷經百年數月,依然堅固耐用,不得不感嘆當時歐洲人的製作工藝。
10/11 北疆博物院1914年創建,1928年面向大眾開放。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桑志華回法國,博物院各項工作停滯一度關閉。1952年被天津市政府接管,成為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前身。1957年又因收藏珍貴標本而不再對外開放,直到 2018年10月北疆博物院以嶄新面貌重新向公眾開放,標誌著這座百年曆史的古老博物館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11/11 如今,當我們走進這座曾經享譽世界的百年博物館時,在欣賞、瞭解、學習這些藏品的同時,更應感謝這位法國博物學家為人類、為中國所作出的貢獻。參觀提示:北疆博物院為免費參觀,不過需提前兩天預約,可以通過網絡和電話兩種方式。另外在參觀過程中嚴禁拍照和攝像。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可以拍攝?因為是媒體採訪,有上級批示。\n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2019-09-12

更多精彩

推薦中...